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4 14:48:46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25·花都模拟)《考工记》记载,周代以“尺”为长度单位,1尺分为10寸。据考据,汉代1尺约23.1厘米。某汉代竹简记载一方砚台“长三寸”,则这方砚台的长度用现代单位表示最接近的是
A.7cm B.20cm C.70cm D.1m
2.(2025·花都模拟)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已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温度升高更多 B.乙的温度升高更多
C.甲和乙升高的温度一定不同 D.甲和乙升高的温度可能相同
3.(2025·花都模拟)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B.核能和 地热能 都是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源
C.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
D.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4.(2025·花都模拟)如图所示,一小球沿着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小球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可能的受力情况的是(  )
A. B.
C. D.
5.(2025·花都模拟)某物体M与硅胶管原来均不带电,用物体M 摩擦硅胶管后,硅胶管靠近(未接触)自然下垂静止的轻质小球,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轻质小球有可能不带电
B.摩擦后, 硅胶管一定带负电
C.摩擦后,物体M与轻质小球带异种电荷
D.摩擦后,物体M与硅胶管带同种电荷
6.(2025·花都模拟)下列事例中与大气压的关系最小的是(  )
A.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B.抽出罩内空气,85℃的热水可以重新沸腾
C.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用力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吸盘“吸”在光滑的墙面上
7.(2025·花都模拟)如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能快捷烹制食物,图2是该空气炸锅加热部分的简化电路,有低温、中温和高温三个挡位,R1和R2是发热定值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该空气炸锅是高温挡
B.只闭合S2,该空气炸锅是低温挡
C.只闭合S3,该空气炸锅是高温挡
D.同时闭合S1和S3,该空气炸锅是低温挡
8.(2025·花都模拟)如图所示,一个装着适量液体的容器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 h1=h2=h3。A、B、C三点所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A=pB=pC B.pC>pA>pB C.pB>pA>pC D.pA=pC>pB
9.(2025·花都模拟)图甲是某人扛着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的情景。A是水桶的重心,O点是肩膀对水桶竖直支持力的作用点,B点是手对水桶竖直方向力的作用点。此时水桶可抽象为一个杠杆,O为支点,为了保持这一杠杆平衡,图乙情形中手施加的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10.(2025·花都模拟)如图是小红家中电路的一部分,图中A和B位置接入的是开关S和灯泡。小红闭合开关S后(其他用电器均断电),灯泡亮了一段时间后熄灭,她用试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现试电笔氖管都能发光。若故障只有一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该在A处接开关,B处接灯泡
B.该故障是灯泡的灯丝烧断了
C.该故障是零线d、e两点间发生断路
D.若此时站在地上的人接触e点,会有触电危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2025·花都模拟)蹦极是一项极限运动。质量为50kg的小吴参加蹦极,他从平台上点O由静止开始下落,下降到点A时弹性绳刚好自然伸直,到达点B时速度最大,点C是蹦极过程中的最低点,如图所示。(g不变,且取10N/kg)
(1)小吴在点O受到的重力为     ;他在点O时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点A时的重力;
(2)他在点     (选填“A”“B”或“C”)时的动能最大;
(3)他从点C反弹后,能不能重新上升到点O处?    ;
(4)若忽略空气阻力,他在点A的机械能与在点C的机械能是否相等?    。
12.(2025·花都模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其A面(最小面积的面)的面积为3×10﹣4m2。把该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其摆放的方式及它对地面对应的压强大小如表所示。
摆放方式 正放 侧放 竖放
对地面的压强/Pa 0.5×103 1.5×103 2.5×103
(1)长方体的重力为     N;
(2)长方体正放时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
(3)把长方体正放在水平雪地上,发现雪地有明显的下陷。此时它对雪地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正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你的依据是:    。
13.(2025·花都模拟)如图1是小珠在测量“物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采用的实验装置,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拉着物块A。木板在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移动。1s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为3N,此后木板在拉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左移动0.1m,在此过程中物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
(1)木板是否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
(2)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以木板为参照物,物块A是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的;
(3)请在图2的方框内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物块A(以黑点表示)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此时物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4)当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为3N后,弹簧测力计对物块A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J;
(5)如果对木板的水平拉力F增大到10N,则物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2025·花都模拟)电磁铁通电后,小磁针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电磁铁与另一磁极A之间的磁感线。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图中的“O”为导线a的剖面图)。
(1)图中磁极A应该是     (选填“N”或“S”)极;
(2)图中小磁针被涂黑的一端是     (选填“N”或“S”)极;
(3)当导线a在磁场中沿着图12中的方向左右运动时,闭合电路中     (选填“能”或“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4)请在图中电源两端的括号里标出其正负极   (用“+”和“﹣”表示)。
15.(2025·花都模拟)小王利用如图1所示的仪器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指针稳定后的示数。
(1)由图1可得,物块浸没在甲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浸没在乙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2)甲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3)若乙液体的密度为1×103kg/m3,则物块的体积为     ;(g取10N/kg)
(4)如图2所示的三幅图像中,能表示浮力大小与物块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的是     ;能表示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与物块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的是     。(均填字母)
