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4 14:33:07

文档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0分)(1)①马上相逢无纸笔②凭君传语报平安③愿为市鞍马④从此替爷征⑤落红不是无
情物⑥化作春泥更护花(2)⑦政入万山围子里⑧一山放出一山拦
⑨山重水复疑无路⑩柳暗
花明又一村(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2.(2分)钟不怕困难、志在登顶(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
3.(2分)(1)出名,有名(2)竖立(每空1分)
4.(3分)(1)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1分)(2)(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大意对即可)
5.(4分)甲文托陋室言志,通过对陋室环境与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
乐道的志趣:乙文托莲花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各2分,正确指出所托之物1分,表述清楚所言之志1分)
6.(2分)闽、粤有木兰/树大如桂/花亦似之(每处1分)
7.(4分)作者写木兰树得名的原因,意在衬托真珠兰的花香隐而不显,突出真珠兰的清幽恬淡,(2
分)表达作者对真珠兰及像真珠兰一样的恬淡之人的赞美。(2分)(大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真珠兰的花和叶并不像兰,但以兰(的名字来)命名,(是因为它具有)类似的香味。即使香味也略
微有不同,只有一个关键之处与兰花相似:兰花的香味,与之常常相处的人察觉不到,突然遇到才能闻到,
远离后再次接触才能闻到,这种花也是这样。这是它被命名为兰的原因。福建、广东有木兰,树大像桂花
树,花也类似于桂花,但不以桂命名而以兰命名,也是因为它的香味隐而不显,经得住长时间地闻但不适
合突然闻的缘故。凡是人们突然看到就觉得亲近的人,是人群中的玫瑰花,而不是朋友中的芝兰。
8.(2分)1uò股(每空1分)
9.(2分)(1)心急如焚(2)绞尽脑汁(每空1分)
10.(2分)“:”或“冒号”(填“一一”或“破折号”也可)
11,(6分)(1)(2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具体指保尔先是左臂不听使唤,紧接若两条腿也不能活
动,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生活陷入极大的困境。(能准确抓取选段内容即可)(2)(4分)示例:保尔面
对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开始感到“无力反击”,觉得“够痛苦的了”,认为“还不算最糟的”。但随后他表
现出无比坚定的信念,“依然相信自己能够归队”,还会回到哥哥身边“一起好好干”。这一心理变化表现
了保尔勇敢、顽强、乐观和坚定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2分,性格特点2分)
12.(15分)(1)(5分)①具体措施:自掏腰包借给党员盘有文15000元,承诺“亏了算我的”,降
低试种风险:通过成功者带动全村,逐步扩大种植规模。(2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②工作智慧:循
序渐进,不强迫推广,以实际成果赢得信任:善用榜样,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用成功案例消除疑虑。(3分,
每点1.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10分)示例:莫日发一心为民、实干担当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他初到白竹村便直面泥路、缺
水、断电等难题,挨家走访记录村民需求,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让村子焕然一新:随后他因地制宜,
发展灵艺种植、土鸡养殖等产业,自掏腰包支持村民试种,引入企业合作,将人均年收入从3500元提升
至14000元;他拒绝私利、公开透明,三次被村民联名留任,得到了村民的充分信任和支持。莫日发一心
为民、实干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内容理解和赏析有深度得6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得2
分;语言流畅得2分。字数不足酌情减分)
13.(4分)“滔滔不绝”原意指像流水那样不间断。也用来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完。这里的“滔滔
不绝”并非指说话连续不间断,而是一种形象的表达。它意在强调在做事、成事的过程中,不急于一时去
争先,而是要像水流一样,凭借持续不断、持之以恒地下“笨功夫”,让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能够长久地延
续、源源不断地积累,保持长久的发展态势。(说出本意得1分,结合文本说出文中意思并简要分析得3
分,大意对即可)
14.(6分)作家刘震云认为知道自己笨是聪明做法,他相信笨人做事才能更长远:网友承认自己笨后,
学东西多学几遍、慢慢精通,逐步升级:作者读书用每天定量坚持的笨办法,收获很大。(每点2分,大
意对即可)姓名
准考证号」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被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奔必林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聚全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亲爱的同学,展卷安,愿你静心执笔,自信挥毫,在墨香中品味文宇之美…
一、古典之美(27分)
(-)
1班级举行“品古典诗词做有志少年”活动。下面是小晋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
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10分)
(1)国家兴亡,区夫有责。《逢入京使》中“①
,②
”两
句描写了岑系虽思乡情切,仍旧坂作精神传口信安慰家人,远赴边关保家卫国。《木兰诗》
家国
中“③】
,④
”两句则描写了木兰听到狂兵的消息后,
之思
校然决定替父出狂。《己亥杂诗》(其五)中“⑤
,⑥
两句粪自珍借“落花”自哈,表达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2)作为中华少年,我们要明于担当。复兴路上会逼到各种图难和阻力,正如杨万里《过
少年松源展炊漆公店》(其五)中所说“⑦
,⑧
n
,但
之志是,我们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⑨
来蛀舞自己。
2《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代表作,诗中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磅礴,展现了诗人蓬勃
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请欣赏下面这首诗的书法作品并填空。(2分)
食黄进路
点评:
凌压奥
这福书法字体瑞庄大气,与《望岳》的浑相得益萝。
他骨神扣
(望岳》开篇以疑问起笔,勾勒出基山跨越齐鲁的广袁。领
顶黄分灯
一决含率
联中的“
”字赋于自然以人的情思,“割“字凸显
笔杏传鲁
了泰山的先城。“荡购生曾云,决此入归岛”,诗人望山盒久,
泉入料青
山场母来
情总念浓。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
小与纯了
的豪情壮志。全诗借景抒情,意境壮阅。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二)
班级举办“托物言志·品味高雅情操"主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
第3~7题。
【甲】阳空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新是伍室,枪吾铭晕。首雍上阶操,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煮琴,阅金经。无丝什之乱耳,无案
牌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柒,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拉,可远
观而不可裹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责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虐!菊之发,内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字里有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2)亭亭净植
4.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
5.甲、乙两文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所托之物
及所言之志有何不同.(4分)
真球兰
李渔
此花与叶,并不似兰,而以兰名者,肯①其香也。即香味亦稍别,独有一节似之:兰花
之香,与之习处者不觉,骤遇始闻之,疏而复亲始闻之,是花亦热。此其所以名兰
也。闽、粤有木兰树大如桂花亦似之,名不附桂而附兰者,亦以其香悠而不意,耐久
闻而不耐急嗅故耳。凡人滕见而即觉其可亲者,乃人中之玫魏,非友中之芝兰也。
(选自(闲情偶记》,有改动)
【注释]①肖:相像,类似。②习处:长久相处。③骤遇:突然遇到。④硫而复亲:
疏远一段时间后又亲近。⑤附:依附,归属。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