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江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3 12:18:59

文档简介

江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1.(2025·江西)如图所示,我国航天员在处于失重环境的中国空间站中做太空抛物实验,抛出的冰墩墩将做   直线运动,该现象可以用   第一定律来解释。
2.(2025·江西)如图所示,学校足球赛场上的守门员接住射来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状态:守门员通过戴上手套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   力,可以更稳地接住球。
3.(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五彩祝福鸡蛋。在鸡蛋着色的过程中,火龙果、橙子、紫甘蓝等果蔬中的天然食用色素进入鸡蛋内部的现象,在物理学中叫做   ,温度越   ,色素进入越快。
4.(2025·江西)如图所示,飞机的机翼是仿照鸟的翅膀设计出来的,气流经过机翼下方的流速比上方
的流速小,机翼下方的空气压强比上方的空气压强   ,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飞机升得越高,受到的大气压越   .
5.(2025·江西)“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   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接收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约为   m/s
6.(2025·江西)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如果能找到冰,可以让冰   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将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活动基地并进行深空探索。
7.(2025·江西)某同学刚把电热蚊香加热器的插头插入插座,家里空气开关立即“跳闸”。原因可能是插头内部发生了   故障,从而使干路中的   过大,导致空气开关自动切断电路。
8.(2025·江西)用燃气灶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完全燃烧体积为V的燃气(燃气的热值为q),水吸收的热量为Q,则此燃烧过程中燃气放出的热量为   ,该燃气灶的热效率为   ×100%(本小题用题中字母表示)
9.(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华夏先民用飞禽的翅骨制作的古老的笛子“贾湖骨笛”,对研究中国文化、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吹奏骨笛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量 D.音调
10.(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具有特色的江西传统小吃。在制作或品尝这些美食时蕴含了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工制作艾米果捏成不同的形状,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瓦罐汤在大型瓦缸内慢慢煨制升温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油条与麻糍能黏在一起,表明物质中的分子间仅有引力而没有斥力
D.吃茶饼时闻到桂花香味,是由于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2025·江西)某智能门锁通过指纹识别或者芯片感应均可驱动门锁电机开门。如图所示,是某组同学为该门锁设计的四个电路(开关S1表示指纹识别元件、开关S2表示芯片感应元件、表示门锁电机、R0表示保护电阻),其中通过闭合S1或S2均能开门的是
A. B.
C. D.
12.(2025·江西)如图所示,用手拉若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钩码所受的重力与绳子对钩码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子对钩码的拉力与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钩码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与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水转简车,它由一个大型的水轮和许多竹筒组成。当河水冲击水轮转动时,竹简依次将水提升到高处倒入水槽中,水流向岸上的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即使筒车转速加快,其机械效率也总是小于1
B.竹简内的水被提升过程中,其机械能总保持不变
C.竹简内的水倒入水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水从水槽流向农田过程中,其所受的重力没有做功
14.(2025·江西)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闭合S1,将滑片P向右移动,的示数变小,的示数变大
B.仅闭合S1,将滑片P向左移动,的示数变大,的示数变大
C.先闭合S1,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再闭合S2时,的示数变大S
D.闭合S1和S2,将滑片P向右适当移动的过程中,的示数不变
15.(2025·江西)某同学将40本纸质作业本送交到教师办公室,并整齐紧密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这作业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为4.8×10-2m2,总质量m为4.8kg,总体积v为6.0x10-3m3,g取10N/kg。假设作业本每张纸密度相同。求:
(1)这作业本所受的重力G:
(2)这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p;
(3)这作业本纸张的密度ρ。
16.(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物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假设小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请写出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
(2)求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3)求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7.(2025·江西)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R1为定值电阻,R2为电阻箱(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1)闭合S1、断开S2,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R1的阻值和R1工作100s产生的热量;
(2)把电阻箱R2的阻值调为18Ω,闭合S1和S2,电流表的示数为1.4A,求R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2的电流。
18.(2025·江西)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遵照“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上安全行”的交通安全知识行走在上学路上,步长约0.6m,直行通过马路共走了32步,并用秒表先后记录了开始和结束时的时间(如图乙和丙所示)。则马路的宽度约为   m,该同学通过马路的时间为   s,速度约为   m/s。
(2)如图所示,重力为1.5N的物体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3)某同学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放置温度计时(如图所示),其操作错误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   :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水持续吸热,温度保持   .
