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探究酶相关特性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产生还原糖来证明酶作用的专一性
B.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均匀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需要设置加蒸馏水的一组作为对照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可选用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
2.下列有关细胞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水解产生的能量用于细胞中的放能反应
B.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C.细胞的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
D.剧烈运动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
3.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装置都需要注入等量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浓度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B.甲装置为实验组需提供氧气,乙装置为对照组不提供氧气,属于对比实验
C.可选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或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的生成
D.甲乙两装置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相同
4.下图是某植物种子(假设以葡萄糖为唯一呼吸底物)萌发时,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量和吸收量的变化图,下列有关该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分别表示吸收量和释放量
B.种子萌发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ATP都来自线粒体
C.该种子萌发过程释放的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人体细胞释放的全部来自线粒体
D.第3h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3倍
5.下图表示一定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某植株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的释放量和叶绿体的O2释放量的变化(假设呼吸作用速率不随光照强度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光照强度为c时,叶肉细胞有机物制造量等于有机物的消耗量
D.光照强度为d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
6.间作(指高矮不同的作物间行种植)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种常见模式。为选择适合间作的大豆品种,某研究小组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同时对“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做了相关探究,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大豆品 种种植方式 叶绿素a含量/mg·dm-2 叶绿素b含量/mg·dm-2 叶绿素a/b 净光合速率/μmol·-2·s-1 单株产量/g
品种1 单作 3.681 0.604 6.094 19.06 13.54
间作 2.249 0.925 2.431 16.39 4.90
品种2 单作 3.587 0.507 7.075 20.08 20.25
间作 2.004 0.946 2.118 16.63 13.61
A.间作模式下造成大豆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大豆植株比玉米矮,竞争阳光的能力较弱
B.品种1单株产量下降显著可能是由于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产物少
C.品种2更适合与玉米间作
D.据表说明“玉米——大豆间作”使两作物总产量会降低
7.下列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一定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在b时期先产生赤道板后产生细胞板
B.在c点所对应的温度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C.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时期
D.d点表示高温条件,是酶的最适温度
8.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观察时,需在低倍镜下找出中期的细胞,再换高倍镜找其他时期的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可观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着丝粒缓慢地从赤道板移向两极
D.已知细胞周期时间,根据各时期细胞数目所占比例可计算各时期的时间
9.人的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主要由角膜干细胞维持。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并修复较小的角膜损伤。相关研究显示,短期睡眠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如角膜变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角膜干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存在时说明细胞正在进行分化
B.角膜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角膜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
D.短期睡眠不足能减缓角膜上皮细胞衰老的进程
10.自噬作用是细胞成分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生物个体的发育、疾病和营养缺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还是酵母菌都拥有相同的自噬过程,并且其调控机制高度保守。巨自噬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自噬泡是一种囊泡,不属于细胞器
B.细胞自噬作用会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不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C.通过巨自噬,细胞可以实现对降解产物的重新利用
D.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一般不会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
11.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蔗糖酶的耐热性,将2%新鲜蔗糖酶溶液分别放置在40℃、45℃、50℃、55℃,60℃、65℃、70℃的水浴锅中保温处理30min,再恢复至室温,于最适温度下与3%蔗糖溶液反应5min后,用镊子夹取一根尿糖试纸浸入液面后取出,观察试纸显色程度(葡萄糖含量越高,显色越深),结果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40 45 50 55 60 65 70
显色程度 +++++ +++++ +++++ +++++ ++ + +
注:“+”越多,表示显色越深
A.显色程度越深反映蔗糖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B.尿糖试纸不能直接用于检测蔗糖的含量
C.实验结果显示40℃~55℃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蔗糖酶的活性不变
D.由实验结果可知,60℃及以上的温度会对蔗糖酶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12.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学科,其理论体系的构建高度依赖实验研究。以下生物学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自花传粉前必须人工对父本去雄处理
B.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必须保证两个小桶的小球总数要相等
C.纯合子能稳定遗传,两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代都为纯合子
D.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产生配子的比和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都为
13.血型检测是亲子鉴定的依据之一。人类常见的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与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组成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决定ABO血型的遗传因子IA、IB和i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A型、B型和O型血个体都为纯合子
C.遗传因子组成为IAi和IBi的个体孕育的子代可能出现四种血型
D.父亲是A型,母亲是B型,则所生子代的血型有三种可能
14.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遗传因子(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遗传因子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二、多选题
15.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所决定,属于显性遗传。甲、 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
