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质量检测考前冲刺预测卷
一、单选题
1. 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0°和60°,那么第三个
角是( )。
A.80° B.60° C.40°
2.下面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A.408065 B.408056 C.400856
3.超市老板去批发热水器,不小心将收据弄脏了,猜一猜应付金额可能是( )元。
单价 数量 总价
92 6
A.83454 B.112452 C.14592 D.14302
4.如下图,将四边形沿虚线剪去一个100°的角,剩余图形的内角和是( )。
A.360° B.260° C.540°
5.运动会开幕式时,阳光小学五年级360名学生参加方队表演,每排8人,前后间隔1.5米,若主席台长27米,方队前进速度是每分钟31米,则他们通过主席台需要( )分钟。
A.2 B.3 C.4 D.5
6.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过点O任意画一条直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了两个图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图形形状不同,面积不等 B.两个图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
C.两个图形形状相同,面积不等 D.两个图形形状不同,面积相等
二、判断题
7.一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8.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将ab+a改写成a(b+1)。( )
9.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一个锐角是43°,则另一个锐角是47°。( )
10.两个数(不为零)相乘,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不变。( )
11.把直角梯形补一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把直角梯形转成长方形;长方形去掉一个直角三角形它能转化成直角梯形。
12.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是50°,那么它的顶角一定是80°。( )
三、填空题
13.十八亿八千零七万四千零五十,写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450 15×20 312×31 9000
25×8 25×2×4 248×32 258×34
15.正方形网格中,小方格的顶点叫作格点。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点C也在格点上,且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共有 个。
16.172×54的积是 位数,250×24的积的末尾有 个0。
17.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在对某一年全省数据中心的存储容量评估时,得到一个十位数。这个数最高位是5,千万位和千位上是7,百位上是6,其余数位均为0,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四、作图题
18.
(1)按要求描出各点,并连成一个封闭图形。A(2,2)、B(8,2)、C(5,5)。
(2)如果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0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合 平方分米。
五、计算题
19.直接写出得数。
405×5= 250×8= 803-238= 860÷20=
73+928= 140×30= 6300÷70= 102×50=
208-208÷4= 81×9+81=
20.用合适的方法计算。
12.35+0.2-8.35 11.2-2.42-7.58 68×102
25×32×125 700÷25+2 (112-88)×13÷12
21.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304×45= (2)896÷28= (3)25×480= (4)★459÷38=验算:
22.求出下面图形总面积,列式计算。
23.计算下面图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六、解决问题
24.小明外婆家有一块梯形的茶园(如下图),这块茶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3厘米和5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6.小华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分钟骑206米,13分钟后还差60米就到达目的地了,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米?
27.李老师步行上班,他每小时走5千米,从家到学校要用0.75小时。如果改为骑车,每小时骑行15千米,则从家到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28.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530千米.一辆运菜的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这辆货车早晨6时从甲地出发,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吗?
29.小明从家到学校,刚走了2分钟,发现作业本没带,便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家。拿了作业本又从家以同样的速度向学校走去,又用了5分钟走到学校,小明一共走了855米。小明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答案解析
1.【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解:180°-40°-60°=80°,第三个角是80°。
故答案为:A。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一个内角的度数-另一个内角的度数=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2.【答案】C
【知识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给出的选项里最高位和次高位都一样,所以要比较大小就要从最高位开始比较,若是一样,则看下一位;C选项的从左数第三位是0,而A和B里的第三位都是8,所以400856是最小的数
【分析】多位数比较大小时要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3.【答案】C
【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最小的情况是902×16=14432,最大的情况是:992×96=95232,
选项A,83454的个位是4,与题意不符;
选项B,112452>95232,与题意不符;
选项C,14432<14592<95232,与题意相符;
选项D,14302<14432,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最小的积和最大的积,再判断各选项的数是否在此范围内,再看个位是否是2,据此判断。
4.【答案】C
【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解:180°×(5-2)
=180°×3
=540°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图可知,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是五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180°×(n-2),据此列式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直线型的植树问题
【解析】【解答】解:(360÷8-1)×1.5=66(米),66+27=93(米),93÷31=3(分钟)。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总共有360人,每排8人,所以这支方队的总长是(360÷8-1)×1.5=66(米),又因为主席台长为27米,所以这支方队通过主席台的总路程是66+27=93(米),则通过主席台需要93÷31=3(分钟)。
6.【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
【解析】【解答】1. 分析形状关系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点O是它的中心。当我们过点O画一条直线时,这条直线将平行四边形沿着中心对称的方向分割。例如,我们可以想象把平行四边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会发现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这两个图形的形状是相同的。
2. 分析面积关系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过点O画的直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的两个部分,它们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同一条底,高也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面积公式,这两个部分的面积都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综上所述,两个图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过中心点画直线所分成的两个图形的形状和面积关系。
7.【答案】错误
【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8.【答案】正确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解: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将ab+a改写成a(b+1)。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乘法分配律:ab+ac=a(b+c),据此作答即可。