16.(2025·花都模拟)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绕线并没有画出)把重物M匀速提升1m,用时4s,拉力为F。已知每个滑轮重40N;重物M和绳子自由端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s﹣t图像如图2所示;整个过程中,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大小如图3所示。
(1)图2中表示绳子自由端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选填“A”或“B”);
(2)结合图2所示的s﹣t图像,请在图1中正确画出此次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
(3)求重物M的重力;
(4)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以下是小彬和小杜两位同学计算拉力F大小的解题思路:
小彬:先算出重物M以及动滑轮的总重力G总,然后数出吊着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最后利用公式求出拉力F的大小。 小杜:先根据图3算出总功W总,再根据图2得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最后利用公式求出拉力F的大小。
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算出来的拉力F的大小是正确的?并说明另一位同学的问题所在。
17.(2025·花都模拟)小李同学设计了一款智能猫咪窝,其简化电路图如图1所示。R1、R2均为5Ω的定值电阻,R3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U和U'为恒压电源。当猫咪进入猫窝时,标有“3.8V 1.14W”的红灯L1正常发光,小风扇M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当猫咪离开猫窝时,额定电压为2.5V的绿灯L2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
(1)小李在选择衔铁材料时,能否使用铝片?    ;
(2)由题目可得,当猫咪进入猫窝时,与衔铁连接的a触点应和     (选填“b”或“c”)触点接通;
(3)求红灯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4)当猫咪进入猫窝时,求小风扇M工作100s所消耗的电能;
(5)图2所示的电流表示数为     A;
(6)当猫咪离开猫窝时,绿灯L2是否正常发光?(请写出你的分析计算过程)
18.(2025·花都模拟)小亮想利用如图1所示的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其测量单位为g/cm3。
(1)如图2所示,小亮把密度计放进甲液体,密度计竖直    (选填“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此时液面与密度计的A刻度刚好相平。若密度计的A刻度为0.7,则甲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若将该密度计放入密度比甲液体大的乙液体中,静止时,液面与密度计的B刻度刚好相平,则B应该在A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F乙    (选填“>”“<”或“=”)其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
(3)小亮觉得密度计非常有趣,于是他利用一根直径为1cm、长20cm的圆柱形吸管、小铁珠、热熔胶枪等,制成如图3所示的简易密度计(其质量为10g)。小亮把自制的密度计竖直放进某种液体中,密度计出现如图4所示的沉底现象。于是,小亮重新制作了规格如表所示的另外4支密度计,其中有可能可以测出这种液体密度的是    (填编号)。
密度计编号 直径/cm 长度/cm 质量/g
① 2 20 10
② 0.5 20 10
③ 1 20 20
④ 1 20 5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周代以“尺”为长度单位,1尺分为10寸,据考据,汉代1尺约23.1厘米可知,古代一寸约为2.31cm,某汉代竹简记载一方砚台“长三寸”,即该砚台的长度为2.31cm×3=6.93cm≈7cm,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题中古代尺和寸之间的进位关系和古今长度的对比,结合题中条件分析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已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但不知道甲乙的质量,故无法判断甲乙的温度变化,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比热容的公式可知,温度的变化与物质质量、吸收的热量及比热容有关。
3.【答案】C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及其分类;核聚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解答】解:A、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属于二次能源,如火力发电是将煤炭等一次能源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等,故A错误。
B、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它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核燃料,与太阳辐射无关;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蕴藏的热能,是地球形成时产生的,也不是来自太阳辐射,故B错误。
C、热现象的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具有方向性,例如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能量在转化过程中也会有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无法再完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所以是不可逆的,故C正确。
D、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不是裂变。核聚变是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的过程,太阳就是通过氢核聚变产生光和热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属于二次能源。
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它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核燃料,与太阳辐射无关;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蕴藏的热能,是地球形成时产生的,也不是来自太阳辐射。
热现象的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具有方向性。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不是裂变。核聚变是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的过程,太阳就是通过氢核聚变产生光和热的。
4.【答案】A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球沿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二力平衡时,还受到竖直向上的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符合题意,ACD丙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
5.【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B、用物体M摩擦硅胶管后,因发生摩擦起电现象,硅胶管带电,但不能确定带何种电荷;靠近(未接触)自然下垂静止的轻质小球,二者相互排斥,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判断轻质小球和硅胶管带同种电荷,但不能判断带何种电荷,故AB错误;
CD、物体M与硅胶管摩擦后,因电子在两物体间发生了转移,则物体M与硅胶管带异种电荷,由前面解答可知轻质小球和硅胶管带同种电荷,所以物体M与轻质小球带异种电荷,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6.【答案】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使用活塞式抽水机时,筒内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抽向上方,故A错误;
B、密闭钟罩内的气体被抽出,水表面气压变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水又重新沸腾,故B错误;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提升测力计时,示数大于玻璃的重力,故C正确;
D、按压吸盘,排出了吸盘内的空气,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压在墙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抽出密闭装置中的气体,内部气压减小,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7.【答案】B
