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必刷题
地理
10.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人口密度极小的自然原因是
120
130
140a
150
达尔文
A.地形崎岖不平
B.气候炎热干旱
C.水土流失严重
D.矿产资源匮乏
7
20
艾丽斯,
11.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多呈斑点状,
布甲斯班
可能是因为斑点区
)
①地势平坦开阔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矿山长
30
斯
阿德莱德
悉尼
期开采④距离水源较近
堪培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河流
…时令河
t泉水
沙汽
12.(2025·上海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它心城镇
铁路
…骆驼尚道
列要求。
(1)分析艾丽斯泉镇先后成为骆驼商队停留点
艾丽斯泉镇位于澳大利亚内陆,其兴盛与交
和电报驿站的原因。
通通信业的变迁密切相关。该镇在19世纪早期
(2)说明南北大铁路南段先于北段修建的理由。
是运输黄金、羊毛和生活物资的骆驼商队停留点;
1872年澳大利亚有线电报线路架设工程通过该
地,这里成为电报线上的重要驿站。1929年澳大
利亚南北大铁路一期工程一从文丽斯泉镇至南
部阿德莱德段竣工,骆驼商队从此开始衰落。
2004年南北大铁路二期工程竣工,从达尔文到阿
德莱德实现全线贯通。现在,艾丽斯泉镇是亚太
地区最大的飞机存放保养基地。图中示意艾丽斯
泉镇的位置及交通线路。
第十五讲
两极地区
核心知识清单
HEXINZHISHIQINGDAN
知识点一南极地区
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内,是纬度最高,跨
1.位置和地形
经度最广(360°)的大洲。南极洲四周被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与其他各大洲相距较远,
孤立于地球最南端。从交通位置来看,南极洲是
未来南半球各大洲最短航线的中间基地。
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圈以内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
印
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太平洋、大西洋、
南印度洋的各一部分,主体部分是南极洲。
南极大陆的平均海拔为2350多米,为地球上平
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大陆的98%被冰雪覆盖,
q
平均厚度为2000多米,最大厚度为4800米,冰
的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这些冰川
24年
每年约有1.4亿吨滑入海洋,形成冰山。
2.极端的气候
科学观察站(站名后
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全年
的括注为设站家名)四桑心竖
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为极夜时间;11
南枚地区
月至次年3月是暖季,为极昼时间,为科学考察
0衔接必刷题地理
【解析】(1)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地势状况等方面
12.【答案】(1)澳大利亚南北向商道路途遥远,艾丽斯泉
分析。理由叙述应结合图中信息分析。通过经纬度和
镇地处中间地点:沿途气候干早,该地有泉水、河水提供
图中信息判断:C处为亚马孙平原,而从A处较低的海
水源补给:电报线路的架设主要依靠骆驼运输。
拔和位置可知,该地形为巴西高原,等高线较稀疏,反映
(2)(与北部相比)南部地区人口较稠密、经济发达,城市
地形较平坦;巴西高原形成年代古老,久经外力侵蚀
较多,运输需求量大;先修通南段可以连接已有铁路网;
(2)C地区位于亚马孙平原,支持开发的理由可以从社会
对南段沿线地区带动作用更强。
经济方面分析:热带雨林面积广大,森林资源丰富;开发
【解析】(1)该镇成为中转站的原因可从位置、资源、交
热带雨林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
通、城市、劳动力、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方面作答,艾丽
活;热带雨林环境容量大,局部的开发活动对其影响较
斯泉镇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河流和铁路
小。反对开发的理由可以从生态环境反面分析:热带雨
林的破环会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
经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周围城镇分布便于沟通交
流。(2)与北部相比,南部城市密集对交通需求大:南部
速度加快:气候恶化,水旱灾害频发;加剧全球气候变
暖等。
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南部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第十四讲
大洋洲
第十五讲
两极地区
课时达标演练
课时达标演练
1-2【答案】1.A2.A
12【答案】1.B2.D
【解析】1,瓶子树树木高大、树干粗壮,说明其生长迅
【解析】1.由图可知,东北航道是沿着亚欧大陆边缘,沿
速,生长期需要湿热的气候条件:瓶子树树干粗大利于储
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沿东北航道航行的船只是向西北航
水,说明其生长期内有气候干旱的时段。由此判断瓶子
行,A错误。亚欧大陆北部边缘地区韩度较高,气候寒
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类热,干湿季分明,A正
冷,城市较少,补给困难,B正确。材料提到此时是7月
确: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形成热带雨林植被,B错误;夏季
份,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看不到极光,C错误。东北航
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道附近盛行东北风,船只向西北方向航行,一路顺风顺
精被,C错误:终年干早少雨的气候,形成荒漠植被,D错
