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25·成都) 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轮船过大坝要经过五级船闸,船闸应用了连通器原理,下列器具利用了该原理的是( )
A.茶壶 B.密度计 C.高压锅 D.液体温度计
【答案】A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船闸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故A符合题意;
B.密度计是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船闸、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反水弯都属于连通器。
2.(2025·成都) 关于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
C.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工作
D.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不是电磁波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而340m/s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利用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故B正确;
C.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信息特性工作,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等信息,而不是能量特性,故C错误;
D.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是电磁波,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直接穿透人体,人体软组织和骨骼吸收X射线的能力不同,因此X射线可用来检查人体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利用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C.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信息特性工作;
D.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是电磁波。
3.(2025·成都) 学校开展“安全用电,珍惜生命”主题教育活动,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可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B.绝缘皮破损的电线应及时更换
C.可以直接用手去拉触电中的人
D.电热水壶全部浸入水中清洗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 A.生活用水是导体,不可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故A错误;
B.绝缘体破损的电线应及时更换,可能造成短路,故B正确;
C.不可以直接用手去拉触电中的人,应该首先切断电源,故C错误;
D.电热水壶不能全部浸入水中清洗,用电部分被水清洗后可能造成短路,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A.生活用水是导体,不可用湿抹布擦拭在工作的台灯。
B.绝缘皮破损会造成短路。
C.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
D.电热水壶的电路部分不可浸在水中清洗。
4.(2025·成都) 成都天府广场上,喷泉的水柱伴随音乐舞动,如图。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曲的声音是由水柱振动产生
B.根据音调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距广场越远,听到音乐的响度越小
D.水柱的形状只受行人音色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该音乐声由扬声器的喇叭振动产生,故A错误;
B.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根据音色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故B错误;
C.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距广场越远,听到音乐的响度越小,故C正确;
D.水柱的形状受水压、空气阻力、喷射角度与初速度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不受行人音色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CD.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5.(2025·成都) 水的浩瀚,绰约多姿。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成水 B.水汽化成水蒸气
C.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D.小水珠凝华成冰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 A.冰变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水变成水蒸气,是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是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小水珠变华成冰,是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6.(2025·成都) “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经近月制动减速进入环月轨道,于2024年6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减速过程中动能减小 B.探测器着陆月球后惯性消失
C.月球上的探测器相对地球静止 D.月壤样品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动能大小的比较;惯性及其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 A.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探测器减速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探测器着陆月球后仍然具有惯性,故B错误;
C.月球在绕地球公转,探测器在月球上,所以月球上的探测器相对地球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改变,月壤样品带回地球后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A.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C.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
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改变。
7.(2025·成都) 解锁城市灯火,感受巴蜀风情。今年“五一”假期,成都“锦江花月夜”主题活动中,7米高的巨型花灯“花花”浮在水面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B.水中的鱼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花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花花”在水中倒影的高度大于7米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人们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水中的鱼看到水面上的“花花”,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故B错误;
C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花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花花”在水中倒影的高度等于7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CD.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8.(2025·成都) 小聪打扫实验室时,发现地上有头发。他想测量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于是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力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在受力方向上调零
B.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1N
C.头发只受到图中左侧手施加的拉力
D.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0N
【答案】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在受力方向上调零,这样能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因为如果不调零,指针可能不在零刻度线,测量出的力的大小就会不准确。故A正确;
B.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故B错误;
C.头发两端分别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使头发处于平衡状态,而不是只受到左侧手施加的拉力,故C错误;
D.一般来说,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约在1.5 至 2.5牛顿(N)之间,远小于10N,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A.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判断;
B.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等于一个大格表示的力与中间小格数的比值;
C.头发两端分别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一般来说,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约在1.5 至 2.5牛顿(N)之间。
9.(2025·成都)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R的阻值,电源电压为3V,R的阻值约为10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a端
B.电流表的量程应该选择0~3A
C.图乙中电压表的读数为2.3V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让结论更具普遍性
【答案】C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 分析电路图,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
A.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应放在阻值最大处,结合题目中图即远离下接线柱,移至b端,故A错误。
B.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知:电路中最大电流为,故电流表应选0~0.6A,故B错误。
C.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3V,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3V,故C正确。
D.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应放在阻值最大处;
B.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最大电流,据此确定电流表所选量程;
C.根据电源电压为3V,确定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3V,再根据图乙读出电压表示数;
D.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10.(2025·成都) 2025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关于火箭发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动机使用比热容大的燃料
B.火箭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C.火箭发动机主要通过热传递获得机械能
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热机;能量的转化或转移
【解析】【解答】 A.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热值大的燃料,而非比热容大的燃料。因为热值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从而为火箭提供更大的推力,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无论燃料燃烧是否充分,其热值都是固定不变的,故B错误;
C.火箭发动机是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个过程是通过做功实现的,而不是热传递,故C错误;
D.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火箭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利用气体的反作用力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符合热机的定义,所以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A.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热值大的燃料,因为热值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
C.火箭发动机是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个过程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D.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11.(2025·成都) 小聪设计了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在E、F间接入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灯泡变暗。下列四种接入方式,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变暗,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时电阻变大,故滑动变阻器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故选B。
