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一块特别的石头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帮助学生学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特别、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通过充分、有感情地朗读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小培养同学们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是很好。本单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精神的培养,而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注重学生在通过充分的朗读基础上,加以老师的适当引导,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从而很好完成教学任务。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引出“特别”
1、上一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师指课题,生读)《一块特别的石头》(课件示题目),还记得这些词语吗?(课件出示词语)谁来读一读?
特别
巨大
突兀
孤零零
2、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行词在课文中都是写什么的?
3、师:再看看这些词语,谁会读,请这组开火车读。(课件)
陨石
缠绕
断言
遗迹
打破沙锅问到底
4、师:好,我们把后面这两行词语也读一次,注意词语间的停顿和节奏。
5、师:“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个多字成语(课件出示),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课文中写谁打破沙锅问到底?(板书:李四光)他对什么打破沙锅问底呢?(板书:石头)
师:对,李四光就是围绕一块特别的石头,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思考和研究。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李四光的故事。
活动2【讲授】品读课文,感受“特别”
(一)特别的石头
1、师讲述第二自然段(课件:插图、音乐)。师说: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停音乐)
一块大石头背后。(指课题)这一块石头非常特别。
2、师追问:究竟石头特别在哪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这块石头特别的句子。(课件示问题)
3、学生汇报。(课件示句子)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
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
4、在这两个句子中,哪些词语最能突出这块石头的特别?
(板书:巨大
孤零零)课件词语变色
确实,巨大、孤零零最能突出这块石头的特别。
A巨大:巨大?(示句子)到底有多大?这么大?还是这么大?(师用手比划大小)课文里是怎么说的?(生答)来,请你们八个同学出来,张开双臂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给大家看看石头究竟有多大。你见过这么大的一块石头吗?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石头的巨大特点。(个人读,点评)。你们也像他那样读一读。(齐读。)
B孤零零:(课件出示,师指)这块大石头孤零零地立在那,课文是怎么说它孤零零的 (生汇报)
是的,平时我们在大自然中见到的石头都是一堆堆或是好几块在一起的,而这块大石头的周围却——一块石头也没有,这多么不相称啊!来,让我们把它的孤单读出来。谁来?
5、这块石头既巨大又孤单,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两个句子,再次体会它的特别。(齐读)(课件示句子)从你们的朗读中,让我感觉到这真是(指题:一块特别的石头)。
(二)细品:特别的人
1、看到这块特别的石头,李四光是怎样想的呢?(师随学生回答点击出示句子A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同学们看看,句子后面用了什么标点符号,怎么读好呢 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当李四光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时,小伙伴们有什么反应?是怎么回答的?(师随学生回答点击出示B)
(指B)咱们来看小伙伴的回答,前面是问,后面是答,像这样自问自答的句子就叫设问句。在读这两句话时要注意,前一句要读出问的语气,后一句要读出强烈的语气。谁来试一试。
3、出示对话(指导朗读):A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B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请你们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
(1)谁来当李四光,小伙伴在哪
(2)读得不错,我也来读读李四光的话,你们当小伙伴回答我。
4、看到这块石头,小伙伴们觉得没什么好奇怪的,可李四光却产生这样的疑问,从这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同样在玩,却有不一样的效果,这真是一个特别爱思考的孩子啊。
5、对于小伙伴们的回答,李四光满意吗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李四光又去请教了哪些人呢?请同学们自由读5-8自然段,找找答案。
(1)学生汇报:李四光请教了谁?
(2)我们先来看看陈二爹是怎样回答的?请你读(陈二爹捋(lǚ)着胡子说:“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听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问:从陈二爹的回答,我们来猜想一下,这块石头在那有多少年了?(2到3个学生猜想,)你猜想的理由是什么?不管多少年,总之,石头在这已经很久很久了,所以说,这真是(指题,生读)一块特别的石头啊。
(3)这次李四光请教的可是见多识广的陈二爹啊。见多识广是什么意思?
(4)对于一个见多识广的人的回答,李四光相信吗(生答),这真是一个特别的孩子啊。李四光的爸爸是老师,有着丰富的知识,所以他又去问爸爸了。师扮演李四光:“爸爸,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一生读爸爸的话。(课件出示:“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yǔn)石’。或许这块石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5)爸爸这样回答李四光,那我们一起读一读,想想爸爸的猜想合不合理。(生读)你觉得爸爸的猜想合理吗?你是怎么想的?