水,D错误。故选B。2.北极海冰范国最小的时段不出现
误。故选A。2.由上题气候特征可知,瓶子树生长地区
在温度最高的8月份,而是出:现在9月份,原因是9月份
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图甲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
北冰洋周围地区温度高于0℃,海冰会继续融化,所以9
分布区的为②,A正确:③④①⑥依次代表热带沙漠气候
月份海冰范国最小,故选D。
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区,不符合题
3~4【答案】3.A4.C
意,B、C、D错误。故选A
【解析】3.本题利用图示法效果较好,如图示:先定南
35【答案】3.B4.D5.B
北,长城站离南极点比昆仑站更远,故长城站在昆仑站的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明确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
北面:后定东西,南极点俯视是顺时针,地球自转方向是
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
自西向东,故长城站在昆仑站的西面;综上所述,长城站
凤性温润气候。只有②地符合“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描
在昆仑站的西北方,A正确。4,据题意“罗斯海面向太平
述,故选B。4,该地区降水稀少,通天并无法收集雨水;这
种地下住宅是在工业时代形成的,当时已有很好的通信
洋海区,是人类航海所能达到的地球最南的海城”,则罗
方式:由图看出,通天井又深又窄,采光作用有限,但可以
斯海站应在南极图内,且在180°经线及附近,故只有丙符
很好地通风换气。5.由材科可知,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
合条件,C符合题意。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C。
地下住宅的室温也会有所变化,只是温差小,冬暖夏凉。
5~7【答案】5.A6.A7.B
该住宅位于地下,明显与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
【解析】5.南极地区气侯酷寒、干蝶,生物稀少,陨石不
6~7【答案】6.A7.D
易被风化,①正确;人类活动时间短,受人类彩响小,陨石
【解析】6.从经韩度位置看,该国为新西兰,属温带海洋
积累较多,②正确;陨石降落概幸和其所在的住置无关,
性气候区,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影响该国成为优
③错误;南极地区冰雪广布,地表单一,隕石包襄在积雪
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
中,储存时间长,但不易被发现,④错误。6.读图,南极出
候,选A。7.影响港口布局的主要因素有海域条件和陆
露冰面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图示东南地区,山地出露说明
域条件。该国东南部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风浪小,利于避
该地冰层较薄,位于陆地边缘地带,根据材料南极冰盖在
风,选D。
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向边缘运动的状态,所以冰盖
8~9【答案】8.C9.D
在图示区域应由西北向东南移动。7.根据材料南极冰盖
【解析】8.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判断该大陆
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向边缘运动的状态,携带喷
为澳大利亚,则图示阴影部分为澳大利亚中部的大自流
石的冰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流速减缓,在山
井盆地。9。该国的农业生产以小麦一牧羊带为闻名,故
富集:在冰川移动过程中若不受地形阻挡,直接流向海
主要的农产品为小麦和羊毛」
洋,最终在南极大陆周边的浅海区富集;冰盖不断向边缘
10~11【答案】10.B11.C
运动,所以不会在冰盖最高点以及冰盖低洼凹陷处富集:
【解析】10.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
陨石随着冰进入海洋在浅海沉积,不会移动到附近的
亚内陆地区人口密度极小,主要中西部地区属于热带沙
岛屿。
漠气候,气候爽热,且降水稀少;在中部的外国(北部和南
810【答案】8.B9.A10.D
部部分区战)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气候炎热,
皆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分布较少,故B正确:澳大
【解析】8.由中国沿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经过太平洋
利亚内陆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故A错误:该区战降水稀
印度洋、大西洋,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一苏伊士运河一直
少,不易发生水土流失,故C错误;澳大利亚中部区域矿
布罗陀海峡。9.从图中看,北极航道加强了亚洲东部和
产资源丰富,故D错误。答案选择B。11.根据题意,结
欧洲西部之间的联系。10,由图可知,北极航道经过白令
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地势平坦开闯为主要因素形成
海峡,北极航道开通后,过往船拍明显增多的是白令
的人口分布多成团块状分布,故①器误;澳大利亚内陆地
海峡。
区人口分布呈斑点状,可能是内陆地区矿产资源的分布,
11,【答案】(1)①极点附近地区温度更低:②受北大西洋
在长期开采过程中,人口逐渐集聚,故③正确;由于内陆
暖流的影响,海水增温;③与大西洋之间通道较宽,与温
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因此有人口分布可能
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
是因为距离水源较近,故②错误,④正确。正确的是③和
(2)该群岛气温低,环境极端;生物数量、种类少,生长缓
④,答策选择C。
慢;岛屿面积小,相对封闭。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