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常用的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2.铅笔每支8角,小兰有3元钱,最多能买( )支这样的铅笔。
A.3 B.2 C.4
3.每束花4元,花店店庆,买3束花送1束花,12元可以买( )束。
A.5 B.3 C.4
4.1个苹果和( )个草莓同样重。
A.2 B.3 C.4
5.( )÷6=9……( ),被除数最大是( )。
A.54 B.55 C.59
6.下面各数中不读零的数字是( )。
A.7900 B.3050 C.6007
7.有28个同学,排成4行,与28÷4=7相对应的问题是( )。
A.平均排成几行? B.平均每行站几人? C.有多少个同学?
8.12-3×4的得数是( )。
A.36 B.0 C.18
二、填空题
9.2024年4月下旬神舟十八号飞船成功发射,而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完成一系列动作,在下面括号里填“平移”或“旋转”。
10.
先在上图中用平均分的方法圈一圈,上图中一共有( )片树叶,每( )片圈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
11.学校举行跳绳比赛,进入决赛的3人成绩分别是160下、123下、108下,第一名是( ),第二名是( )。
12.有26人一起去郊游,小汽车限乘4人,面包车限乘9人。
(1)如果乘坐小汽车,可以坐满( )辆,还剩( )人。
(2)如果乘坐面包车,至少需要( )辆。
13.用三张数字卡片3、0、2按要求排列写出不同的三位数。
(1)只读一个零的数( ),读作( )。(只写一个即可)
(2)不读零的数( ),它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只写一个即可)
(3)最大的三位数是( )。
14.下面是1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调查统计情况。
(1)把统计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水果种类
人数
(2)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
(3)班里要出游,最适合准备的三种水果是( )、( )、( )。
三、计算题
15.直接写出得数。
20÷5= 3200-2800= 120-50= 28÷7×6=
70÷8= 400+140= 42÷6= 3+4×2=
52÷9= 3500+4000= 32-8= 60-2×9=
16.列竖式计算。
48÷7= 22÷4= 55÷8=
17.脱式计算。
(32-8)÷8 7×8+44 8×(72-63)
18.看图列式计算。
四、解答题
19.王叔叔要做40个糖人,已经做好了12个。余下的要4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要做多少个?
20.全班有35个同学,每人分一瓶果奶,每板果奶有6瓶,至少要买几板果奶?
21.购物。
(1)小宇买跳绳一共花了45元,他买了几根跳绳?
(2)小叶要买一块手表和8个转笔刀,一共需要多少钱?
22.妈妈准备买一些水果,如果买2千克荔枝和1千克苹果,一共花多少钱?
23.李刚感冒了,妈妈给他买来了3盒感冒冲剂,每盒有6袋。如果每天喝2袋,这些药可以喝几天?
24.小李、小王和小刘三人是好朋友。他们中有一个医生,一个教师,一个工人。根据下面的描述猜猜他们的职业。小李不是医生,小刘不是工人,小李和小刘在听教师讲笑话。
(1)列表把知道的信息和推断的过程记录下来。
医生 教师 工人
小李
小王
小刘
(2)小李是( ),小王是( ),小刘是 ( )。
25.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手工实践活动的调查情况。
叶画 编织 剪纸 泥塑
正
(1)填一填
手工实践活动 叶画 编织 剪纸 泥塑
人数
(2)一共有( )名同学参与了这次调查。
(3)最喜欢( )手工实践活动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手工实践活动的人数最少。
(4)如果班主任想选一种手工艺品作为本班的特色,选( )比较合适。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C B C A B B
1.B
【分析】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找不到一条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
C. ,找不到一条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2.A
【分析】根据1元=10角将小兰的钱数进行换算,再用小兰的钱数÷每支铅笔的钱数,所求的商就是最多能买的数量。
【详解】3元=30角
30÷8=3(支)……6(角)
最多能买3支这样的铅笔。
故答案为:A
3.C
【分析】根据题意,总钱数÷每束花的钱数=可以买的束数,若满3束,则再加上1束即可。
【详解】12÷4=3(束)
3+1=4(束)
12元可以买4束。
故答案为:C
4.B
【分析】由图可知,天平保持水平,天平两边一样重,即3个苹果=9个草莓,求1个苹果和几个草莓同样重,就是求9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9÷3=3(个)
所以1个苹果和3个草莓同样重。
故答案为:B
5.C
【分析】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所以比6小的最大的数是5,所以余数最大是5,再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最大的余数是5。
6×9+5
=54+5
=59
所以被除数最大是59。
故答案为:C
6.A
【分析】一个四位数,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读数时,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详解】A.7900读作七千九百,符合题意;
B.3050读作三千零五十,不符合题意;
C.6007读作六千零七,不符合题意。
不读零的数字是7900。
故答案为:A
7.B
【分析】除法算式中,被除数表示总数,除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商表示每份的数量;或者被除数表示总数,除数表示每份的数量,商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详解】有28个同学,排成4行,与28÷4=7相对应的问题是:平均每行站几人?
