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讲 原子结构、核素、化学键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原子(X)
2.质量数
概念 原子核内所有 和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后相加所得的数值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两个关系 质量数(A)= (Z)+ (N)
质子数= = =
3.同位素
概念 质子数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特点 两同 相同, 相同
两不同 不同, 不同
性质 同位素在周期表里占据
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
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
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
核素 U C H H O
用途 核燃料 用于考古断代 制氢弹 示踪原子
4.电子排布三规律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高低 由低到高
①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 排起,当一层 后再填充下一层。
②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疑难点拨】
1.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几个特殊
特殊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Li、Si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Be、Ar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O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 Ne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H、Be、Al
2.10电子、18电子粒子
(1)10电子微粒推导方法
(2)18电子微粒推导方法
(3)常见的10电子、18电子粒子
10电子粒子 分子离子一核10电子NeN3-、O2-、F-、Na+、Mg2+、Al3+二核10电子HFOH-三核10电子H2ONH四核10电子NH3H3O+五核10电子CH4NH
18电子粒子 分子 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
阳离子 K+、Ca2+
阴离子 P3-、S2-、HS-、Cl-
【题型1 元素、核素、同位素比较】
1.1铈()是稀土元素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广泛应用于医药、玻璃、纺织等工业。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都含有58个中子
C.和含有不同的质子数 D.和含有不同的电子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D.与的质量数相同
1.3和呼气试验都是检测幽门螺杆菌常用且较为敏感的测试方法。下面有关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 B.与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C.与质子数相同 D.与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概念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原子之间通过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特点 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成键粒子
成键条件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存在 离子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如O2;某些化合物,如Na2O2 共价化合物,如SO2;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
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 一定破坏 ,也可能破坏 (如NaHCO3) 一般只破坏
实例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含氧酸、非金属的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化合物
2.离子键、共价键的存在
离子键 共价键
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 如NaCl、Na2S 非金属单质 如N2、O2、P4
金属阳离子与含氧酸根 如KNO3 共价化合物 极少数的盐,如AlCl3、FeCl3等
铵根离子与酸根(或酸式酸根) 如NH4Cl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iO2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如Na2O 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Cl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如Na2O2 含氧酸,如HNO3、H2SO4
强碱 如NaOH 部分碱,如NH3·H2O
活泼金属的氢化物 如NaH 大多数的有机物,如乙醇、乙酸
—— —— 某些离子化合物 如NaOH、Na2O2、NH4Cl
3.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概念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构成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粒子间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熔、沸点 较高 一般较低,少部分很高(如SiO2)
导电性 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 熔融态不导电,溶于水有的导电(如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蔗糖)
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 离子键 一般不破坏共价键,极少数破坏共价键(如SiO2)
【疑难点拨】
离子键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
(1)三个“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题型2 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及化合物类型的比较】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晶体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
C.和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和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2.2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HBr CsOH
化学键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键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2.3下列物质发生所述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属于同类型的是
A.干冰和碘的升华 B.NaBr和HI分别在水中电离
C.和CaO的熔化 D.将氯化氢和乙醇分别加入水中
2.4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NH4BrNH3↑+HBr↑ B.Na2CO3+CO2+H2O=2Na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CO2=2Na2CO3+O2
1.电子式
离子电子式 简单阳离子 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的符号表示,如:Na+、Li+、Mg2+、Al3+等。
简单阴离子 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包括得到的电子),而且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以表示其所带的电荷。例如:氯离子[∶∶]-、 硫离子[∶∶]2-。
复杂阴、阳离子 复杂阴、阳离子要标明电子,用“[ ]”括上,并在“[ ]”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量,如:铵根;氢氧化根[∶∶H]-;过氧化根[∶∶∶]2-
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 AB型 将阴、阳离子的电子式按原有顺序排列即可,如氧化钙:Ca2+[]2-
A2B型或AB2型 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应阴、阳离子分开交叉写,如硫化钾:K+[]2-K+
共价分子 电子式 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即可形成几个共价键。 电子式·H·· ·∶···∶未成对电子数 共用电子对数
根据共价分子的组成书写电子式,注意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的对数及原子间的排列顺序
2.常见电子式的书写
(1)共价键分子
分子 N2 O2 H2S H2O2 HCN SCl2
结构式 N≡N O=O H-S-H H-O-O-H H-C≡N Cl-S-Cl
电子式
分子 NH3 CH4 CCl4 N2H4 CO2 HClO
结构式 O=C=O H-O-Cl
电子式
(2)复杂阴离子和阳离子
离子 NH4+ H3O+ CH3+ NH2- OH- O22- CN- C22-
电子式 []2-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离子 Na2O MgCl2 Na2O2 KHS
电子式
离子 NaOH Na3N NH4Cl NaClO
电子式
【题型3 电子式的书写】
3.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H+[∶∶]- C. D.