19.(2025·江西)【实验名称】测量液体的密度
某同学在放学途中看到一群小朋友吹泡泡,回家后配制了一些泡泡水,测量了该液体
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泡泡水等
【实验步骤】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并且读出图17中标尺的分度值为   g:
⑵测出烧杯和泡泡水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再将烧杯中部分泡泡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1:
⑶按照如图乙所示测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m2
⑷计算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为   g
⑸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一中,并计算泡泡水的密度ρ
【实验数据】请你将表一中①、②和③的内容补充完整填写到横线上:①   ,②   ,③   。
表一
烧杯和泡泡水的总质量m1/g ①中泡泡水的体积v/cm3 ②的质量m2/g 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g 泡泡水的密度ρ(③)
【交流】
在读量筒内泡泡水的体积时,观察到液体中有一些气泡,则应   (选填“立即”或“待气泡消失后”)读数。
20.(2025·江西)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某组同学通过探究,已了解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极,它们的极性可以用小磁针的指向来判定后,接着探究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由什么因素决定。
【猜想】
A.可能由螺线管的绕向决定
B.可能由电源正负极的接法决定
C.可能由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决定
(注解:螺线管两接线柱和电源正负极的接法简称电源正负极的接法)
【证据】用   将如图所示的器材连接成电路,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螺线管的绕向、电源正负极的接法、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是本组同学用画图的方法呈现出的四次实验现象。
【解释】
⑴观察分析图甲、乙两图,螺线管的绕向相同,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   。
⑵观察分析图甲、丙两图,电源正负极的接法相同,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   。
⑶观察分析图   两图,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相同,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相同:
⑷分析以上证据可知,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由螺线管中   决定,而不决定于   也不决定于   。
21.(2025·江西)用“水透镜”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证据】
⑴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向“水透镜”的薄膜中缓慢注水,使薄膜略微凸起:
⑵将“水透镜”置于图中光具座的   (选填“A”“B”或“C")滑块上,点燃蜡烛,调节“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上:
⑶移动蜡烛,当物距为30.0cm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
⑷保持   不变,继续向“水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增加“水透镜”的凸起程度,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
⑸把实验中收集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填入表二。
表二
序号 物距/cm “水透镜”的凸起程度 像距/cm
1 30.0 较小 17.4
2 30.0 较大 9.2
【解释】依据表二,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像距变   。并且观察到成像变近。
【交流】
⑴本实验中用   模拟眼睛的晶状体,用   模拟眼睛的视网膜;
⑵经多次实验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近视眼观察远处的景物时,由于晶状体的凸起程度较   ,折光能力变强,远处景物成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方,导致看不清楚:
⑶为了预防近视,我们应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匀速;牛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中国空间站是失重环境,做太空抛物实验,抛出的冰墩墩不受外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具有惯性,具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冰墩墩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第1空填:匀速;第2空填:牛顿。
【分析】运动的物体若不受外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是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内容。
2.【答案】运动;摩擦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守门员接住足球,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可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守门员戴上手套,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更稳地接住球。故第1空填:运动;第2空填:摩擦。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3.【答案】扩散;高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在鸡蛋着色时,果蔬中的天然食用色素进入鸡蛋内部,是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在物理学中叫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色素进入越快。故第1空填:扩散;第2空填:高。
【分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扩散现象;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答案】大;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飞机的机翼和鸟翼相同,上方凸起,下方平齐,空气流过时,上方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可产生向上的升力而升空;由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飞机越高,大气压降低。故第1空填:大;第2空填:低。
【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
5.【答案】电磁;3ⅹ108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电磁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故第1空填:电磁;第2空填:3×108。
【分析】中国天眼利用接受到的电磁波,探测宇宙;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3×108m/s。
