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 语文园地四
一、学习目标
1.能围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展开交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能联系读过的古诗,了解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3.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朗读并背诵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
二、课时建议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出示本单元封面页)在刚刚结束的学习旅程中,我们仿佛乘坐时光机,穿梭于历史的长河,结识了李大钊、董存瑞等诸多英雄豪杰,沉浸在一篇篇震撼人心的红色篇章里,感受着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解锁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去发掘里面的宝藏吧!
活动一:回顾课文
1.说说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交流预设:
——《古诗三首》诗人分别借马、石灰和竹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这三首诗在表达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李星华,写于1943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记叙,表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于论说文范畴。它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讲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讲述了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为了解放新中国,用自己的身躯托起炸药包,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表现了董存瑞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崇高品德。
2.互动交流,质疑问难。
(1)说说学习本单元最大的收获有哪些?
(2)本单元还有哪些困惑?小组商讨解决。
活动二:检查词语学习情况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埋头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势
严峻 轻易 尖锐 僻静 魔鬼
苦刑 冷笑 残暴 匪徒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过度
革命 解放 彻底 利益 意义
剥削 压迫 批评 兴旺 目标
责任 牺牲 制度 寄托 哀思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活动三: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内容。
2.仔细阅读这些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这样写更加突出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2)《藏戏》开头:以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强烈表达了作者对藏戏艺术魅力的惊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草原》开头:文章的开头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愉快心情融入到自然环境的描写中,抒发了老舍先生见到美丽草原的神奇而感到自豪的心情。
(4)《匆匆》结尾:《匆匆》结尾运用了反问的手法,与前面一样,连续发问,直抒胸臆,是首尾呼应的好句子,突出了作者对时间的惋惜。
(5)《那个星期天》结尾:随着故事叙述的收束自然结尾,在对景物的描述中流露出生活不易,时光易逝的感慨。
活动四:词句段运用(一)
1.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句诗选自《竹石》,竹子被赋予了人的顽强、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
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句诗选自《墨梅》,梅花被赋予了人的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格。)
③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句诗选自《赠刘景文》,菊花被赋予了人的乐观向上、努力不懈的高尚品格。)
2.小拓展
诗句写的是什么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和志向呢?
①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句诗选自《石灰吟》,石灰被赋予了人的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高尚品格。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诗选自《己亥杂诗》,落花被赋予了人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活动四:词句段运用(二)
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①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段外貌和神态描写中可见父亲已经受到酷刑,但依然平静慈祥,突出了父亲坚定的革命信念,如果去掉,会影响表达效果。)
②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这段外貌描写写出了扁鼻子军官的长相凶恶,更能反衬出雨来的勇敢,去掉后影响其表达效果。)
③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这段话赞美了骆驼祥子健壮、朴实的外貌,与后文的骆驼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能删除。)
活动五:日积月累
1.默读下面的名言警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折下来的一根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的事情,反而得到好结果。)
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药虽然很苦,但是对病人的病有好处;诚恳的劝告、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但是有利于听的人改正他们的行为。)
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想静静地呆一会,可是风却让他不停地摇曳。当你想赡养双亲,可能他们已等不及过世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能随着人的愿望。)
④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2.活学活用。
①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大人们说:“这段时间工作忙,等过段时间再去看看父母。”你打算用哪句话劝劝人们及时去看父母?
——我想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来劝大人们。
②小刚平时不喜欢听批评的话,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你打算用哪句警句来劝他?
——我打算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劝他。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交流平台环节,我们发现了好的开头能激发阅读兴趣,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词句段运用部分,我们分析了诗句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还探讨了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最后,我们学习了“日积月累”里的名言警句,这些句子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积累、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布置作业:
抄写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