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易错点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易错点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4 10: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易错点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两数相除商是30。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3,那么商是( )。
A.90 B.30 C.10 D.270
2.,这是根据(  )进行简便运算的。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3.480÷4÷2和下面( )算式相等。
A.480÷(4÷2) B.480÷4×2 C.480÷(4×2)
4.下面物体中没有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5.读63020309这个数时,( )。
A.读三个零 B.读两个零 C.只读一个零 D.一个零也不读
6.明明骑车的速度是250米/分钟,小华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 )快。
A.明明 B.小华 C.两人一样快
7.71200000读作( )。
A.七千一百二十万 B.七十一万二千 C.七千二百万
8.东东的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坏了,如果想用这个计算器算出5688÷36的得数。可以用下面算式( )来代替。
A.5688÷18×2 B.5688÷20÷5688÷16 C.5688÷18÷2 D.5688÷18+2
9.把一根7分米的细木条锯成3段,(每段都是整分米数),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不可能是( )分米。
A.1 B.3 C.5
10.一列长200米的火车,每秒行驶32米,这列火车经过大桥时,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一共用了39秒。这座大桥长( )米。
A.1048 B.1248 C.1448
二、填空题
11. 千万是一亿。
12.三角形具有 性,不容易变形。
13.填上合适的数。
(1)25+42=42+
(2)480+(120+50)=(480+ )+
(3) ×43= ×56
(4)25×27×4=27×( × )
(5)570-175-125=570-( + )
(6)66× + ×34=( + )×15
14.林涵去超市买达能饼干,75元买了3千克。达能饼干的单价是( )元/千克。
15.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消息,截至2022年5月2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70162000剂次。从2020年12月首批新冠疫苗开始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一年半时间内,中国完成了世界上人数规模最大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剂次,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为( )亿剂次。
16.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如果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 )°。
17.学校舞蹈队,买了14套服装,每套服装145元。根据条件填空:
(1)表示买 套服装应付的钱。
(2)表示买 套服装应付 元钱。
(3)表示买 套服装应付的钱。
18.根据600×12=720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数。
600×1200=( ) 60×12=( ) 60×( )=7200
19.小明有故事书和童话书共30本,其中故事书比童话书多6本,小明有( )本故事书和( )本童话书。
20.找规律填数。
(1)32800,32900,( ),33100,33200。
(2)654321,165432,216543,( ),432165。
三、判断题
2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用(4,3)表示。
22.80570608这个八位数中所有的0都要读出来。( )
23.等腰三角形相邻两条边是2厘米、5厘米,它的周长是9厘米。( )
24.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状变化,周长不变。( )
25.数对表示的位置是第5列第6行。( )
26.“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八万里”是近似数。( )
27.用计算器计算15×16时,依次按键就可以得到结果.( )
28.199×99+199=(199+1)×99。( )
29.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8万,这个数最大是84999。 ( )
30.姐妹俩一共有20块糖果。姐姐给妹妹3块,姐妹俩的糖果就一样多。(20+3)÷2表示姐姐原来有多少块糖果。( )
四、计算题
31.口算。
640÷8= 15×5= 23×3= 480÷8=
16×50= 27×30= 90÷6= 48÷4=
32.直接写出得数。
700×60= 21×30= 430×2= 40×50=
3×140= 60×16= 90×500= 300×8=
33.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写出验算过程。

五、改错题
34.数学医院。(将不对的改正过来)
403+193 645-378+22
=400+193-3 =645-(378+22)
=593-3 =645-400
=590 =245
六、作图题
35.画一画。
(1)请在左图中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4格。
(2)请在左图中将三角形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5格。
(3)请在右图中将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4)请在右图中将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七、解答题
36.学校买了足球和篮球各25个,足球每个125元,篮球每个175元,买足球和篮球一共用了多少元?
