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一)-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一)-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4 13: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济南大明湖景色宜人,湖水相连,gòu chéng(  )了一道hé xié(  )而dú tè(  )的风景线。景区面积达46.5公顷,是由天然湖泊、人工湖和周围的园林景观组成的综合性公园,每年游客数量是济南其他公园的几倍。春日里,róu nèn(  )的柳枝和着暖风轻轻舞动;夏季时,一湖的荷花在rè là là(  )的阳光照耀下闪现出zhāo xiá(  )般夺目的光彩;秋月下,大明湖仿佛披上méng lóng(  )的轻纱;冬雪飞,大明湖展现出一种qí huàn(  )的景观,令人遐想。
1.畅游大明湖,拼音拼写完成大明湖解说词。
2.请将下图描写大明湖的文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句子写作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从泰山上眺望,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往上升。
B.济南灵岩寺始建于公元357年,比日照光明寺早几百年。
C.荡漾的微波,灵动的游鱼,美丽的石桥……如此美景,怎能不让人神往?
D.大明湖的湖水绿得像一块翡翠。
4.最近,历下亭展出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其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句中的“空”与选项( )的“空”意思相同。
A.空空如也
B.空前绝后
C.空欢喜一场
D.孤帆远影碧空尽
5.小齐在整理景点解说词时,发现有一处读音错误,请将错误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A.大明湖美名远扬,济南市人民政(zhèng)府号召全体市民用最大的热情迎接海内外宾(bīn)客。
B.太阳下,超然楼两侧树冠(guān)茂密的松树,散发出浓郁的松脂(zhǐ)香味。
C.晌(shǎng)午,铁公祠旁锦鲤在墨绿的水草间捉迷藏,游人们可以欣赏它们美丽的身姿,却不被允(yǔn)许投喂食物。
D.每逢节假日,济南的一些路口就会禁(jìn)止车辆掉头,还会有交警叔叔来指挥交通,维持秩(zhì)序。
6.粗心的小鲁经常在抄写景点介绍时出错,以下词语请你帮他把把关,把完全正确的一组填在括号里。(  )
A.屋檐 顺序 照例 甜蜜
B.鸽子 疾病 杜娟 京剧
C.藤罗 芦花 慌忙 戒指
D.混乱 爆炸 折除 供养
7.游览时,打卡网红胜地,记录所见所感成为流行。下面记录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泉城路上,妈妈不小心丢失了手机,她心急如焚。
B.演播厅里正在播放影片《大浪淘沙》,观众席上鸦雀无声,一片寂静。播
C.济南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一个生活、休闲的好地方。
D.经十路上,交警叔叔日复一日坚持岗位,真了不起!
8.大明湖文化庙会展出了古人读书求学成语墙,下列人物与成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匡衡:程门立雪 吕蒙:手不释卷
B.孙敬:悬梁刺股 杨时:凿壁偷光
C.匡衡:凿壁偷光 李白:铁杵成针
D.车胤:囊萤夜读 杨时:手不释卷
二、填空题
9.老舍纪念馆展出了不同时节的风景照,请根据情境配上合适的诗句。
看到乡间的篱笆小路和枝头新芽,我想到杨万里笔下“ , ”的诗句;看到那艳丽的桃花,我想到杜甫笔下“ , ”的诗句;看到乡间花果的明丽色彩,我想到范成大的诗句“ , ”;看到一场大雨降临吴地,送别朋友之际,远处的山峰看起来都孤独了,我想到王昌龄的诗句“ , ”。
三、语言表达
10.运动会上,王亮在最后百米冲刺时扭伤了脚,你把王亮送到了医务室接受医治。校医建议他回家休养两天,请你以同学的身份给王亮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他校医的建议。(提示: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
你:
王亮爸爸:同学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你:
王亮爸爸:好的,谢谢你,我马上就过去。
四、现代文阅读
①“宝葫芦,给我一张票!”我找到了我的座位之后,这才想起:“这一场放的是什么片子?”后面一排有几个人在那里议论着一个什么故事,讲得津津有味。我回过头去瞧,无意中瞥见场子门口走进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位很像是老大姐。
②“难道就这么巧?……”
③“咦,王葆!”——忽然有人喊我,我侧过脸去一瞧,可就——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出于吃惊,还是出于礼貌——我猛地站了起来:“老大姐!”
