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四川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4年5月10日至13日,地球出现几十年来最强磁暴,磁暴接近当前周期的最大值,全球多地可见极光。下图为太阳黑子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2024年地球磁暴发生的是( )
A.太阳活动 B.地壳运动 C.台风活动 D.板块运动
2.下次全球多地能见到极光的年份大致是( )
A.2025年前后 B.2030年前后 C.2035年前后 D.2040年前后
安阳的殷墟作为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亚长牛尊(下图)是现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牛形青铜器。同时,遗址中还发现大量亚长牛尊对应种类的牛骨骼。研究表明,此类牛与现代南方水牛的习性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河南安阳发掘出牛骨骼的地层形成于( )
A.寒武纪 B.白垩纪 C.侏罗纪 D.第四纪
4.该品种牛生活的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环境特征应为( )
A.温暖干燥,风沙肆虐 B.寒冷潮湿,草原广布
C.温暖湿润,湖沼遍布 D.寒冷干燥,植被稀疏
下图为2022年9月22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时北京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偏东风 D.偏北风
6.此时四个城市中风力最大的是( )
A.长春 B.北京 C.济南 D.西安
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16世纪,这里鳕鱼非常密集,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纽芬兰渔场鱼群数量急剧下降。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甲洋流的流向及性质是( )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
8.20世纪50年代,纽芬兰渔场鱼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 )
A.洋流减弱 B.海域污染严重 C.过度捕捞 D.淡水注入减少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常见。该区域一些湖泊干涸后,湖底开裂,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成为沟槽,形成该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貌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沙地貌
10.考察该地貌时,应防范的风险主要有( )
①缺水②风沙③暴雨④冰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依据资源、环境状况,有学者提出了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区) 生态适度人口/万人 P1/万人 P2/万人 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7203.2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4303.3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6574.5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4014.3 2453.2
注: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区)人口容量。
11.与新疆相比,广西生态适度人口较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水热条件好 B.油气资源丰富 C.地域面积大 D.地形平坦开阔
12.仅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应该注重资源节约利用的是( )
A.广西 B.新疆 C.四川 D.内蒙古
街巷是城市传统的居住巷道、里弄或者胡同等,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与人的活动关系最为密切,起到生活性街道向外围交通性街道的转换作用。图1、图2分别为北京胡同、上海里弄城市街巷平面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用地类型是( )
A.绿化用地、住宅用地 B.住宅用地、商业用地
C.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D.商业用地、住宅用地
14.最适宜街巷发展的方向是( )
A.拓展街巷宽度,提高出行效率 B.划定历史街区,发展文旅产业
C.扩建原有建筑,增加居住面积 D.增设商业网点,方便居民生活
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于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一幅民居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民居景观多见于(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华北平原
1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秦腔 D.京剧
某县建立的农业产业园融合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体验观光农业,采用智能温棚控制技术,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订单式的私人配送与定制服务,为农户带来“四季不断”的收入。下图为该园区鸟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智能温棚主要改造了自然条件中的( )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18.这种农业生产的改变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①利于大型机械耕作②催生农业新业态出现
③有效提高农民收入④大幅度提升市场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为中国某企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影响该企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科技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
20.该类企业的特点是( )
①设计与加工空间分离②组件来源地分布集中
③生产完全依托互联网④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沪昆高速铁路桥隧长度占总长度的比例高,尤其在贵州段。下图为沪昆高速铁路贵州段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沪昆高速铁路在贵州段桥隧比例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水文 C.植被 D.地形
22.沪昆高速铁路经过长三角某些地段也架设桥梁,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洪涝对轨道的影响 B.降低线路坡度
C.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D.增加行车安全
火山喷发时放出各种气体,主要成分有水蒸气、含硫化合物和二氧化碳。2024年12月6日,日本鹿儿岛县24小时内连续发生了30次火山性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这类地震最可能诱发( )
A.沙尘暴 B.旱灾 C.泥石流 D.火灾
24.火山喷发后,当地较长日期内昼夜温差减小,主要原因是( )
①地面辐射增强②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反射增强④太阳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南沿海一中学研学小组发现,暴雨后校园道路常会出现积水。经讨论,小组提出构建“海绵校园”的规划与设想。下图为“海绵校园”规划设计原理图。
(1)从水循环角度看,校园道路为硬化路面,雨水降落后 少,更多以 的形式流到路面的低洼处,产生积水。
(2)研学小组设计的“海绵校园”能否解决校园积水问题?请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土壤概念和物质组成的逻辑关系图。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例如黏土掺砂等。
(1)土壤是由 、水、空气和有机质构成。
(2)结合材料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 作用强,有机质分解 ,积累少,土壤贫瘠。
(3)从土壤物质组成与结构角度,简述黏土掺砂对改良土壤的作用。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甸村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内,所在的科尔沁沙地历史上为水草丰茂的科尔沁草原。清朝末年以来,荒漠化面积扩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河甸村面临风沙覆盖的窘境和生态移民的抉择。最终,河甸村村民选择留下并开始植树造林。经过20多年的努力,突破了生态恶性循环。下图为河甸村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
(1)概括河甸村土地利用的分布特点。
(2)将下列各项的数码代号填入甲、乙、丙对应的横线处,以正确表示图2所示的河甸村人地关系。
Ⅰ劳动力流失减少、Ⅱ生态修复、Ⅲ单产提高
甲 ,乙 ,丙 。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D 6.B
7.A 8.C
9.D 10.A
11.A 12.C
13.D 14.B
15.B 16.C
17.C 18.B
19.A 20.B
21.D 22.C
23.C 24.B
25.(1) 下渗 地表径流
(2)
能。理由:设置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有利于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改善了下雨时校园路面积水严重的现象;下凹式绿地等装置能有效吸纳雨水并储存。
不能。理由:校园部分路段和建筑屋顶趋于平坦,雨后汇水量大,而雨水回收装置容量有限,仍可能存在积水问题;东南沿海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多台风,遇上极端强降水天气,可能出现校园积水问题。
26.(1)矿物质
(2) 淋溶 快
(3)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通气性和透水性;使土壤疏松,利于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保肥保水能力。
27.(1)耕地、养殖用地在中间,林地、草地湿地、村庄在周围相间(交错)分布。
(2) Ⅱ Ⅲ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