37.我国古代算筹数码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下图:
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以此类推来表示任何自然数,遇零用空位表示。如:
73658 1209 6640
根据上面的信息,38752用算筹记数的方法怎么表示?
38.“六一”儿童节,四年级同学要进行团体操表演,演出服价格如下:
购买数量 1—50套 51—99套 100套以上
单价 78元/套 68元/套 58元/套
一班有33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0人,四班有34人。
(1)怎样购买划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共需要多少元?
39.商城按每台140元的价格,从工厂购进100台电风扇。商城按每台160元的价格卖出50台后,剩余的50台按每台130元的价格降价促销。照此计划,当100台电风扇全部卖出后,张明认为商城不能赚钱。你觉得他的想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40.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米640吨,如果由东仓库运出30吨给西仓库,两仓库存米量相等。东、西两仓库原来各存米多少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易错点测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A C A C C A
1.C
【分析】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几或乘几。
【详解】30÷3=1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46×98+46×2
=46×(98+2)
=46×100
=4600
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C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除法的性质可知,480÷4÷2=480÷(4×2)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的性质,常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4.D
【分析】三角形稳定性是指三角形的三边呈稳定结构,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等特点,据此判断。
【详解】A.自行车的车架是一个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B.椅子的腿和横梁构成了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C.电线杆的支架构成了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D.伸缩门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的特征,没有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D
5.A
【分析】整数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详解】63020309读作:六千三百零二万零三百零九,读了三个零。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读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明明骑车的速度是250米/分钟,他1分钟骑行250米,60分钟即1小时骑行(250×60)米。小华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他1小时骑行15千米,即15000米。再将两人1小时骑行的路程比较大小解答。
【详解】250×60=15000(米)
15×1=15(千米)
15千米=15000米
则两人一样快。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分别求出两人相同时间行驶的路程,再比较两个路程大小解答。
7.A
【分析】根据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先分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每一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所以,71200000读作七千一百二十万。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71200000读作七千一百二十万。
故答案为:A
8.C
【分析】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坏了,如果想用这个计算器算出5688÷36的得数,把36转换成(18×2),再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把算式5688÷(18×2)化为5688÷18÷2;据此解答。
【详解】5688÷36
=5688÷(18×2)
=5688÷18÷2
由于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坏了,想用这个计算器算出5688÷36的得数,四个选项中只有5688÷18÷2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C
9.C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当底边为1分米时,腰为:(7-1)÷2=6÷2=3(分米),3-3<1<3+3,所以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可能是1分米;
B.当底边为3分米时,腰为:(7-3)÷2=4÷2=2(分米),2-2<3<2+2,所以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可能是3分米;
C.当底边为5分米时,腰为:(7-5)÷2=2÷2=1(分米),1+1<5,围不成三角形,所以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不可能是5分米。
故答案为:C
10.A
【分析】等量关系式:这座大桥的长度=火车行驶的速度×时间-火车的长度。
(1)计算火车行驶的总路程:已知火车速度为每秒32米,经过大桥共用了39秒。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火车行驶的总路程为32×39=1248米。这里是因为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距离,32米每秒意味着每秒钟火车行驶32米,那么39秒行驶的距离就是32与39的乘积。
(2)计算大桥的长度:火车行驶的总路程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之和,火车长200米。那么桥长就等于火车行驶的总路程减去火车自身长度,即1248-200=1048米。这是因为总路程包含了桥长和火车长,把火车长去掉,剩下的就是桥的长度。
【详解】32×39-200
=1248-200
=1048(米)
故答案为:A
【点睛】火车过桥问题,涉及到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火车行驶的总路程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之和。我们可以先根据速度和时间求出火车行驶的总路程,再减去火车自身长度,就能得到桥的长度。
11.10个
