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望洞庭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望洞庭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9:24:56

文档简介

望洞庭
1教学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我能通过自学、交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意境。
3、我能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书写自然的情怀。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书写自然的情怀。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用美诗佳句来对其描绘和赞美。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就有位大诗人刘禹锡在游历洞庭湖时,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揭题:板书课题“望洞庭”( 引导齐读课题)
3、质疑:谁来说说诗题的意思?(遥看洞庭湖,远远地看洞庭湖)
出示课件:(洞庭湖风景图片)那你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汇报)
4、小结过渡:八百里洞庭湖,古称“云梦泽”, 浩瀚迂回,山峦突兀,湖外有湖,湖中有山,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号称“天下第一水”,有“神仙洞府”的美誉。若能泛舟湖间,那真是“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啊。你们想去吗?(想)好,就让我们追随诗人刘禹锡的脚步一同去真切地感受、领悟洞庭湖独特的美。
活动2【活动】(二)、探究分享,理解感悟
1、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我能通过自学、交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体感受诗歌的意境。
(3)我能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书写自然的情怀。
(启发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2、明确“自学提示”(大屏幕展示)
(1)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研读理解,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品读感悟,诗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诵读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意境。
(启发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3、组织分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4、引导汇报分享,理解感悟。
(1)汇报分享读(指名读、评读、范读、齐读等,注意字音、语气、语调及停顿)(课件:古诗望洞庭)
(2)汇报分享诗句理解(重点结合“和”字,出示“洞庭湖”相关图片)(板书:“和”等)
(3)汇报分享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及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书写自然”的情怀。
(4)汇报分享诵读,(结合写作背景,配合相关图片,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配乐诵读、表演读等)体会“水月之和、山水之和、人景之和、心境之和”的意境。
5、阶段小结:
洞庭湖真美呀,“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所以刘禹锡写到——(生: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湖真美呀,“湖面风平浪静,像一面平滑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所以刘禹锡赞叹道——(生: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真美呀,“远远望去,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湖远山近水一片翠绿清澈”,难怪刘禹锡描述到——(生:遥望洞庭山水色)
洞庭湖真美呀,“远远望去,月光下的洞庭湖恰似一只银白色的盘子,而青翠的君山就像放在这盘子里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青田螺,着实惹人喜爱。”难怪刘禹锡陶醉其中——(生:白银盘里一青螺)
活动3【活动】(三)、课外延展,升华情感
1、知识链接
“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图文赏析.
2、互文阅读
出示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与本诗比较,引导体会两首诗的不同意境.
活动4【活动】(四)、总结与评价
启发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及感受(学生自由汇报)
活动5【活动】附:板书设计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
山和水
人↓景
心(平和、和谐)境
课件14张PPT。望洞庭学习目标: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我能通过自学、交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意境。
我能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书写自然的情怀。自学提示: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研读理解,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品读感悟,诗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