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3 23:0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B;解析:“混天绫”的“混”应读 hùn,选项中注音为 hún,错误。
2. D;解析:“同频共震”应写作“同频共振”,“震”为错别字。
3. C;解析:“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显优势,“释放能量”搭配恰当,
“产生亲近感”“挖掘时代价值”符合语境,故选 C。
4. D;解析:原句语序不当,应先“点燃热情”再“映照决心”,D 项
修改正确。
5. A;解析:②句总述火箭成长,③①④⑤具体说明此次改进及影响,
顺序为②③①④⑤。
6.(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
雀春深锁二乔;(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解析:根据诗
句上下文及作者作品提示填写,注意“郎”“乔”等字的正确书写。
7.(1)参观事迹陈列室;(2)传承红色基因;解析:结合材料二纪念
馆布局和活动目标,填写合适的活动项目。
8.示例:通过研学活动,了解周保中将军事迹,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
我们应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学习,为国家做贡献。;解析:结合材料,
从了解历史、学习精神、自身行动等方面谈收获感悟。
9.(1)《周易》第二;(2)《说文解字》第一;(3)“春秋三传”
第六;(4)对古代诗歌感兴趣;解析:根据阅读需求和目录内容,对
应推荐章节。
10.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经历磨难仍坚守理想,启示我
们面对困难要坚强,为理想奋斗。;解析:任选名著,结合内容谈收获,
体现经典对人的影响。
11. B;解析:颈联是实写登楼所见,非想象,B项错误。
12.甲诗借“日暮乡关”直接抒情,乙诗借“故乡水送行舟”间接抒情;
解析: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的不同。
13.(1)同“披”,穿;(2)给予,赠送;(3)过错;(4)爱好;
解析:结合语境和文言知识,解释加点词。
14.(1)住在旅馆,主人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享受。
(2)追求学业精通,没有别的办法,就是专一罢了。;解析:准确翻
译关键词“逆旅”“食”“专”等。
15.勤奋刻苦、诚实守信、虚心求教、安贫乐道;解析:从甲文作者求
学经历中概括精神品质。
16.甲文以自身经历劝学,乙文以道理阐述劝学;解析:分析两文劝学
方式的不同。
17.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解析:文章围绕弘扬
“三种精神”展开,此为中心论点。
18.举例论证,列举高风林等人事例,论证“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
动者队伍”,增强说服力;解析:指出论证方法,分析作用。
19.示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应学习劳模精神,勤奋学习,培养
创新精神,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解析: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对
劳动的认识和启示。
20.引出下文对西南联大的回忆,反衬联大生活对作者的影响深远;解
析:分析开头写市内生活的作用。
21.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吴宓先生关爱学生,体现联大师生间的温情;
解析: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句子。
22.对西南联大的怀念、对联大师生情谊的珍视、对云南的热爱;解析:
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
23.语言平淡自然,如话家常,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写联大生活,充满生
活气息和诗意;解析:结合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分析语言特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