【分析】十进制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千万和亿,百万和千万,都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它们的进率都是“十”,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0个千万是一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的数位、计数单位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2.稳定
【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特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3. 25 120 50 56 43 25 4 175 125 15 15 66 34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除法的性质:a÷b÷c=a÷(b×c);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交换律:a+b=b+a;减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5+42=42+25
(2)480+(120+50)=(480+120)+50
(3)56×43=43×56
(4)25×27×4=27×(25×4)
(5)570-175-125=570-(175+125)
(6)66×15+15×34=(66+34)×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4.25
【分析】由题目可知,根据总价÷数量=单价,用75元的总价除以3,即可求出饼干的单价。
【详解】由分析可知:
75÷3=25(元/千克)
所以达能饼干的单价是25元/千克。
15. 三十三亿七千零一十六万二千 337016.2 34
【分析】(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或者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据此改写。
(3)省略 “亿”后面的尾数求整数的近似数,也就是去掉亿位后面的尾数,千万位上的数是7,根据四舍五入法,向亿位进1,再舍去亿位后面的尾数,再在数的后边加上单位 “亿”。
【详解】3370162000读作三十三亿七千零一十六万二千;
3370162000=337016.2万;
3370162000≈34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16. 360 180
【分析】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不论三角形的大小,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均为180°,因此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还是180°。
【详解】180°+180°=360°
因此,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如果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180°。
17.(1)4
(2) 10 1450
(3)14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数,把得到的得数按数位对齐的方式写在横线的下方,中间要注意个位和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相乘时,如果有进位的,一定要记得把进位数也加上去。
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得到的数的末位与第一个数的十位对齐,其计算的方法和第一步,个位乘第一个乘数的方法是一致的,但是特别要注意算得的结果的个位要与十位对齐。
【详解】(1)是4×145的积表示4套衣服应付的钱。
(2)是1个十乘145表示10套服装应付的钱。
(3)是两次乘积的和表示14套服装应付的钱。
18. 720000 720 12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
【详解】600×12=7200
600×1200=720000 60×12=720 60×120=720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9. 18 12
【分析】
童话书的数量=(书的总数6)2,故事书的数量=童话书的数量+6,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2(本)
(本)
所以小明有18本故事书和12本童话书。
20. 33000 321654
【分析】(1)从左往右,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00,由此解答;
(2)观察前几个数字,654321,165432,216543,从左往右,依次将末位的数字放在最高位,由此解答。
【详解】(1)32800,32900,33000,33100,33200。
(2)654321,165432,216543,321654,432165。
【点睛】找出相邻两个数的差的规律,再根据规律进行求解。
21.√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列在前,行在后,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小括号,据此解答。
【详解】小军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表示小军的位置在 (4,3)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2.√
【分析】根据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80570608读作:八千零五十七万零六百零八,每个0都要读出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亿以内数的读法,熟练掌握相关数的读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腰长度相等,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周长是三角形三边长度之和。
我们需要先根据这些知识判断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再计算周长,最后判断题目说法是否正确。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2厘米。如果腰长是2厘米,底边长是5厘米,那么两腰长度之和为2+2=4厘米。因为4<5,不满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种情况不成立。
如果腰长是5厘米,底边长是2厘米,那么两腰长度之和为5+5=10厘米。因为10>2,且5+2=7>5,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2厘米。
【详解】根据周长的定义,将三边长度相加可得周长为5+5+2=12厘米。
题目中说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9厘米,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
【分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们的所有的线段的和,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四条边长度不变,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四个角的度数变了,即形状变化。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得:
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状变化,而四条边的长度没变,四条边的长度和不变,周长不变。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目的是学生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周长的认识,关键是明确拉伸过程中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不变。
