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地理衔接第五讲 南方地区 学案(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高地理衔接第五讲 南方地区 学案(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6-24 13:59:00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四湖位于黄河下游,为鲁西南四个相互
联贯的湖泊总称(如图),京杭大运河借道北上。
早期,南四湖地区有十多个小湖,黄河玫道夺淮
入海后,使这片湖区连片并扩大,逐渐演变成目
前的规模。明清时期,为保证京杭大运河的畅
7.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主要是
通,在南四湖东侧设置了众多“水柜”(即古代水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库)。为保证漕运,加之水旱灾害频繁,当地居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民选择了“植苇捕鱼,自谋生活”。新中国成立
8.上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时,湖区周边有200余个渔村。20世纪六、七
十年代,湖区周边开始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
A.防风
B.挡水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济宁市、枣庄市等对南
C.阻沙
D.遮阳
四湖进行了开发,部分地区成为旅游度假区。
9.下列地区有大量地坑院分布的是
1]50
117
A.江南水乡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2025·辽宁大连质检)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

酒一茶156

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洋市
疗市

口降水至厂蒸发量心气温
30
2s4
名汽

o农
20
15
·水柜Q城市一-刘流
10
(1)说出早期南四湖地区的地形特征。
(2)推测黄河改道导致南四湖连片并扩大的过程。
(3)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分析明清时期在南四湖
东侧兴建大量水柜的原因。
8
91011
12
2
56刀份
10.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11.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带性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B.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第五讲
南方地区
核心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南方地区概况
南方地区主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台湾岛(我国第一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大岛)、海南岛(我国第二大岛)、崇明岛(我国第
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包括长
三大岛,主要为泥沙沉积形成)和南海诸岛等。
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从自
知识点二低山丘陵为主,暖湿气候普遍
然地理角度看,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
1.低山丘陵,地形复杂
特别行政区都属于南方地区,但因其特殊的地
除了巫山以西的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
位,这三个地区在第五节单列讲述)。
原以及雪峰山以西的云贵高原外,南方地区大部
与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为:
分都属东南丘陵。其中,南岭以北为江南丘陵,
缅甸、老挝、越南。
以南为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为浙闽丘陵。衔接必刷题地理
7~9【答案】7.A8.B9.C
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早涝灾害频繁,CD
【解析】7.地抗院是在地势低平的黄土地貌区向下升
不符合题意。故选A。2.根据材科信息,雷州半岛年降
挖,并且深度可以达到6一7米,说明本区的自然环境是
水量约为1488毫米,降水总量多,A错误:根据材料信
土壤深厚,A正确。冬暖夏凉是房屋的特点,不属于地理
息,雷州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向沿海倾斜,水流速度快,蓄
环境,B错误。降水稀少不是地坑院建造的原因,C错误。
水能力差,所以易导致缺水严重,B正确;雷州半岛热量充
该地区木材短缺问题不突出,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足,降水丰富,拉被不稀少,C错误:水利工程不属于自然
8.地坑院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区,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
原因,D不符合题意。
区的过渡区城,有一定的降水,故需要在房屋外国筑起砖
35【答案】3.B4.D5.A
墙,主要是为了阻挡雨水进入院落和房屋,B正确。地抗
【解析】3.根据图示的梯田、稻田、柑橘、茶园等事物判
院分布位置较低,受风力影响较小,而且也可以进免日光
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B正确:河套平原没有
暴晒,A、D错误。此处黄土广布,流沙影响不严重,C错
梯田、柑橘、茶园等事物,A错:山东丘陵不适合种植稻
误。9.传统民居的建造,主要考虑地理环境、方便取材、
田、拊橘等,C错: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梯田,D错。4.依
