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 6 月月考高二生物 一、单选题
1 .三华李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有机酸含量和种类丰富。某同学按照“三华李果实→清洗破碎→酶解→ 过滤→硫处理→成分调整→接种→主发酵→倒灌过滤→后发酵→ 陈酿→澄清→配兑→灌装→杀菌→成品”的流程研 究三华李果酒酿造工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酶解环节,需要向果浆中添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并控制酶解温度
B .在成分调整环节,按比例添加蔗糖可以提高果酒的酒精含量
C .主发酵时进行密闭,后发酵时需要通气,应保持前后温度在 28℃左右
D .可通过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初始糖度等因素优化三华李果酒的发酵工艺
2 .某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推广稻——鱼立体种养方式,即以水稻为主体并适量养鱼的生态种养模式。水稻为鱼提供 遮蔽场所和氧气,鱼能摄食害虫,鱼的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其间,养殖人员还会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模式中的生物成分增加,导致物质循环的速度变慢
B .上述诱杀害虫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使出生率下降 C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越低
D .虽然鱼粪便中的氮可供水稻吸收利用,但仍需要向农田中施加氮肥
3 .下列有关 NaCl 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 NaCl 溶液可用于筛选耐盐性细菌
B .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时,用 NaCl 溶液处理细胞可提高转化率
C .制作泡菜时,加入 NaCl 溶液可起到调味和抑制其他杂菌生长的作用
D .DNA 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它能溶于 2molL 的 NaCl 溶液
4 .如图是耐盐小麦培育的过程,下列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正确的是( )
A . ①细胞核移植 B . ②转基因技术
C . ③细胞融合 D . ④发酵工程
5 .艾滋病(AIDS)是由 HIV 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 侵入人体后通常可以潜伏 8~10 年甚至更长时间。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 主要攻击 B 细胞,导致患者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B .艾滋病患者体内的 HIV 增殖能力比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高 C .与正常人相比,艾滋病患者患恶性肿瘤的概率较高
D .HIV 可以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不会通过握手接触传播
6 .图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菊花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培养脱毒菊花试管苗才需要对分离的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
B .再分化阶段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 C .再分化过程,愈伤组织细胞分化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 .刚培育出的试管苗弱小,应携带培养基炼苗后再移栽至花盆
7 .我国科学家利用猴胚胎干细胞首次创造了人工“猴胚胎”,研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 .猴的成纤维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功能不同是由于细胞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
B .移植前细胞和囊胚的培养都要放在充满 CO2 的培养箱中进行 C .诱导后的胚胎干细胞必须培养至囊胚期,才能移植到代孕母体 D .移植后胚胎的发育受母体激素影响,也影响母体激素分泌
8.科学家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一种嗜热好氧杆菌,能从中提取到耐热的 DNA 聚合酶。它还长有许多“触角”,“触 角”内含大量叶绿素,能利用阳光来维持生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菌的遗传物质 DNA 主要存在于无核膜的拟核中
B .除去该菌的细胞壁需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 .该细菌中耐热的 DNA 聚合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D .该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9.青霉素的发酵生产过程中遇到两个问题,首先发酵过程中总会产生头孢霉素如图 1,其次青霉素发酵需要大量氧 气。为保证发酵过程中青霉素的持续高产, 研究人员将透明颤菌(细菌)的血红蛋白引入青霉菌,设计方案如图 2 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菌种选育时,敲除青霉菌中控制酶 B 合成的基因可使其只产青霉素