④她的座位——不前不后刚好在我的旁边!我瞧着她,十分纳闷。她也瞧着我,十分纳闷。“你的座位也在这儿?”她倒问起我来了,“你的是几号?”
⑤“没错,你瞧。”我看看手上的副票,又看看椅背上的号码。
⑥“怎么,你的也是十二排八号?那可就重复了!郑小登的票也是这个座号。”
⑦“怎么!郑小登……”我急忙四面瞧着找着。我把手一拍:“唉,我明白了!”
⑧我转身就往外跑,头也不回。郑小登正在那里满身掏口袋呢。“这儿,你的票。”我把郑小登往门里一推——他拉我的手都没拉住。
⑨我走了出来,街上还是很热闹,那些店铺都还不打算休息,还把许多诱人的东西排列在通明透亮的柜台里,引得人们不断地进进出出。
⑩可是,我瞧也不敢瞧它们一眼,免得添麻烦——让我手里又堆满什么盒儿呀包儿的。
“唉,我真不自由!”
(有改动)
11.请按照故事情节重新排列下面的内容要点。(填序号)
1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王葆明白了(  )
A.票全部印成了同一个座位号。 B.宝葫芦给他的电影票是郑小登的。
C.老大姐和王葆的票一样。 D.郑小登还没有进场。
13.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王葆看着柜台里的东西,心里一想要,宝葫芦就会把那些东西变到他手里。
B.虽然柜子里的东西多,但是进进出出的人太多了,王葆看不清那些东西。
C.如果王葆手里有那么多盒儿呀包儿的,就会被人抓住,就不自由了。
D.手里堆满什么盒儿呀包儿的,会很沉,王葆走路就不再轻松自在了。
14.选文中的王葆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结合文中一件具体事例说一说。
15.《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这个宝葫芦都帮王葆做了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或者根据书中的内容填一填。
王葆想看电影的时候,宝葫芦 。王葆 的时候,宝葫芦 。
材料一:浩瀚宇宙中,不少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这是国际性、永久性的荣誉。中华人民共和国群星闪耀,每一次仰望星空,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守护的力量、激励的力量。
青蒿(hāo)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wù),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juān)刻下新的高度。
材料二:①他说:“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他就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他平时态度温和,和蔼可亲,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以心灵温暖心灵,但一站在手术台上就会流露出一种威严。手术室里,他拿着手术刀,镇定自若,分离、结扎、切除,动作干净利索。别人不敢做的手术,他敢做。有人说万一失败了会身败名裂,90多岁的吴院士说:“我的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那算啥?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②2011年5月3日,第17606号小行星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被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
16.为材料一和材料二取一个合适的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医学专家 B.中国科学家 C.科学的进步 D.夜空中的“中国星”
1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屠呦呦在世界各国进行研究,将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南仁东是中国“天眼”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 )
(3)材料中的三个人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所长,造福人类。( )
18.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抓住了人物的 进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吴孟超爷爷 的优良品质,小智为吴孟超爷爷写了一则颁奖词,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因愿意奉献自我而璀璨,因 而耀眼,又因 。
19.选择材料中的一个人物,联系实际说说你想向他(她)学习什么 。
五、书面表达
20.请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你满意的习作吧!
(1)学校公众号准备推出暑期特别栏目“游玩好去处”,正面向全校同学征稿。想一想:你曾经游览过哪个好地方 当时你是怎样游览的 (写清楚游览顺序。)游览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样 (写出景物的特点)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吧!