建造成本、舒适度等,地坑院适宜在黄土深厚的黄土高原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属于江南丘陵地带,该区的自然土
区,C正确。江南水乡和东南丘陵适宜屋顶坡地较大的
壤为红壤,红壤较贫璃,有机质含量少,B错:呈酸性,粘
房屋,防雨防潮,A、D不对。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适
重,C错,D正确:缺乏碱金属和硫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
宜墙体厚实的房屋,B错误。
化物,A错。5.南方丘陵地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降水集
1011【答案】10.A11.D
中、植被破坏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故今后的发展应
【解析】10.读图可知,该地1月气温最低,1月平均气温
因地制宜,农林牧刷渔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低于0℃,7月气温高于25℃,且高温时降水多,低温时
等,A正确。该地区地形条件比较复杂,耕地有限,发展
降水少,因此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根据所学知识可
商品谷物农业,盲目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会造成严重水土
知,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侯,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
流失,C错:我国南方地区,人多地少,退耕还林建设商品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因此
性林业基地,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
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1.前题分析可知,图
业,都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易造成粮食短缺,衣
示区域应为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一般形成温带落叶阔
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故B、D不合适
叶林植被,常绿硬叶林植被一般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A
67【答案】6.D7.D
错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和第
【解析】6.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定位可知位于我国南方地
三级阶梯,海拔高度不高,因此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区,据等高线较为稀疏判断为低山丘陵。我国南方低山
的可能性小,B错误:图中显示,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丘陵区红壤广布,土壤酸性较强,较贫麻,适宜种植耐酸
5℃至0℃之间,应位于我国暖温带地区,农业耕作制度
性植物如茶树、马尾松等植被,从而达到保持水上的效
一般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热,C错误;读图可知,与其它
果,①正确。保塬、护坡、固沟是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
季节相比,春季(3、4、5月)蒸发量超出降水量最多,因此
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图示为南方地区,②错误。鱼
春季最干旱,D正确
塘台田模式是借鉴珠三角地区,针对低湿洼地在降水量
12.【答案】(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多洼地
大时洼地积水、地下水位升高,使洼地沼泽化,在洼缘有
(2)黄河改道,流经南四湖南部,因流速降低,泥沙淤积,
盐渍化的问题所提出的治理模式,是一种因地制宜发展
导致南部地区海拔较高:黄河及运河河水不断自南向北
农业的措范,不能解决低地易涝的问題,③错误。该地区
汇人,使南四湖地区水位提高,湖泊连片并不断扩大
土壤呈酸性且土壤较为贫瘠,增施有机肥、添加熟石灰可
(3)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湖泊航道浅,水柜可补
改良当地土壤的酸碱性和提高肥力,④正确。故选D。
水:夏季多暴雨,水柜可储水,削减河流洪峰;东侧河流
7,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湖泊相对位置可知,乙为我国最大
多流经山区,水流急,含沙量大,水柜可减少人湖泥沙
的淡水湖部阳湖,而岳阳褛位于甲洞庭湖畔,A错误。甲
量,缓解湖泊淤积」
为洞庭湖,都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B错误。图中两
【解析】本题以南四湖为载体,考查地形特征、湖泊变
河流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最冷月气温大于0℃,不会出
化过程、兴建水柜的原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
现改汛,C错误。两湖周边均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城认知、综合思雏、地理实践力等
一洞庭湖平原和都阳湖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D
学科核心素养。(1)由材料可知,南四湖位于黄河下游,
正确。故选D
可推测其地形以平原为主:早期,南四湖地区有十多个
8-10【答案】8.A9.C10.B
小湖,湖盆地势低洼,可推测该区城早期地势低平,多洼
【解析】8.我国南北冬季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南北韩
地。(2)黄河改道夺淮入海,淮河在图示区域南部,故黄
度跨度大,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长越长,其次是
河流经南四湖南部,地处河流的下游段,黄河流速降低,