【知识点】电功率的计算;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解答】图2中,当只闭合开关S2时,R1、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根据,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空气炸锅处于低温挡;当开关S1、S3都闭合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空气炸锅处于高温挡;当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R2工作,空气炸锅处于中温挡;只闭合开关S3时,电路开路,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电路图,当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R2工作,当只闭合开关S2时,R1、R2串联;当开关S1、S3都闭合时,R1、R2并联,只闭合开关S3时,电路开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判断空气炸锅高温挡、中温挡和低温挡的电路连接。
8.【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图中,深度关系为:hBpA>pB,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p=ρgh,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9.【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图中,水桶视为杠杆,其中O点为支点,阻力是水桶的重力,阻力臂是从支点O到水桶重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手上的动力最小,则阻力臂最小,动力臂最大,分析图像,图甲中,人手的力在B点,则阻力作用线通过支点O,重力的力臂最小,手在B点的作用力最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结合图像,判断动力和阻力位置。
10.【答案】D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连接;测电笔的使用;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解答】A、家庭电路中,灯泡的开关连接在火线一侧,应该在B处接开关,A处接灯泡,故A错误;
BCD、闭合开关,灯泡一段时间后熄灭,测电笔测量插座的两孔,氖管都发光,则进户线的零线断路,de间未断路,灯泡未断路,e点和火线连接了,地上的人接触e点,有电流经过人体,人会触电,AB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开关和灯泡串联后,接在火线上;用试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试电笔氖管都能发光,可能是零线出现断路。
11.【答案】(1)500N;等于
(2)B
(3)不能
(4)不相等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计算人受到的重力:G=mg=50kgx10N/kg=500N;重力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无关,在点O时的重力等于其在点A时的重力。
(2)从点O到点4,小吴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不断增大;从点A到点B,弹性绳开始被拉伸,拉力不断增大,但拉力小于重力,小吴仍做加速运动;到点B时,弹性绳对小吴的拉力等于重力,合力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动能也最大;从点B到点C,拉力大于重力,小吴做减速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减小。
(3)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以及摩擦等,会消耗机械能,导致机械能不守恒,所以他从点C反弹后,不能重新上升到点O处。
(4)若忽略空气阻力,在A到C的过程中,人的机械能转换为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使人的机械能不断减小,故他在点A的机械能与在点C的机械能不相等。
【分析】(1)根据G=mg,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有关,则在O点和A点重力相等;
(2)动能大小和质量、速度有关,自由下落的物体,质量一定,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运动的物体克服阻力消耗机械能,机械能减小,不能回到原来的高度;
(4)人下落时将弹性绳拉长,人的机械能转化为绳的弹性势能。
12.【答案】(1)0.75
(2)等于
(3)等于;根据,因为长方体正放在水平雪地时对雪地的压力和它正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雪地的受力面积与地面的受力面积也相等,所以压强相等。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1)结合压强,计算长方体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2)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长方体正放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
(3)长方体正放在水平雪地上与正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力仍等于其重力,即压力不变,同样水平放置,受力面积不变,根据,长方体正放在水平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强等于正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分析】(1)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的大小,根据长方体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和面积,根据F=pS,计算长方体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从而长方体的重力;
(2)长方体放置方式不同,但对地面的压力大小都等于其重力;
(3)当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时,对不同水平面产生的压强相等。
13.【答案】(1)否
(2)向右运动
(3);3N
(4)0
(5)不变
【知识点】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示意图;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
(1)图中,拉动木块下的木板运动,测力计拉住木块A,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根据二力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此时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木板受到拉力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以木板为参照物,物块A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
(3)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物块A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测力计的拉力,如图所示:

物块A受力平衡,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大小相等,测力计的拉力为3N,则摩擦力大小为3N;
(4)物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但没有移动距离,弹簧测力计对物块A的拉力所做的功为0J;
(5)增大测力计的拉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如果对木板的水平拉力F增大到10N,则物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
【分析】(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以木板为参照物,物块A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
(3)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物块A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据此画图;
此时物块A受力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大小相等;
(4)物块A受到拉力,在拉力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故拉力不做功;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和拉力无关。
14.【答案】(1)S
(2)S
(3)不能
(4)
【知识点】磁现象;磁场;安培定则
【解析】【解答】(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图中,磁感线的方向从左向右,磁极A是S极,电磁铁右端为N极;
(2)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电磁铁右端为N极,左端是S极,则小磁针的右侧是N极,涂黑的一端为S极;