要求: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
(2)小雪读了《坐井观天》的故事,心想: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口,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展开想象,帮她写一写。
要求:展开想象,题目自拟。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构成 和谐 独特 柔嫩 热辣辣 朝霞 朦胧 奇幻 2.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3.B 4.C 5.B 6.A 7.D 8.C
【解析】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谐”“嫩”“辣” “霞”“朦”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构匀称。书写时要注意“荷”“柳”“湖”等易错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文中“景区面积达46.5公顷,是由天然湖泊、人工湖和周围园林景观组成的综合性公园,每年游客数量是济南其他公园的几倍”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46.5公顷”)和作比较(“每年游客数量是济南其他公园的几倍”,将大明湖公园每年的游客数量和济南其他公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A.“从泰山上眺望,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往上升。”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太阳以人“负着重荷”“努力往上升”的动作和状态,没有使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济南灵岩寺始建于公元357年,比日照光明寺早几百年。”“公元357年”“早几百年”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日照光明寺早几百年”把济南灵岩寺和日照光明寺建造时间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与原句写作手法相同。
C.“荡漾的微波,灵动的游鱼,美丽的石桥……如此美景,怎能不让人神往?”运用了排比(“荡漾的微波,灵动的游鱼,美丽的石桥”)和反问(“怎能不让人神往 ”)的修辞手法,没有列数字和作比较。
D.“大明湖的湖水绿得像一块翡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湖水比作翡翠,没有列数字和作比较。
综上,与画横线句子写作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
故选B。
4.本题考查多义字。
A.空空如也:形容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空”意思是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
B.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空”意思是没有、空白。
C.空欢喜一场:白白地欢喜了一场,最后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空”意思是白白地、徒然。
D.孤帆远影碧空尽: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空”意思是天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让少年的黑发变白,到老来只能白白地悲伤悔恨。“空”意思是白白地、徒然,与“空欢喜一场”中“空”意思相同。
故选C。
5.本题考查字音。
B.松脂(zhǐ)——zhī;
故选B。
6.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B.杜娟——杜鹃;
C.藤罗——藤萝;
D.折除——拆除;
故选A。
7.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D.“坚持”意思是:坚决保持、维护;不改变。与“岗位”不符,应是“坚守岗位”。
故选D。
8.本题考查成语故事。
A.程门立雪: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后用来形容尊师重道,恭敬求教。手不释卷: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吕蒙说,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离书。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后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故“匡衡:程门立雪”说法错误。
B.悬梁刺股:成语故事,主要人物有孙敬和苏秦,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家中贫穷没钱买灯烛,他在墙壁上凿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故“杨时:凿壁偷光”说法错误。
C.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家中贫穷没钱买灯烛,他在墙壁上凿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铁杵成针:传说李白幼年时,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大娘正在一根铁杵,说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很感动,改变了中途辍学的念头,终于取得很大的成就。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故说法正确。