受冬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而且冬季风影响程度不同也与
泥沙淤积,导致南四湖南部海拔较高;由图可知,南四湖
南北韩度跨度大有直接关系,A正确,C错误。地形主要
附近有黄河和京杭大运河,黄河及运河河水自南向北汇
影响局地气候,而南、北方这种气象格局空间尺度大,南
入南四湖区域,而南四湖区域地势低平,多洼地,接收了
北地形差异不是导致这种气象格局的主要原因,B错误:
黄河和运河的河水,南四湖地区水位提高,湖泊连成
海陆位置的差异在主要体现在距离海洋的远近上,距海
片,湖泊面积不断扩大。(3)由材料可知,为保证京杭大
越远降水减少,海陆位置差异不是导致这种南北气象格
运河的畅通,在南四湖东侧设置了众多“水柜”,可推测
局的主要原国,D错误。9.位于较低纬度、距离冬季风源
“水拒”的作用之一是为京杭大运河补水,该地区位于温
地遥远、高原地形的阻挡都是我国西南地区基本不受本
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少,运河的湖泊段航道浅,需要
次寒潮影响的原因,由材料可知这次宾潮对我国东南地
补水,夏季高温多雨,水柜可储水,起调蓄作用,削减洪
区影响明显,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纬度大体相同,说明韩
峰;由图可知,东侧河流多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達快,含
度低、距离冬季风源地遥远不是西南地区基本不受本次
沙量大,水柜可沉积泥沙,减少入湖泥沙量,缓解湖泊淤
寒潮彩响的最主要原因,冬季来自高韩的寒冷气流在西
积,从而改善运河湖泊段的航运。
南地区受云贵高原的阻挡,使得西南地区受本次寒潮影
第五讲
响小,C正确,A、B错误。西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
南方地区
阶梯,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大,D错误。10,国家启动了抗
课时达标演练
灾应急预案,涉及许多救灾物质运输和人员的减动,而西
1-2【答案】1.A2.B
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呕,交道不便
【解析】1.雷州半岛纬度低,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寒潮出
影响抗灾,B正确。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
现频率低,A项符合题意;雷州半岛位于低韩度热带地
多,属于湿润地区,河流众多,植被主耍是亚热带常绿阔
区,地处太平洋西部,容易发生台风灾害,B项不符合题
叶林,而稀少的河流和广布的沙漠不是当地的地理特征,
意:雷州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风不稳定,使得该
A、C错误。复杂的地质条件对于当地抗早影响不大,D
错误。
84参考答案
11.【答案】(1)两广丘陵
8~9【答案】8.B9.D
(2)本区有色金属矿丰富、水力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有色
【解析】8.读图可知,西北地区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比
金属开采和治炼工业。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水土流
重最大,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小。结合西北地区的区城
失和酸雨问题
特征:气侯干旱,人口稀少、工业薄弱,农业比重大,耗水
(3)处于热带,光热水资源丰富;平原地形相对较多,且
多,故用水结构形成的依据是经济结构。故选B。9.西北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灌既便利;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
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早;水源不足,是制约农业
久;人口较多,内部和外部市场广阔等。
生产的主要因素;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
【解析】(1)图中①河流流经的地形区为两广丘陵。
原、荒漠的变化,植被稀疏,土壤贫瘠,不是黑土,故①④
(2)读图可知,本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力资源丰富,
正确。故选D。
适合发晨有色金属开采和治炼工业。开发利用过程中,
1011【答案】10.D11.C
应重点注意水土流失和酸而问题。(3)读图可知,台湾
【解析】10.根据材料“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
西南部处于热带,光、热、水资源丰富,平原地形相对较
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多,且土地资源类型多祥,灌溉便利,交通便利,开发历
再读图可知,灌区的流向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因此地势
史悠久,人口较多,内部和外部市场广阔,有利于当地农
西南高东北低。故选D。11.读图可知,五原县位于西北
业的发展
内陆地区,该地气候干早,降水稀少,水源是农业生产的
第六讲
西北地区
最主要的限制条件,因此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该地
能大规模种植向日葵的最主要的原国,C正确:降水较
课时达标演练
少、光照充足,韩度较高、气候温凉,北部山脉、抵御寒潮,
1-2【答案】1.C2.B
都是当地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解析】1.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这里深居内陆,距海遥
ABD错误
远,降水稀少,多为内流河,但这里也有外流河,例如额尔
12.【答案】
(1)变化特点:绿洲面积缩小;现代绿洲远离古
齐斯河就是外流河,A错误:②是位大兴安岭与贺兰山之
城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原因:冰川面积缩
间的内蒙古高原,这里的枝被类型主要为草原,B错误;
小,冰川融水量减少;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规摸加大,导
③位于奏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