(3)电磁感应现象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当导线a在磁场中左右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与顺着磁感线方向,不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4)已知电磁铁右端为N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电磁铁,大拇指指向N极,则四指弯曲方向为电流方向,可判断电流从电源的右端流出,则电源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分析】(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从S极进入,根据磁感线方向,判断磁极位置;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判断小磁针的磁极;
(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导线不能切割磁感线时,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4)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15.【答案】(1)小于
(2)小于
(3)2.4×10-4m3
(4)C;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时,
(1)图甲中,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则物体的重力G=4N;物体浸没在甲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物体浸没在甲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甲=G-F甲=4N-2N=2N;
同理,物体浸没在乙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乙=G-F乙=4N-1.6N=2.4N,则物块浸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其浸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3)根据乙液体的密度,计算物体的体积;
(4)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物体完全浸没后,深度变大,浮力不变,能表示浮力大小与物块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的是图2中的图C;故选C;
不放物体时,液体对容器底有一定的压力,放入物体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h变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大,物体浸没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根据称重法,计算物体浸没在甲、乙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进行对比;
(2)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甲液体的密度与乙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3)根据F浮=ρ液gV排,计算物体的体积;
(4)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浮力变大,当完全浸没时,深度变化,排开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随液面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16.【答案】(1)A
(2)
(3)根据图3,重物上升的距离,,
(4)根据图3,,
(5)小杜正确,小彬的算法是在忽略绳重及摩擦等情况下才适用,题目没有说忽略这些因素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使用滑轮组时,可以省力,但费距离,图2中,上面的倾斜直线A比倾斜直线B距离长,是绳子自由端的s-t图像,倾斜直线B是物体的s-t图像;
(2)图2中,t=4s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m,物体移动的距离h=1m,根据s=nh,绳子股数n=3,根据奇动偶定,绳子应从动滑轮开始,依次缠绕,如图所示:
(5)不计绳重和摩擦,可以根据,计算拉力F的大小;因题中没有不计绳重和摩擦,应根据W总=Fs,计算拉力F的大小,故小杜计算力F的大小是正确,小彬计算拉力F的大小是错误的。
【分析】(1)根据滑轮组的特点,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距离,图2中距离长的是绳子的距离,短的是物体的移动距离图像;
(2)根据s=nh,可知绳子股数,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根据图3,确定滑轮组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利用W有=Gh,计算重物M的重力;
(4)根据图3确定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利用,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不计绳重和摩擦,可以根据,计算拉力F的大小;考虑绳重和摩擦,应根据W总=Fs,计算拉力F的大小。
17.【答案】(1)不能
(2)b
(3)解:当红灯正常发光时,电流为:
(4)解:当猫咪进入猫窝时,红灯和小风扇M并联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消耗的电能为:
(5)0.26
(6)当猫咪离开猫窝时,绿灯和串联,
因为刚好等于其额定电压,所以能正常发光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磁性材料;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解答】(1)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要在电磁铁的吸引下而移动,铝片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电磁铁吸引,衔铁不能使用铝片;
(2)当猫咪进入猫窝时,红灯L1正常发光,小风扇M工作,则与衔铁连接的a触点应与b触点接通;
(5)图2中,电流表选的是0~0.6A,分度值为0.02A,根据指针位置,电流表示数为0.26A;
(6)图中,当猫咪离开猫窝时,额定电压为2.5V的绿灯L2发光,衔铁连接的a触点应与c触点接通,R2和灯泡L2串联,R2两端的电压为:U2=IR2=0.26A×5Ω=1.3V,则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L2=U-U2=3.8V-1.3V=2.5V,与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则绿灯L2正常发光。
【分析】(1)铝片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电磁铁吸引;
(2)当猫咪进入猫窝时,红灯正常发光,小风扇M工作,判断连接的触点;
(3)已知红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计算红灯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4)红灯工与小风扇M并联,红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测该电路的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计算小风扇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风扇的电流,再根据W=UIt,小风扇M工作100s所消耗的电能;
(5)根据电流表连接的量程,结合指针位置,测量电流;
(6)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计算分压,结合U=IR,计算灯泡两端的电压,再与灯泡的额定电压相比较,确定绿灯是否是正常发光。
18.【答案】(1)漂浮;0.7×103
(2)下方;=
(3)①④
【知识点】浮力的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应用——密度计
【解析】【解答】测量液体的密度时,
(1)密度计在液体中是竖直漂浮的;已知A刻度为0.7,其单位是g/cm3,则甲液体的密度为:0.7g/cm3=0.7×103kg/m3;
(2)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都是漂浮状态,浮力都等于重力,因为乙液体密度比甲液体大,根据,在浮力相等时,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浸入的深度较浅,B应该在A的下方;
(3)对于自制密度计,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密度计沉底时,液体密度小于密度计的平均密度。原密度计的体积:,其质量m=10g,则原密度计的平均密度;要使密度计能漂浮在液体中,需要减小密度计的平均密度。根据,体积不变时,减小质量,或在质量不变时,增加体积来实现。表格中,①号密度计直径变为原来的2倍,则体积变为原来的4倍,质量不变,其平均密度变为原来的,有可能测出这种液体密度。②号密度计直径变为原来的,则体积变为原来的,质量不变,其平均密度变为原来的4倍,不能测出这种液体密度。③号密度计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体积不变,其平均密度变为原来的2倍,不能测出这种液体密度。④号密度计质量变为原来的,体积不变,其平均密度变为原来的,有可能可以测出这种液体密度,有可能可以测出这种液体密度的是①④。
【分析】(1)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根据液面对应的位置,显示液态密度的大小;
(2)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时,根据F浮=ρ液gV排,当液体密度越大,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3)密度计需要在液体中漂浮,则密度计的密度要小于液体密度;则减小物体的质量或增大密度计的体积,可以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小,从而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