B . ①②过程需要用相同的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C . ③过程可在略高渗溶液中采用PEG 融合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 .可利用缺乏甲硫氨酸和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筛选出融合细胞
10.RT-PCR 技术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是指将 RNA 的反转录和 cDNA 的 PCR 相结合的技术。如图为 RT-PCR 技术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①②过程的酶都是 DNA 聚合酶
B .核酸酶 H 和③过程的作用结果相同 C .催化③⑤过程的酶都具有耐高温特性 D . ④过程需要冷却至 72℃左右
11 .BamHⅠ 、MboⅠ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两种限制酶,其识别位点分别如图 1、图 2 所示。现用这两种限制酶分别处 理同一 DNA 片段(限制酶在对应切点一定能切开),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3 所示。已知①为 BamHⅠ处理后分离 结果,②为 MboⅠ处理后分离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BamHⅠ 、MboⅠ识别的序列不完全相同
B .BamHⅠ 、MboⅠ切割该 DNA 片段后形成的都是黏性末端 C .该 DNA 分子上有 3 个 BamHⅠ的识别序列
D .该 DNA 分子上某 2 个 BamHI 识别序列的正中间可能还存在 1 个 MboⅠ的识别序列
12 .科研人员将四种酶的基因(EcCAT 、QsGLO1 、EcGCL 、TSR)与叶绿体转运肽(引导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叶绿 体)基因连接,构建多基因表达载体(载体中部分序列如图),在水稻叶绿体内构建了一条新代谢途径,提高了水 稻的产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用到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等
B .要用含潮霉素和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含多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 C .OsGLO1 、EcCAT 基因转录时以 DNA 的不同单链为模板
D .通过 PCR 等技术检测到 EcGCL 的 mRNA,无法推断 TSR 是否转录出了相应的 mRNA
13.如图是被农杆菌侵染的水稻植株的 DNA 片段,研究者将其连接成环,并以此环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出 T—DNA 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据此来确定 T—DNA 插入的具体位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农杆菌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染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T—DNA 存在于其 Ti 质粒上
B .将扩增出的未知序列与水稻基因组序列比对可确定 T—DNA 的插入位置
C .利用图中的引物@③组合可扩增出两侧的未知序列
D .若扩增循环 n 次,需要 2n—2 个引物
14.真核细胞中的多数基因经转录会产生前体 mRNA,前体 mRNA 中由内含子转录的 RNA 片段会被剪接体 SnRNA 切除并快速水解,由外显子转录的 RNA 片段会相互连接形成成熟 mRNA .下图表示拟南芥 F 基因的转录及加工获 得 FγmRNA 和 FβmRNA 的过程,其中 Fγ 、Fβ 表示蛋白质。当 Fβ 过多时,拟南芥响应高温开花的时间延后。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 F 基因表达 Fγ,拟南芥将提前开花
B .由前体 mRNA 指导合成 Fγ 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以及碱基互补配对 C .剪接体 SnRNA 能特异性识别前体 mRNA 序列,剪切内含子转录的 RNA 片段
D .拟南芥开花时间受环境和 mRNA 剪接形式的影响
二、多选题
15 .关于古人如何腌制泡菜,有如下记载:“收菜时,即择取好者。菅蒲束之。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
即内瓮中。若先用淡水洗者, 菹烂。其洗菜盐水, 澄取清者,泻著瓮中,令没菜把即止,不复调和。菹色仍青; 以 水洗去咸汁,煮为茹,与生菜不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收菜时,即择取好者”与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有关
B .“作盐水”时,清水和食盐的质量百分比宜为5%~20% C .“令没菜把”使蔬菜处于缺氧的条件下,有利于发酵
D .“洗菜盐水”中含有较多制作泡菜时所需的醋酸菌
16 .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转运蛋白 Y,如果将蛋白 Y 中某一个氨基酸替换,改变后的蛋白质 Y1 不但保留了蛋白 Y 原有的功能,而且具备了酶的催化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根本区别是操作对象的差异
B .可以通过对 Y 蛋白基因改造或人工合成获得 Y1 蛋白基因 C .蛋白质工程操作过程中,不需要酶和载体
D .细胞内合成 Y1 蛋白与 Y 蛋白的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相反的
三、解答题
