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耘田(yún) 水寨(zhài) 呐喊(nà) 山涧(jiàn)
B.韭菜(fēi) 顽劣(liè) 镌刻(xiē) 迸裂(bèng)
C.恐吓(xià) 晕倒(yūn) 船坞(wù) 诡计(guǐ)
D.旖旎(nǐ) 踉跄(liàng) 徘徊(huái) 湖泊(bō)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白昼 胸堂 手腕 威严
B.踌躇 倭瓜 承认 喉龙
C.欺炸 畜生 包袱 布置
D.黯然 慈祥 颤抖 眷恋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绩麻:在织布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
B.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几时:几点,询问时间。)
C.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序齿排班:按年龄大小排序。)
4.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人吃饭。有一天,仆人提着一篮子碗去河边,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正好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说道:“__________________”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我偏要请一次!
C.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5.下列外貌描写与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孙悟空)
B.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
C.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晴。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张飞)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贾宝玉)
6.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语段的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 )
①榜文 ②店家 ③客舍 ④货郎 ⑤墨客
正值放榜之际,长安街头甚是热闹,以往冷清的告示栏旁此刻挤满了( ),翘首以盼地等待( )张贴。站在( )门口的( )对着进出的客人说着客套话,还有( )走街串巷地叫卖东西,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④③①②⑤ D.⑤①③②④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四大古典名著是我最喜欢的读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shén jī miào suàn( )让我yóu zhōng( )赞叹;《水浒传》中,wǔ yì( )高强的武松让我sù rán qǐ jìng( );《西游记》中,精彩的故事让我qíng bú zì jīn( )地阅读;《红楼梦》中,才华横溢的黛玉让我忍不住叹惋。
8.古诗积累与运用。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古诗中常常洋溢着美好:“人闲桂花落, ”描绘了春夜的美好;“ ,五千仞岳上摩天”描写了山河的壮美;“牧童归去横牛背, ”承载着童年的美好……古诗也常常寄托着诗人动人的情感:“谁言寸草心, ”抒发了亲情的美好;“孤帆远影碧空尽, ”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和友人的依依惜别;“黄沙百战穿金甲, ”寄托着王昌龄深切的爱国之情……
三、语言表达
9.同学们根据课文《红楼春趣》编了一个剧本,打算演一出课本剧。剧本写好了,但是却在选林黛玉这个主角时遇到了分歧。导演想选林小雨,但是编剧却想选吴云云。两人争执不下,以下是两人的资料,你认为应该选谁?
林小雨: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五官中等偏上,性格活泼,眼神灵动,有舞台表演经验。
吴云云:身材瘦弱,五官精致,性格内向,不擅交际,无舞台表演经验。
你想选 ,理由是
四、句子训练
10.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
心花怒放 垂头丧气 心急如焚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与理解
材料一:汉字的演化阶段
甲骨文(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造字特点:以象形、会意为主,字形接近实物轮廓。
示例:“日”(像太阳圆形轮廓,内加一点表示光芒);“山”(三个三角形山峰并列)。金文(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
造字特点:线条粗壮圆润,部分字形加入象征性符号。
示例:“水”(中间曲线像水流,两侧点状如浪花);“马”(突出马鬃与四蹄,更具装饰性)。小篆(秦朝统一文字)
造字特点:笔画粗细均匀,结构对称规整。
示例:“月”(弧形线条象征月缺,字形高度抽象化);“车”(简化车轮与车轴结构,保留象形痕迹)楷书(汉末至今)
造字特点:横平竖直,笔画简化,便于书写传播。
示例:“木”(仅保留树干与两根树枝);“鱼”(头部简化为“ ”,尾部四点象征鱼尾摆动)。材料二:汉字在人工智能中的三大优势
①表意高效——减少数据训练量。单字“炎”=两个“火”,AI无需海量数据即可推测“炎热”含义;成语“水到渠成”中,“水”“渠”的象形本源帮助AI联想“自然形成”的引申义。
②组合灵活——提升推理能力。“电”(自然现象)+“脑”(人体器官)→“电脑”(智能设备)AI通过部件组合自动推导新词含义,无需额外标注。
③字形差异——增强图像识别。汉字“己”“已”“巳”笔画相似但差异明确,训练后的AI识别准确率达99.2%;英文“d”“b”“p”“q”仅靠方向区分,AI误判率比汉字高37%。材料三:中英文信息处理对比表
任务类型 中文处理(汉字) 英文处理(字母)
歧义消除 通过偏旁区分:“清”(水+青)与“请”(言+青) 依赖上下文:“bank”(银行/河岸)需整句分析
新词创造 直接组合:“太空”+“站”→“太空站” 造新词:“space station”需记忆新短语
古诗理解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作动词AI易识别 “green”在诗中需复杂语义分析
11.阅读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篆的造字特点是笔画粗细不均匀,结构对称规整。
B.汉字表意高效,可以减少大模型的数据训练量。
C.在完成新词创造的任务中,中文的处理比不上英文的处理速度。
D.小篆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今天在印章中仍较多使用。
12.材料一中关于汉字的字体演变遗漏了哪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汉字有什么特点?