1 / 1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25·花都模拟)《考工记》记载,周代以“尺”为长度单位,1尺分为10寸。据考据,汉代1尺约23.1厘米。某汉代竹简记载一方砚台“长三寸”,则这方砚台的长度用现代单位表示最接近的是
A.7cm B.20cm C.70cm D.1m
【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周代以“尺”为长度单位,1尺分为10寸,据考据,汉代1尺约23.1厘米可知,古代一寸约为2.31cm,某汉代竹简记载一方砚台“长三寸”,即该砚台的长度为2.31cm×3=6.93cm≈7cm,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题中古代尺和寸之间的进位关系和古今长度的对比,结合题中条件分析即可。
2.(2025·花都模拟)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已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温度升高更多 B.乙的温度升高更多
C.甲和乙升高的温度一定不同 D.甲和乙升高的温度可能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已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但不知道甲乙的质量,故无法判断甲乙的温度变化,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比热容的公式可知,温度的变化与物质质量、吸收的热量及比热容有关。
3.(2025·花都模拟)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B.核能和 地热能 都是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源
C.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
D.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答案】C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及其分类;核聚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解答】解:A、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属于二次能源,如火力发电是将煤炭等一次能源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等,故A错误。
B、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它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核燃料,与太阳辐射无关;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蕴藏的热能,是地球形成时产生的,也不是来自太阳辐射,故B错误。
C、热现象的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具有方向性,例如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能量在转化过程中也会有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无法再完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所以是不可逆的,故C正确。
D、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不是裂变。核聚变是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的过程,太阳就是通过氢核聚变产生光和热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属于二次能源。
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它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核燃料,与太阳辐射无关;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蕴藏的热能,是地球形成时产生的,也不是来自太阳辐射。
热现象的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具有方向性。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不是裂变。核聚变是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的过程,太阳就是通过氢核聚变产生光和热的。
4.(2025·花都模拟)如图所示,一小球沿着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小球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可能的受力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球沿虚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二力平衡时,还受到竖直向上的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符合题意,ACD丙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
5.(2025·花都模拟)某物体M与硅胶管原来均不带电,用物体M 摩擦硅胶管后,硅胶管靠近(未接触)自然下垂静止的轻质小球,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轻质小球有可能不带电
B.摩擦后, 硅胶管一定带负电
C.摩擦后,物体M与轻质小球带异种电荷
D.摩擦后,物体M与硅胶管带同种电荷
【答案】C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AB、用物体M摩擦硅胶管后,因发生摩擦起电现象,硅胶管带电,但不能确定带何种电荷;靠近(未接触)自然下垂静止的轻质小球,二者相互排斥,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判断轻质小球和硅胶管带同种电荷,但不能判断带何种电荷,故AB错误;
CD、物体M与硅胶管摩擦后,因电子在两物体间发生了转移,则物体M与硅胶管带异种电荷,由前面解答可知轻质小球和硅胶管带同种电荷,所以物体M与轻质小球带异种电荷,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6.(2025·花都模拟)下列事例中与大气压的关系最小的是(  )
A.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B.抽出罩内空气,85℃的热水可以重新沸腾
C.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用力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吸盘“吸”在光滑的墙面上
【答案】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使用活塞式抽水机时,筒内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抽向上方,故A错误;
B、密闭钟罩内的气体被抽出,水表面气压变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水又重新沸腾,故B错误;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提升测力计时,示数大于玻璃的重力,故C正确;
D、按压吸盘,排出了吸盘内的空气,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压在墙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抽出密闭装置中的气体,内部气压减小,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7.(2025·花都模拟)如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能快捷烹制食物,图2是该空气炸锅加热部分的简化电路,有低温、中温和高温三个挡位,R1和R2是发热定值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该空气炸锅是高温挡
B.只闭合S2,该空气炸锅是低温挡
C.只闭合S3,该空气炸锅是高温挡
D.同时闭合S1和S3,该空气炸锅是低温挡
【答案】B
【知识点】电功率的计算;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解答】图2中,当只闭合开关S2时,R1、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根据,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空气炸锅处于低温挡;当开关S1、S3都闭合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空气炸锅处于高温挡;当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R2工作,空气炸锅处于中温挡;只闭合开关S3时,电路开路,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电路图,当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R2工作,当只闭合开关S2时,R1、R2串联;当开关S1、S3都闭合时,R1、R2并联,只闭合开关S3时,电路开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判断空气炸锅高温挡、中温挡和低温挡的电路连接。