【分析】 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且要接一上一下;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时电阻变大确定变阻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12.(2025·成都)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选用体积相同的实心金属块甲和乙,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他探究的问题是( )
A.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
B.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C.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 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密度与排开体积有关,甲、乙两物体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而物体的密度不同的,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故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题目描述和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13.(2025·成都) 图是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的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操作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S极指向地理的北极
B.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C.改变图中螺线管电流方向,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D.若没有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周围就没有磁场
【答案】C
【知识点】地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解答】 A.地理的北极在地磁的南极附近,因此闭合S前,小磁针S极所指方向在地磁场的N极,即地理的南极,故A错误;
B.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故B错误;
C.改变图中螺线管电流方向,由安培定则可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右端,则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闭合S后,小磁针N极指向右,故C正确;
D.小磁针是显示磁场,若没有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周围仍存在磁场,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地理的北极在地磁的南极附近,地理的南极在地磁的北极附近,
B.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
C.根据线圈的绕法和电流的方向,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判断小磁针N极指向;
D.根据小磁针的作用分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4.(2025·成都)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赞美梅花的诗句,诗人闻到花香属于 现象。花香醉人,茶香怡人。雪天围炉煮茶,让冬日多了一抹诗意,加热茶水至沸腾,改用“小火”,水依然沸腾,则茶水的温度 。
【答案】扩散;不变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处扩散,使诗人闻到花香。雪天围炉煮茶,让冬日多了一抹诗意,加热茶水至沸腾,改用“小火”,水依然沸腾,则茶水的温度不变。
【分析】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15.(2025·成都)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艺术体操队获得了奥运金牌。体操运动员用力向上跳起时,力改变了运动员的 。运动员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 的。
【答案】运动状态;下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解析】【解答】 (1)体操运动员用力向上跳起时,由静止变为运动,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员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分析】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6.(2025·成都) 将两个玩具电动机、的转轴用塑料管连接起来,如图。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原因是带动,让的线圈切割 ,产生感应电流。若只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闭合开关后的转动方向会 。
【答案】磁感线;改变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1)闭合开关后,电池为M1提供电能,M1转动并通过塑料管带动M2转动,M2的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2)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只将电池正负极对调,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方向,而磁场方向不变,所以M1的转动方向会改变。
【分析】 (1)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叫感应电流,这一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2)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由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决定;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交换电源接线)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对调磁极)。
17.(2025·成都) 在“使用动滑轮”的实验中,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如图。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是、,则、的大小关系是 ;若钩码匀速上升0.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m。
【答案】;0.2
【知识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 (1)在使用动滑轮的实验中,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若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是 F1、F2,则F1=F2。因为每段绳子承担物重的拉力相等,所以静止时的拉力大小相等。
(2)若钩码匀速上升 0.1m,根据动滑轮的特点,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2h,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0.2m。
【分析】 在使用动滑轮的实验中,若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是 F1,匀速竖直向上拉时示数是 F2,则F1=F2。
根据动滑轮的特点,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2h。
18.(2025·成都) 小丽为班级科学晚会制作了一款以串联方式连接的彩灯,如图所示。接通电路后,她观察到灯泡亮度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出通过每个灯泡的电流大小 。根据简单电路的组成要素,该电路还缺少的一个电路元件是 。
【答案】相等;开关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解析】【解答】 (1)小彩灯以串联方式连接,由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知,接通电路后,通过每个灯泡的电流大小相等;
(2)基本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四部分组成,由图可知,该电路还缺少的一个电路元件是开关。
【分析】(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基本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四部分组成。
19.(2025·成都) 小殷测量红砖的密度,他采集了一块红砖样本,先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出其体积。由于红砖吸水,导致他计算出的红砖密度偏 ;要想更准确测出红砖样本的体积,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大;将红砖浸没水中充分吸水至饱和状态,再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后测量体积,此时砖不再额外吸水,测量的体积比较准确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 因为红砖吸水后,放入红砖后水面上升,还包含了被红砖吸收的水的体积,使得测量出的红砖体积偏小,而质量测量是准确的,根据密度公式可知,V偏小,计算出的密度ρ就会偏大。
(2)要想更准确测出红砖样本的体积,可采取的方法有:让红砖吸足水后再测量:在测量体积前,先将红砖样本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再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量体积,这样可以减少因红砖吸水而导致的体积测量误差。
【分析】(1)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红砖样本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若形状不规则利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来测得;
红砖吸水后,放入红砖后水面上升,还包含了被红砖吸收的水的体积,使得测量出的红砖体积偏小,而质量测量是准确的,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测量密度的变化。
(2)让红砖吸足水后再测量:测量体积的误差较小。
20.(2025·成都) 小彬想制作一款有“低温”“中温”“高温”三个档位的电加热器,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24V,S2为单刀多掷开关,R1是阻值为12Ω的电热丝,R2为某种材料制成粗细均匀的电热丝,最大阻值为24Ω,触点2为R2的中点位置。当S1闭合,S2拨到触点3时,加热器处于 挡;加热器在“中温”挡下工作1min,电路消耗的总电能是 J。
【答案】高温;1440
【知识点】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解答】 (1)由图可知,当S1闭合,S2拨到触点3时,只有R1工作,此时电路的电阻最小,由 由图可知,当S1闭合,S2拨到触点3时,只有R1工作,此时电路的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电加热器处于高温档;
当S2拨到触点1时,R1、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电加热器处于低温档;
当S2拨到触点2时,触点2为R2的中点位置,R1与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较小,总功率较大,电加热器处于中温挡;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1+R2=12Ω+×24Ω=24Ω,
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在中温挡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分析】 (1)由图可知,当S1闭合,S2拨到触点3时,只有R1工作,当S2拨到触点2时,触点2为R2的中点位置,R1与R2串联,当S2拨到触点1时,R1、R2串联,根据R1、R2的阻值关系和可知电加热器高温挡、中温挡和低温挡的电路连接;
(2)根据求出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7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2025·成都) 按要求完成作图;
(1)图甲是医生通过平面镜观察患者口腔的情景。图乙示意图中,EF为平面镜,B点为医生眼睛所在位置,A'表示医生通过平面镜看到患处A的像点,O点为入射点,OB为反射光线。请在图乙中完成作图∶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的位置;②画出入射光线AO。(保留作图痕迹)
(2)图甲是小周和小方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示意图。他们对半球施加力的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此时他们相对地面静止。图乙中,O点是小方的重心,A点为小方前脚所受地面摩擦力的作用点。请在图乙中画出∶①小方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②小方前脚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答案】(1)
(2)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1)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像点A'的对称点,即为A的位置,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连接A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 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②小周和小方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由图可知,小方有向左运动趋势,所以前脚所受摩擦力向右,如图所示:
