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夜雪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 夜雪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9 10:33: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夜雪
1教学目标
1、认识4个汉字,会写“讶、折”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夜雪的美。
2学情分析
古代诗歌,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孩子们学习启蒙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古诗,可以让孩子们背诵一定的古代诗词,又可以学习汉字、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对落实新课标很有意义。但是,古诗凝练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难理解.
3重点难点
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通过对雪夜情景和诗人感受的描写,理解夜雪可感不可见的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赏雪赏诗
赏析关于“雪”的诗句:上课前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出示雪的图片)大家喜欢雪吗?
是呀,雪,晶莹洁白,纯净无瑕,一直是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对象,因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雪的诗句。
出示:“白雪却嫌春色晚,顾穿庭树作飞花”唐朝诗人韩愈笔下的雪,下落时姿态是那么的妖娆。
“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朝诗人卢梅坡笔下的雪,颜色又是那么洁白。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清朝诗人郑燮笔下雪后的景象又是那么壮美。
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笔下的“雪”又是什么样呢?(出示《夜雪》)(板书课题“26
夜雪”)生书空诗题
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师: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写的是夜晚的雪)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夜)“夜”就是夜晚的意思。
活动2【讲授】初读认字写字
1、自由读诗:请你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争取读得准确流畅,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法。生练读。指名读。(重、折正音)
同学们,你们都做到了读得准确流畅,那你想读得有韵味吗?咱们学过的汉字有四声,在读古诗时,一声二声的字,我们可以拉长声音读,要读得响亮,三声和四声的字,我们就要读得短促一点。比如,前两句“衾”是几声?(一声)怎么读?——(衾
)“明”呢?(二声)——(明)。下面我可不说了,试一试,该怎么读?。
指名读诗:谁愿意来读一读?
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啦!
2、看!诗中的字宝宝独自跑到大屏幕上来了。开火车读生字,火车火车谁来开?(出示认读字:枕、复、讶、折,)
3、写字(讶、折)
这节课我们还要学写2个生字。
出示“讶”:
下面我们准备来写这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要想书写美——(先要仔细看)请你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哪些地方需要给同学们提个醒?
谢谢同学们的提醒,老师已经把写这个字的要点记在心里了,我做到了——(意在笔先),现在老师要开始写了,写的时候,我要做到不停顿、不说话,这叫——(一气呵成)。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师板书)
下面大家一起来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握笔口诀)
请大家先在书上描一个,描的时候要注意完全重合。
再仿照例子写一个,
——同桌互相评价一下写得怎么样?
请大家把写字要领记在心里,记住字形,默写一个。看看谁能比前一个写得更漂亮。
第2个字。出示“折”:
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请你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哪些地方需要给同学们提个醒?
我准备好了,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师板书)
下面大家一起来写一写,写的时候一定要牢记握笔口诀。
请大家在书上描一个,看谁描得完全重合。
再仿照例子写一个,
——自己评一评。
请你把写过的盖上,再默写一个。一定要比前两个漂亮哦!
活动3【讲授】精读理解背诵
1、理解诗句:
师:这首诗的题目是夜雪,顾名思义,诗肯定是在写雪,但是在
诗中,诗人写雪的姿态了吗?颜色?雪后的景象了吗?那诗人写了什么?在诗句中找一找。
生:衾枕冷(自己的触觉)
师:“衾枕冷”“冷”字很好理解,是人对外界温度低的一种感受。诗人觉得什么变冷了?(枕头、被子),诗人觉得枕头被子变冷了,这是诗人的触摸到外界的一种感觉,我们叫“触觉”(板书“触觉”)
师:面对这种变化,作者的感受是——(惊讶),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讶”,诗人半夜忽然醒来,惊讶的发现枕头被子都变冷了,(指名读“已讶衾枕冷”)
师:接下来,诗人又有怎样的发现呢?
生:窗户明(自己的视觉)
师:“窗户明”在古代,“窗”就是“窗户的意思”,那“户”呢?(“门”的意思)也就是说,作者又看到——(窗户和门变得很明亮)
门窗变亮,这是诗人看到的,我们叫“视觉”。(板书“视觉”)诗人先发现枕头被子变冷了,心里感到惊讶,接着又发现门窗变亮了,心中就——更惊讶了。他一定在想——(这是怎么回事呀?)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两句。(指名读)
师:诗人在诗中还写了什么?
生:折竹声(自己的听觉)
师:“折竹声”什么意思?(竹子折断的声音),这是诗人用鼻子闻到的?——(听到的)哪个词表示听到的?(闻)这个“闻”可不是用鼻子嗅,而是表示“听”的意思,什么是“时闻”?(时不时的听到、偶尔听到)竹子怎么就会断呢?(雪下得大,积压在竹子上压断了)竹子都被压断了,可见这雪下得——(很大),可见这雪已经——(很重、厚)因此,诗人说——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师:虽然诗人没写雪,可你却知道这雪下得(很大、很厚、很重)——因为(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时闻折竹声)
2、情读背诵
师:元和十一年,诗人白居易被贬谪到江州做司马。环境十分艰苦,又不被朝廷重用,所以他的内心十分孤寂,这内心的孤寂常常使他夜不能寐。就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深夜,诗人忽然醒来,感到一阵寒意,抬头又发现门窗格外的明亮,耳边又不时地传来竹子折断的声音,诗人明白了,原来在这孤寂、寒冷的夜晚,一场大雪降临人间。诗人的内心更加的——(孤独、寂寞、寒冷)。此时此刻,你就是白居易,在此情此景之下,你会怎样吟诵这首《夜雪》呢?指名读诵。
活动4【讲授】总结全文
整首诗我们学完了,这首诗是写什么的(雪)。可同学们回顾整首诗,诗人直接写雪了吗?那他写了什么呢?写了诗人的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从而诗人感觉到原来下雪了,雪下得又大又厚又重。这就是白居易高明的地方,他写出了夜雪可感而不可见的特点。也正是因为白居易没有直接的写雪,所以我们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肆意地想象这雪的美丽。让我们在轻声地吟诵中再次感受白居易笔下那让人浮想联翩的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