8.(2025·花都模拟)如图所示,一个装着适量液体的容器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 h1=h2=h3。A、B、C三点所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A=pB=pC B.pC>pA>pB C.pB>pA>pC D.pA=pC>pB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图中,深度关系为:hBpA>pB,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p=ρgh,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9.(2025·花都模拟)图甲是某人扛着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的情景。A是水桶的重心,O点是肩膀对水桶竖直支持力的作用点,B点是手对水桶竖直方向力的作用点。此时水桶可抽象为一个杠杆,O为支点,为了保持这一杠杆平衡,图乙情形中手施加的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图中,水桶视为杠杆,其中O点为支点,阻力是水桶的重力,阻力臂是从支点O到水桶重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手上的动力最小,则阻力臂最小,动力臂最大,分析图像,图甲中,人手的力在B点,则阻力作用线通过支点O,重力的力臂最小,手在B点的作用力最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结合图像,判断动力和阻力位置。
10.(2025·花都模拟)如图是小红家中电路的一部分,图中A和B位置接入的是开关S和灯泡。小红闭合开关S后(其他用电器均断电),灯泡亮了一段时间后熄灭,她用试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现试电笔氖管都能发光。若故障只有一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该在A处接开关,B处接灯泡
B.该故障是灯泡的灯丝烧断了
C.该故障是零线d、e两点间发生断路
D.若此时站在地上的人接触e点,会有触电危险
【答案】D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连接;测电笔的使用;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解答】A、家庭电路中,灯泡的开关连接在火线一侧,应该在B处接开关,A处接灯泡,故A错误;
BCD、闭合开关,灯泡一段时间后熄灭,测电笔测量插座的两孔,氖管都发光,则进户线的零线断路,de间未断路,灯泡未断路,e点和火线连接了,地上的人接触e点,有电流经过人体,人会触电,AB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开关和灯泡串联后,接在火线上;用试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试电笔氖管都能发光,可能是零线出现断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2025·花都模拟)蹦极是一项极限运动。质量为50kg的小吴参加蹦极,他从平台上点O由静止开始下落,下降到点A时弹性绳刚好自然伸直,到达点B时速度最大,点C是蹦极过程中的最低点,如图所示。(g不变,且取10N/kg)
(1)小吴在点O受到的重力为     ;他在点O时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点A时的重力;
(2)他在点     (选填“A”“B”或“C”)时的动能最大;
(3)他从点C反弹后,能不能重新上升到点O处?    ;
(4)若忽略空气阻力,他在点A的机械能与在点C的机械能是否相等?    。
【答案】(1)500N;等于
(2)B
(3)不能
(4)不相等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计算人受到的重力:G=mg=50kgx10N/kg=500N;重力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无关,在点O时的重力等于其在点A时的重力。
(2)从点O到点4,小吴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不断增大;从点A到点B,弹性绳开始被拉伸,拉力不断增大,但拉力小于重力,小吴仍做加速运动;到点B时,弹性绳对小吴的拉力等于重力,合力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动能也最大;从点B到点C,拉力大于重力,小吴做减速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减小。
(3)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以及摩擦等,会消耗机械能,导致机械能不守恒,所以他从点C反弹后,不能重新上升到点O处。
(4)若忽略空气阻力,在A到C的过程中,人的机械能转换为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使人的机械能不断减小,故他在点A的机械能与在点C的机械能不相等。
【分析】(1)根据G=mg,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有关,则在O点和A点重力相等;
(2)动能大小和质量、速度有关,自由下落的物体,质量一定,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运动的物体克服阻力消耗机械能,机械能减小,不能回到原来的高度;
(4)人下落时将弹性绳拉长,人的机械能转化为绳的弹性势能。
12.(2025·花都模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其A面(最小面积的面)的面积为3×10﹣4m2。把该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其摆放的方式及它对地面对应的压强大小如表所示。
摆放方式 正放 侧放 竖放
对地面的压强/Pa 0.5×103 1.5×103 2.5×103
(1)长方体的重力为     N;
(2)长方体正放时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
(3)把长方体正放在水平雪地上,发现雪地有明显的下陷。此时它对雪地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正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你的依据是:    。
【答案】(1)0.75
(2)等于
(3)等于;根据,因为长方体正放在水平雪地时对雪地的压力和它正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雪地的受力面积与地面的受力面积也相等,所以压强相等。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1)结合压强,计算长方体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2)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长方体正放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
(3)长方体正放在水平雪地上与正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力仍等于其重力,即压力不变,同样水平放置,受力面积不变,根据,长方体正放在水平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强等于正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分析】(1)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的大小,根据长方体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和面积,根据F=pS,计算长方体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从而长方体的重力;
(2)长方体放置方式不同,但对地面的压力大小都等于其重力;
(3)当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时,对不同水平面产生的压强相等。
13.(2025·花都模拟)如图1是小珠在测量“物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采用的实验装置,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拉着物块A。木板在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移动。1s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为3N,此后木板在拉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左移动0.1m,在此过程中物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
(1)木板是否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
(2)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以木板为参照物,物块A是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的;
(3)请在图2的方框内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物块A(以黑点表示)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此时物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4)当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为3N后,弹簧测力计对物块A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J;
