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等2地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等2地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4 16:20:00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等2地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2025·鱼峰模拟)下列元件属于用电器的是
A. B.
C. D.
2.(2025·鱼峰模拟)站在天坛公园回音壁前面拍手,会听到三次回声。听到的第三次声音和原声相比发生变化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3.(2025·鱼峰模拟)2024年巴黎奥运会比赛某时刻,花样游泳奥运冠军队队员们出水动作高度一致,如果我们说队长冯雨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裁判 B.泳池
C.同队的其他队员 D.观众
4.(2025·鱼峰模拟)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其着落架下方安装有圆盘形“大脚”,目的是(  )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5.(2025·鱼峰模拟)除夕,小明走进厨房,在妈妈指导下进行劳动实践。实践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一是固态
B.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解冻”一一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C.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一一是液态
D.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不易凉一一高温汤能从低温的环境中吸热
6.(2025·鱼峰模拟)中国古代词歌中含丰富光学知识,下列关于诗词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一—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一一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一一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一—平面镜所成的像
7.(2025·鱼峰模拟)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盈、耐高温、耐腐蚀、柔韧性好等优点,这种材料不适合做(  )
A.压路机碾子 B.钓鱼竿 C.飞机机翼 D.火炬外壳
8.(2025·鱼峰模拟)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表内可移动的磁铁在表内反复运动,使表内线圈产生电流,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出运动的步数。选项图中与“运动手环”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9.(2025·鱼峰模拟)《哪吒2》中涉及到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来站在屋前不动的哪吒妈妈,被键子击中后一直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敖丙把冰锥射向申正道,冰锥离开于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C.太乙真人用手锤了哪吒,他的手也很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被黄鼠狼一脚踢飞的哪吒从高空下落时,哪吒的重力势能转化哪吒的动能和内能
10.(2025·鱼峰模拟)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3.8V0.2A”和“3.8V0.3A”字样,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假设灯泡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串联 B.灯泡L2发光更亮
C.灯泡L1的电阻小 D.电流表A2的示数一定为0.5A
11.(2025·鱼峰模拟)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机器人可以灵活自如的扭秧歌,是通过超声波实现控制的
B.乙图,国产C919大型客机机翼的设计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C.丙图,“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通过改变浮力大小实现下潜
D.丁图,Deepseek的AI技术可以提高国产芯片短板,芯片是半导体材料制成
12.(2025·鱼峰模拟)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下面对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人脸通过该摄像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13.(2025·鱼峰模拟)如图所示,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多个用电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此时   (选填“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时,需要三脚插头,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   (选填“火”或“零”或“地”)线相连,防止漏电。
14.(2025·鱼峰模拟)红花水电站的水从大坝的上游流下时冲击水轮机发电,水的能量最终转化为   能,电能是   (选填“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15.(2025·鱼峰模拟)有些中华古诗词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沙暖睡鸳鸯”,与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小些,因此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选填“大”或“小”)。“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16.(2025·鱼峰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能表,当把某个用电器单独接在电路中,该电能表转盘在6min内转过了250转,则该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kW·h: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   W
17.(2025·鱼峰模拟)若某同学在30s时间内做了10个引体向上,他的质量为60kg,每次向上移动50cm,则该同学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   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   W
18.(2025·鱼峰模拟)如图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容器上、下两部分都是圆柱形,其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底部装有控制阀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阀门打开前,该容器装有液体的深度H=   m。液体通过控制阀门匀速排出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容器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S1:S2=   .
19.(2025·鱼峰模拟)
(1)如图所示是重力为500N的某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时,在空中飞跃过程中的某一瞬间,o点为身体的重心。请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由S点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它在空气中反射的光路和在水中折射的大致光路。
(3)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如图是测量支路灯泡L电流的电路图,请在合适的虚线框位置填入干电池和电流表的电路元件符号。
20.(2025·鱼峰模拟)
(1)如图1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的情景,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a”或“b”),铅笔的长度为   cm;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
(2)小克同学利用图2甲的装置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某时刻温度计如图2乙所示,示数为   ℃;水沸腾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变化与图2丙中   (选填“A”或“B")一致,将酒精灯撤去,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过程需要   热(选填“吸”或“放”)。
21.(2025·鱼峰模拟)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块A、B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测量前,发现弹簧测力计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实验前应该先在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零。
(2)比较图中   两次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中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图丙中木块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戊所示。两个传感器可分别显示拉力和压力的大小。往沙桶中加减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实验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22.(2025·鱼峰模拟)小龙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的阻值,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
(2)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   状态。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约为电源电压,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无明显变化,电流表示数为零。造成该故障的原因是可能是Rx   (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
(5)实验中,改变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相应数据,多次测量求R的平均值是为了   .