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
(2)温带沙漠气候:多内流河湖,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
润地区,东北少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地区,C正确:④位于
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盆地地形。
泰岭一淮河以南,这里水热充足,主要为亚热带、热带地
【解析】(1)注意本题设问,需先描述绿洲变化的特点,
区,D错误。2.①和②都位于第二阶梯上,A错误:②地
再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据图可发现,塔里木盆地南缘
为内蒙古高原,以高牧业为主,③地为东北平原,以种植
古代绿洲分布距离昆仑山更远,而现代绿洲更靠近昆仑
业为主,由此可知②到③由斋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B
山,结合材料可推断现代绿洲面积变小:距离古城遗址
正确:③和④均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来
较远,距离昆仑山的山前地带更近。导致这样变化的原
说·人口稠密,不存在由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的情
因,一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冰川面积缩小,冰川融水量减
况,C错误:④濒临太平洋,⑤离印度洋也较近,但两地植
少:二是人口数量增加,人类生产活动规模加大,用水量
被变化较大,与地形因素有关,与海陆因素关系较小,D
增加,导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2)结合所学知识可
错误。
知,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
3-4【答案】3.A4.B
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大陆性气候(湿带沙漠气
【解析】3.从材料中可看出,该图示意我国某地区2008
候):地表水资源不足,多内流河湖;沙漠广布,土装贫
一2017年59月平原区和山区逐小时降水情况,从降水
痛: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四周被山脉环绕,中间低四
情况看,该地区夏季降水量都很少,且山区降水量大于平
周高,形成盆地地形。
原地区,说明受地形迎风坡影响,降水多,我国天山北坡
的伊犁河谷地区,盛行西风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
第七讲
青藏地区
山区迎风坡降水较多,A正确:汉水谷地、汾河谷地以及
湟水谷地并没有很明显的迎风坡地形雨,BCD错误。故
课时达标演练
选A。4.该地区为我国天山北麓的伊犁河谷,盛行西风
12【答案】1.B2.C
从大西洋上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山区迎风坡降水
【解析】1.根据材料“夏季多年冻土出现地表热量异常”
较多,所以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B正确,ACD
可知能见到“热融湖塘”景现的地区应具备冻土条件。我
错误。故选B
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最可能见到
5~7【答案】5.B6.C7.D
“热融湖塘”景观,B正确;山东省、福建省、安徽省位于我
【解析】5.与周边地区相比,北疆地区受到西风带带来
国东部季风区且韩度不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没有大面
的水汽及天山的地形阻挡拾升作用影响,气候相对周边
积的冻土,因此不易出现“热融湖塘”景观,排除ACD。
地区湿润,降水较充足,B正骑。新疆地区属于我国西北
2.读图结合材料可知“热融湖塘”的形成过程有冰楔触
千旱半千旱地区,地理位置,地貌类型、昼夜温差都差不
化、地表坍塌凹陷,因此热融湖塘边常会出现“醉树”景观
多,不能成为特殊单元的原因,排除A、C、D。6.根据上题
的直接原因是地温升高,冰楔融化,排除BD选项,C正
可知,北疆相对于周边地区,降水校充足,多绿洲,绿洲农
确;由材料可知冻土出现地表热量异常,主要是由于夏季
业发达,饲料来源充足,适合发展畜牧业,C正确。新疆
温度高,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错误。
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不适合发展水稻,A错误。棉花
34【答案】3.B4.C
种植对热量的要求更高,南疆纬度低,更适合棉花生长,B
【解析】3.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人口空间分布不
错误。南疆和北疆的气候条件都适合种植葡萄,晒制葡
均衡,东南部河谷较多,水源和热量等充足,人口和城市
萄千,D错误。7.北疆位于我国西北千早半千早地区,降
较密集,西北部气候高寒,植被稀疏,人口稀疏,因此青藏
水量少,土壤含水量小,而且气侯变化是缓慢的,气温不
高原人口县有“东南密、西北疏”的空间分布特征,排除C,
会急剧升高,国此不会导致土壤严重缺水,A错误。北疆
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青藏高原的人口分界线使得地区
地区虽然韩度高,但是夏季高温且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
人口分布呈现东南与西北的差异,因此排除AD。4.青藏
作物生长,限制北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因素是降水,B错误。
高原东南部海拔较低,水热条件好,植被茂密,土壤肥沃,
当作物种植的北界南移时,说明气候变冷,不利于农作物
因此人口密度更大,①③正确,选C;东南部和西北部的对
生长,农作物产量减少,C错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
比不是韩度的对比,②错误,排除AB:西北部地势起伏更
表现为变暧气温升高会导致水分蒸发加快,会导致北疆
小,东南部地势起伏大,但地势起伏对青藏高原人口分布
地区土壤盐渍化加重,从而减少农作物的产量,D正确
的影响不大,④错误,排除D。
8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