13.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样的作用?
密信里的红杜鹃
①1944年春,浙东四明山笼罩在细雨里。14岁的交通员阿青攥紧缝在衣襟里的密信,踩着湿滑的石阶往山顶攀。这封信必须在天黑前送到游击队手中——日军即将扫荡山下村庄的消息,关乎三百多乡亲的性命。
②半山腰的岔路口,阿青突然停住脚:前方枯树下,两个伪军正抽烟嘀咕。她闪身躲进岩缝,心跳如鼓。这时,怀里传来“咕噜”一声——是饿了一天的肚子在叫!伪军警觉抬头:“谁在那儿?”
③阿青急中生智,掐着嗓子学山雀叫:“啾——啾啾!”手顺势从岩缝摘下一簇红杜鹃,蹦蹦跳跳跑出来,扮作采花村姑:“老总,这花儿衬您衣裳里!”伪军见是个瘦小的丫头,挥手骂道:“滚远点!”
④绕过关卡,阿青却浑身发冷:密信被岩缝勾破一角,字迹被雨水洇湿了!她想起联络站吴婶教的法子,忙嚼碎杜鹃花瓣,挤出汁液涂在模糊处——这是游击队自制的“花汁显影药”。果然,“四月十八”几个字浮现出来。
⑤距离游击队山洞仅百步时,枪声炸响!日军小队包抄上来。阿青把密信塞进杜鹃花束,奋力抛向洞口哨兵,自己转身往反方向跑,边跑边唱山歌:“杜鹃红哎红军来——”一颗子弹穿透她的右腿,她滚下山坡……
⑥三日后,阿青在卫生所醒来。枕边放着那束干枯的杜鹃,花瓣里藏着一枚子弹壳,上面刻着小字:“阿青同志,乡亲平安。1944.4.18.”
14.阿青传递的情报内容直接影响什么?( )
A.游击队反攻计划 B.村民躲避扫荡 C.日军兵力部署 D.物资运输路线
15.伪军放走阿青的根本原因是?( )
A.她赠送杜鹃花 B.伪装成采药人 C.利用年龄身份 D.模仿鸟叫逼真
16.阿青用哪两种方法保护情报?
① ②
17.阿青送信后,自己为什么转身往反方向跑,边跑边唱山歌?从中你读出阿青怎样的精神品质?