故答案为:B
8.B
【分析】先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先算乘法3×4=12,后算减法:12-12=0,计算出算式的结果,据此选择。
【详解】12-3×4
=12-12
=0
故答案为:B
9.旋转;旋转;平移;旋转
【分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绕某个轴的;也可以这样说平移是不转动的,旋转自然是转动的,依此根据平移与旋转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图一到图二的运动是旋转,
图二到图三的运动是旋转,
图三到图四的运动是平移,
图四到图五的运动是旋转。
10.图见详解;
12;2;6
【分析】数一数可知,一共有12片树叶。在分物体时,每份分得一样多是平均分。只要保证结果是平均分即可,可以每2片树叶圈一个圈,圈了几个圈就能分成几份。
【详解】由分析得:
上图中一共有12片树叶,每2片圈一份,平均分成了6份。
(分法 不唯一)
11. 青青 元元
【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160>123>108,且明明跳得最少,所以明明跳了108下,是第三名;而元元不是第一名,且跳得比青青少,所以,青青是第一名,元元是第二名;据此解决。
【详解】由分析可知:
学校举行跳绳比赛,进入决赛的3人成绩分别是160下、123下、108下,第一名是青青,第二名是元元。
12.(1) 6 2
(2)3
【分析】(1)用坐车的总人数除以每辆小汽车限乘人数,求出商和余数,商表示可坐满几辆车,余数表示还剩的人数。
(2)用坐车的总人数除以每辆面包车限乘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然后用商加1,求出和,就是至少需要的面包车数量。
【详解】(1)26÷4=6(辆)……2(人)
即,如果乘坐小汽车,可以坐满6辆,还剩2人。
(2)26÷9=2(辆)……8(人)
2+1=3(辆)
即,如果乘坐面包车,至少需要3辆。
13.(1) 302 三百零二
(2) 320 3 2
(3)320
【分析】(1)要想组成只读一个零的数,只需把0放在十位,组成的数有302,203,读数时,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的0读出来;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要想组成不读零的数,只需把0放在末尾,组成的数有320,230,一个三位数,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百位是几表示几个百,十位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是几表示几个一;
(3)要想组成的数最大,要把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据此写出这个数。
【详解】(1)只读一个零的数302,读作三百零二。(答案不唯一)
(2)不读零的数320,它是由3个百和2个十组成。(答案不唯一)
(3)3>2>0
最大的三位数是320。
14.(1)10;4;7;7;
(2)葡萄;桃子;
(3)葡萄;苹果;香蕉
【分析】
(1)根据题意,每一小格表示1人,一个一个地数出喜欢吃、、、的数量,填表即可;
(2)10以内数从小到大为:0<1<2<3<4<5<6<7<8<9<10,由此比较大小,即可找出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和最少,据此解答;
(3)班里要出游,最适合准备喜欢吃的较多三种水果,即可解答。
【详解】(1)填表如图:
水果种类
人数 10 4 7 7
(2)10>7=7>4
喜欢吃(葡萄)的人数最多,喜欢吃(桃子)的人数最少。
(3)根据比较的结果可知,班里要出游,最适合准备的三种水果是(葡萄)、(苹果)、(香蕉)。
15.