6.【答案】吸收;熔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冰是固体,变为液体的水时,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第1空填:吸热;第2空填:熔化。
【分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7.【答案】短路;电流
【知识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解析】【解答】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有:发生短路,或总功率过大;电热蚊香加热器的功率很小,插入插座后,不会使总功率过大,插入后空气开关立即“跳闸”,可能是插头内部发生了短路,使干路中的电流过大,空气开关跳闸,自动切断电路。故第1空填:短路;第2空填:电流。
【分析】空气开关跳闸时,电路中的电路过大,具体为:电路中发生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8.【答案】Vq;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根据消耗的天然气的体积,计算燃气放出的热量Q放=Vq;由于水吸收的热量为Q,则燃气灶的热效率为。故第1空填:Vq;第2空填:。
【分析】根据Q=Vq,计算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计算热效率。
9.【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吹奏骨笛时,抬起不同的手指,笛管中空气柱的长度改变,空气振动的频率改变,频率可以影响声音的音调,从而声音的音调会改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发声体的长度改变,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的高低受频率的影响。
10.【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力的作用效果;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用手将艾米果捏成不同的形状,可知,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瓦罐汤在瓦缸内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油条与麻糍黏在一起,可知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同时还存在斥力,C错误,符合题意;
D、闻到桂花香味,是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形状;对物体加热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闻到气味,是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11.【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智能门锁通过指纹识别或者芯片感应均可驱动门锁电机,则电路中的指纹开关和芯片感应开关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再和电动机串联,实现对门锁的控制,其中保护电阻要和电动机串联,实现对电动机的保护作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多个开关分别控制用电器,则开关要并联,再和用电器串联。
12.【答案】A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解析】【解答】A、图中,钩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重力与绳子对钩码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A正确;
B、绳子对钩码的拉力受力物体是钩码,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受力物体是绳子,不是同一受力物体,不是一对平衡力,B错误;
C、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向下,钩码所受的重力,方向向下,不是相互作用力,C错误;
D、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向下,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向下,力的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D错误。
故选A。
【分析】静止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不同物体上。
13.【答案】A,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守恒条件;机械效率;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利用筒车提水时,筒车转速加快,做功的功率变大,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和做功的快慢无关,由于有额外功存在,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A正确;
B、竹筒内的水被提升时,外力对其做了功,水的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变大,B错误;
C、竹筒内的水倒入水槽时,水的高度减小,水流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正确;
D、水从水槽流向农田时,水在重力方向移动了距离,水的重力做了功,D错误。
故选AC。
【分析】使用机械时,由于存在额外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质量一定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物体的机械能变大;水从高处下落时,在重力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做了功,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4.【答案】B,C,D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AB、根据电路图,只闭合S1,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的分压,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取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U=IR,定值电阻R1分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反之,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A错误;B正确;
C、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只R1接入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正确;
D、同时闭合S1和S2,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移动滑片P时,电路不发生变化,电流表、电压表示数不变,D正确。
故选BCD。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变大,电流减小,根据U=IR,定值电阻的分压变小;当开关和电阻并联时,电阻被短路,串联电路中,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
15.【答案】(1)解:根据作业本的质量,计算重力为:
(2)解: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作业本的重力,计算压强为:
(3)解:根据作业本的体积,计算密度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作业本的质量,利用G=mg,计算重力的大小;
(2)结合物体的重力,计算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根据,计算压强;
(3)利用质量和体积,根据,计算密度。
16.【答案】(1)解: 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则电压表的读数为2V,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则电流表读数为0.2A