17 .近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人为捕猎,亚洲黑熊数量骤减,近日动物学家在某林地发现了少量野生亚洲黑熊。他 们期望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方法拯救亚洲黑熊,其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过程①代表体外受精,黑熊 A 通过超数排卵获得的细胞必须培养到 期,从黑熊 C 采集到的精子需要进行· 处理才具备受精能力。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 。
(2)D 受体雌性在接受来自黑熊♀A 体内的胚胎之前,须和黑熊♀A 进行 处理。胚胎移植的优势是 (答出一点 即可)。
(3)过程②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通过 得到无核的卵母细胞。最终 F 的遗传物质来自于 。
(4)为了获得更多的胚胎,可以对过程①得到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 。
18 .构筑新冠病毒防线需要两种措施:一种是新冠病毒的检测,以阻断传播途径;另一种是新冠疫苗的研制,以增 强人体免疫力。新冠病毒是 RNA 病毒,病毒的 S 蛋白(棘突蛋白)是决定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可与宿 主细胞的病毒受体结合。分析以下三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和抗体研发方法,回答相关问题。
方法 技术路线
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 S 蛋白基因→腺病毒基因表达载体→人体
基因工程疫苗 S 蛋白基因→基因表达载体→大肠杆菌→棘突蛋白→人体
单克隆抗体 免疫小鼠的 B 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
(1)可以用免疫学检测新冠病毒,以 S 蛋白作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生产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单克隆抗体制 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是利用 获得 细胞,再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就可获得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 胞。
(2)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是将 S 蛋白基因重组到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内,导入人体,在体内产生 S 蛋白,刺激人体产 生抗体。改造后的腺病毒载体应具备的条件是 (至少答出两点)。
(3)培养腺病毒需要以人胚胎肾细胞 293(HEK293细胞)为宿主细胞,培养 HEK293 细胞需提供基本条件:除营养 物质外还需要加入 等天然成分, 的环境,且气体环境应设置为 95%空气加 5%CO2 ,适宜的温度、PH 和渗 透压。
(4)制备基因工程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均需要获取 S 蛋白基因,获取过程是提取新冠病毒总 RNA,在 酶等的 作用下合成 DNA,再采用 PCR 技术选择性扩增出 S 蛋白基因。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 S 蛋白基因的核苷酸 序列,以便据此设计出 。
(5)注射以上腺病毒载体疫苗后也难以使人类彻底摆脱新冠病毒,可能的原因有: (答出两点)。
四、实验题
19 .生物柴油是以野生油料植物、废餐饮油等为原料, 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可供内燃机使用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 源,其中微生物脂肪酶在催化生产生物柴油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 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脂肪酶的微生物主要从油污土壤或水体中寻找,原因是 。
(2)为确保能够分离得到产脂肪酶的微生物,常将土壤或水体稀释液先进行选择培养,对该培养基的碳源的要求 是 。
(3)分离、纯化培养时, 可采用 法接种,从而得到分布均匀的单菌落;从物理形态角度考虑,该培养基属于 。
培养一段时间后,按照菌落直径大小进行初筛,选择直径 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为提高该步操作的可信度, 设 置了如下对照实验,请将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对照组 作用 应出现的现象
① ( 接种”或“不接种”)产脂肪酶的微生 物的 培养基 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 被污染 ②
接种产脂肪酶的微生物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③判断选择培养基 该对照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大于选择培 养基上的菌落数
五、未知
20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易导致结肠癌的慢性疾病,患者肠道内会产生硫代硫酸盐,且生成量与疾病严重程 度呈正相关。为简化疾病诊断和精确用药,科研人员开发了智能工程菌。
(1)科研人员将抗炎蛋白基因与硫代硫酸盐特异性诱导激活的启动子 P 连接,构建出图 1 所示表达载体。先用 Ca2+处 理大肠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 的生理状态,再将表达载体导入其中,筛选得到菌株 E。饲喂菌株 E 的 IBD 小鼠症状明显缓解。选用启动子 P 的优点是仅在 IBD 发生时才表达抗炎蛋白且表达量与 呈正相关,能精准 治疗 IBD .
