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4 09: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一、单选题
1.新考法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宽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5平方米;如果长减少3米,面积就减少12平方米。下面算式(  )可以计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
A.3×15 B.3×12
C.15÷3×12 D.(15÷3)×(12÷3)
2.图书角有32本书,其中故事书有 ,故事书有(  )本。
A.32 B.4本 C.8本
3.兰兰拍了60张照片,其中有29张是兰兰喜欢的。兰兰不喜欢的照片占照片总数的(  )。
A. B. C.
4.将一根长5.6米的竹竿竖直插入水中,触到河底时有2.6米露出水面。河水深(  )米。
A.2.6 B.3 C.8.2
5. 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比较两段绳子,(  )。
A.一样长 B.第一段长 C.第二段长 D.无法比较
6. 李师傅用一根铁丝缠绕粗细均匀的铁棒,绕了两圈后,剩下28厘米。再绕1圈后,还剩下19厘米。这根铁丝原来的长度是(  )厘米。
A.47 B.37 C.46 D.57
7.在装有40颗糖果的袋子里,每次拿的一样多,拿了6次后还剩下4颗,每次拿(  )颗。
A.5 B.6 C.4
二、判断题
8.如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  )
9.3吨铁比3吨木料重。(  )
10.把一根2.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
11.一个两位数和99相乘,所得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12.张伯伯是在1980年2月29日出生的.(

13.长方形的长增加3米,宽减少3 米,长方形的面积不变。(  )
14.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一定相等。(  )
15.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

三、填空题
16.上午8时用24时计时法是   ,20:50用普通计时法是   。
17.18×35 的积的末尾有   个0,29×45 的积是   位数。
18.12月份有   天,6月份有   天.
19.从54里面减去6,连续减   次后得数是6。
20.120秒=   分 1时30分=   分
   吨=5000千克 7000克=   千克
21.18×2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22.2023年11月在南宁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16岁的“五金王”张展硕在50米泳道上游了4个来回,他一共游了   米。
23.◎◎◎◎◎◎◎◎◎◎◎◎◎◎◎
◎◎◎◎◎◎◎◎◎
(1)第一行去掉   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一行拿给第二行   个◎,两行的个数就同样多。
四、口算与估算
24.直接写出得数。
40×10= 22×20= 440÷4= 39÷3=
150+60= 0.8+0.5 = 9.7-8.3= 730-30=
279÷7≈ 558÷8≈ 31×19≈ 49×11≈
五、竖式计算
25.用竖式计算
①62×42=
②58×79=
③77×91=
④35×64=
⑤18×53=
⑥12×84=
六、脱式计算
26.脱式计算。
7×4+25 54÷(43-37) 63÷9+34
(77-69)×7 18-6÷3 (32+16)÷8
七、操作题
27.从下面的分数中任选一个圈记,在方框中画图表示出来。
八、解决问题
28.学校要开运动会,准备做4800面彩旗布置运动场。学校把这个任务平均分给25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29.如图,本次活动在长12米,宽8米的教室进行,教室中间有一条宽2米的小长方形过道作为购买区域。购买区域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0.某公司办公楼有两层,现在要装饰办公区。
(1)每层放6盆绿植(如图),一共需要多少钱
(2)公司共买了144个摆件,正好每个办公室摆3件,每层有多少间办公室 (每层办公室数量相等)
31.新冠状肺炎期间某小区门口值班志愿者有女同志 39人,男同志 45 人。如果4个人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32.李老师买来一些苹果,如果每人分3 个,可以分给24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多分1个,能分给几个小朋友?
