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前提升卷青岛版(五四学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前提升卷青岛版(五四学制)(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4 08: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前提升卷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填空题
1.327×26的积的个位是   ,250×40的积的末尾有   个 0。
2.下图中 , 则    °,   °。
3.某乐园一年累计接待游客量为3159800人次,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万人次。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人次。
4. 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或“=”。
5654879   5664897 1个平角-1个钝角   1个直角
480÷12   480÷30 a+(b-c)   a+b-c
5.一个八位数,最高位是3,万位上的数字是最高位上的2倍,千位与万位上的数字之和是8,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6.第二是活动。今年我县终于迎来了第36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悦悦他们班学生负责彩旗方队,如果每8人一行,5行多2人;如果每6人一行,正好是   (6、7、8行);悦悦班级一共有   (40、42、48)人。
7.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回来的速度比去时的速度慢 ,因此回来时比去时多用3分钟,他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分钟。
8.3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6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   。
10.把一副三角尺按图方式摆放,则∠1=   °,∠2=   °。
11. 下面的横线上最小填几
20×   >360 50×   261
30×   >809 80×   >493
9.如图,以A、B、C、D四人平均体重为基准,已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A、B、D三人体重(整千克数)。若画出表示C体重的条形图,则图中表示   kg;若 平均体重是40 kg,则B体重是   kg。
12.在计算135-3×4时,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13.如图,在两条水平的直线上共有6个点,以这些点为顶点能组成   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都有一条相等的   。
14.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或以“亿”为单位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
183240≈    万 397000000≈    亿
79240≈    万 909999999≈    亿
15.周末,小红先去图书馆借书,再去博物馆参观。如下图:从小红家出发,经过图书馆到博物馆,小红有   种不同的走法,最短的路程共走   千米。
二、判断题
16.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17.分针转180°时,时针转30°.
(  )
18.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所以直线比射线长。(  )
19.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
20.从1638中连续减去42,减39次结果才等于0。(  )
21.与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
22.小丁6分钟跑846米,小力4分钟跑568米,小丁跑得快。(  )
23.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一定小于被除数.(除数不为0)。(  )
三、单选题
24.135×□<8500时,□里最大能填(  )。
A.61 B.62 C.63
25.7.49亿这个数中的“4”表示(  )
A.4亿 B.4000万 C.400000 D.400万
26.小华7:50从家出发上学,8:10到学校,小华上学用了(  )
A.60分 B.40分 C.20分
2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明,我国约有14亿人。点滴事小,节约为大,如果我国每人每天节约10克米饭,那么全国每天可节约(  )吨米饭。
A.140000 B.14000 C.1400
28.数一数,下图中共有(  )条线段。
A.3 B.4 C.5
29.下列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
A.705÷8□ B.98÷1□ C.3□0÷30 D.69□÷71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B.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C.2022年的2月份只有28天。
D.已知a÷b=3……1,那么10a÷10b=3……1。
31.下面四个图形中,(  )的对称轴条数最多。
A. B. C. D.
32.如图,该图中有(  )条射线。
A.2 B.6 C.10 D.15
33. 聪聪和奇奇体验古代交通工具。聪聪选择了马车,奇奇选择了骑马,马车的平均速度为5.5千米/时,到目的地需要0.5小时,骑马的平均速度是马车的2.65 倍,奇奇比妙妙早(  )小时到达。(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A.0.19 B.0.2 C.0.31 D.0.3
34.甲乙两人同时骑车从相距60千米的A地到B地,甲每小时比乙慢4千米,乙先到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12km处与甲相遇,则甲的速度为(  )千米/时
A.10 B.8 C.12 D.16
四、计算题
35.直接写出得数
①130×5= ②350+72= ③420÷60= ④35×6=
⑤360÷30= ⑥65-19= ⑦4000÷8= ⑧360÷2÷9=
36.脱式计算。
26+14×(70-30) 340-20×5+40 (87+16)×(25÷5)
37.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①40×67= ②★38×96= ③20.2-9.3= ④14×23=
38. 求出下面图形中∠ 1、∠ 2 的度数。
39.求出下列各角的度数。
五、操作题
40.过 点画出已知直线l的垂线和平行线。
41.某学习小组对“雅迪”电动车专卖店第一季度A、B、C、D四种不同型号电动车的销量做了统计,绘制成如图两幅统计图。
(1)该店第一季度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车共    辆。
(2)通过计算,然后把这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六、解决问题
42.一本故事书有200页。小明已经看了96页,剩下的要在8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43.学校买来20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用去960元,2个排球的价钱和1个篮球的价钱相等,1个篮球多少钱?
44.一列火车上午10时从甲站出发,下午2时到达乙站,火车每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45.东东帮妈妈购买下图中的物品,正好赶上双十一搞活动,满3袋送1袋,东东带了390元,最多能买几袋?