D.囊萤映雪:东晋车胤家中贫穷没钱买灯油,夏天的晚上他捉来萤火虫放在白绢袋里,借着萤火虫的微光读书;南朝宋孙康家中贫穷没钱买蜡烛,冬天的晚上借着窗外雪的反光读书。后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手不释卷: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吕蒙说,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离书。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后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故“杨时:手不释卷”说法错误。
故选C。
9.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默写与理解。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全诗的意思为: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幽深的小路伸向远方,树枝上刚刚吐出嫩绿的新芽,还未形成浓密的树荫。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捕黄色的蝴蝶,可蝴蝶飞到一片金黄的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其中“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描绘了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枝上刚刚长出嫩绿的新叶,还未形成树荫的画面,与“乡间的篱笆小路和枝头新芽”的情境相符。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其五》,全诗为: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全诗的意思为: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其中“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描写了一簇无主的桃花开得十分艳丽,让人不知道该喜爱深红色的还是浅红色的,正好对应“艳丽的桃花”这一情境。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全诗为: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全诗的意思为: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其中“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展现了初夏时节乡村田园中梅子变得金黄,杏子越长越大,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的明丽色彩,与“乡间花果的明丽色彩”的情境契合。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的意思为: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其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描绘了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清晨送走友人后,面对那楚山也显得格外孤独,符合“一场大雨降临吴地,送别朋友之际,远处的山峰看起来都孤独了”的情境。
书写时注意“篱”“疏”“簇”“稀”“楚”的正确写法。
10. 王叔叔,您好!我是王亮的同学。 王亮在运动会中扭伤了脚,校医建议他回家休养两天,请您过来接他好吗?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开头用“叔叔,您好!”体现礼貌,符合打电话的礼仪。表明身份“我是王亮的同学”,回应王亮爸爸的询问。简要说明情况“王亮在运动会上扭伤了脚,我送他去了医务室”,交代事件起因和当前状态,为后续对话铺垫,转达校医建议“校医检查后说,他需要回家休养两天”,信息完整,突出“休养两天”的核心建议。
语言简洁,避免重复,确保对话流畅自然。
示例:①叔叔,您好!我是王亮的同学。
②王亮在运动会上扭伤了脚,我送他去了医务室。校医检查后说,他需要回家休养两天,建议您来接他。
11.④ ① ② ③ 12.B 13.A 14.王葆是个正直、善良的孩子。他虽然很想看电影,但知道了电影票是宝葫芦从郑小登那儿“拿”来的,就把电影票还给了郑小登。走在路上也不去瞧店里的商品,怕宝葫芦又把这些东西“拿”来给他。 15. 把别人的电影票复制了一张 想吃大餐 便把别人的食物给了王葆
【导语】这篇选文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展现了《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的典型性格特征。文本以电影票重复事件为核心,巧妙运用悬念手法(“我把手一拍”的顿悟)推动情节,揭示了宝葫芦“帮助”带来的尴尬。作者通过商店街景的对比描写,暗示了奇幻设定与现实生活的冲突。叙事语言兼具童趣(“宝葫芦,给我一张票”)与深刻(“我真不自由”),成功塑造了一个既渴望神奇力量又困于其后果的儿童形象,反映了对“不劳而获”的反思主题。
11.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概括。
从第①段“我找到了我的座位之后,这才想起:‘这一场放的是什么片子?’后面一排有几个人在那里议论着一个什么故事,讲得津津有味。”可知,王葆已经得到了一张票并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故选④。
从第③段“我猛地站了起来:‘老大姐!’”可知,王葆在电影院碰到了老大姐。故选①。
从第⑧段“郑小登正在那里满身掏口袋呢。‘这儿,你的票。’我把郑小登往门里一推——他拉我的手都没拉住。”可知,王葆将电影票还给了郑小登。故选②。
从第⑩段“可是,我瞧也不敢瞧它们一眼,免得添麻烦——让我手里又堆满什么盒儿呀包儿的。”可知,王葆不想再添麻烦。故选③。
故顺序为:④①②③。