【分析】(1)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由此作出A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2)①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②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由此画出小方前脚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22.(2025·成都) 成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标志性工程。一辆客车从简阳市禾丰镇出发,经环线高速到都江堰市玉堂镇,行驶路程为427.5km,用时4.5h。若该客车满载时总质量为12t,在水平地面静止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3m2,g取10N/kg。求:
(1)该客车从禾丰镇到玉堂镇的平均速度。
(2)该客车满载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解: 该客车从禾丰镇到玉堂镇的平均速度;
(2)解: 该客车满载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客车的平均速度;
(2)当这辆客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求出此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23.(2025·成都) 教室灯光改造需要检测室内光照强度(简称照度,单位为Lux)。小成利用身边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照度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取值范围0~12V;电压表量程0~3V;R1为阻值范围10kΩ~30kΩ的电阻箱;R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度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1)若电源电压为3V,为15kΩ,电压表读数为0.75V,求此时的照度大小。
(2)调节阻值,使电路能测量7Lux的照度,求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答案】(1)解: 由图甲可知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
电路中电流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R2的阻值为。
由图乙可知此时光照强度为3Lux。
(2)解: 电源电压最大时,每个电阻的电压最大,故电压表满量程,当R1最小时,分得的电压最小,即R1=10kΩ;
当7Lux的照度时,R'2=15kΩ,U'1=3V;
U'2=U'-U'1=U'-3V;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根据U=IR知,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U2:U1=R2:R1;代入数据有:(U'-3V):3V=15kΩ:10kΩ;
解得:U'=7.5V;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图中两个用电器串联,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根据计算电路电流大小,根据U2=U-U1计算R2两端电压,最后根据计算R2的阻值,最后根据乙图确定此时的光照强度。
(2) 根据电源电压最大时,电压表满量程,结合照度确定电阻,根据串联分压规律计算电源电压的大小。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24.(2025·成都)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实验中,图甲是某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1)图乙是他们连接的实物电路图,闭合开关,电压表测量 两端的电压。
(2)他们没有将电压表与小灯泡串联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3)某次操作中他们将电压表并联在两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灯泡发光,电压表有较小示数,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断路 B. 短路
C. 电阻比电阻小 D. 电阻比电阻大
【答案】(1)和
(2)电压表内阻很大,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会使电路中电流非常微弱,导致小灯泡无法发光,也无法正常测量电压。
(3)C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解析】【解答】 (1)由图乙可知:电压表并连在电源两端,测量的是和的电压。
(2)他们没有将电压表与小灯泡串联的原因是:电压表内阻很大,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会使电路中电流非常微弱,导致小灯泡无法发光,也无法正常测量电压。
(3)A.若L1、L2断路,那么整个电路断路,L2也不会发光,与题目中L2发光不符,故A错误。
B.若L1短路,那么电压表也被短路,示数应为0,而题目中电压表有较小示数,故B错误。
C.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L1电阻比L2电阻小,根据U=IR可知,L1两端的电压就会比L2两端的电压小,所以电压表有较小示数,且L1实际功率较小,可能不亮,L2实际功率较大,能够发光,故C正确。
D.若L1、电阻比L2电阻大,那么L1两端的电压会比L2两端的电压大,电压表的示数应该较大,与题目中电压表有较小示数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1)电压表与带测电路并联;
(2)(3)根据串连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结合欧姆定律以及相关的功率进行分析判断。
25.(2025·成都) 在复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的必做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操作与分析判断。请完成以下相关问题。
(1)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读出物距为 mm。
(3)裁判员用秒表测出三组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小刚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所有选手中小丽跑得最快,小刚的依据是 。
(4)心率是指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小明用秒表测量自己的心率时,秒表启动滞后,导致测量的结果偏 。
【答案】(1)若没有正对,会导致读数偏大或偏小
(2)300
(3)小丽所用的时间最少
(4)大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长度及其测量;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 (1)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时,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原因是:若没有正对,会导致读数偏大或偏小。
(2)如图所示,蜡烛与80.0cm处对齐,凸透镜与50.0cm处对齐,此时u=80.0cm-50.0cm=30.0cm=300mm;
(3)裁判员用秒表测出三组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相同路程比时间,用时最短,跑的最快,所以小刚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判断小丽跑的快;
(4)小明用秒表测量自己的心率时,秒表启动滞后,会导致测量的时间比实际时间短,因此测量的心率结果会偏大。
【分析】 (1)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时,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原因是避免因视角偏差导致的读数误差。当视线不垂直于刻度线时,会因为视角问题看到错误的刻度位置,从而读出不准确的长度值;
(2)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4)这是因为心率是通过测量1分钟内的跳动次数来计算的,据此分析。
五、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6.(2025·成都) 能源是人类一切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由太阳能转移或转化而来
B.核电站能量转化是将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核裂变发电能量转化效率不能达到100%
D.太阳能、水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 A.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是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由远古时期的太阳能转化而来,不是转移而来,故A正确不会题意;
B.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是:将核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能量转化效率可以提高,但是不可能达到100%,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太阳能、水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A.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由远古时期的太阳能转化而来;
B.核电站将核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
C.能量转化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D.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27.(2025·成都) 机器人跳秧歌舞、跑马拉松、做家务……人形机器人用“眼睛”感知获取信息,如图。人形机器人“眼睛”的光学成像与人眼相似,是通过镜头使物体在图像传感器成像面上(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成像面上成放大的虚像
B.机器人“眼睛”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C.机器人“眼睛”光学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机器人“眼睛”只能“看见”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 ABC.机器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工作的,与照相机的应用原理相同,故AB错误,C正确;
D.机器人“眼睛”既可以看到本身发光的物体,也可以看到不发光物体反射的光,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BC.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和摄像头;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D.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28.(2025·成都) 小雨探究液体的凝固特点:先在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入初温为20℃、质量为100g的水和某液体M,再各放入一个温度传感器,然后使它们冷却凝固。若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用测得的数据绘出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M的比热容为
B.液体M放热能力比水放热能力强
C.在时间段两种物质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从20℃刚好降到0℃时,水放出的热量小于M放出的热量
【答案】A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比热容
【解析】【解答】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故图中右边的图像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A.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0 t2时间段内,水放出热量:
Q水=c水m水Δt=4.2×103J/(kg ℃)×0.1kg×(20℃-4℃)=6720J;
QM=cM×0.1kg×[20℃-(-4℃)];
Q水=QM;
解得:cM=2.8×103J/(kg ℃),故A正确;
B.因为cM<c水,所以液体M放热能力比水放热能力弱,故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t2 t3时间段,水为液态,t2 t4时间段,两种物质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
D.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放出热量多,c水>cM,水放出的热量大于M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A.水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为0℃,从图中找到水的图像,再根据已知条件中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列出热平衡方程求解;
B.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放热能力强;
C.t2 t3时间段,水为液态;
D.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放出热量多。
29.(2025·成都) 工人把重为200N有轮子的箱子推到高处平台,如图所示。图中A、C、H是箱子在三段路面的起点,箱子经过AB、CF、HK路段时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所受推力方向与所在路面平行。表1记录了箱子在三个路段所受推力大小和运动时间的数据。AB=CF,BC=FH,HK=2m,FG=1.3m,忽略箱子体积。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路段
推力()
时间()
A.工人的推力在AB段做功为26J
B.工人的推力在AB段做功与在CF段做功相等
C.工人把箱子从C推到F处,该斜面没有省力
D.工人推力在AB段的功率与在HK段的功率之比为6∶5
【答案】A,D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斜面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A.根据题图可知,下面的倾角为30°,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可知,AB=CF=2FG=2×1.3m=2.6m;工人的推力在AB段做功为:WAB=FABsAB=10N×2.6m=26J,故A正确;
B.工人在CF段做的功为:WCF=FCF×sCF=117N×2.6m=304.2J,故B错误;