46.瓜瓜和豆豆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瓜瓜要了13支,豆豆要了7支,瓜瓜又给豆豆4.5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47.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主题是“阅读改变未来”。甜甜新买的一本课外书一共252页,她前4天平均每天看18页,计划剩下的12天看完,则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48.甲、乙两人绕周长为 1000 米的环形广场竞走。已知甲的速度是 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现在乙在甲后面200米,则乙追上甲需要多少分钟?
49.一箱丰水梨有2层,每层有4个,平均每个丰水梨约重500克。这箱丰水梨大约重多少千克?(箱子质量不计)
50.开学初,学校购买了 155 盒彩色粉笔和 248 盒白粉笔,每盒都是 60支,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多少支
51.小丁阿姨负责收发单位的电子邮件,她每天查看电子邮件5次,第一次查看是上午9:00,第二次查看是上午11:00。如果她每次查看间隔的时间相同,那么她最后一次查看邮件是什么时候?
52.南湖影剧院的座位分上.下两层,楼下有560个座位,楼上有12排,每排有34个座位.
(1)这个影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
53.某商店在新学期开学时用476元购进了68个文具盒。若出售完这批文具盒老板至少想赚136元,则每个文具盒至少应该卖多少元?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2;4
【解析】解:327×26的积的个位是2;250×40=10000,所以积的末尾有4个0。
故答案为:2;4。
【分析】两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就是把两个乘数的个位乘起来,所得结果的个位就是积的个位;
计算出250×40的积,然后观察积中末尾0的个数即可。
2.40;140
【解析】解:∠3=180°-140°=40°;
∠4=180°-40°=140°。
故答案为:40;140。
【分析】看图可知:∠3与∠2组成了一个平角即180°,所以∠3=180°-∠2;
∠4与∠3组成了一个平角即180°,所以∠4=180°-∠3,据此解答即可。
3.315.98;316.0
【解析】解:31598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315.98万人次。保留一位小数是316.0万人次。
故答案为:315.98;316.0。
【分析】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从末位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再在后面加上“万”字;
把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把百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4.<;<;>;=
【解析】解:5654879<5664897;
1个平角-1个钝角=1个锐角<1个直角;
因为12<30,所以480÷12>480÷30;
a+(b-c)=a+b-c。
故答案为:<;<;>;=。
【分析】比较相同位数的大小,先比较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次高位上的数,然后依次进行比较即可;
平角=180°,90°<钝角<180°;
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
5.30062000;三千零六万二千
【解析】解:万位:3×2=6;千位:8-6=2,这个数写作:30062000,读作:三千零六万二千。
故答案为:30062000;三千零六万二千。
【分析】八位数最高位是千万位,用3乘2求出万位上的数字,用8减去万位上的数字求出千位上的数字,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写出这个数、读数时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只是要在后面加上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
6.7;42
【解析】解:8×5+2=40+2=42(人)
42÷6=7(行)
故答案为:7;42人。
【分析】行数×每行的人数+多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行的人数=行数。
7.12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
设去的速度为1,则回来的速度为:
回来与去时的速度之比是:
回来与去时的时间之比是:5:4
3÷(5-4)×4
=3÷1×4
=12(分钟)
故答案为:12
【分析】设去的速度为1,则回来的速度为。回来与去时的速度之比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时间与速度成反比,所以回来与去时的时间之比是:5:4。回来比去时多用了3分钟,这3分钟对应的是时间之比中的1份。因此,1份时间的长度为3÷1=3分钟。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是比例中的4份,所以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为4×3=12分钟。
8.90;180°
【解析】解:30°×3=90°;
30°×6=180°。
故答案为:90;180°。
【分析】钟面上共12个大格,平均每个大格是30°,几时整,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度数=30°×大格个数。
9.120;45
【解析】解:180°-60°=120°;
90°=45°=45°。
故答案为:120;45。
【分析】一副三角尺中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90°和45°、45°、90°;
平角=180°,直角=90°,∠1=平角-60°,∠2=直角-45°。
10.19;6;27;7
【解析】解:360÷20=18,所以括号里最小填19;
261÷50=5……11,所以括号里最小填6;
809÷30=26……29,所以括号里最小填27;
493÷80=6……13,所以括号里最小填7。
故答案为:19;6;27;7。
【分析】要求横线上最小填几,先用大于号右边的数除以左边的已知数,如果有余数,那么横线上最小填的数就是比商多1的数;如果没有余数,那么横线上最小填的数就是比商多1的数。
11.8;30
【解析】解:C的体重表示为:10+4-6=8(千克)
B体重:40-10=30(千克)
故答案为:8;30。
【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表示的是ABCD四人的体重与平均体重的差值,由于基准是四个人的平均体重,统计图中ABCD四人数据的总和应该是0,可以由此计算出C的体重;B的体重在图中表示为-10,用平均体重加上-10即为B的体重。
12.乘;减;123
【解析】解:在计算135-3×4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结果是123。
故答案为:乘;减;123。
【分析】在没有小括号,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计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13.16;高
