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学期6月份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检测
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
2学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卷上作答无效。
一、基础积累(22分)
学校开展了“非遗科技交融,共鲙人文长卷”的主题活动,以下是活动的相关资料,请你阅读并
完成下列任务。
【非遗新象】壮锦,作为广西的传统非遗,以其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
一。然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壮锦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些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将灶
锦的图策进行存储、扫描,建立了数字化图案库。设计师们通过计算机软件,在这些图案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设计,开发出融合现代元素的壮锦产品,让古老的壮锦udn()发出新的生机。
【科技浪潮】A工技术可通过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将口传心授的非遗技艺转化为数字化资料,
永久保存;借助AI算法分析非遗作品特点,辅助创作者设计新作品,可以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有
人认为,A虹技术可以提高创作效率,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思路;但也有人担忧,这会让艺术创作变
得千篇一维,失去人类独有的情感与创造力。
【人文坚守】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文精神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在非遗传承中,那些手工
匠人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无法被科技替代的。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蓝含着深
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AI时代,我们更应坚守人文精神,让科技成为传承和创新非遗的助力,
而非取代人类的情感与智慧。
1.请为“非遗新象”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绚丽(
(2)huan发(
2.结合语境,解释资料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千篇一律:
(2)蕴含:
3.填入【非遗新象】语段横线空白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家喻户晓B.鲜为人知
C.默默无闻
D.门可罗雀
4.【非遗新象】资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做修改。(2分)
5.小文在整理非遗扎染技艺资料时,不小心把工艺步骤弄乱了,请你重新按顺序整理好,
并向同学们介绍其工艺过程。要求: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4分)
【资料夹】扎染技艺五个基本步骤
★扎染五个基本步骤:扎结、浸泡、染色、拆解、晾晒。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清水中浸透。
★用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捆扎,形成防染部分。
★将织物浸入染料中蒸煮或浸染固色。
★阴凉处晾干,烫至平整。
★拆除捆扎工具。
6.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6分)
第1页共6页九年级6月份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检测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22分)
1.(2分)(1)xuàn (2)焕
2.(2分)(1)千篇一律:指事物形式单一、毫无变化。(文中喻指AI辅助创作可能导致艺术作品风格雷同,缺乏创新。)
(2)蕴含: 包含。(文中指手工匠人创作中凝结着深厚情感与文化内涵。)
3.(2分)A 解析: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名声大; B.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C. 默默无闻:不出名,没人知道; D. 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横线前有“以其”(意为“凭借其”),说明成语需体现壮锦的优势带来的积极结果(知名度高)。后文“然而”表转折,强调在科技时代下面临挑战,暗示此前状态与当前困境的对比。横线处应填入表示“知名度高”的成语,才能与后文形成合理转折。故选A。
4.(2分) 病因:语序不当。修改:将“存储”放在“扫描”之后)。
5.(4分)(示例)扎染工艺分五步:首先扎结,用纱线等捆扎织物造防染区;接着浸泡,把扎好的织物放清水浸透;然后染色,浸入染料蒸煮或浸染固色;再拆解,拆除捆扎工具;最后晾晒,阴凉处晾干并烫平,完成扎染。(步骤顺序2分;介绍表达2分)
6.(6分)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陆游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⑤会当凌绝顶 ⑥一览众山小(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增字,该空不得分。)
7.(4分)示例:AI技术与非遗传承结合利大于弊。(1分)①AI技术可通过数字化建模永久保存濒危技艺,防止失传;②借助算法推荐,能让非遗文化突破地域限制,触达年轻群体。(2分)所以有AI技术为非遗传承提供技术支撑,能激活文化生命力。(1分)
二、阅读(48分)
8.(1)(3分)《 水浒传 》 无奈与隐忍 祥子
(2)(4分)示例一: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体现此句内涵。他离开医学,转向文学,实现思想飞跃。他用作品唤醒国人思想,间接回归并深刻影响社会。这证明,离开可能加速成长,而成长旨在更好实现理想。
示例二:简·爱的爱情经历诠释此句的含义。她离开家庭和爱人去求学,获得知识和独立。她回来则用所学和成长来理解和追求真正的爱情。这表明只有通过不断离开、学习和成长,才能最终找到真正的自我。
