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冀少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合唱选粹》知识清单
一、填空题
1. 《卡农歌》是一首具有______特点的歌曲,最初源自______的一首简单短小的儿歌。在上世纪50年代末由一位比利时神父从非洲带至欧洲,于1958年在布鲁塞尔的世界博览会上演唱并开始流传至世界各地。
2. 《卡农歌》的演唱形式是______,它可以让我们初步了解______艺术。
3. 在演唱《卡农歌》时,我们需要注意变化音,比如______和______等。
4. 《在灿烂阳光下》创作于中国共产党建党______周年之际,以“在灿烂阳光下,和谐,快乐,幸福地成长”为主题,突出体现了时代的脉搏和民族精神。
5. 《在灿烂阳光下》的曲作者是______,他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6. 《在灿烂阳光下》的曲式结构是______,分为______部分,其中A部分是______,B部分是______,A1部分是______。
7. 《牧歌》是一首______民歌,其音乐情绪是______,表达了蒙古人民对______深深的热爱与眷恋。
8. 《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______、______、______等,我们学习的是______形式的《牧歌》。
9. 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______演唱而不用______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也包括为此写作的声乐曲。无伴奏合唱能充分发挥男女不同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
10. 《闲聊波尔卡》是19世纪产生于______的一种速度较快的______拍子舞曲。
11. 《闲聊波尔卡》的旋律______,节奏______,给人一种______的感觉。
12. 《婚礼合唱》选自歌剧______,是一首经典的婚礼音乐,其旋律______,充满了______的氛围。
13. 合唱是指______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______或更多的人演唱。合唱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14. 混声合唱队队形一般分为______排,通常第一排是______,第二排是______,第三排是______,第四排是______。
15. 童声合唱队队形一般分为______排,通常第一排是______,第二排是______,第三排是______。
16. 和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______同时发声而构成的______组合。和声可以使音乐更加______、______。
17. 在音乐中,常用的力度符号有______(弱)、______(很弱)、______(中弱)、______(强)、______(很强)、______(中强)、______(突强)等。
18. 音乐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9. 节奏是指音乐中声音的______与______的关系,节奏型是指音乐中具有______意义的节奏。
20. 节拍是指音乐中______与______有规律地重复。
21. 圆舞曲是一种______拍子的舞曲,旋律______,速度可快可慢。
22. 一段体又称______,由一个______构成,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音乐意境。
23. 二段体又称______,由两个既______又______的乐段或段落构成。通常,第一部分为______,第二部分为______。
24. 长调的特点是节奏______,旋律______、______,句尾______,一般由______个乐句构成。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5. 短调的特点是节奏______,旋律______,结构______,多为______性歌曲。
26.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______、自己______的歌曲,以______创作、______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27. 独唱是由______独立演唱;齐唱是由______或______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轮唱是由______或______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统一旋律;领唱是由______或______引领众人齐唱或合唱的部分。
28. 音乐中,将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三部分,用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这种节奏型叫做______。
29. 西洋管弦乐乐队的乐器分组为______乐器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等)、______乐器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低音号等)、______乐器组(包括定音鼓、大军鼓等)、______乐器组(包括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
30.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分组为______乐器组(包括笛子、管子、唢呐等)、______乐器组(包括柳琴、琵琶等)、______乐器组(包括云罗、大锣等)、______乐器组(包括板胡、高胡等)。
31. 欧洲主要音乐流派有______音乐流派,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2. 表情术语是用______形式提示音乐作品演奏、演唱的______要求。
二、简答题
1. 简述合唱的艺术特点以及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2. 请分析《在灿烂阳光下》这首歌曲是如何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的。
3. 对比长调与短调民歌,它们在节奏、旋律、结构和表达内容上有哪些不同?