1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B.从第⑥段“‘怎么,你的也是十二排八号?那可就重复了!郑小登的票也是这个座号。’”第⑦段“我把手一拍:‘噢,我明白了!’”和第⑧段“郑小登正在那里满身掏口袋呢。‘这儿,你的票。’我把郑小登往门里一推——他拉我的手都没拉住。”可知,王葆知道了,这张电影票是宝葫芦从郑小登的手里变过来的。
故选B。
1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A.从第①段“‘宝葫芦,给我一张票!’”及后文票的离奇出现,证明宝葫芦具备 “心想事成” 的能力。从第⑩段“可是,我瞧也不敢瞧它们一眼,免得添麻烦——让我手里又堆满什么盒儿呀包儿的。”可知,王葆害怕自己看了柜台里的那些诱人的商品后,会忍不住想要,此时的宝葫芦就会变出这些个东西到自己的手里,也反映了王葆担心自己控制不住消费欲望,从而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的心理。
故选A。
1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选文大意:当王葆电影票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从郑小登那里变到自己手里的,他没有选择隐瞒或享受这意外的“好处”,而是毫不犹豫地决定把电影票归还给郑小登,这表明他内心有着强烈的是非观念,他能克制住自身的欲望和贪念,坚守诚实和正直的原则,展现了难能可贵的品质。可知,王葆给我留下了天真、诚实而又善良的印象。
15.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
根据书中的内容或展开想象写一写这个宝葫芦帮王葆做了什么。
示例一:
书中内容:
王葆想看电影的时候,宝葫芦直接将郑小登的电影票变到王葆手中,导致两人座位号重复,在电影院引发混乱 ,王葆只能尴尬地将票还给郑小登。
王葆想要在数学考试中获得好成绩的时候,宝葫芦把同班同学苏鸣凤试卷上的答案连同名字一起复制到王葆的试卷上,让王葆被老师当场质疑,成为全班笑柄,还面临诚信危机。
王葆参加象棋比赛,刚想着 “吃掉对方的马”的时候,宝葫芦直接把棋子塞进王葆嘴里,比赛瞬间乱作一团。
示例二:
自己想象:
王葆羡慕同学拥有漂亮钢笔的时候,宝葫芦趁大家不注意,将文具店最贵的钢笔变到王葆书包里。当王葆满心欢喜拿出来使用时,钢笔却突然消失,原来宝葫芦又把它变回去了,还害得王葆被误会偷东西。
王葆想要在班级联欢会上出风头的时候,宝葫芦让他在表演时突然悬浮在空中,同学们被吓得尖叫,王葆自己也惊慌失措,从半空摔下来,摔得四脚朝天。
16.D 17. × √ √ 18. 语言 无私奉献、医者仁心 心系病患 坚守天职而永恒 19.我想学习南仁东爷爷的执着精神。他24年如一日投身“天眼”工程,即使面对艰苦环境也从未放弃。这让我明白,无论是学习还是未来工作,都需要专注目标、持之以恒。比如,我现在每天坚持阅读科学书籍,希望未来也能为祖国科研贡献力量。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以中国科学家为主题,通过屠呦呦、南仁东、吴孟超三位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们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结构清晰,材料一概述小行星命名的荣誉,材料二具体描述三位科学家的贡献。语言朴实真挚,运用比喻(如“夜空中的星星”)增强感染力。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语言描写,生动呈现了科学家们专注科研、淡泊名利、心系家国的崇高品质,具有激励读者的教育意义。
16.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题考查了给文章加标题。分析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一、二主要写了三位人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所长,造福社会。根据材料一第①段句子“浩瀚宇宙,不少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这是国际性、永久性荣誉。共和国群星闪耀,每一次仰望星空,都能感受到他们守护的力量、激励的力量”可知,取名“夜空中的‘中国星’”最合适。
故选D。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结合材料一“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可知,说明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研究,并非在世界各国,故此项判断为错误。
(2)结合材料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可知,南仁东是中国“天眼”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故此项判断为正确。
(3)结合材料一可知,屠呦呦分离出青蒿素用于疟疾治疗,南仁东为“天眼”工程奉献生命推动天文研究,吴孟超救治病人,他们都在各自岗位发挥所长,造福人类,故此项判断为正确。
18.本题考查句子分析、人物描写、人物形象分析和补充句子。
材料二第①自然段“有人说万一失败了会身败名裂,90多岁的吴院士说:‘我的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那算啥?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可知,此句通过引用吴孟超院士说的话来刻画人物,这属于语言描写。从他的话语“我的名誉算什么?…… 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可以看出他不看重个人名誉,一心把救治病人当作自己的使命,体现了他心系病人、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
颁奖词要围绕吴孟超的事迹和品质来写。前一句“因愿意奉献自我而璀璨”体现了他奉献精神,后面可以从他坚守医生职责、无私奉献等角度来补充,使颁奖词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完整、丰富,突出他的伟大之处。
