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多彩校园——动态与场景表现》知识清单(含答案) 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多彩校园——动态与场景表现》知识清单(含答案) 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6-23 22:3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多彩校园——动态与场景表现 》知识清单
一、填空部分
(一)《精彩瞬间》
1. 速写是一种________记录生活形象的绘画方法,它着重抓住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2. 人物速写中,头部比例一般成年人头部高度可分为“________”,“三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段距离大致相等;“五眼”指________ 。
3. 以头部高度为单位,成年人全身高度大约为________个头高,七年级阶段青少年全身高度大约为________个头高。
4. 人物的动态是否稳定取决于________是否稳定,在站立姿势中,重心一般在________;在行走姿势中,重心会________ 。
5. 速写中,用来勾勒物体外形,明确物体大致形状和边界的线条是________ ;用于体现物体内部结构关系的线条是________ ;重点表现物体动态趋势,突出动作特征和力量感的线条是________ 。
6. 依据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变化规律,光线直射的部分为________ ,光线无法照射到的部分为________ ,亮部与暗部之间过渡的区域为________ 。
7. ________是亮部与暗部的分界线,通常颜色最深。
8. 物体遮挡光线后在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形成的影子是________ 。
9. 人物速写步骤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律动青春》
1. 雕塑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
2. 雕塑的材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列举四种) 。
3. 动态人物雕塑创作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按先后顺序) 。
4. 在观察雕塑作品时,可以从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所处环境等角度来谈感受。
5. 雕塑作品中,通过对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动态 。(至少写出三点)
二、简答部分
(一)《精彩瞬间》
1. 简述速写的特点。
2. 线条在人物速写中有哪些作用,请举例说明。
3. 明暗表现中光影原理是怎样的,在校园场景速写中如何运用?
4. 如何进行人物速写,请详细描述步骤及每个步骤的要点。
5. 请分析一幅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速写作品,从内容、线条、明暗、构图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律动青春》
1. 不同材质的雕塑在质感表现上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2. 举例说明如何从造型角度分析雕塑作品表现人物动态的方式。
3. 说一说在创作动态人物雕塑时,如何体现人物的动感和活力 。
4. 选择一件你熟悉的雕塑作品,从造型、色彩、材质及所处环境等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
5. 简述雕塑与绘画在表现人物动态方面有哪些不同点 。
答案部分
(一)《精彩瞬间》
1. 快速;主要形态特征;动态趋势;精神气质
2. 三庭五眼;从发际线到眉骨;眉骨到鼻底;鼻底到下巴;头部正面宽度大约等于五只眼睛的宽度
3. 七个半到八;六个半到七
4. 重心;双脚之间;随着脚步的移动而变化
5. 轮廓线;结构线;动态线
6. 亮部;暗部;灰部
7. 明暗交界线
8. 投影
9. 观察与构图;确定轮廓;深入刻画;调整完善
(二)《律动青春》
1. 圆雕;浮雕
2. 金属;石材;木材;黏土;塑料(答案不唯一,列举常见材质即可)
3. 构思;塑形;细化;整理修饰(答案不唯一,合理步骤即可 )
4. 造型;色彩;材质
5. 姿态;动作;表情;肢体语言(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三)《精彩瞬间》简答答案
1. 速写的特点:
- 简洁性:以简洁的线条和概括的表现手法,去除对象繁琐细节,突出主要特征和动态。例如画校园里一群同学聊天场景,用简洁线条勾勒大致姿态和位置关系,传达整体氛围。
- 生动性:能快速捕捉对象瞬间的生动姿态和神情,画面充满活力与动感。如记录校园运动会接力赛交接棒瞬间,展现运动员紧张专注神情和快速动作。
- 即时性:可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在校园任何角落看到感兴趣瞬间,都能立刻拿出纸笔记录。
2. 线条在人物速写中的作用:
- 轮廓线:勾勒物体外形,明确大致形状和边界。画人物速写时,用流畅轮廓线描绘人物头部、身体、四肢外形轮廓呈现人物形象。如画跳绳同学,用轮廓线勾画出身体弯曲形态、手臂甩绳轨迹及腿部跳跃姿势。
- 结构线:体现物体内部结构关系,帮助理解物体构成和形态变化。以人体为例,表现人体骨骼和肌肉连接、起伏关系,使人物更真实立体。如画站立人物,通过结构线表现脊柱垂直走向、肩部与手臂连接关节结构等。
- 动态线:重点表现物体动态趋势,突出动作特征和力量感。画跑步运动员时,强调身体前倾角度、腿部蹬地和摆动力度,展现速度与活力。
3. 明暗表现的光影原理及在校园场景速写中的运用:
- 光影原理:依据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变化规律进行表现。光线直射部分为亮部,无法照射到的部分为暗部,亮部与暗部之间过渡区域为灰部。
- 在校园场景速写中的运用:在校园场景速写中,若阳光照射在教学楼一侧,受光面墙面为亮部,背光面墙面为暗部,窗户、阳台等处于半阴半阳区域则为灰部。通过表现这些明暗变化,可以增强画面立体感和空间感,使校园场景更真实。
4. 人物速写步骤及要点:
- 观察与构图:仔细观察人物整体动态和姿态,确定画面构图。构图时注意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画一位在校园花园里读书的同学,可将同学安排在画面中心偏左或偏右位置,周围适当添加花草树木丰富画面背景 。要点在于准确把握人物动态和画面整体布局。
- 确定轮廓:用轻淡线条大致勾勒出人物头部、身体、四肢轮廓,确定基本形态和比例关系。此步骤不注重细节,重点把握整体动态和外形特征。
- 深入刻画:从人物头部开始逐步深入,描绘五官、发型、服装等细节,同时用线条表现身体结构和动态变化,适当运用线条疏密变化表现光影和质感。
- 调整完善:退后远距离观察画面,检查人物比例、动态是否准确,线条是否流畅,画面整体效果是否协调,对问题进行调整完善,使人物形象更生动鲜明。
5. 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速写作品分析(假设作品描绘校园篮球赛场景):
- 内容:作品展现了校园篮球赛激烈场景,球员们奔跑、传球、投篮,表情专注,生动体现了校园体育活动的活力与激情,传达出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 线条:运用流畅且富有变化的线条。用轮廓线清晰勾勒出球员们的身体形态和动作姿态;结构线表现了人体关节和肌肉的结构;动态线突出了球员们快速移动、跳跃等动作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比如在表现球员跳跃投篮动作时,动态线强调了身体向上伸展的趋势和腿部蹬地的力度 。通过线条疏密变化,表现出球员服装的褶皱和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 明暗:利用简单的明暗对比增强画面空间感和立体感。在光线处理上,假设阳光从一侧照射,受光面的球员身体部分用较浅线条或留白表现亮部,背光面用较密线条表现暗部,明暗交界线明确,突出球员立体感。同时,地面上球员的投影也增强了画面真实感。
- 构图:采用中心构图,将正在投篮的球员置于画面中心,周围围绕其他球员和观众,突出主体的同时,展现了整个比赛场景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画面疏密得当,主体突出,营造出紧张热烈的比赛氛围。
(四)《律动青春》简答答案
1. 不同材质雕塑在质感表现上的不同:
- 金属材质:如不锈钢雕塑,具有光滑、坚硬、反光性强的质感特点,能表现出科技感、现代感和冷峻的气质。比如一些现代抽象金属雕塑,利用金属的光泽和质感,展现简洁流畅的线条和独特造型 。
- 石材材质:像大理石雕塑,质感细腻、温润,纹理自然,给人一种庄重、典雅、永恒的感觉。古希腊的大理石雕塑,通过细腻的石材质感,完美呈现人物肌肤的质感和优美姿态。
- 木材材质:具有温暖、质朴的质感,能体现出自然、亲切的氛围。木雕作品常常保留木材的天然纹理和色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如一些传统民间木雕,造型古朴,材质质感亲切。
- 黏土材质:可塑性强,质地柔软,干燥后有一定硬度。用黏土制作的雕塑能表现出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形态,质感较为温和,如一些儿童手工黏土雕塑作品,充满童趣 。
2. 从造型角度分析雕塑作品表现人物动态的方式:以罗丹的《思想者》为例,雕塑中人物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巴,身体前倾。从造型上,人物的肢体动作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动态姿势。身体的曲线和各部分肢体的扭曲、伸展,生动地表现出人物陷入沉思的状态。通过对人物肌肉的起伏和骨骼结构的体现,强化了动态的真实性和力量感。比如紧绷的腿部肌肉和微微弯曲的脊柱,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人物思考时内心的纠结与专注 。
3. 创作动态人物雕塑体现人物动感和活力的方法:
- 姿态设计:设计具有张力和动态感的姿态,如人物奔跑、跳跃、舞蹈等瞬间的姿势,使人物呈现出运动的趋势 。
- 肢体语言:通过人物肢体的伸展、扭转、弯曲等动作来传达活力,例如人物张开双臂欢呼,或者身体大幅度扭转表现出激动的情绪。
- 表情刻画:刻画生动的表情,如开心的笑容、专注的眼神等,与动态姿势相配合,增强人物的活力感。
- 材质运用:选择合适材质和处理方式,如利用金属材质的光泽和流畅线条表现快速运动的感觉;对黏土进行适当处理,表现出柔软身体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 。
4. 雕塑作品艺术特色分析(以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为例):
- 造型:《大卫》塑造了一个年轻、健美的男性形象,身体比例精准,姿态自然且充满力量感。人物站立,左脚向前,身体微微扭转,形成“S”形曲线,这种造型既体现了人体的优美,又展现出一种蓄势待发的动态,仿佛下一刻就要投入战斗。
- 色彩:大理石本身的白色纯净、素雅,没有过多色彩修饰,却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纯洁的感觉,突出了人物的英雄气质和神圣感。
- 材质:选用优质大理石,利用其细腻的质地,完美地表现出人物肌肤的质感,肌肉的起伏和骨骼结构都栩栩如生,展现出大理石材质在表现人体之美方面的独特优势。
- 所处环境:若将《大卫》放置在空旷、光线充足的大厅中,白色的雕塑在明亮光线下更加醒目,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使观众能从各个角度欣赏到雕塑的美。
5. 雕塑与绘画在表现人物动态方面的不同点:
- 空间维度:雕塑是三维立体的艺术形式,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围绕雕塑进行欣赏,能全方位感受人物动态在空间中的变化;绘画是二维平面的表现形式,通过线条、色彩等手段在平面上营造出人物动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 材料质感:雕塑通过真实的材料质感来表现人物,不同材料赋予人物不同的质感和气质;绘画则是运用颜料等媒介,通过色彩和笔触来模拟表现不同的材质质感 。
- 表现手法:雕塑主要通过对材料的塑形、雕刻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动态;绘画可以运用线条的疏密、色彩的冷暖对比、光影的变化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展现人物动态 。
- 观赏体验:雕塑能给人一种真实可触的实体感,观赏者可以近距离感受雕塑的体量和空间存在;绘画则是通过视觉欣赏,观众在一定距离外从画面中感受人物动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