你太会分析了,和李四光想到一块去了。(课件出示:“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请你来读读李四光说的话
听了李四光的分析,爸爸也说不上来了,(课件出示:“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6)从李四光的推理分析,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指3名:善于思考)(板书:善思)
(7)我们一起读读李四光和爸爸的对话,请一二组读爸爸的话,三四组读李四光的话,再来体会一下李四光的好问、善思。
(8)对于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李四光问了小伙伴,问了见多识广的陈二爹,还问了当老师的爸爸,他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多么执著啊(板书:执著
)。同学们,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应该具有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9)虽然陈二爹和爸爸没能解答出李四光的疑问,但是,这么多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小时候,他不断地追问这些问题(课件示2个问题,生读);
读书时,他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课件示2个问题,生读);
长大后,他不懈地探索这些问题(课件示2个问题,生读)
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
(三)特别的成果
1、长大后,李四光去英国留学时是怎么做的?
(1)、学生汇报。
(2)、是的,李四光学习地质学,有了理论的基础,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有了实践的经验,所以,他明白了(学生回答)。李四光通过学习、考察,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很远的路。同学们,让知识加油站的小博士告诉我们什么是冰川。(课件示)
(3)、齐读: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加上重点符号的词语要加重语气读。
2、就是因为有了学习的基础,李四光对那块石头产生了新的想法(课件示: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学生读
3、可是,学生读(课件出示:外国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4、你们知道断言是什么意思吗?
5、外国学者非常肯定地说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那什么是第四纪冰川,我们来听听学习加油站的小博士的解释。(课件出示)
6、小结:到底中国有没有第四纪冰川呢?那块大石头是不是由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李四光并没有因为外国学者的断言而停止探索的脚步。请同学们快速读第十自然段。想想李四光回国后是怎么做呢?
7、生汇报:(课件出示)
8、想象说话: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课件)李四光的足迹真的是遍布全国各地啊。那么考察研究过程中,李四光可能走过哪些地方,遇到哪些困难?
师:崇山峻岭,千难万险都没能阻止他探索的脚步。这真是一个特别执著的人啊。
9、李四光经过考察研究,最终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呢?(板书:成果)
(课件出示:1921年……)
小结:这成果真是辉煌啊。童年的疑问也有了答案,据有关资料证实,家乡的那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如果李四光因为外国学者的断言而没有继续考察,那就没有震惊世界的“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引读: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
,为中国
。(板书:推翻、奠定)
9、我们一起到知识加油站了解一下第四纪冰川发现的意义(课件示意义)
10、学到这,你认为李四光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果靠的是什么?(好问,善思,执著)
所以课文第一自然告诉我们,(课件示第一自然)学生读。
活动3【活动】总结升华,再悟“特别”
1、师: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特别的李四光爷爷说点什么?(课件出示)
其实,平时我们只要细心观察,积极探索,不断追求,也许你就会成为第二个李四光。
2、释题:现在我们回头来看,文章以“一块特别的石头”为题,仅仅写的是石头吗?主要表现的是谁?石头的特别在于他成就了一个特别的人,靠着他特别好问、善思、执着的精神,取得了特别的成果。(完成板书线)
活动4【作业】拓展延伸,铭记“特别”
推荐阅读:给同学们推荐两篇文章《给大自然记日记》《华佗》,它们讲述科学家执著追求自己理想的故事,希望你们从中找到学习的窍门,早日成为第二个李四光。
活动5【活动】教学反思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丽的舞蹈。课堂是什么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们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舞台。
为了打造好这个平台,教学中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
2、“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特别的李四光对特别的石头执著追寻它的来历,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特别的研究成果,感悟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与此同时,我还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在探究为什么这块特别的石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时我给予学生充分悟的时间,巧妙地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使学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感悟,产生了与教师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师生对话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并达到发散思维的训练。
3、“生活处处皆语文”,我努力实现“大语文”的教学观,注意课内的积累和课外的延伸拓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的同时,把学生的目光牵引到课外。如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许多专业名词都不太懂,“陨石、秦岭、冰川、长江流域、第四纪冰川活动”。所以我事先查找资料、图片,并做成PPT进行了详细讲解。学生在声图并茂中得到理解,这样做既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做好了铺垫,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课堂中,抓住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给他们创造一片展现想象的天地,使他们得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