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夸父逐日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3夸父逐日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9 16:1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夸父逐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借助解释和利用工具书读懂课文。
3、说说课文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精神特点。
4、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文言文《自相矛盾》、《画蛇添足》等课文,对于文言文的形式已有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已积累的学习经验,对于课文的学习掌握应该不难。我会通过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精神特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上课的开始,我想请同学们看图片说说你读过的神话和传说。
【PPT显示图片:1、盘古开天辟地2、女娲造人3、嫦娥奔月4、后羿射日】
这节课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夸父逐日。
[PPT显示图片:夸父逐日]
板书课题:夸父逐日
1、借助注释,理解题目
①指名读课题
②指明说说题目的意思
③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认识文体
接下来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0页,读读课文,自己读。/
读完了,什么感觉?这篇课文跟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由回答)
我们平时学的课文容易懂,文言文有点难,没关系的,只要我们多读,就能把它学好。
活动2【讲授】多种形式朗读,培养语感
1、扫除文中生字
这篇课文有两个生字词,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PPT显示:渭(wei)河
邓(deng)林】
请同学们拼读一遍
②认识结构,记生字
2、范读课文
我们来听一下这篇课文的朗读,在听这个朗读的时候,纠正你刚才有没有读错的字音,认真听。
【PPT演示音频:朗读课文】
3、学生读课文
【PPT显示课文】
①请一个同学读课文
②读得好不好?指名评价。
③齐读
4、学生又读课文
【PPT显示去掉标点的课文】
没有标点符号的课文,还能读好吗?
①请一个同学读课文
②读得好不好?指名评价。
③齐读
5、学生再读课文
【PPT显示把文章竖起来,古代的书写格式】
古代的书写格式,还能读好吗?
①请一个同学读课文
②读得好不好?指名评价。
③齐读
活动3【讲授】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只有37个字,但它却描述了一个完整而生动的故事,能理解课文的意思吗?
1、请同学们先帮我理解这课的重点词语。
【PPT显示研读词语意思】
分别指名解决问题
2、课文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同学们商量讨论后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3、请同学试着连起来翻译。
一个读句子,一个讲翻译。(如果有讲得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
活动4【讲授】拓展交流,体会精神
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真不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故事。
【PPT播放夸父逐日故事】
1、从夸父逐日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夸父的什么精神?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
【PPT显示题目: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的什么精神?】
(学生自由回答)
请一些同学上来写出来作为板书。(胸怀大志、坚持不懈、勇于实践……)
2、在远古时代,有没有我们现在这么优越的生活环境?没有。那时的人们要获得生存,就不得不面对大自然非常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而夸父去追赶太阳,实际上是寄托了古人的一种愿望,那你想想,寄托了古人的什么愿望?
【PPT显示题目:夸父逐日寄托了古人的什么愿望?】
指名回答。(探索自然、征服自然)
3、齐读。
让我们带着一种敬佩、佩服的情感来读一遍课文。
4、这是一篇神话,你觉得它神在哪里?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逐走、饮、化……)这些词语或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夸张、想象)我们怎样读才能读出神话的味道呢?
①指名读
②评价:把它们读长一点,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③齐读
5、同学们,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胸怀大志、英勇顽强,请同学们列举一些有这种精神的例子。
【PPT显示:精卫填海蜗牛爬行愚公移山……】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1、人的一生总要有所追求,如果拥有了夸父逐日的精神和力量,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的呢?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坚持梦想,就会成功!希望同学们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拼搏,直到成功!
【PPT显示一句话:坚持梦想,就会成功!】
2、背诵课文
活动6【练习】达标练习
1、按原文填空。
夸父与日
,入日。
,欲得饮,饮于



不足,北饮
。未至,
。弃其杖,化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夸父与日逐走。
②渴,欲得饮。
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④未至,道渴而死。
⑤弃其杖,化为邓林。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表现了夸父的什么精神?
4、夸父逐日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