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中考六月模拟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中考六月模拟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4 10:29:33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6月学业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初三语文组审题:初三语文组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武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胚芽(pi)
矜持(jin)
自吹自擂(1i)
B.幌子(huǎng)狡黠(xi6)
咄咄逼人(duo)
C.迁徙(x1)
婆娑(su6)
咬文嚼字(jio)
D.粗拙(zhuo)
煞白(shà)
领首低眉(han)
2.下列句子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旺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着一张乡野村夫的险孔。
B.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C.他正想进屋把爷爷供得开了心,谁想爷爷尽把满腔怒火发阁到他身上。
D.落日的余辉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二项是(▲
一千米的赛道上,小明屏息衰神,准备进入最后的冲刺。拼尽全力冲过终点后,他终于如释重负地瘫坐在地上。回
想比赛时差点与前后的运动员摩肩接踵,他仍感到心有余悸。这时广播突然宣布他打破了校纪录,这个消息让他喜出望
外,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他享受着胜利的滋味。
A.屏息凝神
B.如释重负
C.摩肩接踵
D.喜出望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相聚在成都,为世界欢呼”的口号,突出了成都的包容性与世界性,彰显着“共享体有精神”的意义。②“成
都创造梦想,世界共享欢乐”的主题也同时传递欢乐与:力。③成都世运会将于2025年8月7日至17日举行,这是首
次中国大陆举办该项赛事。④成都将成功举办世运会,延续成都作为赛事名城。
A.①
B.②
C.⑧
D.④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
淞沅两,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20242025 学年度(下)6月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分,共 12分)
1. D(“颔首低眉”的“颔”应读 hàn)
2. B(A.“名门旺族”应为“名门望族”;C.“尽把”应为“竟把”;D.“余辉”
应为“余晖”)
3. C(“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此处用于赛道上的运动员,语境不当)
4. A(B.“同时”与“也”重复;C.“首次中国大陆”语序不当,应为“中国大
陆首次”;D.“将”与“成功”时态矛盾)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分,共 12分)
5. D(“澈”同“彻”,意为“穿透”)
6. B(A.表顺承/表修饰;B.均为“它的”;C.……的人/……的人,但甲文指“像……
的人”,乙文指“随从”;D.相当于“而”/因为)
7. A(“佁然”指静止的样子,“俶尔远逝”指忽然向远处游去,“翕忽”形容轻
快迅疾)
8. A(两文均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情感,甲文借雪景抒“痴”情,乙文借潭景表孤
寂,属于情景交融)
第Ⅱ卷(非选择题,76分)
三、默写(6分)
9.(1)(任选两句)
① 安居而天下熄(《孟子三章》)
② 起舞弄清影(苏轼《水调歌头》)
③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下片)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10.(4 分)
活动丰富:策划六大系列 240余场文旅活动,推出促消费场景和主题线路。
新兴玩法多样:“低空+旅游”“赛事+旅游”等创新形式吸引游客。
服务便利:双语指示、AI翻译、多语种服务等提升入境游体验。
交通通达:双国际机场、国际航线网络完善,铁路连接境外城市。
11.(3 分)
相同点:均用具体数据(如“679场”“173%”)增强说服力,体现内容真实性。
不同点:甲文数据聚焦文旅活动规模与消费增长,乙文数据侧重入境游订单与
服务覆盖范围。
12.(3 分)
放入 B 处更合适。材料中“241 个友城”“国际友城合作大会”等内容,承接 B
处“与全球多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进一步说明成都对外交往的深度,为后文
“跨国公司和全球人才爱上成都”作铺垫,而 A处聚焦旅游玩法,与材料主题不
契合。
五、作文(60分)
略(围绕“竞”与“静”的关系,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观察立意,文体不限,不
少于 600 字)
B卷(50 分)
一、诗歌鉴赏(4 分)
1.(2分)
反抗精神:“怒海碎龙宫”“敢向苍天问不公”体现对权威的挑战。
坚韧无畏:“玉骨铮铮”“斩妖除魔无塌骨”彰显不屈品格。
自主意识:“生死由我命不同”表达对命运的主宰。
2.(2分)
相同点:均展现坚守气节、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如哪吒“问不公”,文天祥“留
丹心”)。
不同点:哪吒的反抗更具叛逆性(对抗天庭),文天祥的气节侧重民族大义与爱
国忠诚。
二、课外文言文(12分)
3.(2分)A(“赤日”指烈日,“赤”意为“红色的”)
4.(6分)
① 恰逢龙王正在商议潮汛之事,忽然觉得梁柱要倒塌,急忙派夜叉披上铠甲、
拿着武器,到海中巡查。
② 哪吒靠近尸体查看,抽出龙筋作为绦带,笑着对随从说:“把这个献给父亲束
甲,难道不好吗?”
5.(4分)
示例一:认同赞美反抗权威。哪吒因夜叉、三太子挑衅而反抗,其行为是对强权
压迫的回击(如“弑神吏”“抽筋束甲”),体现对等级秩序的挑战,具有反抗精
神。
示例二:认同侍强凌弱。哪吒洗澡引发龙宫震动,却直接打死夜叉、抽筋剥鳞,
手段残忍,对水族赶尽杀绝,行为过激,属于恃强凌弱。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2分)C(艾青后期诗风更趋凝练,并非“口语化、散文化”)
7.(2分)
第一组: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如修改讲义),让他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坚定
了救国信念;谭波儿小姐对简·爱的信任(如澄清冤屈),给予她温暖与力量,
塑造了她独立的人格。
第二组:无常虽是鬼差,却比人更具同情心(如同情冤魂),讽刺人间不公;尼
摩船长反抗殖民压迫(如攻击军舰),追求自由与正义,二者均以不同方式展现
反抗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8.(4分)
A. 偶遇中年男子,一路同行
B. 母亲欣慰,火车未白坐
9.(4分)
情节铺垫:为后文陆总“朦胧中看到中年男子偷吃面包”作铺垫。
环境烘托:“天暗”“困意”暗示车厢的压抑氛围,反衬中年男子的窘迫。
人物刻画:体现陆总对母亲的依赖,与后文他的转变形成对比。
10.(4 分)
语言描写:中年男子对母亲撒谎“买的是卧铺票”,掩盖落魄处境,既体现他对
父母的孝心(不想让父母担心),也暗示农民工生存的艰辛,为陆总资助他埋下
伏笔。
11.(6 分)
结构圆合:以母亲“欣慰地笑了”呼应开头“想坐火车”的愿望,点明“火车
未白坐”的深意。
主题升华:陆总从“陪母亲坐火车”到“结清工钱、发红包”,体现其思想转变,
深化“孝与良知”的主题。
留白韵味:结局未写中年男子回家后的情景,引发读者对农民工处境的思考,
余味无穷。
四、语言运用(12 分)
12.(1)(2分)
标题①:家道中落,辗转求学
标题④:投身革命,文化抗争
(2)(4 分)
错误句①:“较有分量”改为“举足轻重”;
错误句⑥:“难点”改为“意义”;
错误句⑦:“启团”改为“开启”,“莅临”改为“走进”。
(3)(4 分)
图 2:笔尖如枪,刺穿虚伪的面具;文思如潮,荡涤封建的阴霾。
图 3:身影如松,挺立斗争的前沿;呐喊如钟,唤醒沉睡的国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