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年6月,我国科学家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揭示适当多吃柑橘类水果延长寿命的潜在机制,赣南脐橙是我省重要经济作物和特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脐橙的含果汁量达到55%以上,其中主要成分是自由水
B.脐橙果肉细胞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Fe、Ca、Mg等
C.脐橙果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得到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脐橙果肉中含糖量高达10.5%~12%,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为C、H、O
2.SLC5溶质载体家族是负责在肾和小肠中进行葡萄糖重吸收的关键转运蛋白质。SLC5家族中有几种不同的折叠,折叠后的 SLC5 蛋白需要做出不同翻译后的修饰调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SLC5 合成与加工的生物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B.SLC5 的形成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C.构成SLC5 的肽链的氨基酸之间能形成氢键等,使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
D.在小肠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膜上大量分布有SLC5,从而有利于对葡萄糖的吸收
3.盐生盐杆菌是一种异养生物。在光照条件下,盐生盐杆菌的菌紫质(BR)能够吸收光能,并利用这些光能驱动质子的跨膜运输。如图表示盐生盐杆菌的细胞膜及膜上几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测合理的是( )
A.①运输葡萄糖的能量来自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B.若Na+不能与②结合,则②是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
C.③运输的物质可能是Na+以此维持膜内外Na+平衡
D.④是菌紫质,该蛋白质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
4.判断下列有关酶及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有多少项(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②酶应该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下保存
③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⑤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⑥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⑦利用蛋白质、淀粉、淀粉酶和斐林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
A.全都错误 B.一项正确 C.两项正确 D.三项正确
5.反应底物从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如图为蔗糖水解反应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已知H+能催化蔗糖水解。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E1和E2表示活化能,X表示果糖和葡萄糖
B.H+降低的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值等于(E2-E1)
C.蔗糖酶使(E2-E1)的值增大,反应结束后X增多
D.升高温度可通过改变酶的结构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6.图甲是绿叶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图,图乙是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图甲中曲线①的色素分别对应图乙中条带1和条带2
B.图甲中曲线②和③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C.图乙中的条带3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D.秋天植物叶片变黄是因为图乙中的条带3、4转化为1
7.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8.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的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2015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47%,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如磷脂、DNA,还可以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B.老年人的皮肤上会长出“老年斑”主要与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有关
C.细胞衰老、凋亡、坏死,均属于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
D.在正常情况下,细胞不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
9.若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3:3:1
B.图甲、乙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孟德尔用丙个体(ddYyRr)自交,其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阶段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10.某二倍体动物(2n=16)精原细胞进行相关分裂,经染色体核型分析有a、b、c三种分裂期细胞,其有关数量关系如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 a b c
染色体数 16 16 32
同源染色体对数 8 0 ?
染色体组数 2 2 ?
A.细胞a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核DNA数为32
B.细胞b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细胞中核DNA与染色单体数相等
C.细胞c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为16,染色体组数为4
D.细胞b、c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通常具有不同的核基因组成
1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分别从Ⅰ、Ⅱ小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Ⅲ、Ⅳ小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记录字母组合。两人每次都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再多次重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D和d小球数目相同,Ⅰ和Ⅱ桶小球总数相等,才符合实际情况
C.甲同学重复5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子一代DD:Dd:dd=2:2:1
D.乙同学的实验不能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12.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B.此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I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
C.此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D.图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
二、多选题
13.下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过程代表有丝分裂,乙过程提高了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多细胞生物发育过程中发生丁过程的细胞都是衰老的细胞
C.戊是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受损或中断导致的
D.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内各种酶活性均降低
14.为研究有机物的积累对苹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B组苹果叶片上下的枝条进行环割处理(如图1)以阻断有机物的运输,A组不作处理。然后在白天不同时间测定两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时B组苹果叶片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B.分析图2可知,13时B组苹果叶片内有机物的含量最高
C.7时后B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A组,说明叶片中有机物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D.图2A、B两组曲线的两个峰值中,下午的峰值均比上午低,可能与上午光合作用较强,积累了有机物有关