B.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
C.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 50%
D.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
三、未知
16.我校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酶的相关研究实验,一小组同学在常温下向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和等量的淀粉酶溶液,摇匀,然后将甲在最适温度,乙和丙在高于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试管中产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二小组同学研究了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以上信息可知,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有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作用机理是 。
(2)甲、乙、丙三支试管所处的温度大小关系为 。
(3)甲、乙试管所对应M、N值不同的原因最可能是 ;如果适当降低乙试管的温度,则N点将 (填:“上移”或“下移”或“不移动”)
(4)若将淀粉酶换成蔗糖酶,不能得到图2所示的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特异性),酶作用的专一性是指 。
(5)由图2实验结果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 左右。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该实验利用了盐酸调节pH,淀粉可以在盐酸和淀粉酶的共同作用下分解。据此推测pH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 (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理由是
17.图1表示细胞呼吸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是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新鲜的食用酵母菌与5%的葡萄糖溶液制成的酵母菌培养液,简称酵母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物质3是 ,产生ATP最多的过程是 (填写序号),乳酸菌细胞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有 (填写序号)。
(2)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既要消耗,也要生成,作为反应物在有氧呼吸第 阶段利用,作为生成物时中的氧和氢分别来自反应物中 、 。
(3)④、⑤、⑥过程中生成的能量 (填:“是”或“否”)全部转化到了ATP分子中。
(4)图1中过程⑤在人体细胞发生的场所是 。
(5)图2装置可用于检测酵母菌呼吸方式。若实验后,造成装置一的红色液滴左移的生理过程是 (用一个反应式表示):造成装置一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二的红色液滴右移的呼吸方式是 。
18.图1为植物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示意图,光反应中光合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系统Ⅱ(PSⅡ)、光系统Ⅰ(PSⅠ)等蛋白复合体组成,D1蛋白是PSⅡ的核心蛋白。图2表示某植物两昼夜吸收或释放的变化,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光合电子传递链分布在叶绿体的 ,光系统是由其上的蛋白与光合色素结合形成的,具有 功能。在光照条件下,光系统Ⅱ(PSⅡ)吸收光能产生电子,PSⅡ中部分叶绿素a失去电子转化为强氧化剂从 中夺取电子释放。
(2)提取植物绿叶中的色素,选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的原因是 ,提取时还添加了碳酸钙,目的是 。
(3)图2中DE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第二天中 点(填字母)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图2中G点时,可能出现植物叶片萎蔫卷曲下垂现象,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其原理 。
(5)图2中明显小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外界因素是 。如果,则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 。(填“能”或“不能”)生长。
19.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粘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粘连蛋白的关键酶。图甲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某种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图乙(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1)图甲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 (填图中字母)。若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可选用的材料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到分生区细胞特点是: 。
(2)图甲中经过AB时间段后核DNA加倍的原因是 ,图乙(c)细胞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 (填图中字母)。
(3)图乙表示某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b)所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你的判断依据 。
(4)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分离酶没有专一性
B.保全素和粘连蛋白是同一种蛋白质
C.保全素和粘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
D.保全素和粘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5)在人类细胞中,分离酶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如果此时核膜的通透性不恰当改变,使分离酶处于细胞核内,其可能的结果是 ,而此时纺锤丝还没有附着,分散的染色单体随意移动会使得染色体分配混乱,从而导致无法保证DNA平均分配。
(6)据图中信息,蛋白复合物APC在间期和分裂期含量变化是 ,该含量变化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是 。
20.遗传学家对一种实用意义价值很高植物的两对相对性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Ⅰ.该植物叶色有正常叶色和黄绿色,科研人员为选育光反应效率高品种,用正常叶色植株和黄绿叶色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正常叶色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判断依据是 。
(2)实验二为 实验,可检测实验一产生子代个体的 。
(3)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遗传符合 定律,如果用G、g代表控制叶色的基因,则实验一的亲本中,正常叶色植株的基因型为 。
Ⅱ.该植物为雌雄同株,其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D/d)控制,其机理如下图所示。已知在B基因存在的情况下,D基因不能表达。某黄花植株自交,F1植株中黄花:紫花:红花=10:1:1.形成这一比例的原因是该植物产生的配子中某种基因型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请回答问题:
(4)亲代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致死配子的基因型为 ,上述F1黄花植株中纯合子占 。
(5)要利用上述植株,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探究致死配子是雌配子还是雄配子,请写出实验思路: 。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C
6.D
7.C
8.D
9.C
10.B
11.C
12.D
13.C
14.C
15.ACD
16.(1) 温度和pH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丙>乙>甲
(3) 底物量不同 不移动
(4)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5) 7 小于 两组淀粉剩余量接近,但pH为3的条件下,有盐酸催化淀粉分解
17.(1) 二氧化碳(或CO2) ⑥ ④
(2) 二 葡萄糖 水
(3)否
(4)线粒体基质
(5) 无氧呼吸
18.(1) 类囊体薄膜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H2O
(2) 光合色素能溶于无水乙醇 保护叶绿素
(3) 温度 Ⅰ
(4)通过减少叶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降低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
(5) 光照强度和温度 不能
19.(1) FM 排列紧密、呈正方形
(2) AB段进行了DNA复制 DE或KL
(3)b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4)CD
(5) 使得姐妹染色单体提早分开
(6) 间期时APC含盘低,到了中期APC含量上升 APC含量上升,将使得保全素(SCR)分解,于是释放分离酶,分离酶分解染色单体之间黏连蛋白,为染色单体移动到细胞两极完成DNA均分做准备
20.(1) 显性 正常叶色植株和黄绿叶色植株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正常叶色/实验一子代全部为正常叶色
(2) 测交 基因组成/配子类型及比例
(3) 分离 GG
(4) BbDd bD 1/5
(5)选择F1植株中的紫花与红花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