(2)解:根据灯泡的实际电压和电流,计算实际功率为:
(3)解:根据灯泡的电压和电流,计算灯泡电阻为:
结合灯泡的额定电压和电阻,计算额定功率为: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和指针位置,测量电压、电流的大小;
(2)根据P=UI,计算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3)利用店铺的规格,根据,计算电阻,结合,计算额定功率。
17.【答案】(1)解: 闭合S1、断开S2,电路中只有R1,电阻
根据工作时间,计算产生的热量为:
(2)解:闭合 和 , 与 并联, 两端电压
根据并联电路电路规律,则通过 的电流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焦耳定律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阻连接在电源两端时,利用,计算电阻大小,根据Q=I2Rt,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2)电阻并联时,各支路电压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结合干路电流,计算支路电流大小。
18.【答案】(1)19.2;16;1.2
(2)1.0;0.5
(3)烧杯底部;不变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间及其测量;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步长约0.6m,通过马路共32步,计算路程为:s=0.6m×32=19.2m;根据图乙和丙,通过马路的时间为:t=16s,计算通过马路的速度约为:。
(2)图中,物体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根据指针位置, 拉力为1.0N,结合物体的重力,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F浮=G-F拉=1.5N-1.0N=0.5N;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是错误的:正确实验时,可得:水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1)根据步行的步幅长度和步数,计算路程,结合秒表的指针位置,测量时间,根据,计算速度;
(2)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拉力大小,利用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的拉力差,计算浮力;
(3)使用温度将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9.【答案】0;0.2;82.0;量筒;烧杯和剩余泡泡水;g/cm3;待气泡消失后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测量液体的密度时,
(1)利用天平测量质量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根据图像,标尺上1g分为5份,则分度值为0.2g:
(4)图甲中的质量:m1=100g+20g+4.2g=124.2g;倒出部分到量筒中,图乙是剩余质量:m2=20g+20g+3.2g=42.2g,则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124.2g-42.2g=82g;
【实验数据】根据表一,①处测量的是体积,应填:量筒;②测量了质量m2,应填:烧杯和剩余泡泡水;③处测量的密度,需要填写密度单位,为g/cm3。
【交流】
在读量筒内泡泡水的体积时,液体中有一些气泡,会使测量的体积偏大,应待气泡消失后,再读数。
【分析】(1)使用天平前,先放平,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天平标尺上,最小的单位长度,表示分度值的大小;
(4)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记录表,分别测量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计算的密度,需要有单位,因质量单位是g,体积单位是cm3,则密度单位为g/cm3;
【交流】读取体积数值时,液体中有气泡,使测量的结果偏大,应等气泡消失后再读数。
20.【答案】导线;不同;不同;甲、丁;电流的方向;螺线管的绕向;电源正负极的接法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解答】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时,
【证据】实验时,需连接电路,先用导线将器材连接起来,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螺线管的绕向、电源正负极的接法等;
【解释】
(1)根据甲、乙两图,螺线管的绕向相同,电流方向不同,小磁针N极位置不同,则通电螺线管同一端的磁极不同;
(2)根据甲、丙两图,电源正负极位置相同,螺线管的绕向不同,小磁针的N极指向相反,则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不同;
(3)在4幅图中,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相同,螺线管的绕法不同,电流正负极的位置不同,但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相同时,是甲、丁两图;
(4)综合分析可知,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由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决定,和螺线管的绕向无关,和电源正负极的接法无关。
【分析】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时,先用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1)当电流方向不同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位置不同;
(2)当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向改变时,同一位置的磁极不同;
(3)当电流方向相同,螺线管的绕向、电源正负极的位置不同时,磁极位置相同;
(4)综合分析,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和电流方向有关,和线圈绕向、电源正负极位置无关。
21.【答案】B;物距;小;“水透镜”;光屏;大;前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时,
【证据】(2)组装器材时,水透镜要在中间位置,应置于光具座的B滑块上,点燃蜡烛,调节“水透镜”、光屏的中心、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探究近视眼的成因时,保持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不变,即物距不变,向“水透镜”中再注入适量的水,“水透镜”凸起程度增加,会聚能力变强,调节光屏,直至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
【解释】根据表二数据,在物距不变时,“水透镜”的凸起程度越大,像距变小,成像变近。
【交流】
(1)探究近视眼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水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眼睛的视网膜;
(2)多次实验,可知,看远处的景物时,近视眼的晶状体凸起程度较大,折光能力变强,远处景物成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视网膜上不能成清晰的像,看物体不清楚。
【分析】【证据】(2)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凸透镜在中间位置,蜡烛和光屏分别在两侧;
(4)探究近视眼成像特点时,物距不变,改变凸透镜的凸起程度,观察像的特点;
【解释】根据实验数据,物距一定,当凸透镜的厚度变大时,像距变小;
【交流】(1)探究近视眼成像特点时,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
(2)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由于晶状体厚度大,折射能力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看远处的物体不清晰。