9.【答案】正确
【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解:43°+47°=9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内角是90度,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等于90度。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两个数(不为零)相乘,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据此判断。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长方形的特征及性质;梯形的特征及分类
【解析】【分析】在图形转化上,可以用割补的方法来研究它。过梯形较长底非直角顶点引较短底边的垂线,交较短底的延长线,就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梯形合并成一个长方形。反之,长方形可以去掉一直角三角形得到直角梯形。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认识及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解:①当50°的角是顶角时:
(180°-50°)÷2
=130°÷2
=65°
②当50°的角是底角时:
180°-50°×2
=180°-100°
=80°,它的顶角可能是50°或者8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①50°的角是顶角;②当50°的角是底角时,顶角的度数=(三角形的内角和-底角的度数×2)。
13.【答案】1880074050;18.8007405亿;188007万
【知识点】亿以上数的读写与组成;亿以上数的近似数及改写
【解析】【解答】十八亿八千零七万四千零五十,写作:1880074050,1880074050=18.8007405亿,1880074050≈188007万。
故答案为:1880074050;18.8007405亿;188007万。
【分析】写数时从高位到低位写,哪一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在相应的数位上写几,没有就写0;在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在后面加上亿字即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根据千位数字四舍五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即可。
14.【答案】>;<;=;<
【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15×20=300,所以450>15×20;
312×31=9672,所以312×31<9000;
25×8=25×2×4;
248×32=7936,258×34=8772,所以248×32<258×34。
故答案为:>;<;=;<。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分别计算出结果后再比较大小。
15.【答案】10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认识及特征
【解析】【解答】如图:,AB作底的话,符合条件的点C共有6个;
如图:,AB作腰的话,符合条件的点C共有4个。
故答案为:10。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条腰长度相等。AB边既可以作为底边,又可以作为腰。分别判断出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个数,再判断符合条件的点C的总数。
16.【答案】四;3
【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172×54=9288,积是四位数;
250×24=6000,积的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四;3。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乘得的结果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乘得的结果末尾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17.【答案】5070007600;507000.76万;51亿
【知识点】亿以上数的读写与组成
18.【答案】(1)
(2)900
(3)1800;18
【知识点】数对与位置;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2)10×6=60(厘米)
10×3=30(厘米)
60×30÷2
=1800÷2
=900(平方厘米)
(3)900×2=1800(平方厘米)
1800平方厘米=18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2)900;(3)1800;18。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3)与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2,然后单位换算。
19.【答案】2025;2000;565;43;
1001;4200;90;5100;
156;810
【知识点】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20.【答案】解:12.35+0.2-8.35
=12.35-8.35+0.2
=4+0.2
=4.2
11.2-2.42-7.58
=11.2-(2.42+7.58)
=11.2-10
=1.2
68×102
=68×100+68×2
=6800+136
=6936
25×32×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700÷25+2
=28+2
=30
(112-88)×13÷12
=24×13÷12
=312÷12
=26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结合律;整数乘法分配律;小数加法运算律;连减的简便运算
【解析】【分析】应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后面两个数的位置,简便运算;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应用乘法分配律,把102分成100+2,然后把68分别乘100与2,然后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把32分成4×8,然后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先计算(25×4)与(8×125),然后再相加;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21.【答案】(1)304×45=13680
(2)896÷28=32
(3)25×480=12000
(4)459÷38=12……3
验算:
【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解析】【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除数是两位数,用两位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要比除数小。
22.【答案】解:6×3+4×3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分析】总面积=黑色部分的长×宽+白色部分的长×宽。或者应用乘法分配律,总面积=(黑色部分的长+白色部分的长)×宽。
23.【答案】125°
【知识点】平角、周角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
24.【答案】解:10+10+10
=20+10
=30(米)
(10+30)×10÷2
=40×10÷2
=400÷2
=200(平方米)
答:这块茶园的面积是200平方米。
【知识点】梯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认识及特征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所以梯形的下底为10+10+10=30米;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5.【答案】11厘米或13厘米
【知识点】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的周长
26.【答案】解:206×13+60
=2678+60
=2738(米)
答: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2738米。
【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小华骑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到达目的地还差的米数。
27.【答案】0.25小时
【知识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28.【答案】解:(12﹣6)×90
=6×90
=540(千米)
因为540>530,
所以这辆货车早晨6时从甲地出发,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
【知识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货车如果中午12点到的话,就行了12-6=6小时,应用速度×时间=路程,即可求出货车6小时行的路程。然后把6小时行的路程与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路程比较,如果比实际路程多,货车就能在12点到达;如果比实际路程少,货车就不能再12点到达。
29.【答案】解:855÷ (2+2+5)
=855÷9
=95(米)
答:小明平均每分钟走95米。
【知识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这里要明白走855米用了多长时间,走了2分钟后又返回家,再从家到学校,共用去2个2分钟加1个5分钟,即一共用了(2+2+5)分钟,求平均,用除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