33.三年级有5个班,每班51人,如果每人买3个练习本,三年级一共能买多少个练习本
34.为大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开展了黑板报评比活动。三(1)班同学设计的板报长20分米、宽12分米,现在要在板报的正中间设计一个边长为6分米的正方形区域作为“阅读花园”。(如图)
(1)板报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除去“阅读花园”,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5.三根3分米长的木棍像下图这样连接起来,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可以列式:(15÷3)×(12÷3)。
故答案为:D。
【分析】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长×宽=(增加的面积÷增加的宽) ×(减少的面积÷减少的长)。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32÷4=8(本)
故答案为:C。
【分析】32本书被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图书总数÷分成的总份数=一份的量。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60-29=31(张)
31÷60=。
故答案为:B。
【分析】照片总张数-兰兰喜欢的张数=兰兰不喜欢的张数;兰兰不喜欢的张数÷照片总张数=兰兰不喜欢的照片占照片总数的几分之几。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5.6-2.6=3(米)
故答案为:B。
【分析】竹竿长-露出水面的长度=河水深。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第一段占全长:1-=,,所以第二段长。
故答案为:C。
【分析】第二段占全长的,以全长为单位“1”,用1减去第二段占的分率求出第一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比较后判断哪段绳子长。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28-19=9(厘米)
9×3+19
=27+19
=46(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这根铁丝原来的长度=平均绕每圈的长度×绕的圈数+还剩下的长度;其中,平均绕每圈的长度=绕了两圈后剩下的长度- 绕了三圈后剩下的长度。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40-4)÷6
=36÷6
=6(颗)。
故答案为:B。
【分析】平均每次拿的颗数=(糖果的总颗数-剩下的颗数)÷拿的次数。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把整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占1份,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分数中的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涂色部分占几份,分子就是几。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3吨=3吨,3吨铁和3吨木料同样重。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3吨=3吨,无论什么物体质量相等。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2.5÷5=(米);
1÷5=,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根绳子的总长度÷平均分的段数=每段的长度;
把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单位“1”÷平均分的段数=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一个两位数和99相乘,所得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最高位数字的乘积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四位数;最高位数字的乘积不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三位数。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因为1980÷4=495,没有余数,所以1980年是闰年,2月有29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整百年份的必须是400的倍数,平年一年是365天,闰年一年是366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据此判断。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假设长方形的长是17米,宽是13米,原面积:17×13=221平方米,
长增加3米,宽减少3米,变化后的面积: (17+3)×(13-3)=20×10=200平方米,
长方形面积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举例算出结果判断即可。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周长相同的图形可以是多种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即使这些图形的周长相同,由于形状不同,其面积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周长相同并不意味着面积相同。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3×3=9,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周长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周长扩大3倍;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9倍。
16.【答案】8时;晚上8时50分
【解析】【解答】上午8时用24时计时法是8时,20:50用普通计时法是晚上8时50分.
故答案为:8时;晚上8时50分.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加上12,据此解答; 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时刻没有超过12的,直接加上限制词(凌晨、早上、上午、中午),超过12的,不仅需要减12,还要加上限制词,据此解答.