1 / 1江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1.(2025·江西)如图所示,我国航天员在处于失重环境的中国空间站中做太空抛物实验,抛出的冰墩墩将做   直线运动,该现象可以用   第一定律来解释。
【答案】匀速;牛顿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中国空间站是失重环境,做太空抛物实验,抛出的冰墩墩不受外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具有惯性,具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冰墩墩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第1空填:匀速;第2空填:牛顿。
【分析】运动的物体若不受外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是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内容。
2.(2025·江西)如图所示,学校足球赛场上的守门员接住射来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状态:守门员通过戴上手套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   力,可以更稳地接住球。
【答案】运动;摩擦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守门员接住足球,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可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守门员戴上手套,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更稳地接住球。故第1空填:运动;第2空填:摩擦。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3.(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五彩祝福鸡蛋。在鸡蛋着色的过程中,火龙果、橙子、紫甘蓝等果蔬中的天然食用色素进入鸡蛋内部的现象,在物理学中叫做   ,温度越   ,色素进入越快。
【答案】扩散;高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在鸡蛋着色时,果蔬中的天然食用色素进入鸡蛋内部,是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在物理学中叫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色素进入越快。故第1空填:扩散;第2空填:高。
【分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扩散现象;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2025·江西)如图所示,飞机的机翼是仿照鸟的翅膀设计出来的,气流经过机翼下方的流速比上方
的流速小,机翼下方的空气压强比上方的空气压强   ,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飞机升得越高,受到的大气压越   .
【答案】大;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飞机的机翼和鸟翼相同,上方凸起,下方平齐,空气流过时,上方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可产生向上的升力而升空;由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飞机越高,大气压降低。故第1空填:大;第2空填:低。
【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
5.(2025·江西)“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   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接收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约为   m/s
【答案】电磁;3ⅹ108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电磁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故第1空填:电磁;第2空填:3×108。
【分析】中国天眼利用接受到的电磁波,探测宇宙;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3×108m/s。
6.(2025·江西)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如果能找到冰,可以让冰   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将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活动基地并进行深空探索。
【答案】吸收;熔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冰是固体,变为液体的水时,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第1空填:吸热;第2空填:熔化。
【分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7.(2025·江西)某同学刚把电热蚊香加热器的插头插入插座,家里空气开关立即“跳闸”。原因可能是插头内部发生了   故障,从而使干路中的   过大,导致空气开关自动切断电路。
【答案】短路;电流
【知识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解析】【解答】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有:发生短路,或总功率过大;电热蚊香加热器的功率很小,插入插座后,不会使总功率过大,插入后空气开关立即“跳闸”,可能是插头内部发生了短路,使干路中的电流过大,空气开关跳闸,自动切断电路。故第1空填:短路;第2空填:电流。
【分析】空气开关跳闸时,电路中的电路过大,具体为:电路中发生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8.(2025·江西)用燃气灶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完全燃烧体积为V的燃气(燃气的热值为q),水吸收的热量为Q,则此燃烧过程中燃气放出的热量为   ,该燃气灶的热效率为   ×100%(本小题用题中字母表示)
【答案】Vq;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根据消耗的天然气的体积,计算燃气放出的热量Q放=Vq;由于水吸收的热量为Q,则燃气灶的热效率为。故第1空填:Vq;第2空填:。
【分析】根据Q=Vq,计算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计算热效率。
9.(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华夏先民用飞禽的翅骨制作的古老的笛子“贾湖骨笛”,对研究中国文化、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吹奏骨笛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量 D.音调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吹奏骨笛时,抬起不同的手指,笛管中空气柱的长度改变,空气振动的频率改变,频率可以影响声音的音调,从而声音的音调会改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发声体的长度改变,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的高低受频率的影响。
10.(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具有特色的江西传统小吃。在制作或品尝这些美食时蕴含了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工制作艾米果捏成不同的形状,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瓦罐汤在大型瓦缸内慢慢煨制升温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油条与麻糍能黏在一起,表明物质中的分子间仅有引力而没有斥力