H∶∶Na+[∶∶]-
3.2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3.3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B.的电子式是:
C.的分子结构模型是:
D.的形成过程是:
3.4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①升华;②烧碱熔化;③溶于水;④溶于水;⑤溶于水;⑥受热分解。其中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
(2)在下列物质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用物质前序号填空)。其中只存在非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_______ ②_______
1.我国科学家团队采用与同时参与的核反应揭示了宇宙中第一代星的钙元素起源之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质子数是10 B.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
C.与原子的中子数相等 D.钙原子L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
2.金属钼具有高强度、熔点高、抗磨耐腐蚀等特点,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下列关于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42 B.中子数为54
C.核外电子数为54 D.质量数为96
3.考古学常用C来确定文物的历史年代,C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6 B.8 C.14 D.20
4.有关核素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量数是18 B.电子数是8 C.中子数是8 D.质子数是8
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18 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属于带负电荷的粒子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6.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碳纳米管
7.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氘(D)的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lmolD2O中含有10mol中子
8.核素、、、常被用作陆地生态分析研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1 B.的电子数为10
C.和互称为同位素 D.和核内的中子数相差9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都含有34个中子。
C.和含有不同的电子数
D.等质量的和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10.馍(Mc)是115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5,它有多种原子,如Mc、Mc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c、Mc互为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B.Mc原子核有173个中子
C.Mc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VA族,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
D.Mc的一种核素可由反应Am+Ca→Mc+3n得到,该核素符号为Mc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只含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熔融一定能导电
C.有离子键的断裂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H4Cl B.CaO C.CO2 D.NaOH
13.按要求书写填空。
(1)NaCl的电子式 ;
(2)的电子式 ;
(3)NH的电子式 ;
(4)铝离子的电子式 ;
(5)用电子式表示MgBr2的形成过程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讲 原子结构、核素、化学键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原子(X)
2.质量数
概念 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后相加所得的数值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两个关系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同位素
概念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特点 两同 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相同
两不同 质量数不同,中子数不同
性质 同位素在周期表里占据同一位置
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
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
核素 U C H H O
用途 核燃料 用于考古断代 制氢弹 示踪原子
4.电子排布三规律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高低 由低到高
①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K层排起,当一层排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②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个
【疑难点拨】
1.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几个特殊
特殊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Li、Si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Be、Ar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O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 Ne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H、Be、Al
2.10电子、18电子粒子
(1)10电子微粒推导方法
(2)18电子微粒推导方法
(3)常见的10电子、18电子粒子
10电子粒子 分子离子一核10电子NeN3-、O2-、F-、Na+、Mg2+、Al3+二核10电子HFOH-三核10电子H2ONH四核10电子NH3H3O+五核10电子CH4NH
18电子粒子 分子 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
阳离子 K+、Ca2+
阴离子 P3-、S2-、HS-、Cl-
【题型1 元素、核素、同位素比较】
1.1铈()是稀土元素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广泛应用于医药、玻璃、纺织等工业。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都含有58个中子
C.和含有不同的质子数 D.和含有不同的电子数
【答案】A
【解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和质子数均为58,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A正确;
B.原子中,中子数=138-58=80,原子中,中子数=140-58=82,B错误;
C.和均含有58个质子,C错误;
D.和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58,D错误;
故选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D.与的质量数相同
【答案】B
【解析】A.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不同核素,24Na、24Mg质子数分别为11、12,质子数不同,它们不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金刚石、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结构不同,因此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12C、14C质子数均为6,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C错误;
D.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中子数,两者质量数分别为20、22,故D错误;
答案为B。
1.3和呼气试验都是检测幽门螺杆菌常用且较为敏感的测试方法。下面有关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 B.与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C.与质子数相同 D.与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答案】A
【解析】A.是单质,不是原子,因此与不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与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其质量数都为14,故B正确;
