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23 19:3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时间 75分钟,总分 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 3分,共 45分)
1 .某二倍体植物的 n 个不同性状由n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已知某植株的 n 对基因均杂 合。从理论上来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植株的自交子代会出现 2n 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
B .n 越大,该植株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彼此之间个体数目的差异越大 C .该植株测交子代中 n 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
D .当 n=2 时,该植株自交后的子代的各基因型之间的比例是 9 :3 :3 :1
2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有关孟德尔—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 假设—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的 F1的性状表现及比例是一样的
B .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 .孟德尔研究中,“演绎推理”步骤是指完成测交实验并得到实验结果 D .孟德尔实验中 F2出现了性状分离,该实验结果能否定融合遗传
3 .番茄的红果( A )对黄果(a)为显性,圆果( B )对长果( b )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
传。现用红色长果番茄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情 况是( )。
A .全部为 AaBb
B .AaBB :AaBb :Aabb=1 :2 :1
C .AaBb :aaBb=1 :1
D .AaBb :Aabb :aaBb :aabb=1 :1 :1 :1
4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等位基因均能自由组合
B .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内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
C .减数分裂 I 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减数分裂 I 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
D .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 .萨顿依据“减数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提出“细胞核内的染色
试卷第 1 页,共 3 页
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 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B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且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条 C .受精卵中基因和染色体一样,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
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6 .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全部过程。如图为某哺乳动物 生活史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③过程均有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与凋亡
B . ④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变化在雌雄个体中表现一致
C . ①过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自由组合,从而出现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D .过程①和④不利于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7 .某豆科植物的豆荚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a 和 B/b 控制,存在显性基因时表现为 绿色,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现有两株纯合植株杂交,子一代豆荚均为绿色,子二 代豆荚中绿色 ∶ 白色=11∶ 1 ,该植物含 A 基因的某种花粉存在致死现象,不考虑其他变异类 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亲本基因型不同
B .子二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 AB 花粉致死 C .子一代测交的结果约为绿色 ∶ 白色=2∶ 1
D .子二代绿色豆荚植株中,纯合子占 1/11
8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 出现了 3∶ 1 的性状分离比,该结果与显性的相 对性、子代的存活情况以及配子的育性直接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F2 出现 3∶ 1 的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有 F1 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相同且育性相同、子代存
活能力相同等
B .若基因型为 Bb 的植株自交,F1 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其原因一定为含 b 的雌雄配子结 合形成的合子致死
C .若基因型为 Bb 的植株自交,F1 的性状分离比为 1: 2: 1 ,则其原因可能是显性纯合子 和杂合子表型不同
D .若基因型为 Bb 的植株自交,F1 的性状分离比为 1: 1 ,则其原因可能是含 B 的精子或 卵细胞不育
9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2。下列表述不 正确的是( )
A .F1 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 .F2 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 3 :1 ,符合分离定律
C .F1 产生遗传因子组成 YR 的卵细胞和 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 1 :1
D .F2 出现 9 种基因型,4 种表型的个体,表型比例约为 9 :3 :3 :1
10 .豚鼠的体色色素的合成必须有显性基因 D ,另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 R 使体色呈现黑色,无法合成色素的个体表现为白色,其它类型表现为灰色。现有两个纯合品 系的亲本杂交,F1 雌雄个体再相互交配产生 F2 ,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类型及比例 F2 类型及比例
灰色雌性× 白色雄性 黑色雌性:灰色雄性=1 :1 黑色:灰色:白色=3 :3 :2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亲代白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ddXRY
B .F2 中黑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1/6
C .F2 中灰色个体自由交配,F3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色雌性:灰色雄性:白色雌性: 白色雄性=8 :8 :1 :1
D .利用白色雌性和黑色雄性个体杂交,可以使杂交后代中的白色豚鼠只在雄性个体中 出现
11 .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受多对基因共同控制。将纯合红花和纯合蓝花进行杂 交,F1 全为红花,F1 自交,F2 中红花:蓝花=27: 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试卷第 1 页,共 3 页
B .F2 中红花基因型有 8 种
C .F2 蓝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8/37
D .若让 F1 进行测交,则其子代蓝花中杂合子占比为 6/7
12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 了杰出的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体现在 F1 产生的雄配子、雌配子随机结合过程
B .孟德尔完成“测交实验”不属于“假说-演绎”思维中的演绎推理
C .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可以避免杂交实验过程中外来花粉的干扰 D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13 .下列有关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为了解释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基因”的概念
B .萨顿依据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 .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
D .孟德尔在研究过程中“预测 F1 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后代比例”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14 .关于性染色体的起源,假说之一是“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如图表示常染色 体形成性染色体的过程。下列现象中不支持“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这一观点的是 ( )
A .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 X 和 Y 染色体可以联会
B .部分生物的 X 染色体上存在重复基因
C .果蝇的 X 和 Y 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刚毛(截刚毛)的基因