D.吃茶饼时闻到桂花香味,是由于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力的作用效果;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用手将艾米果捏成不同的形状,可知,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瓦罐汤在瓦缸内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油条与麻糍黏在一起,可知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同时还存在斥力,C错误,符合题意;
D、闻到桂花香味,是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形状;对物体加热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闻到气味,是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11.(2025·江西)某智能门锁通过指纹识别或者芯片感应均可驱动门锁电机开门。如图所示,是某组同学为该门锁设计的四个电路(开关S1表示指纹识别元件、开关S2表示芯片感应元件、表示门锁电机、R0表示保护电阻),其中通过闭合S1或S2均能开门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智能门锁通过指纹识别或者芯片感应均可驱动门锁电机,则电路中的指纹开关和芯片感应开关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再和电动机串联,实现对门锁的控制,其中保护电阻要和电动机串联,实现对电动机的保护作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多个开关分别控制用电器,则开关要并联,再和用电器串联。
12.(2025·江西)如图所示,用手拉若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钩码所受的重力与绳子对钩码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子对钩码的拉力与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钩码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与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解析】【解答】A、图中,钩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重力与绳子对钩码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A正确;
B、绳子对钩码的拉力受力物体是钩码,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受力物体是绳子,不是同一受力物体,不是一对平衡力,B错误;
C、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向下,钩码所受的重力,方向向下,不是相互作用力,C错误;
D、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向下,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向下,力的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D错误。
故选A。
【分析】静止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不同物体上。
13.(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水转简车,它由一个大型的水轮和许多竹筒组成。当河水冲击水轮转动时,竹简依次将水提升到高处倒入水槽中,水流向岸上的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即使筒车转速加快,其机械效率也总是小于1
B.竹简内的水被提升过程中,其机械能总保持不变
C.竹简内的水倒入水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水从水槽流向农田过程中,其所受的重力没有做功
【答案】A,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守恒条件;机械效率;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利用筒车提水时,筒车转速加快,做功的功率变大,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和做功的快慢无关,由于有额外功存在,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A正确;
B、竹筒内的水被提升时,外力对其做了功,水的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变大,B错误;
C、竹筒内的水倒入水槽时,水的高度减小,水流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正确;
D、水从水槽流向农田时,水在重力方向移动了距离,水的重力做了功,D错误。
故选AC。
【分析】使用机械时,由于存在额外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质量一定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物体的机械能变大;水从高处下落时,在重力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做了功,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4.(2025·江西)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闭合S1,将滑片P向右移动,的示数变小,的示数变大
B.仅闭合S1,将滑片P向左移动,的示数变大,的示数变大
C.先闭合S1,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再闭合S2时,的示数变大S
D.闭合S1和S2,将滑片P向右适当移动的过程中,的示数不变
【答案】B,C,D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AB、根据电路图,只闭合S1,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的分压,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取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U=IR,定值电阻R1分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反之,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A错误;B正确;
C、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只R1接入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正确;
D、同时闭合S1和S2,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移动滑片P时,电路不发生变化,电流表、电压表示数不变,D正确。
故选BCD。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变大,电流减小,根据U=IR,定值电阻的分压变小;当开关和电阻并联时,电阻被短路,串联电路中,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
15.(2025·江西)某同学将40本纸质作业本送交到教师办公室,并整齐紧密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这作业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为4.8×10-2m2,总质量m为4.8kg,总体积v为6.0x10-3m3,g取10N/kg。假设作业本每张纸密度相同。求:
(1)这作业本所受的重力G:
(2)这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p;
(3)这作业本纸张的密度ρ。