9.(2分)D【解析】A项错误,材料一内容并未体现我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且无因果关系。B项“稳步下降”错误,2024 - 2025年间下降幅度最大。C项错误,材料二中,通过具体的数据和事实来说明DeepSeek - V3模型的性能和成本优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引用权威人士或机构的观点来增强说明的可信度,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故选D。
10.(4分)战略地位重要,是国际竞争焦点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关乎科技竞争主动权,有利于我国科技发展、产业升级、生产力提升。行业需求广泛,互联网等多行业需求高,应用场景丰富。市场潜力巨大,IDC预测2024 - 2028年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金额稳步增长,前景广阔。
11.(3分)示例:①智能音箱,人们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让它播放音乐、查询天气、设置闹钟等,无需手动操作,极大方便了日常生活。②手机地图导航,借助人工智能实时分析路况、预测行程时间。比如在早晚高峰,它能快速规划出避开拥堵路段的最优路线,减少通勤时间。③智能客服机器,随时在线,可以及时回答客户的问题,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运行成本。④智能扫地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打扫房间,减轻了家务负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举例1分,好处2分,意思对即可)
12.(2分)D “推动了文章情节的发展”表述有误,文章以“我”的视角开篇,自然引出“小刘”,接着转为第三人称叙事,“我”并未推动情节发展;故选D。
13.(2分)①小刘的爷爷为蜜蜂安家,成为养蜂能手 ②小刘接过养蜂接力棒,将养蜂与农业和市场对接起来
14.(3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刘的父亲比作“领头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养蜂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小刘父亲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15.(3分)描写美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百合花,营造了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氛围;烘托了“我”愉快的心情;照应标题,为下文写小刘一家养蜂做铺垫,并呼应后文种花的情节。
16.(3分)①“花开蜂蜜香”指花朵绽放,蜜蜂有了优质蜜源,酿的蜜醇香;②小刘一家的养蜂产业探索出新方向,梦想开花;③养蜂产业助力乡村建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使乡村生活充满幸福和希望。
17.(2分)C 【解析】“翩翩”写出了宫使的得意忘形、蛮横无理,揭露的是“宫市”的罪恶。故选C。
18.(3分)通过将视角转向“黄衣使者白衫儿”,直接展现了宫使的强势,这与卖炭翁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分)。此外,宫使的“翩翩两骑”与卖炭翁的“牛困人饥”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卖炭翁的悲惨命运,突出了底层百姓在强权面前的无力与妥协(2分)。(答出对比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9.(2分)D 【解析】A.连词,用来/介词,把;B.连词,表承接,相当于“那么”/副词,加强肯定语气,相当于“就是”;C.代词,他/结构助词,的;D.都是动词,面对;故选D。
20.(2分)B.有误,“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是指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故选B。
21.(4分)(1)因此我深为感奋激发,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2分)(关键词:感激、许、驱驰)
(2)举荐贤才是为国家着想,并不是为我个人打算。(2分)(关键词:贤、私)
22.(3分)诸葛亮对先帝的怀念之情与感恩之情;诸葛亮对后主的忠贞之情和担忧之情;诸葛亮对汉室复兴的期待之情;诸葛亮以身许国的爱国之情。
23.(3分)参考答案:(1)相同点:两人都具有忠诚的品质。诸葛亮受先帝托孤,鞠躬尽瘁,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对蜀汉忠心耿耿;狄仁杰为臣极忠,一心为朝廷举荐贤才,为国效力。
(2)不同点:诸葛亮更突出体现为谨慎负责,他“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对待先帝托付的大事极为慎重;狄仁杰则更侧重于举贤为公,他积极为朝廷举荐张柬之等众多贤才,秉持“荐贤为国,非为私也”的理念。
【参考译文】【乙】狄仁杰,子怀英,是并州太原人。作为人子,极为孝顺;作为臣子,极为忠贞。太后曾经询问仁杰:“我想找一个德才兼优的士人任用,谁可以提拔?”仁杰问道:“(我)不明白陛下要让他担任什么职事?”太后说:“要用他作将相。”仁杰答道:“如果您要的是文采风流又含蓄宽容的人才,那么苏味道、李峤本来就是合适的人选。如果您一定要选拔卓越出众的奇才,那么就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那人虽然年纪大,却是宰相之才。”太后就提拔柬之当洛州司马。
过了几天,太后又对仁杰问起选才的事,仁杰回答说:“先前我举荐张柬之,您还没有起用他。”太后说:“他已经升调了。”仁杰回答说:“我举荐的人是可以当宰相的,不是用来作一个司马的。”太后于是就提拔柬之任秋官侍郎;过了很久,终于任用他当宰相。
仁杰又曾经举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几十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名臣。有人对仁杰说道:“天下贤才,都出在您的门下了。”仁杰说:“我举荐贤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自己。”
三、作文(50分)按照中考评分细则来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