4;400;70;24
8……6;540;7;11
5……7;7500;24;42
【解析】略
16.66;52;67
【分析】对于每个算式,先找出最大整数商(使除数 × 商 ≤ 被除数),然后从被除数中减去除数 × 商的积,得到余数。
【详解】48÷7=66 22÷4=52 55÷8=67
17.3;100;72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第1题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第2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3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详解】(32-8)÷8
=24÷8
=3
7×8+44
=56+44
=100
8×(72-63)
=8×9
=72
18.(54-30)÷3=8(元)
【分析】根据题意,用篮球和足球的总钱数减去篮球的钱数,计算出3个足球的钱数,再除以足球的数量,就是每个足球的钱数。
【详解】(54-30)÷3
=24÷3
=8(元)
每个足球8元。
19.7个
【分析】先根据减法的意义,用王叔叔要做的糖人的数量减去已经做好了的数量求出还要做的糖人的数量,再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用还要做的糖人的数量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要做糖人的数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0-12)÷4
=28÷4
=7(个)
答:平均每小时要做7个。
20.6板
【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用全班同学的数量除以每板果奶的瓶数,若能除尽,则商就是至少要买果奶的板数,若不能除尽,剩下的同学也需要分一板果奶,则用求出的商+1就是至少要买果奶的板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5÷6=5(板)……5(人)
5+1=6(板)
答:至少要买6板果奶。
21.(1)5根
(2)98元
【分析】(1)一根跳绳9元,求45元可以买几根跳绳,就是求45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列式解决。
(2)一个转笔刀5元,先用乘法求出买8个转笔刀需要多少钱,然后再加上一块手表的价钱,求出和,即可解决。
【详解】(1)45÷9=5(根)
答:他买了5根跳绳。
(2)5×8+58
=40+58
=98(元)
答:一共需要98元钱。
22.46元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出2千克里面有几个500克,再和每500克荔枝的钱数相乘,求出2千克荔枝的钱数;计算出1千克里面有几个500克,再和每500克苹果的钱数相乘,计算出1千克苹果的钱数;再将2千克荔枝和1千克苹果的钱数相加,就是花的总钱数。根据1千克=1000克统一单位再计算。
【详解】2千克=2000克;
500克+500克+500克+500克=2000克;2千克里面有4个500克;
4×7=28(元)
1千克=1000克;
500克+500克=1000克;1千克里面有2个500克;
2×9=18(元)
28+18=46(元)
答:一共花46元钱。
23.9天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盒的袋数和盒数相乘,求出一共有多少袋,再除以每天喝的袋数,就是可以喝的天数。
【详解】6×3÷2
=18÷2
=9(天)
答:这些药可以喝9天。
24.(1)填表见详解
(2)工人,教师,医生
【分析】(1)用“√”表示肯定,用“×”表示否定,如果一人一职业,那么每一行或每一列都只有一个“√”两个“×”;根据小李不是医生,在第1列第1行画“×”,根据小刘不是工人,在第3列第3行画“×”;根据小李和小刘在听教师讲笑话,说明小李和小刘都不是教师,且小王是教师,在第2列第1行和第2列第3行画“×”,在第2列第2行画“√”,第2行剩余两个空白处画“×”,第1行和第3行剩余空白处画“√”;据此可填表。
(2)根据填表信息可知小李是工人,小王是教师,小刘是医生;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1)根据分析填表如下:
医生 教师 工人
小李 × × √
小王 × √ ×
小刘 √ × ×
(2)由(1)中表可知,小李是工人,小王是教师,小刘是医生。
25.(1)9;6;12;5
(2)32
(3)剪纸;泥塑
(4)剪纸
【分析】(1) “正”字中的每一笔代表1,一个“正”字代表5,根据题中整理出来的“正”字的数据直接填写即可;
(2)根据加法的意义,将选择每个手工实践活动的人数全部相加求和即可;
(3)直接比较选择各手工实践活动的人数,找出人数最多和最少的手工实践活动分别是什么即可;
(4)应该选择班级最多人数喜欢的手工实践活动作为本班的特色。
【详解】(1)填空如下:
手工实践活动 叶画 编织 剪纸 泥塑
人数 9人 6人 12人 5人
(2)9+6+12+5=32(人)
所以一共有32名同学参与了这次调查。
(3)12>9>6>5
所以最喜欢剪纸手工实践活动的人数最多,最喜欢泥塑手工实践活动的人数最少。
(4)如果班主任想选一种手工艺品作为本班的特色,选剪纸比较合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