C.人把箱子从C推到F处,该斜面省力,故C错误;
D.工人推AB段的功率为;
HK段的功率为:;
则AB段的功率与在HK段的功率之比为,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AB.根据功的公式W=Fs进行计算。
C.斜面是省力的机械。
D.根据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和比较。
30.(2025·成都) 小方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黑箱内电阻连接情况,黑箱内4个相同的定值电阻以一定方式连接,每个电阻的阻值约为10Ω~20Ω,1、2、3、4为箱内线路引出的四个接线柱,M、N是接线头。电源电压恒为12V,小灯泡标有“4.8V 0.4A”字样,其阻值不变。将2、3或3、4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均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均为U1,电流表示数均为I1;当1、3或2、4接入电路时,电压表示数均为U2,电流表示数均为I2;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电压表示数均为U3,电流表示数均为I3,U2∶U1=5∶8,电流表、电压表均正常工作,小灯泡均发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1、4接入电路时,黑箱内4个电阻串联
B.I3∶I1=5∶11
C.U3∶U2=2∶3
D.上述探究中电路工作的最小功率约为2.18W
【答案】B,D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 A.将2、3或3、4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均正常发光,则U1=4.8V,I1=0.4A,黑箱内电阻;
U2:U1=5:8,U2=3V;
小灯泡阻值不变,;
当1、3或2、4接入电路时,;
黑箱内电阻;
R24-R23=36Ω-18Ω=18Ω,
比较24接线柱间与23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发现24接线柱间比23接线柱间最多串联一个电阻(每个电阻的阻值约为10Ω 20Ω),即每个电阻阻值为18Ω;
由此推断,2、3接线柱间1个电阻,3、4接线柱间1个电阻,1、3接线柱间2个电阻串联,2、4接线柱间2个电阻串联;
据此,可以画出黑箱内的电阻连线图,如下:
当1、4接入电路时,黑箱内3个电阻串联,故A错误;
B.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黑箱内电阻为54Ω,则有:
,;
,故B正确;
C.,故C错误;
D、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电路电阻最大,功率最小,最小电功率,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 A.将2、3或3、4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均正常发光,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压规律得到黑箱内电阻R23和R34的阻值;由U2:U1之比得到U2的值;由欧姆定律得到小灯泡的阻值;当1、3或2、4接入电路时,由欧姆定律得到I2;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压规律得到黑箱内电阻R13和R24的阻值;比较24接线柱间与23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发现24接线柱间比23接线柱间最多串联一个电阻(每个电阻的阻值约为10Ω 20Ω),即可得到每个电阻阻值为18Ω;由此推断,2、3接线柱间1个电阻,3、4接线柱间1个电阻,1、3接线柱间2个电阻串联,2、4接线柱间2个电阻串联;据此画出黑箱内的电阻连线图,由图知当1、4接入电路时黑箱内3个电阻串联;
BC.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黑箱内电阻为54Ω,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压规律得到I3、U3;,进而判断B、C选项的对错;
D.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电路电阻最小,功率最小,由P=UI得到最小电功率。
六、综合题(共10分。第7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31.(2025·成都) 小罗和小韩利用周末对部分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考察研究。
(1)他们讨论后有以下认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
A.利用光的信息特性,交通信号灯通过不同颜色灯光发出指令
B.利用大数据信息设计红、绿灯的配时方案,可减少交通拥堵
C.交通信号灯使用高亮度LED光源,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D.交通信号灯需要有可靠的绝缘、防水措施,以确保电路安全
(2)他们发现有的路口使用移动式交通信号灯,如图。查阅资料得知,这种交通信号灯正常工作时,电压为12V,总功率为4W,其总电流与常见家用电器 (选填“电吹风”“电风扇”“空调”)的额定电流最接近。
(3)该移动式交通信号灯由蓄电池提供电能,蓄电池充满电可使其连续正常工作6天,若蓄电池72%的电能被信号灯有效利用,蓄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为 J。
(4)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出模拟东、北方向红灯和绿灯指令的简易电路图,下列四个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
A. B.
C. D.
【答案】(1)C
(2)电风扇
(3)
(4)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半导体特点及作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 (1)A.交通信号灯通过不同颜色(红、黄、绿)传递指令信息,利用了光的信息特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采集的交通态势数据实时输入到大模型,利用大数据推理出最佳信号配时方案,可减少交通拥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交通信号灯使用的高亮度LED光源,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不能制作发光元件,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户外设备需绝缘、防水以确保安全,所以交通信号灯需要有可靠的绝缘、防水措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其总电流为,
电吹风的额定电流约9A,电风扇的额定电流约0.3A,空调的额定电流约5A,
其总电流与电风扇的额定电流最接近。
(3)信号灯有效利用的电能W=Pt=4W×6×24×3600s=2.0736×106J
蓄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
(4)A.由图可知,开关S接1时,向东方向的绿灯和红灯亮,开关S接2时,向北和向东放出的绿灯和红灯都亮,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开关S接1时,向北方向的绿灯亮,开关S接2时,向北和向东方向的红灯亮,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开关S接1时,电源被短路,可能会烧坏电源,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开关S接1时,向北方向的红灯亮,向东方向的绿灯亮,开关S接2时,向北方向的绿灯亮,向东方向的红灯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1)交通信号灯通过不同颜色(红、黄、绿)传递指令信息;LED是半导体材料;户外设备需绝缘、防水以确保安全;
(2)根据得到电流,估测家用电器的电流;
(3)根据W=Pt得到电能,根据效率的公式得到蓄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
(4)模拟东、北方向红灯和绿灯指令的简易电路图,必须向东行驶,北方向是红灯;向北向行驶,东方向是红灯。
32.(2025·成都) 假期,小美一家开启深海科技探究之旅。请根据她在学习中获得的信息完成相关计算。分析过程忽略液体扰动等次要因素,,。
(1)2024年12月,我国首艘覆盖全球深远海探测并具备冰区载人深潜的科考船——“探索三号”在南沙启航,如图。若科考船搭载货物和船员的总质量为,船排开海水体积为,求船的质量。
(2)“探索三号”科考船把搭载的“深海勇士”号潜水器从空中开始竖直下放,如图。将潜水器外形视为底面积为的长方体,图甲是吊绳受到拉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乙是潜水器下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潜水器保持不晃动,动力装置未启动。从吊绳拉力为开始,到潜水器刚好浸没为止,求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量。
(3)潜水器在某海底区域进行打捞作业。打捞前,潜水器静止时与海底接触面积为,对海底压强为。若打捞的物品总质量为,密度为,物品装入绳网悬挂于潜水器外壁,绳网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现需抛掉挂在潜水器外壁密度为的压载物,使潜水器实现无动力悬浮,求抛掉的压载物总质量。(用、、、、、、表示)
【答案】(1)解: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科考船漂浮时,,由题知,轮船的总重力
轮船所受浮力
因,所以总质量
则船的质量
(2)解: 由图甲拉力变化可知,第5min潜水器开始浸入海水,第6min潜水器浸没。从图乙速度变化可知,前2min空中匀速下降,速度0.1m/s,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潜水器重力
5 - 6min浸入过程匀速下降,速度0.05m/s,匀速运动时间,
潜水器长度;
当拉力时,此时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因,则
;
从此时到浸没,浸入深度变化;;
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量。
(3)解: 打捞前,潜水器静止在海底,对海底压强,则;
此时潜水器受力情况:重力、海底支持力、浮力,根据平衡条件;
打捞物品并抛掉压载物后,物品质量,密度,则物体体积,
物品受到的浮力;
压载物质量,密度,体积,
压载物受到的浮力;
无动力悬浮时,整体受力平衡,;
将代入上式得:;
消去,整理得:;
移项得:;
则
进一步变形得
对两项分别通分:第一项:
第二项:
所以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此时船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求出船的总重力,根据G=mg求出船的总质量,进而求出船的质量。
(2)根据图3甲可知潜水器在空中时吊绳的拉力,根据图3乙可知,各阶段潜水器的运动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潜水器的重力和吊绳拉力为8.65×105N时潜水器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此时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根据V=Sh求出此时潜水器底部到水面的深度,由图3甲可知,第5min潜水器刚开始浸入海水,到第6min刚好浸没在海水中,根据图3乙可知此时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潜水器的高度,进而求出潜水器底部浸入深度的变化量,根据p=ρgh求出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量;
(3)对打捞前的潜水器进行受力分析,根据 表示出潜水器对海底的压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表示出海底对潜水器的支持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表示出潜水器和压载物的总重力;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物品的体积,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表示出潜水器悬挂物品,抛掉压载物后悬浮时的总重力和总浮力的关系式,进而根据数学知识整理表示出抛掉的压载物总质量m2。
1 / 1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25·成都) 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轮船过大坝要经过五级船闸,船闸应用了连通器原理,下列器具利用了该原理的是( )
A.茶壶 B.密度计 C.高压锅 D.液体温度计
2.(2025·成都) 关于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
C.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工作
D.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不是电磁波
3.(2025·成都) 学校开展“安全用电,珍惜生命”主题教育活动,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可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B.绝缘皮破损的电线应及时更换
C.可以直接用手去拉触电中的人
D.电热水壶全部浸入水中清洗
4.(2025·成都) 成都天府广场上,喷泉的水柱伴随音乐舞动,如图。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曲的声音是由水柱振动产生
B.根据音调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距广场越远,听到音乐的响度越小
D.水柱的形状只受行人音色的影响
5.(2025·成都) 水的浩瀚,绰约多姿。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成水 B.水汽化成水蒸气
C.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D.小水珠凝华成冰
6.(2025·成都) “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经近月制动减速进入环月轨道,于2024年6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减速过程中动能减小 B.探测器着陆月球后惯性消失
C.月球上的探测器相对地球静止 D.月壤样品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7.(2025·成都) 解锁城市灯火,感受巴蜀风情。今年“五一”假期,成都“锦江花月夜”主题活动中,7米高的巨型花灯“花花”浮在水面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B.水中的鱼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花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花花”在水中倒影的高度大于7米