25.√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据此分析。
【详解】数对表示的位置是第5列第6行。
故答案为:√
【点睛】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
26.√
【分析】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近似数:与实际接近的数,由此解答。
【详解】“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八万里”是一个与实际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是一个大约数,准确数是真实数。
27.×
【分析】
按照计算器的计算方法,用计算器计算15×16时,需要依次按即可得到结果。据此判断。
【解答】
解:按照计算器的计算方法,用计算器计算15×16时,需要依次按即可得到结果。即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8.×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解答。
【详解】199×99+199
=199×99+199×1
=199×(99+1)
≠(199+1)×99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的运用,(a+b)×c=a×c+b×c,要熟练掌握。
29.√
【解析】略
30.×
【分析】根据题意,两人一共有20块糖果,姐姐给妹妹3块,姐妹俩的糖果就一样多,由此可知:姐姐比妹妹多(3×2)块,根据和差问题,(两数和+差)÷2=较大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求姐姐原来有多少块糖果列式为:
(20+6)÷2
=26÷2
=13(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属于“和差问题”,根据(两数和+差)÷2=较大数,据此解答即可。
31.80;75;69;60;
800;810;15;12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口算即可。
【详解】640÷8=80;15×5=75;23×3=69;480÷8=60;
16×50=800;27×30=810;90÷6=15;48÷4=12。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的运用。
32.42000;630;860;2000
420;960;45000;2400
【详解】略
33.11180;3570;975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把两位数的个位、十位数字分别与这个三位数相乘,并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验算,交换乘数的位置,再计算。
【详解】172×65= 11180 35×102=3570 ★ 375×26=9750
验算:
34.(1)×;596;
(2)×;289
【分析】(1)计算403+193时,根据加法交换律,将403拆成400与3,先计算400+193,再用和加上3。
(2)根据减法的性质可知,645-378-22=645-(378+22)。而计算645-378+22不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应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详解】(1)×;改正:
403+193
=400+193+3
=593+3
=596
(2)×;改正:
645-378+22
=267+22
=289
【点睛】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减法的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
35.
【分析】(1)(2)根据平移的性质,分别将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各顶点按要求移动后,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3)(4)根据旋转的特征,分别将长方形和三角形绕指定的点进行旋转,指定点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详解】【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和旋转作图,图形平移注意三要素:即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图形旋转注意四要素:即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36.7500元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算出足球和篮球的总价再求和即可得解。
【详解】
(元)
答:买足球和篮球一共用了750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相关基本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7.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可以用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表示38752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据此解答。
【详解】
38752用算筹记数的方法表示为:。
【点睛】本题考查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关键是明确各个数位用横式还是竖式表示。
38.(1)四个班合起来购买
(2)7830(元)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购买的套数越多越便宜,所以应该四个班合起来购买,这样比较划算;
(2)首先将四个班总人数加一起看是多少人就是需要多少套衣服,然后再根据表格看对应的单价是多少元,用单价×数量即为总价。
【详解】(1)方案:四个班合起来购买。
(2)33+38+30+34
=71+30+34
=101+34
=135(人)
135>100
135×58=7830(元)
答:一共需要7830元。
39.不对;商城实际是赚钱了,理由:前50台赚了1000元,后50台亏损了500元,实际赚了500元。
【分析】电风扇进价是140元,现价是160元,每天赚(160-140)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台赚的钱数乘卖出的台数,即可求得降价前赚的钱数;降价后,每台亏(140-130)元,同理求出降价后亏的钱数。两者比较即可确定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据此解答。
【详解】(160-140)×50
=20×50
=1000(元)
(140-130)×50
=10×50
=500(元)
1000>500,赚钱了。
1000-500=500(元)
答:张明的想法不对;理由:前50台赚了1000元,后50台亏损了500元,实际赚了500元。
40.东仓库原来存米350吨,西仓库原来存米290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东仓库比西仓库多30×2=60吨米,然后用640减去60的差除以2求出西仓库的吨数,再用640减去290求出东仓库的吨数,据此解答。
【详解】30×2=60(吨)
西仓库:(640-60)÷2
=580÷2
=290(吨)
东仓库:640-290=350(吨)
答:东仓库原来存米350吨,西仓库原来存米290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差倍问题解答方法的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