(5)如果对木板的水平拉力F增大到10N,则物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否
(2)向右运动
(3);3N
(4)0
(5)不变
【知识点】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示意图;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
(1)图中,拉动木块下的木板运动,测力计拉住木块A,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根据二力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此时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木板受到拉力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以木板为参照物,物块A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
(3)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物块A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测力计的拉力,如图所示:

物块A受力平衡,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大小相等,测力计的拉力为3N,则摩擦力大小为3N;
(4)物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但没有移动距离,弹簧测力计对物块A的拉力所做的功为0J;
(5)增大测力计的拉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如果对木板的水平拉力F增大到10N,则物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
【分析】(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以木板为参照物,物块A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
(3)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物块A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据此画图;
此时物块A受力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大小相等;
(4)物块A受到拉力,在拉力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故拉力不做功;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和拉力无关。
14.(2025·花都模拟)电磁铁通电后,小磁针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电磁铁与另一磁极A之间的磁感线。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图中的“O”为导线a的剖面图)。
(1)图中磁极A应该是     (选填“N”或“S”)极;
(2)图中小磁针被涂黑的一端是     (选填“N”或“S”)极;
(3)当导线a在磁场中沿着图12中的方向左右运动时,闭合电路中     (选填“能”或“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4)请在图中电源两端的括号里标出其正负极   (用“+”和“﹣”表示)。
【答案】(1)S
(2)S
(3)不能
(4)
【知识点】磁现象;磁场;安培定则
【解析】【解答】(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图中,磁感线的方向从左向右,磁极A是S极,电磁铁右端为N极;
(2)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电磁铁右端为N极,左端是S极,则小磁针的右侧是N极,涂黑的一端为S极;
(3)电磁感应现象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当导线a在磁场中左右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与顺着磁感线方向,不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4)已知电磁铁右端为N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电磁铁,大拇指指向N极,则四指弯曲方向为电流方向,可判断电流从电源的右端流出,则电源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分析】(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从S极进入,根据磁感线方向,判断磁极位置;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判断小磁针的磁极;
(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导线不能切割磁感线时,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4)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15.(2025·花都模拟)小王利用如图1所示的仪器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指针稳定后的示数。
(1)由图1可得,物块浸没在甲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浸没在乙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2)甲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3)若乙液体的密度为1×103kg/m3,则物块的体积为     ;(g取10N/kg)
(4)如图2所示的三幅图像中,能表示浮力大小与物块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的是     ;能表示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与物块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的是     。(均填字母)
【答案】(1)小于
(2)小于
(3)2.4×10-4m3
(4)C;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时,
(1)图甲中,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则物体的重力G=4N;物体浸没在甲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物体浸没在甲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甲=G-F甲=4N-2N=2N;
同理,物体浸没在乙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乙=G-F乙=4N-1.6N=2.4N,则物块浸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其浸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3)根据乙液体的密度,计算物体的体积;
(4)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物体完全浸没后,深度变大,浮力不变,能表示浮力大小与物块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的是图2中的图C;故选C;
不放物体时,液体对容器底有一定的压力,放入物体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h变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大,物体浸没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根据称重法,计算物体浸没在甲、乙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进行对比;
(2)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甲液体的密度与乙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3)根据F浮=ρ液gV排,计算物体的体积;
(4)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浮力变大,当完全浸没时,深度变化,排开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随液面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16.(2025·花都模拟)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绕线并没有画出)把重物M匀速提升1m,用时4s,拉力为F。已知每个滑轮重40N;重物M和绳子自由端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s﹣t图像如图2所示;整个过程中,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大小如图3所示。
(1)图2中表示绳子自由端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选填“A”或“B”);
