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精子的形成过程回顾
卵泡
卵细胞
人的卵巢
卵细胞放大
1.形成场所:
图2-4 人的卵巢(横切面)示意图和卵细胞的电镜照片
卵巢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巢中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会发育成卵细胞
卵原细胞
卵细胞
减数分裂
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
课本P21第3段
卵细胞
卵泡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子形
成过程
卵细胞
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减数分裂Ⅰ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课本P21最后1段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精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减数分裂Ⅱ
精子形
成过程
卵细胞
形成过程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不久就退化消失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
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不久,三个极体就退化消失。
2. 过程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获得较多细胞质,可为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和早期胚胎发育提供
足够的物质和能量
均 等 分 裂:第一极体
不均等分裂:初级/次级卵母细胞
课本P22
笔记:
均 等 分 裂:初级/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
不均等分裂:初级/次级卵母细胞
3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和均等分裂
变形
4
1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新坐标P31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分裂图像分析
A
B
C
D
判断依据:
细胞质分配
不均等
有同源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A)
无同源染色体
次级卵母细胞(C)
均 等
有同源染色体
初级精母细胞(B)
无同源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D)
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或 极体
当堂训练(5min)
均 等 分 裂:初级/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
不均等分裂:初级/次级卵母细胞
如图甲、乙、丙是三种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完成有关问题:
(1)图甲细胞的名称是什么?请写出判断理由。
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而细胞质
均等分裂。
(2)图乙细胞中含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子细胞的名称是什么?
0;极体和卵细胞。
(3)图丙细胞得到的子细胞的名称是什么? 精细胞或极体。
《新坐标》P31
均 等 分 裂:初级/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
不均等分裂:初级/次级卵母细胞
1.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新坐标》P32
B
次级精母细胞/极体
均 等 分 裂:初级/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
不均等分裂:初级/次级卵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2.下列关于是动物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不同之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两个
次级精母细胞
B.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两个精细胞
C.卵细胞的形成不经过变形,精细胞要经过变形形成精子
D.染色体复制的时期不同
《新坐标》P32
D
相同: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
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 )
2.精原细胞是通过 减数分裂 形成的。 ( )
3.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
4.精子所含染色体数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 ( )
5.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 )
6.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个数比为1∶1。
( )
《新坐标》P30
有丝分裂
后期:2倍
次
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4
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精子)
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奇数,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细胞
一、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判断
【知识拓展】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辨别
新坐标P32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前期
中期
后期
注意:减Ⅰ后期若均分为初级精母细胞,不均分为初级卵母细胞;
减Ⅱ后期若均分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不均分为次级卵母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图像辨析
是否有同源染色体
无
有
减数分裂Ⅰ
有丝分裂
A2
减数分裂Ⅱ:
(A1)
(A3、A4)
A1
A2
A3
A4
二、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判断(1)
【知识拓展】
前期图形
新坐标P32
看是否联会
是
否
中期图形
是否有同源染色体
有
赤道板上
赤道板两侧
减数分裂 Ⅱ :
→有丝分裂 B1
→减数分裂 I:B2
B3
B2
B1
二、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判断(2)
【知识拓展】
无
B3
新坐标P32
着丝粒
排列
后期图形
是否有同源染色体
(看一边)
有
无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Ⅱ
C2
C3
C1
C2
C3
二、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判断(3)
【知识拓展】
C1
减数分裂 Ⅰ
新坐标P32
看着丝粒
是否分裂
是
否
末期图形
C1
C2
C3
二、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判断(3)
【知识拓展】
新坐标P32
是否有同源染色体
(看一边)
有
无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Ⅱ
C2
C3
C1
减数分裂 Ⅰ
看着丝粒
是否分裂
是
否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后期
中期
中期
后期
减数分裂Ⅰ后期
减数分裂Ⅰ前期
有丝分裂前期
减数分裂Ⅱ中期
减数分裂Ⅱ前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
看一看:下列6个图分别是什么分裂何时期的图像 有丝分裂中期减Ⅰ 后期减Ⅰ 前期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减Ⅱ后期4对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核DNA