18.阿青用智慧化解危机的经历,让你想到生活中哪次“巧妙解决问题”的事?写出你的方法与启示。
六、书面表达
19.表达与交流
我们身边有很多榜样,如勤劳无私的父母、尽职尽责的老师、诚实守信的同学……他们像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他们像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请以《我的榜样》为题,写一写身边的榜样对你的影响。
习作要求:
1.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典型事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把人物特点写具体。
3.不少于400字。
4.不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D C C C D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B.韭菜(fēi)——jiǔ,镌刻(xiē)——juān;
C.恐吓(xià)——hè;
D.湖泊(bō)——pō;
故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形辨析。
A.胸堂——胸膛;
B.喉龙——喉咙;
C.欺炸——欺诈;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及辨析。
A.绩麻:意为“搓麻线”,指夜晚从事纺线劳作,而非“在织布方面做出成绩”。诗句描绘农人日夜辛劳的场景,“绩麻”是具体的生产动作。
B.几时:意为“什么时候”,表达反问语气(意指从未见过),而非“询问时间”。武松强调自己多次过冈却从未听说有虎,“几时”用于强调否定。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特点。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这种表述没有突出财主吝啬本质,不能体现其不想请客的特点,不符合。
B.“我偏要请一次!”与财主一贯吝啬、从不请客的性格相悖,不符合。
C.“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仆人说“等下辈子吧”本是调侃,财主却怒斥 “替我许下日子”,将“下辈子”视为对自己的 “时间承诺”,进一步暴露其吝啬到极致的可笑心理。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及人物形象。
C.张飞在《三国演义》中常被描述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突出其威猛刚烈的形象,而“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晴。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的描写带有明显的妖异特征(如“金晴”“獠牙”),更接近《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如“卷脏莲蓬吊搭嘴”呼应八戒的猪嘴特征,“耳如蒲扇”也与其大耳形象相符),与张飞的历史形象不符。
故选C。
6.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及匹配。
①榜文:指公告或官方文书,特指科举放榜的名单。
②店家:指客舍或酒馆的经营者。
③客舍:指旅店或客栈。
④货郎:指流动商贩。
⑤墨客:指文人或读书人。
结合词语的意思以及句子的语境:
正值放榜之际,长安街头甚是热闹,以往冷清的告示栏旁此刻挤满了( ):“告示栏旁挤满”的人群应为关注榜单的文人考生,应填入“墨客”。故选⑤;
翘首以盼地等待( )张贴:语境中“等待张贴”的对象正是科举结果,应填入“榜文”。故选①;
站在( )门口的( )对着进出的客人说着客套话:语境中“门口”对应建筑,且科举期间客舍是考生聚集之地,应填入“客舍”。故选③;语境中“站在门口说客套话”的人物应为客舍的店主或伙计,应填入“店家”。故选②;
还有( )走街串巷地叫卖东西,好一派热闹的景象:语境中“走街串巷叫卖”的人物符合货郎形象,应填入“货郎”。故选④;综上分析,按顺序依次填入⑤①③②④。
故选D。
7. 神机妙算 由衷 武艺 肃然起敬 情不自禁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本题“神、算、衷、肃、禁”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夜静春山空 三万里河东入海 短笛无腔信口吹 报得三春晖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识记。
书写时注意“夜”“静”“春”“短”“笛”“腔”“信”“春”“晖”“楼”“终”的正确写法。
9. 林小雨 有舞台表演经验,可以把林黛玉扮演的更加贴合书中形象。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先分析《红楼春趣》中林黛玉的人物特点,她体弱多病、气质清冷,同时又聪慧敏感,性格带些忧郁与内敛。对比两人资料,需看谁的外形和性格更贴合角色。林小雨身材高挑、性格活泼,与林黛玉的柔弱、多愁善感有差异;吴云云身材瘦弱、五官精致,性格内向,更符合林黛玉的气质,虽无舞台经验但可通过排练弥补,而外形和性格的贴合是扮演的基础。
示例:想选吴云云,理由是她身材瘦弱、五官精致、性格内向,更符合林黛玉体弱多病、敏感内敛的形象特点。
10.心花怒放:她轻轻地拆开那封期待已久的信件,眼眸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随着信纸缓缓展开,她的笑容愈发灿烂,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点亮了。她紧紧抱住信纸,仿佛那是她最珍贵的宝藏,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甜蜜与喜悦。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例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现了人物的心理,结合例句特点进行仿写即可,如:
心花怒放:她接过那张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双眼瞬间亮了起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紧紧握着那张薄薄的纸,仿佛拥有了全世界。心中仿佛有无数朵鲜花在瞬间绽放,香气四溢,让她整个人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之中。
垂头丧气:他站在比赛场地的中央,望着手中那份冰冷的成绩单,眼神中满是失落与沮丧。汗水沿着额头滑落,却再也无法激起他心中的热情。他缓缓低下头,双肩无力地垂下,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周围的欢呼与掌声此刻都与他无关,他的心中只有无尽的挫败感和自责。他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场外,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失去了方向和目标。
心急如焚:他焦急地在医院走廊里来回踱步,不时抬头看向手术室紧闭的大门,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不安。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滴落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他紧握着双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11.B 12.隶书
笔画化繁为简,改曲为直,消除小篆的象形痕迹。结构更趋扁平,便于快速书写,是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过渡的关键阶段。 13.列数字、作比较。通过“99.2%”的准确率数据,准确说明汉字“己”“已”“巳”经AI训练后的高识别率;将汉字与英文“d”“b”“p”“q”的误判率对比,突出汉字因字形差异明确,在图像识别中具有优势,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结构清晰,分三个板块系统呈现汉字的多维度价值。材料一以编年体形式展现汉字演变的四个关键阶段,通过典型字例具象化不同字体的美学特征;材料二则立足现代科技视角,揭示汉字在AI领域的三大结构优势,巧妙关联传统文化与前沿技术;材料三采用对比表格量化呈现中英文的信息处理差异,强化论证的说服力。三部分由古至今层层递进,既体现汉字的文化传承性,又突出其在数字化时代的独特适应性,展现出跨学科融合的阐释视角。
11.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内容的理解。
A.材料一明确说明小篆的造字特点是“笔画粗细均匀,结构对称规整”,而非“粗细不均匀”。
C.材料三“新词创造”对比中,中文“直接组合”造词,英文需“记忆新短语”,说明中文处理速度更快,而非“比不上英文”。
D.材料一显示甲骨文是约公元前1600年的文字,是更早的字体;小篆并非“最早”,且题干未提及印章使用场景。
故选B。
12.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汉字演化顺序通常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故材料一缺失“隶书”阶段。
隶书打破小篆的圆转线条,改为方折笔画,如“蚕头燕尾”(横画起笔如蚕头,收笔如燕尾),化象形为符号。
字形从长方变为宽扁,左右舒展,更符合手写快速书写的需求,是古文字向今文字(楷书)过渡的关键阶段。
13.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
材料二画线句子为第③自然段“汉字“己”“已”“巳”笔画相似但差异明确,训练后的AI识别准确率达99.2%;英文“d”“b”“p”“q”仅靠方向区分,AI误判率比汉字高37%。”
句子用“99.2%”准确说明汉字“己”“已”“巳”的AI识别准确率,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数据量化效果,增强说明的精确性(原文段落直接引用数据)。
将汉字与英文相似字符(“d”“b”“p”“q”)对比,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误判率高37%”突出汉字因字形差异更显著(如“己”“已”“巳”的开口方向不同),在图像识别中优势更明显(原文通过中英文案例横向对比)。
通过具体数据和对比,直观论证了材料二“字形差异——增强图像识别”的观点,使读者清晰地理解汉字结构对AI识别效率的积极影响,增强说服力。
14.B 15.C 16. 用“花汁显影药”隐藏情报字迹 受伤后把情报藏在花瓣里 17.阿青往反方向跑并唱山歌是为了引开敌人,保护游击队和情报的安全。从中可以看出阿青机智勇敢、舍己为人的品质。 18.有一次我在拼图时,发现少了一块,怎么找都找不到。后来我想到可以根据拼图的整体图案和颜色分布,在周围相似的地方仔细寻找,最后在沙发缝隙里找到了那块拼图。从而让我知道了:遇到事情时要保持冷静,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语】这篇《密信里的红杜鹃》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抗战时期小交通员的机智勇敢。作者通过“红杜鹃”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将自然景物与革命斗争紧密结合,既展现了民间智慧(花汁显影),又赋予花朵以象征意义(信使与希望)。叙事节奏张弛有度,从岩缝遇险到抛花送信,情节环环相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声音的描写——肚子咕噜声、山雀叫声、山歌声,构成生动的听觉画面,使14岁少女的机敏与牺牲精神跃然纸上。