【答案】(1)解:根据作业本的质量,计算重力为:
(2)解: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作业本的重力,计算压强为:
(3)解:根据作业本的体积,计算密度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作业本的质量,利用G=mg,计算重力的大小;
(2)结合物体的重力,计算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根据,计算压强;
(3)利用质量和体积,根据,计算密度。
16.(2025·江西)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物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假设小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请写出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
(2)求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3)求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答案】(1)解: 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则电压表的读数为2V,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则电流表读数为0.2A
(2)解:根据灯泡的实际电压和电流,计算实际功率为:
(3)解:根据灯泡的电压和电流,计算灯泡电阻为:
结合灯泡的额定电压和电阻,计算额定功率为: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和指针位置,测量电压、电流的大小;
(2)根据P=UI,计算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3)利用店铺的规格,根据,计算电阻,结合,计算额定功率。
17.(2025·江西)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R1为定值电阻,R2为电阻箱(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1)闭合S1、断开S2,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R1的阻值和R1工作100s产生的热量;
(2)把电阻箱R2的阻值调为18Ω,闭合S1和S2,电流表的示数为1.4A,求R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2的电流。
【答案】(1)解: 闭合S1、断开S2,电路中只有R1,电阻
根据工作时间,计算产生的热量为:
(2)解:闭合 和 , 与 并联, 两端电压
根据并联电路电路规律,则通过 的电流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焦耳定律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阻连接在电源两端时,利用,计算电阻大小,根据Q=I2Rt,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2)电阻并联时,各支路电压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结合干路电流,计算支路电流大小。
18.(2025·江西)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遵照“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上安全行”的交通安全知识行走在上学路上,步长约0.6m,直行通过马路共走了32步,并用秒表先后记录了开始和结束时的时间(如图乙和丙所示)。则马路的宽度约为   m,该同学通过马路的时间为   s,速度约为   m/s。
(2)如图所示,重力为1.5N的物体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3)某同学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放置温度计时(如图所示),其操作错误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   :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水持续吸热,温度保持   .
【答案】(1)19.2;16;1.2
(2)1.0;0.5
(3)烧杯底部;不变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间及其测量;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步长约0.6m,通过马路共32步,计算路程为:s=0.6m×32=19.2m;根据图乙和丙,通过马路的时间为:t=16s,计算通过马路的速度约为:。
(2)图中,物体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根据指针位置, 拉力为1.0N,结合物体的重力,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F浮=G-F拉=1.5N-1.0N=0.5N;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是错误的:正确实验时,可得:水在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1)根据步行的步幅长度和步数,计算路程,结合秒表的指针位置,测量时间,根据,计算速度;
(2)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拉力大小,利用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的拉力差,计算浮力;
(3)使用温度将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9.(2025·江西)【实验名称】测量液体的密度
某同学在放学途中看到一群小朋友吹泡泡,回家后配制了一些泡泡水,测量了该液体
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泡泡水等
【实验步骤】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并且读出图17中标尺的分度值为   g:
⑵测出烧杯和泡泡水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再将烧杯中部分泡泡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1:
⑶按照如图乙所示测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m2
⑷计算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为   g
⑸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一中,并计算泡泡水的密度ρ
【实验数据】请你将表一中①、②和③的内容补充完整填写到横线上:①   ,②   ,③   。
表一
烧杯和泡泡水的总质量m1/g ①中泡泡水的体积v/cm3 ②的质量m2/g 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g 泡泡水的密度ρ(③)
【交流】
在读量筒内泡泡水的体积时,观察到液体中有一些气泡,则应   (选填“立即”或“待气泡消失后”)读数。
【答案】0;0.2;82.0;量筒;烧杯和剩余泡泡水;g/cm3;待气泡消失后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测量液体的密度时,
(1)利用天平测量质量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根据图像,标尺上1g分为5份,则分度值为0.2g:
(4)图甲中的质量:m1=100g+20g+4.2g=124.2g;倒出部分到量筒中,图乙是剩余质量:m2=20g+20g+3.2g=42.2g,则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124.2g-42.2g=82g;
【实验数据】根据表一,①处测量的是体积,应填:量筒;②测量了质量m2,应填:烧杯和剩余泡泡水;③处测量的密度,需要填写密度单位,为g/cm3。
【交流】
在读量筒内泡泡水的体积时,液体中有一些气泡,会使测量的体积偏大,应待气泡消失后,再读数。
【分析】(1)使用天平前,先放平,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天平标尺上,最小的单位长度,表示分度值的大小;
