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分层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分层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4 19: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分层作业
一、基础知识夯实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赃物( ) 制裁( ) 箱箧( ) 瞥见( ) 晨曦(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iú( )璃 fà( )琅 huǎng( )若 diàn( )基
3.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丰功伟绩 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独一无二
(1)圆明园昔日的( )已( ),侵略者的暴行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这座宫殿的建筑风格( ),内部装饰( ),令人叹为观止。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2)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了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B. 雨果的这封信,不仅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揭露了侵略者的罪行。
C.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D.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6.仿照例句,以 “历史” 为话题写一句话
例句: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仿句:历史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深化篇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7.“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8.文中说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作者这样说有什么深刻含义?
9.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二)阅读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选段,回答问题。
承德避暑山庄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曾是中国一个重要王朝的背影。
清朝的皇帝是没有一个不喜欢打猎和旅游的,特别是康熙与乾隆,几乎每年都要到承德避暑山庄住一阵,带着皇子皇孙、王公大臣来呼吸新鲜空气,练骑射,顺便处理边疆事务。
山庄很大,本来觉得北京的颐和园已经大得令人咋舌了,它竟比颐和园还大整整一倍,据说装下八九个北海公园是毫无问题的。我在山庄里盘桓了大半天,印象最深的是它围墙的高大。它与长城相连,像长城一样把 “山庄” 与外界隔开。康熙与乾隆都在这里接待过外国使者,这些外国使者对长城以外的世界知道得很少,以为中国就是打猎、避暑的地方,当他们真的走到山庄的围墙之外,才惊讶地发现,墙外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康熙亲自树立的纪功碑石碑,与山庄的总体格局很不协调。这是中国历史上到处可见的那种碑。但它又是具体的。它暗示着我们,不要太沉醉于中国式的 “避暑山庄”,而应该睁大眼睛看看围墙之外的世界。
承德避暑山庄的围墙,避暑山庄的门,避暑山庄的桥,避暑山庄的树,避暑山庄的楼,避暑山庄的阁,都在诉说着一个王朝的兴衰。
10.文中提到承德避暑山庄比颐和园还大,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1.“康熙亲自树立的纪功碑石碑,与山庄的总体格局很不协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12.结合文本,谈谈你对 “不要太沉醉于中国式的‘避暑山庄’,而应该睁大眼睛看看围墙之外的世界” 这句话的理解。
三、实践能力拓展篇
13.假设你是一名导游,带领游客参观圆明园遗址公园,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圆明园的历史以及英法联军的暴行,同时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不少于 200 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夯实篇
zāng、cái、qiè、piē、xī
琉、珐、恍、奠
(1)富丽堂皇、荡然无存;(2)独一无二、富丽堂皇
(1)“惊骇” 指惊慌害怕;“不可名状”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2)“富丽堂皇” 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
C。A 选项 “通过”“使” 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 “通过” 或 “使”;B 选项语序不当,应改为 “不仅揭露了侵略者的罪行,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D 选项 “避免” 与 “不再” 表意重复,应删去 “不再”。
历史是岁月沉淀的记忆,是文明传承的脉络,是未来发展的基石。
二、阅读理解深化篇
(一)课内阅读
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通过正话反说,辛辣地讽刺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强烈愤慨和批判。
作者运用反语,以 “文明人” 和 “野蛮人” 的说法形成鲜明反差,深刻地揭露了英法联军打着 “文明” 的旗号,却干着烧杀抢掠等野蛮的侵略勾当,批判了所谓 “文明” 的虚伪性,也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与谴责 。
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持强烈的批判和谴责态度。从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直接将英法联军称为 “强盗”,毫不留情地批判他们的侵略暴行。
(二)课外阅读
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承德避暑山庄规模宏大的特点,为后文写其围墙高大,以及外国使者对中国的误解等内容做铺垫,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这座山庄的好奇和兴趣 。
作者通过写纪功碑石碑与山庄格局不协调,暗示清朝统治者自我标榜功绩,却在一定程度上固步自封,为下文表达不要沉醉于 “避暑山庄”,要关注外界世界的观点做铺垫,引发读者对王朝兴衰原因的思考 。
“避暑山庄” 象征着封闭、自我满足的状态,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熟悉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不能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而故步自封,要勇于突破局限,主动了解外部世界,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这样才能不断发展进步,避免重蹈历史上一些王朝因封闭而衰败的覆辙。
三、实践能力拓展篇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曾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汇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融合了中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园内不仅有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更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化典籍,被誉为 “万园之园”。然而,1860 年,英法联军的铁蹄无情地踏入这里,他们烧杀抢掠,将园内的珍宝洗劫一空,为了掩盖罪行,更是纵火焚烧,大火连烧三天三夜,这座堪称人间仙境的园林瞬间化为废墟。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巨大损失,更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伤痛。如今,我们站在这片遗址前,看着这些残垣断壁,要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但我们也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奋发图强,用我们的努力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