8.(2025·成都) 小聪打扫实验室时,发现地上有头发。他想测量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于是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力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在受力方向上调零
B.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1N
C.头发只受到图中左侧手施加的拉力
D.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0N
9.(2025·成都)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R的阻值,电源电压为3V,R的阻值约为10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a端
B.电流表的量程应该选择0~3A
C.图乙中电压表的读数为2.3V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让结论更具普遍性
10.(2025·成都) 2025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关于火箭发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动机使用比热容大的燃料
B.火箭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C.火箭发动机主要通过热传递获得机械能
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
11.(2025·成都) 小聪设计了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在E、F间接入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灯泡变暗。下列四种接入方式,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2.(2025·成都)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选用体积相同的实心金属块甲和乙,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他探究的问题是( )
A.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
B.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C.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13.(2025·成都) 图是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的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操作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S极指向地理的北极
B.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C.改变图中螺线管电流方向,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D.若没有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周围就没有磁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4.(2025·成都)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赞美梅花的诗句,诗人闻到花香属于 现象。花香醉人,茶香怡人。雪天围炉煮茶,让冬日多了一抹诗意,加热茶水至沸腾,改用“小火”,水依然沸腾,则茶水的温度 。
15.(2025·成都)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艺术体操队获得了奥运金牌。体操运动员用力向上跳起时,力改变了运动员的 。运动员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 的。
16.(2025·成都) 将两个玩具电动机、的转轴用塑料管连接起来,如图。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原因是带动,让的线圈切割 ,产生感应电流。若只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闭合开关后的转动方向会 。
17.(2025·成都) 在“使用动滑轮”的实验中,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如图。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是、,则、的大小关系是 ;若钩码匀速上升0.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m。
18.(2025·成都) 小丽为班级科学晚会制作了一款以串联方式连接的彩灯,如图所示。接通电路后,她观察到灯泡亮度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出通过每个灯泡的电流大小 。根据简单电路的组成要素,该电路还缺少的一个电路元件是 。
19.(2025·成都) 小殷测量红砖的密度,他采集了一块红砖样本,先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出其体积。由于红砖吸水,导致他计算出的红砖密度偏 ;要想更准确测出红砖样本的体积,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条即可)
20.(2025·成都) 小彬想制作一款有“低温”“中温”“高温”三个档位的电加热器,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24V,S2为单刀多掷开关,R1是阻值为12Ω的电热丝,R2为某种材料制成粗细均匀的电热丝,最大阻值为24Ω,触点2为R2的中点位置。当S1闭合,S2拨到触点3时,加热器处于 挡;加热器在“中温”挡下工作1min,电路消耗的总电能是 J。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7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2025·成都) 按要求完成作图;
(1)图甲是医生通过平面镜观察患者口腔的情景。图乙示意图中,EF为平面镜,B点为医生眼睛所在位置,A'表示医生通过平面镜看到患处A的像点,O点为入射点,OB为反射光线。请在图乙中完成作图∶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的位置;②画出入射光线AO。(保留作图痕迹)
(2)图甲是小周和小方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示意图。他们对半球施加力的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此时他们相对地面静止。图乙中,O点是小方的重心,A点为小方前脚所受地面摩擦力的作用点。请在图乙中画出∶①小方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②小方前脚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22.(2025·成都) 成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标志性工程。一辆客车从简阳市禾丰镇出发,经环线高速到都江堰市玉堂镇,行驶路程为427.5km,用时4.5h。若该客车满载时总质量为12t,在水平地面静止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3m2,g取10N/kg。求:
(1)该客车从禾丰镇到玉堂镇的平均速度。
(2)该客车满载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23.(2025·成都) 教室灯光改造需要检测室内光照强度(简称照度,单位为Lux)。小成利用身边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照度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取值范围0~12V;电压表量程0~3V;R1为阻值范围10kΩ~30kΩ的电阻箱;R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度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1)若电源电压为3V,为15kΩ,电压表读数为0.75V,求此时的照度大小。
(2)调节阻值,使电路能测量7Lux的照度,求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24.(2025·成都)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实验中,图甲是某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1)图乙是他们连接的实物电路图,闭合开关,电压表测量 两端的电压。
(2)他们没有将电压表与小灯泡串联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3)某次操作中他们将电压表并联在两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灯泡发光,电压表有较小示数,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断路 B. 短路
C. 电阻比电阻小 D. 电阻比电阻大
25.(2025·成都) 在复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的必做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操作与分析判断。请完成以下相关问题。
(1)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读出物距为 mm。
(3)裁判员用秒表测出三组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小刚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所有选手中小丽跑得最快,小刚的依据是 。
(4)心率是指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小明用秒表测量自己的心率时,秒表启动滞后,导致测量的结果偏 。
五、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6.(2025·成都) 能源是人类一切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由太阳能转移或转化而来
B.核电站能量转化是将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核裂变发电能量转化效率不能达到100%
D.太阳能、水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27.(2025·成都) 机器人跳秧歌舞、跑马拉松、做家务……人形机器人用“眼睛”感知获取信息,如图。人形机器人“眼睛”的光学成像与人眼相似,是通过镜头使物体在图像传感器成像面上(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成像面上成放大的虚像
B.机器人“眼睛”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C.机器人“眼睛”光学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机器人“眼睛”只能“看见”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
28.(2025·成都) 小雨探究液体的凝固特点:先在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入初温为20℃、质量为100g的水和某液体M,再各放入一个温度传感器,然后使它们冷却凝固。若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用测得的数据绘出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M的比热容为
B.液体M放热能力比水放热能力强
C.在时间段两种物质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从20℃刚好降到0℃时,水放出的热量小于M放出的热量
29.(2025·成都) 工人把重为200N有轮子的箱子推到高处平台,如图所示。图中A、C、H是箱子在三段路面的起点,箱子经过AB、CF、HK路段时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所受推力方向与所在路面平行。表1记录了箱子在三个路段所受推力大小和运动时间的数据。AB=CF,BC=FH,HK=2m,FG=1.3m,忽略箱子体积。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路段
推力()
时间()
A.工人的推力在AB段做功为26J
B.工人的推力在AB段做功与在CF段做功相等
C.工人把箱子从C推到F处,该斜面没有省力
D.工人推力在AB段的功率与在HK段的功率之比为6∶5
30.(2025·成都) 小方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黑箱内电阻连接情况,黑箱内4个相同的定值电阻以一定方式连接,每个电阻的阻值约为10Ω~20Ω,1、2、3、4为箱内线路引出的四个接线柱,M、N是接线头。电源电压恒为12V,小灯泡标有“4.8V 0.4A”字样,其阻值不变。将2、3或3、4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均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均为U1,电流表示数均为I1;当1、3或2、4接入电路时,电压表示数均为U2,电流表示数均为I2;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电压表示数均为U3,电流表示数均为I3,U2∶U1=5∶8,电流表、电压表均正常工作,小灯泡均发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1、4接入电路时,黑箱内4个电阻串联
B.I3∶I1=5∶11
C.U3∶U2=2∶3
D.上述探究中电路工作的最小功率约为2.18W
六、综合题(共10分。第7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31.(2025·成都) 小罗和小韩利用周末对部分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考察研究。
(1)他们讨论后有以下认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
A.利用光的信息特性,交通信号灯通过不同颜色灯光发出指令
B.利用大数据信息设计红、绿灯的配时方案,可减少交通拥堵
C.交通信号灯使用高亮度LED光源,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D.交通信号灯需要有可靠的绝缘、防水措施,以确保电路安全
(2)他们发现有的路口使用移动式交通信号灯,如图。查阅资料得知,这种交通信号灯正常工作时,电压为12V,总功率为4W,其总电流与常见家用电器 (选填“电吹风”“电风扇”“空调”)的额定电流最接近。
(3)该移动式交通信号灯由蓄电池提供电能,蓄电池充满电可使其连续正常工作6天,若蓄电池72%的电能被信号灯有效利用,蓄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为 J。
(4)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出模拟东、北方向红灯和绿灯指令的简易电路图,下列四个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