(2)结合图2所示的s﹣t图像,请在图1中正确画出此次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
(3)求重物M的重力;
(4)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以下是小彬和小杜两位同学计算拉力F大小的解题思路:
小彬:先算出重物M以及动滑轮的总重力G总,然后数出吊着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最后利用公式求出拉力F的大小。 小杜:先根据图3算出总功W总,再根据图2得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最后利用公式求出拉力F的大小。
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算出来的拉力F的大小是正确的?并说明另一位同学的问题所在。
【答案】(1)A
(2)
(3)根据图3,重物上升的距离,,
(4)根据图3,,
(5)小杜正确,小彬的算法是在忽略绳重及摩擦等情况下才适用,题目没有说忽略这些因素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使用滑轮组时,可以省力,但费距离,图2中,上面的倾斜直线A比倾斜直线B距离长,是绳子自由端的s-t图像,倾斜直线B是物体的s-t图像;
(2)图2中,t=4s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m,物体移动的距离h=1m,根据s=nh,绳子股数n=3,根据奇动偶定,绳子应从动滑轮开始,依次缠绕,如图所示:
(5)不计绳重和摩擦,可以根据,计算拉力F的大小;因题中没有不计绳重和摩擦,应根据W总=Fs,计算拉力F的大小,故小杜计算力F的大小是正确,小彬计算拉力F的大小是错误的。
【分析】(1)根据滑轮组的特点,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距离,图2中距离长的是绳子的距离,短的是物体的移动距离图像;
(2)根据s=nh,可知绳子股数,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根据图3,确定滑轮组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利用W有=Gh,计算重物M的重力;
(4)根据图3确定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利用,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不计绳重和摩擦,可以根据,计算拉力F的大小;考虑绳重和摩擦,应根据W总=Fs,计算拉力F的大小。
17.(2025·花都模拟)小李同学设计了一款智能猫咪窝,其简化电路图如图1所示。R1、R2均为5Ω的定值电阻,R3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U和U'为恒压电源。当猫咪进入猫窝时,标有“3.8V 1.14W”的红灯L1正常发光,小风扇M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当猫咪离开猫窝时,额定电压为2.5V的绿灯L2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
(1)小李在选择衔铁材料时,能否使用铝片?    ;
(2)由题目可得,当猫咪进入猫窝时,与衔铁连接的a触点应和     (选填“b”或“c”)触点接通;
(3)求红灯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4)当猫咪进入猫窝时,求小风扇M工作100s所消耗的电能;
(5)图2所示的电流表示数为     A;
(6)当猫咪离开猫窝时,绿灯L2是否正常发光?(请写出你的分析计算过程)
【答案】(1)不能
(2)b
(3)解:当红灯正常发光时,电流为:
(4)解:当猫咪进入猫窝时,红灯和小风扇M并联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消耗的电能为:
(5)0.26
(6)当猫咪离开猫窝时,绿灯和串联,
因为刚好等于其额定电压,所以能正常发光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磁性材料;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解答】(1)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要在电磁铁的吸引下而移动,铝片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电磁铁吸引,衔铁不能使用铝片;
(2)当猫咪进入猫窝时,红灯L1正常发光,小风扇M工作,则与衔铁连接的a触点应与b触点接通;
(5)图2中,电流表选的是0~0.6A,分度值为0.02A,根据指针位置,电流表示数为0.26A;
(6)图中,当猫咪离开猫窝时,额定电压为2.5V的绿灯L2发光,衔铁连接的a触点应与c触点接通,R2和灯泡L2串联,R2两端的电压为:U2=IR2=0.26A×5Ω=1.3V,则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L2=U-U2=3.8V-1.3V=2.5V,与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则绿灯L2正常发光。
【分析】(1)铝片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电磁铁吸引;
(2)当猫咪进入猫窝时,红灯正常发光,小风扇M工作,判断连接的触点;
(3)已知红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计算红灯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4)红灯工与小风扇M并联,红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测该电路的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计算小风扇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风扇的电流,再根据W=UIt,小风扇M工作100s所消耗的电能;
(5)根据电流表连接的量程,结合指针位置,测量电流;
(6)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计算分压,结合U=IR,计算灯泡两端的电压,再与灯泡的额定电压相比较,确定绿灯是否是正常发光。
18.(2025·花都模拟)小亮想利用如图1所示的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其测量单位为g/cm3。
(1)如图2所示,小亮把密度计放进甲液体,密度计竖直    (选填“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此时液面与密度计的A刻度刚好相平。若密度计的A刻度为0.7,则甲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若将该密度计放入密度比甲液体大的乙液体中,静止时,液面与密度计的B刻度刚好相平,则B应该在A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F乙    (选填“>”“<”或“=”)其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
(3)小亮觉得密度计非常有趣,于是他利用一根直径为1cm、长20cm的圆柱形吸管、小铁珠、热熔胶枪等,制成如图3所示的简易密度计(其质量为10g)。小亮把自制的密度计竖直放进某种液体中,密度计出现如图4所示的沉底现象。于是,小亮重新制作了规格如表所示的另外4支密度计,其中有可能可以测出这种液体密度的是    (填编号)。
密度计编号 直径/cm 长度/cm 质量/g
① 2 20 10
② 0.5 20 10
③ 1 20 20
④ 1 20 5
【答案】(1)漂浮;0.7×103
(2)下方;=
(3)①④
【知识点】浮力的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应用——密度计
【解析】【解答】测量液体的密度时,
(1)密度计在液体中是竖直漂浮的;已知A刻度为0.7,其单位是g/cm3,则甲液体的密度为:0.7g/cm3=0.7×103kg/m3;
(2)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都是漂浮状态,浮力都等于重力,因为乙液体密度比甲液体大,根据,在浮力相等时,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浸入的深度较浅,B应该在A的下方;
(3)对于自制密度计,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密度计沉底时,液体密度小于密度计的平均密度。原密度计的体积:,其质量m=10g,则原密度计的平均密度;要使密度计能漂浮在液体中,需要减小密度计的平均密度。根据,体积不变时,减小质量,或在质量不变时,增加体积来实现。表格中,①号密度计直径变为原来的2倍,则体积变为原来的4倍,质量不变,其平均密度变为原来的,有可能测出这种液体密度。②号密度计直径变为原来的,则体积变为原来的,质量不变,其平均密度变为原来的4倍,不能测出这种液体密度。③号密度计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体积不变,其平均密度变为原来的2倍,不能测出这种液体密度。④号密度计质量变为原来的,体积不变,其平均密度变为原来的,有可能可以测出这种液体密度,有可能可以测出这种液体密度的是①④。
【分析】(1)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根据液面对应的位置,显示液态密度的大小;
(2)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时,根据F浮=ρ液gV排,当液体密度越大,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3)密度计需要在液体中漂浮,则密度计的密度要小于液体密度;则减小物体的质量或增大密度计的体积,可以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小,从而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