17.【答案】一;四
【解析】【解答】解:18×35=630,积的末尾有一个0;
29×45=1305,积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一;四。
【分析】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判断。
18.【答案】31;30
【解析】【解答】12月份是31天,6月份是30天。
【分析】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即1、3、5、7、8、10、12月,大月有31天;有4个小月,即4、6、9、11月,小月是30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19.【答案】8
【解析】【解答】(54-6)÷6=8(次)
故答案为:8。
【分析】因为54-6=48,所以求从54里面减去6,连续减几次后得数是 6,就是求从48里面减去6,连续减几次后得数是0,求48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即可。
20.【答案】2;90;5;7
【解析】【解答】解:120秒=2分;1时30分=90分;5吨=5000千克;7000克=7千克。
故答案为:2;90;5;7。
【分析】1分=60秒,1时=60分,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根据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单位即可。
21.【答案】1
【解析】【解答】 因为18×25=450,所以18×25的积的末尾有1个0。
故答案为:1。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解答。
22.【答案】400
【解析】【解答】解:2×4×50
=8×50
=400(米)。
故答案为:400。
【分析】一共游的长度=游泳道长度的个数×泳道的长度,其中,一个来回是游2个泳道的长度,游4个来回,则2乘4再乘泳道的长度。
23.【答案】(1)6
(2)3
【解析】【解答】解:(1)15-9=6(个);
(2)(15-9)÷2
=6÷2
=3(个)。
故答案为:(1)6;(2)3。
【分析】(1)要使第一行和第二行同样多,第一行去掉◎的个数=第一行◎的个数-第二行◎的个数;
(2)要使第一行和第二行同样多,第一行拿给第二行◎的个数=(第一行◎的个数-第二行◎的个数)÷2。
24.【答案】40×10=400 22×20=440 440÷4=110 39÷3=13
150+60=210 0.8+0.5=1.3 9.7-8.3=1.4 730-30=700
279÷7≈40 558÷8≈70 31×19≈600 49×11≈500
【解析】【分析】计算小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小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当10继续减;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把三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然后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分别把它们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相乘。
25.【答案】解:①62×42=2604
② 58×79=4582
③77×91=7007
④ 35×64=2240
⑤18×53=954
⑥12×84=1008
【解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6.【答案】解:7×4+25
=28+25
=53
54÷(43-37)
=54÷6
=9
63÷9+34
=7+34
=41
(77-69)×7
=8×7
=56
18-6÷3
=18-2
=16
(32+16)÷8
=48÷8
=6
【解析】【分析】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27.【答案】解:
【解析】【分析】根据分数及其意义可知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涂其中的5份,据此画图即可。
28.【答案】解:4800÷25÷4=48(面)
答:平均每个小组要做48面彩旗。
【解析】【分析】彩旗总数÷班数=平均每个班做的彩旗数,平均每个班做的彩旗数÷每班的组数=平均每个组做的彩旗数。
29.【答案】16平方米
30.【答案】(1)解:65×6×2
=390×2
=780(元)
答:一共需要780元。
(2)解:144÷3÷2
=48÷2
=24(间)
答:每层有24间办公室。
【解析】【分析】(1)用每层放的盆数乘每盆的钱数求出每层需要的钱数,然后乘2即可求出一共需要的钱数。
(2)用摆件的总数除以每个办公室摆的件数求出办公室的总数,用办公室总数除以2即可求出每层的办公室数。
31.【答案】解:(39+45)÷4
=84÷4
=21(组)
答:一共可以分成21组。
【解析】【分析】一共可以分成的组数=(志愿者有女同志的人数+志愿者有男同志的人数)÷平均每组的人数。
32.【答案】解:3×24÷(3+1)=18(个)
答:可以分给18个小朋友。
【解析】【分析】每人分的苹果数3×分的小朋友数24=苹果总数72,苹果总数72÷每人分的苹果数4=分给的小朋友的人数18。
33.【答案】解:51×5×3
=255×3
=765(个)
答:三年级一共能买765个练习本.
【解析】【分析】用每班的人数乘班数求出总人数,用总人数乘每人买练习本的个数即可求出一共能买练习本的个数.
34.【答案】解:(1)(20+12)×2=32×2=64(分米)答:板报的周长是64分米。(2)20×12=240(平方分米)6×6=36(平方分米)240-36=204(平方分米)答:除去“阅读花园”,剩下的面积是204平方分米。
(1)解:(20+12)×2
=32×2
=64(分米)
答:板报的周长是64分米。
(2)解:20×12=240(平方分米)
6×6=36(平方分米)
240-36=204(平方分米)
答:除去“阅读花园”,剩下的面积是204平方分米。
【解析】【分析】(1)板报的周长=(板报的长+宽)×2;
(2)剩下部分的面积=板报的长×宽-“阅读花园”的边长×边长。
35.【答案】解:3分米=30厘米 
30+30+30=90(厘米)
90-5×2=80(厘米)
答:总长度是80厘米。
【解析】【分析】三根木棍像下图这样连接起来的总长度=三根木棍单独的长度相加-接头处的长度×2。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