染色体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核DNA
染色体
减数分裂
例1:在下图中,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以及精细胞
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 (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④和③
0
23
46
69
92
t
①
0
23
46
69
92
t
②
0
23
46
69
92
t
③
0
23
46
69
92
t
④
B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DNA
染色体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体
DNA
有丝分裂染色体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O
4N
2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时期
染色体数
O
4N
2N
S期
前期
后期
末期
时期
核DNA数
G1期
G2
中期
O
4N
2N
后期
时期
染色单体数
S期
G1期
G2
前期
中期
末期
间期
减Ⅰ前期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减Ⅰ末期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Ⅱ后期
减Ⅱ末期
减数分裂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减半
加倍
减半
2. 曲线图
G1
G2
S
前
中
后
末
前
中
后
末
染色体
4N
2N
N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平均分配到2个子细胞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
细胞分裂导致
染色体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
间期
减Ⅰ前期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减Ⅰ末期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Ⅱ后期
减Ⅱ末期
减数分裂每个细胞中DNA数目变化
加倍
减半
减半
2. 曲线图
G1
G2
S
前
中
后
末
前
中
后
末
DNA
4N
2N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DNA复制
细胞分裂导致核DNA
平均分配到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分裂导致核DNA
平均分配到成两个子细胞
间期
减Ⅰ前期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减Ⅰ末期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Ⅱ后期
减Ⅱ末期
减数分裂每个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0→4
减半
2→0
2. 曲线图
G1
G2
S
前
中
后
末
前
中
后
末
染色单体
4N
2N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DNA复制,形成
染色体单体
细胞分裂导致染色单体
平均分配到成两个子细胞
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
加倍,染色单体消失
G1
G2
S
前
中
后
末
前
中
后
末
2
1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一条染色上DNA数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
加倍,染色单体消失
2. 曲线图
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相关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
末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前 中 后 前 中
S
末期
末期
G1 G2 前 中 后 前 中 后
细胞分裂
着丝粒分裂
细胞分裂
DNA复制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
S
末期
后期
G1 G2 前 中 后 前 中 末
S
后期
G1 G2 前 中 后 末 前 中 末
DNA复制
细胞分裂
着丝粒分裂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总结变化原因:
①渐增:
②突增:
③减半: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细胞分裂
着丝粒分裂
3. 柱状图
G1
G2
S
前
中
后
末
前
中
后
末
2N
N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
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4N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核DNA数
1.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部分图像。P3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其中一定属于减数分裂的有哪些?
③④⑤⑧⑨⑩
①有丝分裂前期
②有丝分裂中期
③减Ⅰ中期
④减Ⅱ中期
⑤减Ⅱ前期
⑥有丝后期
⑦有丝末期
⑧减Ⅰ后期
⑨减Ⅱ后期
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辨析
1.判断方法
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
没有
是否配对
减Ⅱ
减Ⅰ
有丝分裂
是
否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前期
中期
后期
注意:减Ⅰ后期若均分为初级精母细胞,不均分为初级卵母细胞;
减Ⅱ后期若均分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不均分为次级卵母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图像辨析
【例1】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
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L→M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
④MN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受精作用
√
√
√
1.研究人员对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
分析,图1和图2为其细胞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示意图(仅展示部分染色体),
图3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数目比。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图1 图2 图3
A.图1细胞为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B.若图2细胞来自图1细胞,则其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C.图3中B→C的原因是DNA复制,E→F的原因是膜向内凹陷缢裂
D.图1细胞处于图3中的CE段,图2细胞处于图3中的FG段
B
卵
减数分裂Ⅰ后期
减数分裂Ⅱ中期
着丝粒分裂
CE
2.图1表示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
分析回答:
(1)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细胞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填字母)表示染色单体数。图1中的细胞________(填序号)
处于图2中的甲时期。
(3)在图2中丙处绘出细胞③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
分子数的柱形图。
减Ⅰ前期
着丝粒分裂
减Ⅱ后期
有丝中期
减Ⅱ前期
①④
次级卵母细胞
b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