D .控制雄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只有一个
15 .左图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右图为果蝇 XY 性染色体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下列假设中错误的是( )
A .控制白眼的基因在同源区段 I
B .控制白眼的基因在非同源区段Ⅱ 1 C .控制白眼的基因在非同源区段Ⅱ 2 D .红眼与白眼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二、非选择题(总分 55分)
16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1 分)新疆紫草是一种中药材,其花为两性花。新疆紫草的 抗病和感病是一对由遗传因子( B/b )控制的相对性状。研究人员用抗病紫草进行下列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紫草的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中, ( 1 分)为隐性性状。
(2)实验中自交后代抗病紫草: 感病紫草为 2: 1 ,对此现象的解释,研究人员做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 :遗传因子组成 BB 致死。若该假设成立,抗病紫草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种;F1 中感病紫草与抗病紫草进行正反交实验得 F2 ,F2 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
为 ;F2 中抗病紫草自交得 F3 ,F3 中感病紫草的比例为
假设二:亲本紫草产生的雌配子正常,但带有遗传因子 B 的花粉(雄配子)有一半致死。
为对此假设进行验证,设计了两组实验: ① F1 的抗病紫草( ♀ ) ×感病紫草( ♂ ); ② F1 的抗 病紫草( ♂ ) ×感病紫草( ♀ )。若① 中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② 中子代的性状 表现及比例为 ,则证明假设正确。
17 .(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1 分)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 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一对遗传因子 A、a 控制,茎秆有绿茎 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
试卷第 1 页,共 3 页
第一组:取 90 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 1 株
杂交组合 F1 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 表现型
A :30 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 红花: 1 白花 D :绿茎 ×紫茎 绿茎: 紫茎=1: 1
B :30 对亲本 红花× 白花 5 红花: 1 白花 E :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 :30 对亲本 白花× 白花 全为白花 F :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 1 )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 ,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组。
( 2 )若任取 B 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有 种可能。
( 3 )由 B 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 。
( 4 )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 ,判断依据是 ( 2 分)组。
( 5 )如果 F 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 。( 2 分)
( 6 )A、B 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 3: 1 或 1: 1 的分离比,试解释原因: 。( 2 分)
18 .(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下图是某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性哺乳动物细胞( 2n=4 ) 连续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及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乙、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 ,图丙所示的细胞名称是 。
(2)图甲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是 ;若图丙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子 细胞的基因型是 AB ,则此次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 (不考虑 突变和互换)。
(3)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发生的时期对应图丁中 ( 2 分)段,能体 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时期对应图丁中 段。
(4)已知该动物还存在另外两对等位基因 Y、y 和 R、r ,经基因检测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类型
共有 YR、Yr、yR 和 yr 四种,且数量比例接近 1 :6 :6 :1。若所有类型配子均可正常发育, 则由此可推断出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最可能的分布情况,请将其画在下图的方框中
(四条竖线代表四条染色体)。
( 2分)
19 .(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2 分)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 7 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
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 总会出现 3: 1 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 4
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
下列问题:
(1)豌豆茎的高矮在遗传上遵循 定律。
(2)1909 年,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后来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 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 。该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开的时间是 (不考虑交叉互换)。
(3)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 F2 将不会出现严格的 ( 2 分)现象。
(4)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 4 个 (其他假说内容不变) ,则 F1 的表现型是 茎,F2 中高茎: 矮茎= 。( 2 分)
(5)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 ,则 F2 中高茎: 矮茎= 。( 2 分)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 d 的花粉有 1/2 不育(其他 假说内容不变) ,则 F2 中高茎: 矮茎= 。( 2 分)
20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2 分)果蝇有长翅与残翅(相关基因为 A、a)、红眼与白眼(相 关基因为 B、b)、灰身与黑身(相关基因为 E、e)等相对性状。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 位于 X 染色体上。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 (答出两点即可)。
(2)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表现型和比例。据此,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雄 果蝇 ,雌果蝇 。
子代的表现型 长翅红眼 残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白眼
雌果蝇 3 1 0 0
雄果蝇 3 1 3 1
试卷第 1 页,共 3 页
(3)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黑身雌果蝇。研究得知黑身由隐性 基因控制,但尚未明确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请完 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得出相应结论。
让黑身 ( 1 分)果蝇与原种群中的灰身 ( 1 分)果蝇杂交。
①若子代中 ,那么黑身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中 ,那么黑身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C A A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D B
16 .(1)感病
(2) 1 Bb: bb=1: 1 1/3 抗病紫草: 感病紫草=5: 3 抗病紫草: 感病 紫草=5: 6
17 . 白色 A 2 2: 1 紫茎 D 和 E 绿茎: 紫茎=3: 1 红花 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18 .(1) 甲、乙 (第一)极体
(2) AaBb ab
(3) ab 和 de bc
(4) 或
19 .(1)基因的分离
(2) 等位基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高茎:矮茎=3 :1 的性状分离
(4) 高 35 : 1
(5) 1 : 1 5 : 1
20 .(1)易饲养、繁殖快、有明显的相对性状、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等。
(2) AaXBY AaXBXb
(3) 雌 雄 全为灰身 雌果蝇全部为灰身,雄果蝇全为黑身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