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水为什么是蓝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3海水为什么是蓝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30 10:37:03

内容文字预览

13 海水为什么是蓝
【教材简析】:课文讲述了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根据议论性散文的特点,紧扣“好奇心”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读中体验,以读促悟,让学生在研读中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感受拉曼的心路,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好奇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勤学好问的求学观念。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了解印度科学家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
2.理解拉曼的发现给予人们的警示,把握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思考: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的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探究“男孩的问号”,了解拉曼的心路
1.师导言:男孩的问号与拉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什么关系呢?
2.出示地中海男孩与母亲的对话(3~7段),思考讨论:从母子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指名回答(小男孩能从已经知道的知识里产生新的问题,想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孩子)
【由母子对话中男孩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感受男孩的好奇心,这为学生步步深入学习全文奠定基础。】 4.自由读9~11段,想一想:地中海轮船上的是一个怎样的男孩?他给拉曼带来了哪些影响?
【在学生充分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关键语句的把握,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的条理性。】 5.理解句子:
(1)“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
①理解“源源不断”,体会男孩强烈的好奇心。
②理解“愧疚”,说说拉曼愧疚什么?(引出下句)
(2)“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①理解男孩的已知:海水是蓝色的。
②理解男孩追求的未知: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③理解“他的心不禁一震”:男孩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给拉曼的内心带来震动。
师:这“一震”使他警醒,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科学家具有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多么重要。
④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
(3)“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
①指名说说对此句子的理解。
②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好奇心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动力!
【此部分感悟好奇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感悟好奇心对拉曼的作用。对课文中的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拉曼的心路。】? 6.教师简介李比希因失去好奇心而错失良机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对比,领悟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小结:多可惜啊!伟大的发现从身边轻易地溜走,由此可见,好奇心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保持好奇心才能深入地去研究,那拉曼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呢?
【举例说明科学家失去好奇心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进一步对比理解好奇心的作用,加深对文本内容的领悟。】
三、继续学文,了解“发现”
研读“拉曼效应”,体会科学探索精神。
1.学生默读12段,思考:拉曼是怎样一步步在“已知”中追求“未知”,从中有了哪些新的发现?
2.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3.指名反馈,了解拉曼的研究与发现。
(1)首先: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释,认为他的解释证据不足。(瑞利的观点是怎样的?)课件展示
(2)接着:他经过深入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蓝色的原理。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
(3)最后: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称为“拉曼效应”。
4.学生试画散射示意图,完成后实物投影仪展示。
5.展示反射和散射示意图,了解课外延伸: 海水为什么看上去是蓝色的?(教师指图讲解)
师过渡语: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个发现证明了光的粒子性学说的科学性,是光学研究的重大成就,因此拉曼成为了亚洲第一个获得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6.想一想:你认为拉曼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指名回答)
小结:是啊!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还有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和研究的科学精神……
【在学生研读拉曼的发现这一部分时,通过默读、思考,让学生感悟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还有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因为是这个男孩强烈的好奇心使拉曼对瑞利的结论产生了 怀疑 ,并对自己丧失好奇心感到 愧疚 ,产生了继续 探索 的动力。最终研究并发现了光散射效应,从而 获得 了诺贝尔奖的 殊荣 。
四、畅谈启示,拓展延伸
1.课件展示:你知道那些科学家或名人由好奇心而成功的故事呢?
2.课件出示牛顿、瓦特及鲁班的故事。
3.教师配乐诗朗诵,升华主题。
4.理解本文结尾段的中心句: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你“已知”的“未知”之中。
总结:对自己已知的留有好奇心,并努力在已知中不断探索,就可能有新发现,新收获。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升华主题与拓展延伸,以学生们所熟知的名人小故事激励孩子们保持好奇心并努力探索。】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将课文中你认为给人以启迪或教益的句子摘抄在采集本上。
板书:
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小男孩的? —— 拉曼
(好奇心) (光散射效应)

“已知”中探索“未知”
课件28张PPT。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海水为什么是蓝的13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课文梳理 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
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地中海?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思考讨论:

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小男孩的好奇心很强。 地中海轮船上的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给拉曼带来了哪些影响? 自由读第9~11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回答: 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
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
感愧疚。
源源不断愧疚拉曼回答了男孩的问题
为什么会“愧疚”呢?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
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
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已知未知1、男孩的“已知”和“未知”分别是什么?
2、“不禁一震”说明了什么?不禁一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好奇心是科学家进行发现与发明的动力!·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知识链接 1826 年,李比希读到了法国青年
化学家波拉德的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吃了一惊!论文作者波拉德发现
一种新的化学元素——“溴”(xiù)。李比希看完论文,后悔莫及!几年前,
曾有一位商人,拿着一瓶从海藻灰中提
取的红棕色的液体请他鉴定。他没有
深入研究,却告诉商人那是“氯化碘”,贴上了标签。就这样,由于他的粗心
错过了发现新元素的机会,李比希非
常惋惜。
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

拉曼是怎样一步步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请用“首先……接着……
后来……”的句式概括拉曼的研究过程和
结果) 首先: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释。
接着:深入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蓝色的原理。 后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发现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
可这一解释。它出自英国物理学家
瑞利。这位以发现惰(duò)性气
体而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曾用太
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
天空的颜色,并由此推断海水的蓝
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从这些描述瑞利的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接着,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
入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运用爱因斯
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
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
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
原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
蓝色的原理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海水看上
去呈蓝色的原因,不是因为海水反射了天空
的蓝色,而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 请同学们画出“散射”示意图(四人一组讨论画图)VS反 射散 射散射:散射就是光线通过空气中的尘埃等介质时,部分光线向多方面改变方向。想一想: 你认为拉曼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和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男孩强烈的好奇心使拉曼对瑞利的结论产生了 ,并对自己丧失好奇心感到 ,产生了继续 的动力。最终研究并发现了光散射效应,从而 了诺贝尔奖的 。怀疑愧疚获得殊荣
怀疑
愧疚
获得殊荣
探索探索按课文内容填空: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或名人
探索未知而成功的故事吗?说一说 瓦特小时候,看见烧开
的水壶直冒气,壶盖被一次
次的顶起,感到很好奇。于
是,他根据这个现象发明了
蒸气机。 瓦特和蒸汽机 有一天,一个苹果
从他经常散步的苹果树
上落下来,引起了他的
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
地而不朝天上去呢?在
苹果落地的启发下,他
发现了万有引力。 牛顿和万有引力鲁班造伞 一天,鲁班看见几个孩子在烈日下顶着荷叶玩,觉得很好奇。他就照着荷叶的样子做了起来。他用竹条和羊皮,反复做了许多次,终于造出了能开能收的伞。 有人说,
好奇是知识的萌芽; 也有人说,
好奇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还有人说,
是好奇心造就了科学家和诗人 。结束语即中心句:
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
也许新的发现就在你“已知”的“未知”之
中。
对自己已知的留有好奇心,并努力在已知中
不断探索,就可能有新发现,新收获。
将课文中你认为给人以
启迪的句子摘抄在采集本上。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