A. B.
C. D.
32.(2025·成都) 假期,小美一家开启深海科技探究之旅。请根据她在学习中获得的信息完成相关计算。分析过程忽略液体扰动等次要因素,,。
(1)2024年12月,我国首艘覆盖全球深远海探测并具备冰区载人深潜的科考船——“探索三号”在南沙启航,如图。若科考船搭载货物和船员的总质量为,船排开海水体积为,求船的质量。
(2)“探索三号”科考船把搭载的“深海勇士”号潜水器从空中开始竖直下放,如图。将潜水器外形视为底面积为的长方体,图甲是吊绳受到拉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乙是潜水器下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潜水器保持不晃动,动力装置未启动。从吊绳拉力为开始,到潜水器刚好浸没为止,求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量。
(3)潜水器在某海底区域进行打捞作业。打捞前,潜水器静止时与海底接触面积为,对海底压强为。若打捞的物品总质量为,密度为,物品装入绳网悬挂于潜水器外壁,绳网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现需抛掉挂在潜水器外壁密度为的压载物,使潜水器实现无动力悬浮,求抛掉的压载物总质量。(用、、、、、、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船闸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故A符合题意;
B.密度计是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船闸、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反水弯都属于连通器。
2.【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而340m/s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利用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故B正确;
C.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信息特性工作,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等信息,而不是能量特性,故C错误;
D.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是电磁波,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直接穿透人体,人体软组织和骨骼吸收X射线的能力不同,因此X射线可用来检查人体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利用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C.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信息特性工作;
D.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是电磁波。
3.【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 A.生活用水是导体,不可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故A错误;
B.绝缘体破损的电线应及时更换,可能造成短路,故B正确;
C.不可以直接用手去拉触电中的人,应该首先切断电源,故C错误;
D.电热水壶不能全部浸入水中清洗,用电部分被水清洗后可能造成短路,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A.生活用水是导体,不可用湿抹布擦拭在工作的台灯。
B.绝缘皮破损会造成短路。
C.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
D.电热水壶的电路部分不可浸在水中清洗。
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该音乐声由扬声器的喇叭振动产生,故A错误;
B.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根据音色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故B错误;
C.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距广场越远,听到音乐的响度越小,故C正确;
D.水柱的形状受水压、空气阻力、喷射角度与初速度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不受行人音色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CD.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5.【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 A.冰变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水变成水蒸气,是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是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小水珠变华成冰,是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6.【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动能大小的比较;惯性及其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 A.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探测器减速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探测器着陆月球后仍然具有惯性,故B错误;
C.月球在绕地球公转,探测器在月球上,所以月球上的探测器相对地球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改变,月壤样品带回地球后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A.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C.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
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改变。
7.【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人们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水中的鱼看到水面上的“花花”,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故B错误;
C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花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花花”在水中倒影的高度等于7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CD.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8.【答案】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在受力方向上调零,这样能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因为如果不调零,指针可能不在零刻度线,测量出的力的大小就会不准确。故A正确;
B.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故B错误;
C.头发两端分别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使头发处于平衡状态,而不是只受到左侧手施加的拉力,故C错误;
D.一般来说,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约在1.5 至 2.5牛顿(N)之间,远小于10N,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A.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判断;
B.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等于一个大格表示的力与中间小格数的比值;
C.头发两端分别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一般来说,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约在1.5 至 2.5牛顿(N)之间。
9.【答案】C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 分析电路图,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
A.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应放在阻值最大处,结合题目中图即远离下接线柱,移至b端,故A错误。
B.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知:电路中最大电流为,故电流表应选0~0.6A,故B错误。
C.电源电压为3V,故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3V,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3V,故C正确。
D.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应放在阻值最大处;
B.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最大电流,据此确定电流表所选量程;
C.根据电源电压为3V,确定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3V,再根据图乙读出电压表示数;
D.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10.【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燃料的热值;热机;能量的转化或转移
【解析】【解答】 A.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热值大的燃料,而非比热容大的燃料。因为热值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从而为火箭提供更大的推力,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无论燃料燃烧是否充分,其热值都是固定不变的,故B错误;
C.火箭发动机是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个过程是通过做功实现的,而不是热传递,故C错误;
D.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火箭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利用气体的反作用力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符合热机的定义,所以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A.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热值大的燃料,因为热值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
C.火箭发动机是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个过程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D.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11.【答案】B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变暗,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时电阻变大,故滑动变阻器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故选B。
【分析】 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且要接一上一下;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时电阻变大确定变阻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12.【答案】D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 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密度与排开体积有关,甲、乙两物体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而物体的密度不同的,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故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题目描述和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地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解答】 A.地理的北极在地磁的南极附近,因此闭合S前,小磁针S极所指方向在地磁场的N极,即地理的南极,故A错误;
B.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故B错误;