【解析】解:4+6+6=16(个)
以这些点为顶点能组成16个三角形,
这些三角形都有一条相等的高。
故答案为:16;高。
【分析】以上面的两个点做三角形的底边,可以组成4个三角形;以下面的两个点做三角形的底边,可以组成(6+6)个三角形;据此解答。
14.18;4;8;9
【解析】解:183240≈18万;397000000≈4亿;
79240≈8万;909999999=9亿。
故答案为:18;4;8;9。
【分析】根据千位或千万位数字四舍五入,千位或千万位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1;千位或千万位数字小于5就直接舍去,在后面加上万或亿字即可。
15.6;3.2
【解析】解:3×2=6(种)
2+1.2=3.2(千米)。
故答案为:6;3.2。
【分析】小红有不同走法的种类数=小红家到图书馆道路的条数×图书馆到博物馆道路的条数;
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最短的路程共走的米数=2千米+1.2千米。
16.正确
【解析】解: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圆有无数条直径,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17.错误
【解析】解:分针转180°是6格,也就是0.5小时,那么时针转0.5小时是半格,也就是1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钟面上共12格大格,每个大格是30°,分针1小时转一圈,时针1小时转1大格。根据分针转的度数确定时间,根据时间确定时针转的格数和度数即可。
18.错误
【解析】解: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是无限长的;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是无限长的;射线和直线无法比较长短。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射线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
19.正确
【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0.正确
【解析】1638÷42=39,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一个数,要求减多少次等于0,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21.正确
22.错误
23.错误
【解析】被除数不是0,只有除数大于1时,所得的商才小于被除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一个非0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除以一个等于1的数,商就等与被除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商就大于被除数.
24.B
【解析】解:135×61=8235,135×62=8370,135×63=8505;
因为8235<8370<8500<8505,
所以135×□<8500时,□里最大能填62。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别计算出135×61、135×62、135×63的积,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5.B
【解析】解:7.49亿这个数中的“4”表示4000万。
故答案为:B。
【分析】7.49亿是用“亿”作单位,所以“4”在千万位上,表示4个千万,也就是4000万。
26.C
【解析】解:8时10分-7时50分=20分。
故答案为:C。
【分析】小华上学路上用的时间=小华到校时间-出发的时间。
27.B
【解析】解:10×14亿÷1000000
=14000000000÷1000000
=14000(吨)。
故答案为:B。
【分析】14亿人=1400000000人,1吨=1000000克,全国每天大约可节约米饭的质量=平均每人每天大约可节约米饭的质量×全国的人数。
28.C
【解析】
图中共有5条线段。
故答案为:C。
【分析】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据此解答。
29.C
【解析】解:A: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B: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一位数;
C: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30,商是两位数;
D: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故答案为:C。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等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字小于除数,商就是一位数。
30.C
【解析】解:A: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原来说法错误;
B:有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原来说法错误;
C:2022年是平年,2月有28天,正确;
D:已知a÷b=3……1,那么10a÷10b=3……10。原来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质数是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2是最小的质数,也是所有质数中唯一的偶数;
B: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最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D: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倍,商不变,余数会扩大10倍。
31.C
【解析】解:的对称轴条数最多,有无数条。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C项有无数条对称轴,其余各项都只有一条对称轴。
32.C
【解析】解:5×2=10(条)
故答案为:C。
【分析】射线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在这条直线上,每个点可以产生两条射线,共10条射线。
33.D
【解析】解:5.5×2.65=14.575(千米/时)
14.575×0.5=7.2875(千米)
7.2875÷5.5~1.3(小时)0.5-1.3=-0.8(小时)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骑马的平均速度再求出骑马到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最后用马车到目的地需要的时间减去骑马到目的地需要的时间即可。
34.B
【解析】设甲的速度为x,则乙的速度为(x+4)
(60-12)÷x=(60+12)÷(x+4)
48÷x=72÷(x+4)
48×(x+4)=72x
48x+192=72x
24x=192
x=8
即甲的速度为8千米/时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甲乙相遇时他们所行驶的路程,然后再结合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解答即可.