4. 无伴奏合唱与有伴奏合唱相比,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5. 举例说明音乐中的节奏型对音乐风格的影响。以《闲聊波尔卡》为例进行阐述。
6. 结合《婚礼合唱》,谈谈歌剧音乐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方面的作用。
7. 什么是和声?在合唱中,和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8. 简述西洋管弦乐乐队和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在乐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
9. 音乐的基本要素中,旋律和节奏的关系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三、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 轮唱;刚果南部加丹加省
2. 二声部合唱;合唱
3. 升号;还原符号
4. 90
5. 印青;《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天路》(或《西部放歌》等其代表作均可)
6. 三段体;三;呈示;对比展开;变化再现
7. 蒙古族;悠远、平静;家乡
8. 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
9. 人声;乐器;声部;声区;音色
10. 波西米亚;二
11. 优美流畅;明快活泼;轻松愉悦
12. 《罗恩格林》;庄重典雅;幸福喜庆
13. 两个声部;两个;同声合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
14. 四;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
15. 三;女高音;女低音;男童声(或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等合理表述)
16. 音高;音响;丰富;饱满
17. p;pp;mp;f;ff;mf;sf
18. 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
19. 长短;强弱;典型
20. 强拍;弱拍
21. 三;优美流畅
22. 一部曲式;乐段
23. 单二部曲式;对比;统一;呈示;对比展开
24. 自由;舒展;辽阔;悠长;两
25. 整齐;优美抒情;工整;叙事
26. 创作;演唱;口头;口头
27. 一人;两人;两人;两个;两个;一人;数人
28. 三连音
29. 木管;铜管;打击;弦
30. 吹管;弹拨;打击;拉弦
31. 古典主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32. 文字;表情
(二)简答题答案
1. 合唱的艺术特点以及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艺术特点: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声乐表演形式,通过多个声部的交织配合,能够产生丰富、和谐的音响效果。不同声部的旋律相互呼应、补充,形成多层次的音乐织体,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音乐风格,从激昂澎湃到温柔抒情等。
重要性:在音乐学习中,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音乐作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准、节奏把握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因为在合唱中需要准确地演唱自己的声部同时与其他声部协调;还能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诠释能力,通过对不同风格合唱曲目的学习,拓宽音乐视野。
2. 《在灿烂阳光下》表达对中国共产党感激之情的方式:歌曲运用十分朴素的语言,仿佛是一位年轻人饱含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思想上的启迪,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历程以及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从“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等歌词中,直白地表达出对党的感恩,旋律上采用抒情与激昂相结合,抒情部分如诉说般表达内心的感激,激昂部分则更加强化这种情感,让听众深切感受到对党的热爱与感激。
3. 长调与短调民歌的不同:
节奏:长调节奏自由,而短调节奏整齐。
旋律:长调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短调旋律优美抒情。
结构:长调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结构相对简单但更注重旋律的延展性;短调结构工整。
表达内容:长调内容主要是怀念故乡、赞美家乡等宏大的情感;短调多为叙事性歌曲,讲述生活中的故事等。
4. 无伴奏合唱独特的魅力:无伴奏合唱仅用人声演唱,能充分发挥男女不同声部、声区、音色的表现力,避免了乐器伴奏可能带来的干扰,让人更专注于人声的和谐之美。整体上能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营造出纯净、空灵的音乐氛围,比如在演唱《牧歌》时,无伴奏合唱能更好地展现出那种悠远、平静的意境,通过人声的强弱、音色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5. 音乐中的节奏型对音乐风格的影响(以《闲聊波尔卡》为例):节奏型是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对音乐风格起着关键作用。《闲聊波尔卡》是二拍子舞曲,其节奏明快活泼,采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和快速的音符组合,这种节奏型使得音乐充满动感和活力,一听就有想要随之舞动的冲动,鲜明地体现出波尔卡舞曲热情、欢快的风格特点,如果改变其节奏型,比如将快速的节奏变慢,切分节奏去掉,就会完全改变其原有的风格,不再具有那种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感觉。
6. 歌剧音乐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方面的作用(结合《婚礼合唱》):歌剧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多种元素来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婚礼合唱》旋律庄重典雅,采用了舒缓而稳定的节奏,和声丰富和谐,在婚礼场景中,它能够很好地营造出幸福喜庆的氛围,表达出新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以及婚礼现场的庄重与喜悦,让听众和参与者都能深深感受到婚礼的神圣和幸福,增强了情感的共鸣,使整个婚礼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动人。
7. 和声的定义及在合唱中的作用:
定义:和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音高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作用:在合唱中,和声可以使音乐更加丰富、饱满。不同声部的和声组合能够创造出层次感,比如女高音的明亮、女低音的醇厚、男高音的高亢、男低音的深沉相互配合,通过和声可以构建出和谐的音响效果,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使合唱曲目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和多样化,还能帮助合唱者更好地把握音准和节奏,使合唱更加整齐、和谐。
8. 西洋管弦乐乐队和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在乐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
西洋管弦乐乐队:木管乐器组有短笛、长笛、双簧管等,音色丰富多样;铜管乐器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低音号等,声音宏大响亮;打击乐器组如定音鼓、大军鼓等,增强节奏和气势;弦乐器组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是主要的旋律声部,音色优美。整体上音色融合度高,注重和声效果。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吹管乐器组有笛子、管子、唢呐等,音色各具特色,表现力强;弹拨乐器组如柳琴、琵琶等,擅长演奏旋律和节奏;打击乐器组如云罗、大锣等,种类繁多,节奏丰富;拉弦乐器组有板胡、高胡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音色。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更强调各乐器的个性展现以及民族音乐风格的表达。
9. 旋律和节奏的关系(举例说明):旋律和节奏是音乐中紧密相连的两个基本要素。旋律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符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音程关系排列而成的线条,它是音乐的核心,能够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和主题;节奏则是音乐中声音的长短与强弱的关系,它为旋律提供了韵律和动感。比如在歌曲《卡农歌》中,旋律优美动听,而节奏上采用了轮唱的形式,每个声部在不同的时间进入,通过节奏的巧妙安排,使得各个声部的旋律相互交织,增强了音乐的层次感和趣味性,如果没有合适的节奏,旋律就会显得平淡无奇,而没有旋律,节奏也会缺乏情感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