C.改变图中螺线管电流方向,由安培定则可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右端,则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闭合S后,小磁针N极指向右,故C正确;
D.小磁针是显示磁场,若没有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周围仍存在磁场,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地理的北极在地磁的南极附近,地理的南极在地磁的北极附近,
B.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
C.根据线圈的绕法和电流的方向,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判断小磁针N极指向;
D.根据小磁针的作用分析。
14.【答案】扩散;不变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处扩散,使诗人闻到花香。雪天围炉煮茶,让冬日多了一抹诗意,加热茶水至沸腾,改用“小火”,水依然沸腾,则茶水的温度不变。
【分析】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15.【答案】运动状态;下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解析】【解答】 (1)体操运动员用力向上跳起时,由静止变为运动,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员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分析】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6.【答案】磁感线;改变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1)闭合开关后,电池为M1提供电能,M1转动并通过塑料管带动M2转动,M2的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2)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只将电池正负极对调,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方向,而磁场方向不变,所以M1的转动方向会改变。
【分析】 (1)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叫感应电流,这一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2)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由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决定;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交换电源接线)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对调磁极)。
17.【答案】;0.2
【知识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 (1)在使用动滑轮的实验中,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若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是 F1、F2,则F1=F2。因为每段绳子承担物重的拉力相等,所以静止时的拉力大小相等。
(2)若钩码匀速上升 0.1m,根据动滑轮的特点,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2h,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0.2m。
【分析】 在使用动滑轮的实验中,若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是 F1,匀速竖直向上拉时示数是 F2,则F1=F2。
根据动滑轮的特点,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2h。
18.【答案】相等;开关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解析】【解答】 (1)小彩灯以串联方式连接,由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知,接通电路后,通过每个灯泡的电流大小相等;
(2)基本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四部分组成,由图可知,该电路还缺少的一个电路元件是开关。
【分析】(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基本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四部分组成。
19.【答案】大;将红砖浸没水中充分吸水至饱和状态,再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后测量体积,此时砖不再额外吸水,测量的体积比较准确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 因为红砖吸水后,放入红砖后水面上升,还包含了被红砖吸收的水的体积,使得测量出的红砖体积偏小,而质量测量是准确的,根据密度公式可知,V偏小,计算出的密度ρ就会偏大。
(2)要想更准确测出红砖样本的体积,可采取的方法有:让红砖吸足水后再测量:在测量体积前,先将红砖样本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再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量体积,这样可以减少因红砖吸水而导致的体积测量误差。
【分析】(1)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红砖样本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若形状不规则利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来测得;
红砖吸水后,放入红砖后水面上升,还包含了被红砖吸收的水的体积,使得测量出的红砖体积偏小,而质量测量是准确的,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测量密度的变化。
(2)让红砖吸足水后再测量:测量体积的误差较小。
20.【答案】高温;1440
【知识点】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解答】 (1)由图可知,当S1闭合,S2拨到触点3时,只有R1工作,此时电路的电阻最小,由 由图可知,当S1闭合,S2拨到触点3时,只有R1工作,此时电路的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电加热器处于高温档;
当S2拨到触点1时,R1、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电加热器处于低温档;
当S2拨到触点2时,触点2为R2的中点位置,R1与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较小,总功率较大,电加热器处于中温挡;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1+R2=12Ω+×24Ω=24Ω,
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在中温挡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分析】 (1)由图可知,当S1闭合,S2拨到触点3时,只有R1工作,当S2拨到触点2时,触点2为R2的中点位置,R1与R2串联,当S2拨到触点1时,R1、R2串联,根据R1、R2的阻值关系和可知电加热器高温挡、中温挡和低温挡的电路连接;
(2)根据求出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
21.【答案】(1)
(2)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1)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像点A'的对称点,即为A的位置,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连接A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 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②小周和小方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由图可知,小方有向左运动趋势,所以前脚所受摩擦力向右,如图所示:
【分析】(1)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由此作出A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2)①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②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由此画出小方前脚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22.【答案】(1)解: 该客车从禾丰镇到玉堂镇的平均速度;
(2)解: 该客车满载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客车的平均速度;
(2)当这辆客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求出此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23.【答案】(1)解: 由图甲可知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
电路中电流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R2的阻值为。
由图乙可知此时光照强度为3Lux。
(2)解: 电源电压最大时,每个电阻的电压最大,故电压表满量程,当R1最小时,分得的电压最小,即R1=10kΩ;
当7Lux的照度时,R'2=15kΩ,U'1=3V;
U'2=U'-U'1=U'-3V;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根据U=IR知,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U2:U1=R2:R1;代入数据有:(U'-3V):3V=15kΩ:10kΩ;
解得:U'=7.5V;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图中两个用电器串联,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根据计算电路电流大小,根据U2=U-U1计算R2两端电压,最后根据计算R2的阻值,最后根据乙图确定此时的光照强度。
(2) 根据电源电压最大时,电压表满量程,结合照度确定电阻,根据串联分压规律计算电源电压的大小。
24.【答案】(1)和
(2)电压表内阻很大,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会使电路中电流非常微弱,导致小灯泡无法发光,也无法正常测量电压。
(3)C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解析】【解答】 (1)由图乙可知:电压表并连在电源两端,测量的是和的电压。
(2)他们没有将电压表与小灯泡串联的原因是:电压表内阻很大,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会使电路中电流非常微弱,导致小灯泡无法发光,也无法正常测量电压。
(3)A.若L1、L2断路,那么整个电路断路,L2也不会发光,与题目中L2发光不符,故A错误。
B.若L1短路,那么电压表也被短路,示数应为0,而题目中电压表有较小示数,故B错误。
C.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L1电阻比L2电阻小,根据U=IR可知,L1两端的电压就会比L2两端的电压小,所以电压表有较小示数,且L1实际功率较小,可能不亮,L2实际功率较大,能够发光,故C正确。
D.若L1、电阻比L2电阻大,那么L1两端的电压会比L2两端的电压大,电压表的示数应该较大,与题目中电压表有较小示数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1)电压表与带测电路并联;
(2)(3)根据串连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结合欧姆定律以及相关的功率进行分析判断。
25.【答案】(1)若没有正对,会导致读数偏大或偏小
(2)300
(3)小丽所用的时间最少
(4)大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长度及其测量;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 (1)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时,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原因是:若没有正对,会导致读数偏大或偏小。
(2)如图所示,蜡烛与80.0cm处对齐,凸透镜与50.0cm处对齐,此时u=80.0cm-50.0cm=30.0cm=300mm;
(3)裁判员用秒表测出三组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相同路程比时间,用时最短,跑的最快,所以小刚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判断小丽跑的快;
(4)小明用秒表测量自己的心率时,秒表启动滞后,会导致测量的时间比实际时间短,因此测量的心率结果会偏大。
【分析】 (1)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时,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原因是避免因视角偏差导致的读数误差。当视线不垂直于刻度线时,会因为视角问题看到错误的刻度位置,从而读出不准确的长度值;