15.某植物的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花粉粒长形(B)对圆形(b)为显性,红花(D)对白花(d)为显性。现有品种甲(AABBdd)、乙(aaBBDD)、丙(AAbbDD)和丁(aabbdd),利用三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杂交 亲本 F1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及比例组合
① 甲×丁 ABd:Abd:aBd:abd=4:1:1:4
② 丙×丁 AbD:Abd:abD:abd=1:1:1:1
A.这三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杂交②中的F1自交后代中杂合子占3/4
C.若甲和丙杂交得到的F1测交,后代表型比例是1:1:1:1
D.若利用花粉鉴定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甲和丙做亲本杂交
16.某兴趣小组利用黑藻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黑藻的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中产生的NADPH和ATP都能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
B.低光强条件下,叶绿素a含量高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C.该实验可证明25℃是该黑藻的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最适宜温度
D.在25℃、高光强条件下,该黑藻产生氧气速率为242μmol·g-1·h-1
三、未知
17.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甲乙分别代表离体心肌细胞对不同浓度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后以 方式排出细胞。
(2)图2中,乙如果表示协助扩散,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是 。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其原因可能是 。
(3)王同学据图认为b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李同学认为是协助扩散。设计实验确定王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完成以下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将生理状况相同的某动物离体心肌细胞平均分为两组,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抑制其呼吸作用(其它生理活动不受影响),将甲乙两组心肌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 。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组心肌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于乙组,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若 ,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四、实验题
18.茶叶中的茶多酚可调节胰脂肪酶活性进而影响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为研究茶多酚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
(1)在脂肪酶的 作用下,食物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该酶 (填“能”或“不能”)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水解发挥作用,这体现了酶具有 性。
(2)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科研人员检测了茶多酚对胰脂肪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图中酶促反应速率可通过测量 (指标)来体现。据图可知,茶多酚对胰脂肪酶的活性具有 作用。
(3)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茶多酚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②由图2可知,加入茶多酚后胰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变 ;茶多酚对胰脂肪酶作用效果最显著的温度约为 ℃。
19.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恒温(温度为30℃)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叶片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会变成白色,原因是 。图甲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 ,绿光因为吸收最少而被反射出去。
(2)图乙中①表示的过程是 。若光照强度突然减弱,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 (填序号:①C5、②ATP、③NADPH、④C3)。
(3)图丙中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降低到25℃(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的变化是 。(右上移、右下移、左下移、左上移)
(4)向有a植物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8O2,一段时间后,在a植物中检测到了18O的有机物,写出18O的转移过程: 。
(5)欲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b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五、解答题
20.某植物为两性花植物,其花色和茎色均有两种,花色由基因A、a控制,茎色由基因B、b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亲本杂交组合 F1表型及其数量
红花紫茎 红花绿茎 白花紫茎 白花绿茎
Ⅰ 白花紫茎(甲)×白花绿茎(乙) 98 104 311 297
Ⅱ 红花紫茎(丙)×白花紫茎(丁) 0 0 612 199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显性性状为 。茎色的遗传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
(2)实验Ⅰ中,植株甲的基因型是 。若以白花紫茎(甲)为母本,在授粉前需对其进行 操作:
(3)实验Ⅱ中,若使F1中的白花紫茎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紫茎:白花绿茎:红花紫茎:红花绿茎= 。
(4)请在方框内用遗传图解演绎白花绿茎(乙)与红花紫茎(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要写配子) 。
21.下图1表示某动物(2n=4)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白)、染色单体(阴影)和核DNA(黑)数量的柱形图,图3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中的 细胞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甲细胞的名称是 。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是 。
(2)图1中甲细胞→甲细胞的后一时期对应于图2中的 (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3中代表减数分裂Ⅱ的区段是 ,图中DE、HI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分别是 。
(4)下图A是上图1丙细胞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中可能与其一起产生的生殖细胞有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C A B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BD ACD BC AB
17.(1) 主动运输 胞吐
(2) 转运蛋白的数量 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
(3) 心肌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 甲组和乙组心肌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致相同
18.(1) 催化 不能 专一
(2) 单位时间内脂肪的消耗量/单位时间内甘油和脂肪酸的生成量 抑制
(3) 是否加入茶多酚和温度 大 37
19.(1) 绿叶中的色素是有机物,可溶于有机溶剂乙醇中 红光和蓝紫光
(2) 二氧化碳的固定 ①②③
(3)右上移
(4)18O2→H218O→C18O2→C6H1218O6
(5)用不同强度光照分别处理植物b,一段时间后提取各组植物b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色素带的宽度和颜色深度、判断植物b叶绿素的含量
20.(1) 白花 基因分离定律
(2) AaBb 去雄并套袋
(3)15:3:5:1
(4)
21.(1) 丙 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Ⅲ→ Ⅴ
(3) CG 着丝粒断裂、受精作用
(4)①和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