1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中“14岁的交通员阿青攥紧缝在衣襟里的密信,踩着湿滑的石阶往山顶攀。这封信必须在天黑前送到游击队手中——日军即将扫荡山下村庄的消息,关乎三百多乡亲的性命。”可知,这个情报内容直接影响到村民躲避扫荡。
故选B。
1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伪军见是个瘦小的丫头,挥手骂道:‘滚远点!’”可知,伪军放走阿青的根本原因是:伙军看到阿青是一个瘦小的丫头。故是利用年龄身份来让伪军放走她的。
故选C。
16.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④自然段中“绕过关卡,阿青却浑身发冷:密信被岩缝勾破一角,字迹被雨水洇湿了!她想起联络站吴婶教的法子,忙嚼碎杜鹃花瓣,挤出汁液涂在模糊处——这是游击队自制的‘花汁显影药’”第⑥自然段中“三日后,阿青在卫生所醒来。枕边放着那束干枯的杜鹃,花瓣里藏着一枚子弹壳,上面刻着小字:‘阿青同志,乡亲平安。1944.4.18。’”可知,阿青保护情报的方法分别是:(1)用花汁显影药隐藏情报字迹;(2)把情报藏在花瓣里。
1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第⑤自然段中“日军小队包抄上来。阿青把密信塞进杜鹃花束,奋力抛向洞口哨兵,自己转身往反方向跑,边跑边唱山歌:‘杜鹃红哎红军来——’一颗子弹穿透她的右腿,她滚下山坡……”可知,当时,日军小队包抄上来,阿青如果直接往游击队山洞跑,会把敌人引到游击队那里,所以她往反方向跑并唱山歌,用自己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这体现了他为了瓮中保护更重要的日本,不顾自身安危,非常机智勇敢且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18.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结合生活实际来写出自己“巧妙解决问题”的事后的方法与启示,只要合理即可。
如:我想起有一次参加绘画比赛,比赛时发现忘带颜料。当时很着急,但我很快冷静下来,观察周围环境,发现教室后面有彩色粉笔。我就用彩色粉笔代替颜料,通过不同的涂抹和叠加方式,营造出类似颜料的色彩效果,完成了绘画作品。方法:发现忘带颜料后,没有慌张,而是迅速寻找可替代材料,利用身边现有的彩色粉笔,通过尝试不同涂抹和叠加手法进行创作。启示:遇到突发状况不能自乱阵脚,要积极观察周围环境,灵活利用现有资源,换个方式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 。
19.例文:
我的榜样
在夜空中,总有颗是最闪亮的星星。在早上,花丛中,总有朵最漂亮的花朵。沙滩上,总有个充满阳光的贝壳。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许多不同的人,但是有一个人,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就是我心中的榜样——小明。
小明今年十一岁了,和我同岁。他长得还挺英俊:黝黑的皮肤,浓黑的眉毛,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闪动着热情的光芒,透着机敏和灵气。我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他的外表,而是他的为人。
他学习不算好,但他乐于助人。假如你忘记带什么东西了,他准会在第一时间内借给你。他有时甚至会将自己唯一的英语书借给别人,自己却甘愿受罚。而我对他的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件事。那一回,是下课时间。我正做着老师布置的习题,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令人恶心的“香”味。我放下笔,寻找气源,哦!原来是一位同学吐了,呕吐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些呕吐物不堪入目,我们班的班长问:“谁去收拾一下?”大家都无动于衷,这时,有的同学鬼鬼祟祟地溜了出去,有的同学面面相觑,还有的同学若无其事。身为班干部的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我的心里很矛盾,这时,小明站了出来,把拖布和簸箕拿了出来,把呕吐物一点一点装进簸箕,倒进厕所,又坦然地回到自己地座位。他做得是那样轻松,那样自然,没有一点儿嫌弃的意思。
顿时,他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他成为我心中的榜样。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篇习作以《我的榜样》为题写一篇文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榜样可以是我们身边的同学、亲人、老师,也可以是陌生人,他们身上又有什么样的品质吸引着你……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二、立意。
通过对美好品质的赞美,体现正能量价值观(如诚信、责任、爱心等),展现榜样力量对自己的影响。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篇点题,并引起下文。
中间:简要说明事情背景、经过,详细描写人物言行,可以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
结尾:首尾呼应,写出自己的收获感悟,这件事给我的影响,希望大家学习这种品质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