(2)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4)这是因为心率是通过测量1分钟内的跳动次数来计算的,据此分析。
26.【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 A.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是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由远古时期的太阳能转化而来,不是转移而来,故A正确不会题意;
B.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是:将核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能量转化效率可以提高,但是不可能达到100%,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太阳能、水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A.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由远古时期的太阳能转化而来;
B.核电站将核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
C.能量转化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D.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27.【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 ABC.机器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工作的,与照相机的应用原理相同,故AB错误,C正确;
D.机器人“眼睛”既可以看到本身发光的物体,也可以看到不发光物体反射的光,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BC.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和摄像头;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D.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28.【答案】A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比热容
【解析】【解答】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故图中右边的图像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A.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0 t2时间段内,水放出热量:
Q水=c水m水Δt=4.2×103J/(kg ℃)×0.1kg×(20℃-4℃)=6720J;
QM=cM×0.1kg×[20℃-(-4℃)];
Q水=QM;
解得:cM=2.8×103J/(kg ℃),故A正确;
B.因为cM<c水,所以液体M放热能力比水放热能力弱,故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t2 t3时间段,水为液态,t2 t4时间段,两种物质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
D.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放出热量多,c水>cM,水放出的热量大于M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A.水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为0℃,从图中找到水的图像,再根据已知条件中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列出热平衡方程求解;
B.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放热能力强;
C.t2 t3时间段,水为液态;
D.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放出热量多。
29.【答案】A,D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斜面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A.根据题图可知,下面的倾角为30°,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可知,AB=CF=2FG=2×1.3m=2.6m;工人的推力在AB段做功为:WAB=FABsAB=10N×2.6m=26J,故A正确;
B.工人在CF段做的功为:WCF=FCF×sCF=117N×2.6m=304.2J,故B错误;
C.人把箱子从C推到F处,该斜面省力,故C错误;
D.工人推AB段的功率为;
HK段的功率为:;
则AB段的功率与在HK段的功率之比为,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AB.根据功的公式W=Fs进行计算。
C.斜面是省力的机械。
D.根据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和比较。
30.【答案】B,D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 A.将2、3或3、4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均正常发光,则U1=4.8V,I1=0.4A,黑箱内电阻;
U2:U1=5:8,U2=3V;
小灯泡阻值不变,;
当1、3或2、4接入电路时,;
黑箱内电阻;
R24-R23=36Ω-18Ω=18Ω,
比较24接线柱间与23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发现24接线柱间比23接线柱间最多串联一个电阻(每个电阻的阻值约为10Ω 20Ω),即每个电阻阻值为18Ω;
由此推断,2、3接线柱间1个电阻,3、4接线柱间1个电阻,1、3接线柱间2个电阻串联,2、4接线柱间2个电阻串联;
据此,可以画出黑箱内的电阻连线图,如下:
当1、4接入电路时,黑箱内3个电阻串联,故A错误;
B.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黑箱内电阻为54Ω,则有:
,;
,故B正确;
C.,故C错误;
D、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电路电阻最大,功率最小,最小电功率,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 A.将2、3或3、4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均正常发光,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压规律得到黑箱内电阻R23和R34的阻值;由U2:U1之比得到U2的值;由欧姆定律得到小灯泡的阻值;当1、3或2、4接入电路时,由欧姆定律得到I2;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压规律得到黑箱内电阻R13和R24的阻值;比较24接线柱间与23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发现24接线柱间比23接线柱间最多串联一个电阻(每个电阻的阻值约为10Ω 20Ω),即可得到每个电阻阻值为18Ω;由此推断,2、3接线柱间1个电阻,3、4接线柱间1个电阻,1、3接线柱间2个电阻串联,2、4接线柱间2个电阻串联;据此画出黑箱内的电阻连线图,由图知当1、4接入电路时黑箱内3个电阻串联;
BC.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黑箱内电阻为54Ω,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压规律得到I3、U3;,进而判断B、C选项的对错;
D.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电路电阻最小,功率最小,由P=UI得到最小电功率。
31.【答案】(1)C
(2)电风扇
(3)
(4)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半导体特点及作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 (1)A.交通信号灯通过不同颜色(红、黄、绿)传递指令信息,利用了光的信息特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采集的交通态势数据实时输入到大模型,利用大数据推理出最佳信号配时方案,可减少交通拥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交通信号灯使用的高亮度LED光源,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不能制作发光元件,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户外设备需绝缘、防水以确保安全,所以交通信号灯需要有可靠的绝缘、防水措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其总电流为,
电吹风的额定电流约9A,电风扇的额定电流约0.3A,空调的额定电流约5A,
其总电流与电风扇的额定电流最接近。
(3)信号灯有效利用的电能W=Pt=4W×6×24×3600s=2.0736×106J
蓄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
(4)A.由图可知,开关S接1时,向东方向的绿灯和红灯亮,开关S接2时,向北和向东放出的绿灯和红灯都亮,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开关S接1时,向北方向的绿灯亮,开关S接2时,向北和向东方向的红灯亮,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开关S接1时,电源被短路,可能会烧坏电源,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开关S接1时,向北方向的红灯亮,向东方向的绿灯亮,开关S接2时,向北方向的绿灯亮,向东方向的红灯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1)交通信号灯通过不同颜色(红、黄、绿)传递指令信息;LED是半导体材料;户外设备需绝缘、防水以确保安全;
(2)根据得到电流,估测家用电器的电流;
(3)根据W=Pt得到电能,根据效率的公式得到蓄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
(4)模拟东、北方向红灯和绿灯指令的简易电路图,必须向东行驶,北方向是红灯;向北向行驶,东方向是红灯。
32.【答案】(1)解: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科考船漂浮时,,由题知,轮船的总重力
轮船所受浮力
因,所以总质量
则船的质量
(2)解: 由图甲拉力变化可知,第5min潜水器开始浸入海水,第6min潜水器浸没。从图乙速度变化可知,前2min空中匀速下降,速度0.1m/s,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潜水器重力
5 - 6min浸入过程匀速下降,速度0.05m/s,匀速运动时间,
潜水器长度;
当拉力时,此时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因,则
;
从此时到浸没,浸入深度变化;;
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量。
(3)解: 打捞前,潜水器静止在海底,对海底压强,则;
此时潜水器受力情况:重力、海底支持力、浮力,根据平衡条件;
打捞物品并抛掉压载物后,物品质量,密度,则物体体积,
物品受到的浮力;
压载物质量,密度,体积,
压载物受到的浮力;
无动力悬浮时,整体受力平衡,;
将代入上式得:;
消去,整理得:;
移项得:;
则
进一步变形得
对两项分别通分:第一项:
第二项:
所以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此时船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求出船的总重力,根据G=mg求出船的总质量,进而求出船的质量。
(2)根据图3甲可知潜水器在空中时吊绳的拉力,根据图3乙可知,各阶段潜水器的运动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潜水器的重力和吊绳拉力为8.65×105N时潜水器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此时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根据V=Sh求出此时潜水器底部到水面的深度,由图3甲可知,第5min潜水器刚开始浸入海水,到第6min刚好浸没在海水中,根据图3乙可知此时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潜水器的高度,进而求出潜水器底部浸入深度的变化量,根据p=ρgh求出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量;
(3)对打捞前的潜水器进行受力分析,根据 表示出潜水器对海底的压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表示出海底对潜水器的支持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表示出潜水器和压载物的总重力;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物品的体积,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表示出潜水器悬挂物品,抛掉压载物后悬浮时的总重力和总浮力的关系式,进而根据数学知识整理表示出抛掉的压载物总质量m2。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