示例: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因愿意奉献自我而璀璨,因坚守职责而耀眼,因无私奉献而永恒。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要明确选择的人物,然后结合材料中该人物的事迹,提炼出值得学习的品质,再联系自身实际,阐述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这些品质。
示例:我选择屠呦呦。屠呦呦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最终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从她身上,我想学习她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实际生活中,我在学习上经常会遇到难题,比如数学题解不出来时,就容易打退堂鼓。但屠呦呦面对科研难题,进行了千百次实验都不放弃。以后我再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要像她一样,不轻易放弃,多尝试不同的方法,反复钻研,直到把问题解决。
20.例文一:
游天柱山
昨晚的阵雨把森林清冼的干干净净,我们沿着泥泞的道路慢慢往前走,路边的竹林参天,竹叶绿的发亮,空气格外清新,像滤过似的,使人神清气爽。
我们来到山脚下,一座高大的门坊耸立在我们眼前,门两边各有一根黑色的大柱子,上面壤着美丽的花边。嵌着古南岳天柱山六个金黄色的大字。
我们从南天门顺着石级往上攀登,走着走着来到了神秘谷我在神秘谷休息了一会儿我看见一块岩石有鼻子有眼睛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爸爸告诉我那是皖公神相。离神秘谷不远的是天池峰,举目远眺,白雾笼罩着群山,树木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使人仿沸在腾云贺雾,就像走进了美丽而又神秘的人间仙境。不一会环绕在山尖的雾落到山腰,像仙女的轻纱一样在晨风中飘舞荡漾。
渐渐的晚了,我们来到青龙涧坐索道下山。索道上有一串串像盒子一样的小房子,我心惊胆颤的坐在索道上。忽然我听到轰轰隆隆的声响,似千军呐喊,似万马奔腾,只见一条瀑布直泻而而下好似一匹美丽的绸缎,从半空中飘落下来。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出涧的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天柱山的仙女石。仙人洞。百步梯都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我们沿着泥泞的道路往回走,我边走边想:天柱山真是美丽极了。例文二:
井底之蛙的新视界
从前,有一只井底之蛙,它生活在狭小的井底,每日抬头只能看见井口大小的天空。它以为天空就是那么大,世界就是那么小。然而,有一天,一只路过的鸟儿告诉它,外面的世界广阔无垠,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听后 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终于有一天,青蛙鼓起勇气,用尽全身力气,跳出了井口。它首先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蓝天白云,无边无际,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它面前。它感受到了微风的轻拂,听到了远处鸟儿的欢唱,还闻到了花草的芬芳。
青蛙开始踏上了探索之旅。它来到了田野,看到了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与收获的快乐;它来到了森林,看到了参天 的大树和五彩斑斓的野花,与各种小动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它甚至来到了海边,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感受到了大海的宽广与深邃。
在探索的过程中,青蛙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有时它会迷路,有时它会受伤,但它从未放弃过。它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最终,青蛙成为了一只见多识广的青蛙。它告诉它的后代们,不要满足于狭小的世界,要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因为外面的世界更加广阔、更加精彩。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
本题为自命题的写景作文。
要求写一处你游览过的风景。回顾游览过的景色,想想哪处让你印象最深刻,最想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分享,然后确定写作内容。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开头:点明你去了哪里游览。
中间:按游览顺序写出你的所见所闻,注意详略得当,重点写你印象最深刻的景物的特点。
结尾:表达这次游览的感受或者你对景物的感情。
二:
本题考查想象作文。
要求重新编一个“坐井观天”的故事。既然是新编,就要根据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创编新的故事情节。青蛙从小鸟的口中得知天并不是像自己所说的只有井口那么小,而是大得无边无际,会做些什么?结果怎样 请展开你的想象,新编这个故事。创编时要注意想象要合理,人物及故事情节和原故事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符合生活实际。 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 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头:引出故事的主题。
中间:详写青蛙跳出井后,看到的新世界,内心的变化。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升华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