35.①130×5=650;②350+72=422;③420÷60=7;④35×6=210;
⑤360÷30=12;⑥65-19=46;⑦4000÷8=500;⑧360÷2÷9=20。
【解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解答;
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先划去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然后再计算,商不变,据此解答比较简便;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解答。
36.解:26+14×(70-30)
=26+14×40
=26+560
=586
340-20×5+40
=340-100+40
=240+40
=280
(87+16)×(25÷5)
=103×5
=515
【解析】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37.解:①40×67=2680
②38×96=3648
验算:
③20.2-9.3=10.9
④14×23=322
【解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38.解:∠ 1=180°-63°-62°=55°
∠ 2=180°-63°-32°-55°=30°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63°+62°=180°,据此可以得到∠1,而∠1+∠2+32°+63°=180°,据此解得∠2。
39.解:∠1 = 180° -40°= 140°
∠2= 180°-∠1 =180°-140°= 40°
∠3=180°-∠2 -30°= 180° -40°- 30°= 110°
【解析】40°的角与∠1组成平角;∠1与∠2组成平角;∠2、∠3与30°的角组成平角;据此解答。
40.解:如下:
【解析】 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然后平移三角板,让其另一条直角边与A点重合,过A点和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线,就是l的垂线;
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直尺的上边缘都与直线L重合,然后平移直尺,当直尺的上边缘正好与A重合时,过A沿直尺上边缘画直线,即为平行于l的直线。
41.(1)600
(2)解:600×30%=180(辆)
150÷600=25%
60÷600=10%
根据以计算数据把这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下图):
【解析】解:(1)210÷35%=600(辆)。
故答案为:(1)600。
【分析】(1)该店第一季度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车的总辆数=B型号的辆数÷所占的百分率;
(2)该店第一季度售出C型电动车的辆数=该店第一季度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车的总辆数×C占的分率;A种电动辆售出的辆数所占的百分率=A的辆数÷总辆数;D种电动辆售出的辆数所占的百分率=D的的辆数÷总辆数;据此画图。
42.解:200-96=104(页)
104÷8=13(页)
答:平均每天要看13页。
【解析】剩下的页数=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已经看了的页数,平均每天要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规定看完的天数,据此代入数值解答即可。
43.解:960÷(20÷2+6)
=960÷16
=60(元)
答:1个篮球60元。
【解析】20个排球相当于蓝球的个数=20÷1个篮球相当于排球的个数,所以学校相当于买篮球的个数=20个排球相当于蓝球的个数+学校原来买篮球的个数,所以1个篮球的个数=一共用去的钱数÷学校相当于买篮球的个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44.560千米
45.解:390÷26=15(袋)
15÷3=5(袋)
15+5=20(袋)
答:最多能买20袋。
【解析】最多能买的袋数=东东带的钱数÷小圆饼的单价+送的袋数。
46.解:瓜瓜多买数量:13-7=6(支)
铅笔单价:4.5÷(6÷2)=1.5(元)
答:每支铅笔1.5元。
【解析】先计算出瓜瓜比豆豆多要的铅笔数,再根据多出的钱数计算出每支铅笔的价钱。
47.解:252-18×4
=252-72
=180(页)
180÷12=15(页)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看15页。
【解析】剩下的页数=这本书一共的页数-前4天一共看的页数,所以剩下的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剩下的看完要的天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48.解:100×2=200(米/分)
200÷(200-100)=2(分钟)
答:乙追上甲需要2分钟。
【解析】本题为追及问题,先计算出乙的速度,再计算出两人的速度差,用他们的距离除以速度差得到的商就是追及的时间。
49.解:2×4×500
=8×500
=4000(克)
4000克=4千克
答:这箱丰水梨大约重4千克。
【解析】这箱丰水梨大约的质量=平均每层的个数×层数×平均每个丰水梨的质量。
50.解:(248-155)×60
=93×60
=5580(支)
答: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5580支。
【解析】盒数相同,因此可以先用每盒白粉笔支数减每盒彩粉笔支数求出每盒白粉笔比彩粉笔多的支数,再乘盒数就是一共多的支数;据此解答。
51.解:11-9=2(时)
2×(5-1)=8(时)
9时+8时=17时
答:她最后一次查看邮件是17:00。
【解析】她最后一次查看邮件的时刻=第一次查看的时刻+间隔的时间×(5-1),其中,间隔的时间=第二次查看的时刻-第一次查看的时刻。
52.(1)解:34×12+560
=408+560
=968(个)
答:这个影剧院一共有968个座位。
(2)解:560﹣34×12
=560﹣408
=152(个)
答:楼下比楼上多152个座位。
【解析】(1)这个影剧院一共有座位的个数=楼上有座位的个数+楼下有座位的个数,其中楼上有座位的个数=楼上有座位的排数×每排有座位的个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楼下比楼上多出座位的个数=楼下有座位的个数-楼上有座位的个数,其中楼上有座位的个数=楼上有座位的排数×每排有座位的个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53.解:(476+136)÷68
=612÷68
=9(元)
答:每个文具盒至少应该卖9元。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购买文具盒的进价+赚的钱数)÷购买的文具盒数量=每个文具盒的售价,据此列式解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