C.与质子数相同,其质子数为6,故C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因此与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故D正确。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概念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特点 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条件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存在 离子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如O2;某些化合物,如Na2O2 共价化合物,如SO2;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
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 一定破坏离子键,也可能破坏共价键(如NaHCO3) 一般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实例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含氧酸、非金属的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化合物
2.离子键、共价键的存在
离子键 共价键
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 如NaCl、Na2S 非金属单质 如N2、O2、P4
金属阳离子与含氧酸根 如KNO3 共价化合物 极少数的盐,如AlCl3、FeCl3等
铵根离子与酸根(或酸式酸根) 如NH4Cl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iO2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如Na2O 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Cl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如Na2O2 含氧酸,如HNO3、H2SO4
强碱 如NaOH 部分碱,如NH3·H2O
活泼金属的氢化物 如NaH 大多数的有机物,如乙醇、乙酸
—— —— 某些离子化合物 如NaOH、Na2O2、NH4Cl
3.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概念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构成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粒子间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熔、沸点 较高 一般较低,少部分很高(如SiO2)
导电性 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 熔融态不导电,溶于水有的导电(如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蔗糖)
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 离子键 一般不破坏共价键,极少数破坏共价键(如SiO2)
【疑难点拨】
离子键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
(1)三个“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题型2 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及化合物类型的比较】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晶体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
C.和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和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A.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因为其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如HCl等,不含离子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发生电离,如,碳酸能电离,所以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是属于共价化合物,且也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只含离子键,故B错误;
C.中H元素位于第一周期,最外层最多2个电子,故C错误;
D.和均为共价化合物,均含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2.2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HBr CsOH
化学键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键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氯化钙中只含有氯离子和钙离子形成的离子键,A错误;
B.CO2只含碳原子和氧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正确;
C.HBr中只含氢原子和溴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错误;
D.CsOH中除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共价键,D错误;
故选B。
2.3下列物质发生所述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属于同类型的是
A.干冰和碘的升华 B.NaBr和HI分别在水中电离
C.和CaO的熔化 D.将氯化氢和乙醇分别加入水中
【答案】AC
【分析】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金属晶体熔化克服金属键,分子晶体熔化或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干冰和I2(s)的升华,均破坏分子间作用力,A符合题意;
B.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溶解在水中克服离子键;HI属于共价化合物,溶解在水中克服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和CaO均属于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C符合题意;
D.氯化氢加入水中,会破坏共价键,而乙醇与水互溶,在水中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破坏化学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2.4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NH4BrNH3↑+HBr↑ B.Na2CO3+CO2+H2O=2Na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CO2=2Na2CO3+O2
【答案】D
【解析】A.只有离子键的断裂,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故A错误;
B.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错误;
C.有非极性键(Cl-Cl)的断裂但无非极性键的形成,故C错误;
D.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CO2中有极性共价键,Na2CO3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O2中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1.电子式
离子电子式 简单阳离子 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的符号表示,如:Na+、Li+、Mg2+、Al3+等。
简单阴离子 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包括得到的电子),而且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以表示其所带的电荷。例如:氯离子[∶∶]-、 硫离子[∶∶]2-。
复杂阴、阳离子 复杂阴、阳离子要标明电子,用“[ ]”括上,并在“[ ]”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量,如:铵根;氢氧化根[∶∶H]-;过氧化根[∶∶∶]2-
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 AB型 将阴、阳离子的电子式按原有顺序排列即可,如氧化钙:Ca2+[]2-
A2B型或AB2型 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应阴、阳离子分开交叉写,如硫化钾:K+[]2-K+
共价分子 电子式 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即可形成几个共价键。 电子式·H·· ·∶···∶未成对电子数14321共用电子对数14321
根据共价分子的组成书写电子式,注意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的对数及原子间的排列顺序
2.常见电子式的书写
(1)共价键分子
分子 N2 O2 H2S H2O2 HCN SCl2
结构式 N≡N O=O H-S-H H-O-O-H H-C≡N Cl-S-Cl
电子式
分子 NH3 CH4 CCl4 N2H4 CO2 HClO
结构式 O=C=O H-O-Cl
电子式
(2)复杂阴离子和阳离子
离子 NH4+ H3O+ CH3+ NH2- OH- O22- CN- C22-
电子式 []2-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离子 Na2O MgCl2 Na2O2 KHS
电子式
离子 NaOH Na3N NH4Cl NaClO
电子式
【题型3 电子式的书写】
3.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H+[∶∶]- C. D.