(2)科研人员拟向菌株 E 中导入新元件,得到菌株 Ec,以通过观察饲喂菌株 Ec 的小鼠粪便中的荧光情况来诊断 IBD 严重程度。制备新元件有图 2 所示两种方案。
①与方案 1 相比,方案 2 的主要优势是排除不同的小鼠粪便样品中 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A .Ec 菌数量差异 B .EC 菌活性差异 C .硫代硫酸盐含量
②利用方案 2 所获得的 EC 菌饲喂 IBD 小鼠后,若粪便样品中仅发红色荧光的菌为 x 个,同时发红色和绿色荧光的 菌为 y 个,则反映 IBD 发病程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
(3)硫代硫酸盐易被分解,因此 EC 菌荧光情况的观察只能反映观察时刻的情况。为了让曾经患过 IBD 的情况被记录 下来,科研人员继续向菌株 EC 中导入含图 3 所示元件的表达载体,得到智能工程菌 R。正常的 LacZ 基因编码的蛋 白可使大肠杆菌菌落在含 X-gal(无色)的培养基上呈现蓝色。突变基因 A-LacZ 无法表达 LacZi 酶,B-sgRNA 能使 突变基因 A-LacZ 恢复正常序列。
给小鼠饲喂智能工程菌 R 后,收集小鼠粪便中的工程菌 R,将工程菌 R 涂布在含 的平板上,若 , 则说明小鼠曾患 IBD .
21 .鼠源抗体的恒定区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而失去作用,科研人员研制人鼠嵌合抗体以期降低免疫排斥,过程如 下图 1。图 1 中引物已按照退火时与模板链结合位置画出,转录时 a 链为模板链。
限制 酶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Sca I 5'AGT↓ACT3'
Xba I 5'A↓CTAGA3'
Mbo I 5'GT↓AC3'
(1)启动子的基本单位是 ,复制原点中通常含 A/T 碱基对多,原因是 。
(2)pBCI 载体中 P1 、P2 两个启动子转录下游基因时模板链是否相同? 。
(3)已知融合基因的 a 链的序列为 5’-CGCTACTCATTGCTGCG…CGGATGAGCGCGTAGAT-3’。利用 PCR 技术扩增 融合基因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 4 种引物,引物 1 、2 对应的序列分别为 、 。
A .5'-ACTAGACGCTACTCATTGCTGCG-3' B .5'-AGTACTATCTACGCGCTCATCCG-3'
C .5'-AGTACTTAGATGCGCGAGTAGGC-3' D .5'-ACTAGAGCGATGAGTAACGACGC-3'
(4)图 1 步骤②常用的物理转化方法为 。加入 后初步筛选出发 荧光的受精卵用于后续操作。
(5)图 2 为 PCR 扩增融合基因时的参数设定。步骤甲的作用 ,步骤戊应设定跳转到步骤 。如果开始的融 合基因只有 1 个,第 3 次循环至少需要引物 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C A B D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A ABC ACD
17 .(1) MⅡ期 获能 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
(2) 同期发情 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 殖周期;使供体的后代数是自然繁殖的十几倍到几十倍
(3) 显微操作 黑熊 A 和黑熊 B
(4)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18 .(1) 选择培养基 杂交瘤
(2)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位点、能够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等
(3) 血清 无菌、无毒
(4) 逆转录 (特异性的)引物
(5)由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 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记忆细胞在体内存活 的时间有限;抗 S 蛋白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时间有限
19 .(1)油污土壤或水体中所含脂肪较多
(2)以脂肪作为唯一碳源
(3) 稀释涂布平板法 固体培养基 大(/最大/较大) 不接种 选择(或 “以脂肪作为唯一碳源”) 无菌落生长 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20 .(1) 能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 IBD 程度
(2) AB y/(x+y)
(3) X-gal 出现蓝色菌落
21 .(1) 脱氧核苷酸 有利于解旋 (2)否
(3) B A
(4) 显微注射法 四环素 红色
(5) 增大大分子 DNA 彻底变性概率 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