(4)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记录表,分别测量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计算的密度,需要有单位,因质量单位是g,体积单位是cm3,则密度单位为g/cm3;
【交流】读取体积数值时,液体中有气泡,使测量的结果偏大,应等气泡消失后再读数。
20.(2025·江西)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某组同学通过探究,已了解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极,它们的极性可以用小磁针的指向来判定后,接着探究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由什么因素决定。
【猜想】
A.可能由螺线管的绕向决定
B.可能由电源正负极的接法决定
C.可能由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决定
(注解:螺线管两接线柱和电源正负极的接法简称电源正负极的接法)
【证据】用   将如图所示的器材连接成电路,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螺线管的绕向、电源正负极的接法、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是本组同学用画图的方法呈现出的四次实验现象。
【解释】
⑴观察分析图甲、乙两图,螺线管的绕向相同,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   。
⑵观察分析图甲、丙两图,电源正负极的接法相同,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   。
⑶观察分析图   两图,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相同,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相同:
⑷分析以上证据可知,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由螺线管中   决定,而不决定于   也不决定于   。
【答案】导线;不同;不同;甲、丁;电流的方向;螺线管的绕向;电源正负极的接法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解答】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时,
【证据】实验时,需连接电路,先用导线将器材连接起来,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螺线管的绕向、电源正负极的接法等;
【解释】
(1)根据甲、乙两图,螺线管的绕向相同,电流方向不同,小磁针N极位置不同,则通电螺线管同一端的磁极不同;
(2)根据甲、丙两图,电源正负极位置相同,螺线管的绕向不同,小磁针的N极指向相反,则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不同;
(3)在4幅图中,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相同,螺线管的绕法不同,电流正负极的位置不同,但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相同时,是甲、丁两图;
(4)综合分析可知,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由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决定,和螺线管的绕向无关,和电源正负极的接法无关。
【分析】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时,先用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1)当电流方向不同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位置不同;
(2)当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向改变时,同一位置的磁极不同;
(3)当电流方向相同,螺线管的绕向、电源正负极的位置不同时,磁极位置相同;
(4)综合分析,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和电流方向有关,和线圈绕向、电源正负极位置无关。
21.(2025·江西)用“水透镜”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证据】
⑴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向“水透镜”的薄膜中缓慢注水,使薄膜略微凸起:
⑵将“水透镜”置于图中光具座的   (选填“A”“B”或“C")滑块上,点燃蜡烛,调节“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上:
⑶移动蜡烛,当物距为30.0cm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
⑷保持   不变,继续向“水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增加“水透镜”的凸起程度,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
⑸把实验中收集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填入表二。
表二
序号 物距/cm “水透镜”的凸起程度 像距/cm
1 30.0 较小 17.4
2 30.0 较大 9.2
【解释】依据表二,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像距变   。并且观察到成像变近。
【交流】
⑴本实验中用   模拟眼睛的晶状体,用   模拟眼睛的视网膜;
⑵经多次实验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近视眼观察远处的景物时,由于晶状体的凸起程度较   ,折光能力变强,远处景物成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方,导致看不清楚:
⑶为了预防近视,我们应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答案】B;物距;小;“水透镜”;光屏;大;前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时,
【证据】(2)组装器材时,水透镜要在中间位置,应置于光具座的B滑块上,点燃蜡烛,调节“水透镜”、光屏的中心、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探究近视眼的成因时,保持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不变,即物距不变,向“水透镜”中再注入适量的水,“水透镜”凸起程度增加,会聚能力变强,调节光屏,直至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
【解释】根据表二数据,在物距不变时,“水透镜”的凸起程度越大,像距变小,成像变近。
【交流】
(1)探究近视眼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水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眼睛的视网膜;
(2)多次实验,可知,看远处的景物时,近视眼的晶状体凸起程度较大,折光能力变强,远处景物成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视网膜上不能成清晰的像,看物体不清楚。
【分析】【证据】(2)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凸透镜在中间位置,蜡烛和光屏分别在两侧;
(4)探究近视眼成像特点时,物距不变,改变凸透镜的凸起程度,观察像的特点;
【解释】根据实验数据,物距一定,当凸透镜的厚度变大时,像距变小;
【交流】(1)探究近视眼成像特点时,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
(2)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由于晶状体厚度大,折射能力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看远处的物体不清晰。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