【答案】D
【解析】A项,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要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错误;B项,HCl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有1个H-Cl键,HCl的电子式为H∶∶,错误;C项,NaCl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Na+[∶∶]-,错误;D项,CO2为共价化合物,C原子与O原子间形成双键,其电子式为,正确。
3.2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NaCl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OH-中O与H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O得到1个电子,电子式为,故C正确;
D.水是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3.3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B.的电子式是:
C.的分子结构模型是:
D.的形成过程是:
【答案】B
【解析】A.为12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正确;
B.为共价化合物且氮原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是:,B错误;
C.分子为正四面体形,分子结构模型是:,C正确;
D.为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是:,D正确;
故选B。
3.4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①升华;②烧碱熔化;③溶于水;④溶于水;⑤溶于水;⑥受热分解。其中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
(2)在下列物质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用物质前序号填空)。其中只存在非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_______ ②_______
【答案】(1)④ ②③
(2) ② ⑥⑦
(3)
(4)
【解析】(1)①I2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内的化学键无关;
②烧碱熔化断裂离子键变为自由移动的Na+、OH-,与共价键无关;
③NaCl是离子化合物,其溶于水时,断裂离子键变为自由移动的Na+、Cl-,没有断裂共价键;
④HCl溶于水时,在水分子作用下断裂共价键,变为自由移动的H+、Cl-,没有断裂离子键;
⑤O2溶于水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内的化学键无关;
⑥NH4HCO3受热分解变为NH3、H2O、CO2,断裂的是离子键、共价键。因此其中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④;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②③;
(2)①在HCl分子中仅存在极性共价键;
②在N2分子中仅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③中NH3分子中仅存在极性共价键;
④Na2O2是离子化合物,在Na2O2中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⑤H2O2是共价化合物,在该物质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⑥NH4Cl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⑦NaOH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⑧Ar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分子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⑨CO2是共价化合物,在该物质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⑩N2H4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质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综上所述可知:其中只存在非极性键的分子是②N2;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⑥NH4Cl、⑦NaOH;
(3)Na2O2是离子化合物,在Na2O2中,2个Na+与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阴离子中,2个O原子之间以共价单键结合,故Na2O2的电子式为:;
②HClO是共价化合物,在HClO分子中,O原子与H、Cl原子分别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使分子中的原子达到最外层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HClO的电子式为:;
(4)Na2S是离子化合物,2个Na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变为Na+,S原子获得2个电子,使原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变为S2-,S2-与2个Na+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故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为:;
在H2O分子中,H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2个H原子的2个电子与1个O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使物质分子中各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为:。
1.我国科学家团队采用与同时参与的核反应揭示了宇宙中第一代星的钙元素起源之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质子数是10 B.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
C.与原子的中子数相等 D.钙原子L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A
【解析】A.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F元素的原子中有9个质子,A项错误;B.钙元素的原子中有20个质子,原子序数是20,B项正确;C.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原子的中子数是19-9=10,原子的中子数是20-10=10,C项正确;D.钙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 ,L 层有 8个电子,M 层有 8个电子,L层与M层电子数均为8,D项正确;答案选A。
2.金属钼具有高强度、熔点高、抗磨耐腐蚀等特点,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下列关于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42 B.中子数为54
C.核外电子数为54 D.质量数为96
【答案】C
【解析】A.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则质子数为42,A正确;B.的质子数为42,质量数为96,则中子数为96-42=54,B正确;C.原子的质子数为42,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则核外电子数为42,C不正确;D.的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则质量数为96,D正确;故选C。
3.考古学常用C来确定文物的历史年代,C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6 B.8 C.14 D.20
【答案】B
【解析】C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碳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其中子数为14-6=8。故选B项。
4.有关核素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量数是18 B.电子数是8 C.中子数是8 D.质子数是8
【答案】C
【解析】的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8-8=10,核外电子数为8;故选C。
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18 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属于带负电荷的粒子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答案】D
【解析】中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层数为3,核外电子总数为18,说明该粒子为硫离子,然后根据硫的结构与性质进行判断。A项,核外电子数为18,正确;B项,核外有3个电子层,正确;C项,属于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粒子,正确;D项,S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错误。
6.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碳纳米管
【答案】C
【解析】A.和是H、O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故不选A;B.和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不选B;C.和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选C;D.和碳纳米管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不选D;选C。
7.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氘(D)的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lmolD2O中含有10mol中子
【答案】C
【分析】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A.氘(D)原子内有1个质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核外有1个电子,故A项正确;B.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1H与D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二者互称同位素,故B项正确;C.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不同单质的互称,H2O与D2O均为水,属于化合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项错误;D.1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lmolD2O中含有10mol中子,故D项正确;故本题选C。
8.核素、、、常被用作陆地生态分析研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1 B.的电子数为10
C.和互称为同位素 D.和核内的中子数相差9
【答案】D
【解析】A.H元素是1号元素,质子数为1,故A正确;
B.H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的电子数为10,故B正确;C.和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故C正确;D.中子数为34-16=18,核内的中子数为15-7=8,和核内的中子数相差10,故D错误;选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都含有34个中子。
C.和含有不同的电子数
D.等质量的和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答案】D
【解析】A.O2和O3是O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和Se的中子数分别为78-34=44、80-34=46,故B错误;C.和Se的质子数都为34,所以电子数都为34,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D.和的最简式相同,都为O,则等质量的和含有相同的质子数,故D正确;故答案选D。
10.馍(Mc)是115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5,它有多种原子,如Mc、Mc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c、Mc互为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B.Mc原子核有173个中子
C.Mc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VA族,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
D.Mc的一种核素可由反应Am+Ca→Mc+3n得到,该核素符号为Mc
【答案】B
【解析】A.Mc、M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两者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A错误;B.Mc原子核有288-115=173个中子,B正确;C.镆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VA族,在同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Mc的一种核素可由反应Am+Ca→Mc+3n得到,该核素符号为Mc,D错误;故选B。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只含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熔融一定能导电
C.有离子键的断裂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答案】D
【解析】A.只要含有离子键即为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比如NaOH,所以,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只含离子键,A正确;B.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一定能导电是正确的,B正确;C.有离子键的断裂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比如NaCl溶于水,只有离子键断裂,无新键形成,C正确;D.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不正确;故选D。
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H4Cl B.CaO C.CO2 D.NaOH
【答案】C
【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就据此解答。
【解析】A.NH4Cl中铵根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A不符合;B.CaO中钙离子和氧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不符合;C.CO2中不含离子键,不属于离子化合物,C符合;D.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D不符合;答案选C。
13.按要求书写填空。
(1)NaCl的电子式 ;
(2)的电子式 ;
(3)NH的电子式 ;
(4)铝离子的电子式 ;
(5)用电子式表示MgBr2的形成过程 ;
【答案】(1)(2)(3)(4)Al3+
(5)
【解析】(1)NaCl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2)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3)中N和H共用1对电子对,需要标出离子所带电荷,铵根的电子式为;
(4)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的电子式为Al3+;
(5)MgBr2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中,镁失去电子,弯箭头由镁原子指向溴原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