(6)在缺少电流表时,小龙选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并完成实验。过程如下:
①闭合S,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再闭合S1,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Rx=   (用字母U1、U2和R0表示)。
23.(2025·鱼峰模拟)小明某次发现沃柑在水中下沉,他想通过实验测量沃柑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沃柑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去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沃柑的质量是   g,利用排水法测出沃柑体积是150cm3,则沃柑的密度为   g/cm3.
(3)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明利用杠杆来测量沃柑的密度,如图丙、丁所示:
①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丙,将沃柑缓慢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   沃柑体积V(填“大于”或“等于”、“小于”);
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将沃柑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放入另一完全相同的小桶B内,并将装有水和沃柑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杠杆上,调节位置使其水平平衡,如图丁,此时小桶A、B距离支点O分别是L1和L2,若不考虑小桶重力,沃柑的密度值是   kg/m3(用V1、L1、L2、ρ水表示),若考虑小桶重力,沃柑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2025·鱼峰模拟)如图1是小明设置的水果大小自动筛选装置。已知:电源电压为12V,R0=30Ω,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当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检测点时,使压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AB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R0两端电压UAB≤4.5V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小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功能。求:
(1)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该电路电流大小。
(2)若该装置刚好启动实现筛选水果时,此时压敏电阻R的功率。
(3)不同等级的水果筛选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顶级的沃柑质量应达到350g,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不改变压敏电阻R),AB之间应该换用阻值为多大的定值电阻R0。
25.(2025·鱼峰模拟)小理同学为了研究打捞铁牛的过程,建立了如图甲所示模型进行分析。用底面积为200cm2,高度为20cm的柱形容器模拟湖泊,用一个边长10cm的正方体泡沫浮漂A模拟打捞船,浮漂A中含有一个小型电动机可以收拉细线,浮漂A受到的总重力1N,用一个高5cm,底面积为40cm2的长方体物块B模拟湖底铁牛,B的密度为5g/cm。开始时,浮漂A漂浮,物块B沉底,将A上的细线与B连接,细线刚好拉直无拉力,此时水面高度为16cm。然后打开电动机开关,牵引线开始自动匀速收缩,直到B的上表面和A的下表面接触时停止,如图乙是拉力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求:
(1)当t=0s时A所受到浮力:
(2)当t=4s时,F的大小;
(3)打捞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A.是相连的导线的符号,故A不符合题意;
B.是开关的符号,故B不符合题意;
C.是电源的符号,故C不符合题意;
D.是灯泡的符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的元件符号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和声速不变。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听到的第三次声音和原声相比响度变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音调越高,频率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BD.以裁判、泳池、观众为参照物,冯雨与它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冯雨是运动的,故ABD错误;
C.以同队的其他队员为参照物,冯雨与同队的其他队员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冯雨是静止的,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4.【答案】C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其着落架下方安装有圆盘形“大脚”,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5.【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白霜”是固态,故A正确;
B.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解冻过程属于熔化,熔化过程吸热,故B正确;
C.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
D.排骨汤盛出后,不能再继续吸热,汤不容易凉的原因是因为汤的表面有一层油,减缓了水蒸发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1)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2)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解冻过程属于熔化;
(3)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排骨汤盛出后,不能再继续吸热。
6.【答案】B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C错误;
D.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7.【答案】A
【知识点】新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解答】A.压路机碾子需要密度大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根据题意,碳纤维复合材料比较轻盈,故A符合题意;
BCD.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盈、耐高温、耐腐蚀、柔韧性好等优点,这种材料适合做成钓鱼竿、飞机机翼、火炬外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物质的基本属性有硬度、弹性、磁性、塑性、状态、颜色、质量、密度、导电性、绝缘性、延展性、透光性、导热性等,不同物质的属性不同,实际应用也就不同。
8.【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铁的其他应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 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表内可移动的磁铁在表内反复运动,使表内线圈产生电流 ,因此计步器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产生电流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A.A图所示为电磁铁,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B图所示为奥斯特实验图,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C图所示为电动机原理图,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D图所示为发电机原理图,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这一过程中,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答案】B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原来站在屋前不动的哪吒妈妈,被毽子击中后一直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敖丙把冰锥射向正道,冰锥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冰锥具有惯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太乙真人用手锤了哪吒,他的手也很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被黄鼠狼一脚踢飞的哪吒从高空下落时,哪吒的重力势能转化哪吒的动能和内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0.【答案】B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开关后分为两条支路,一条经过灯泡L1,另一支经过电流表A1和灯泡L2,在电流表A2的正接线柱汇合,再回到电源的负极,因此,灯泡L1和L2并联,故A错误;
BC.两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3.8V0.2A”和“3.8V0.3A”字样,由可得,
所以R1>R2;两灯泡并联,其两端电压相等,由可知,灯泡L1的实际功率小于灯泡L2的实际功率,则灯L2更亮,故B正确、C错误;
D.由图可知,两节干电池串联,则电源电压为3V;两灯泡并联U=U1'=U2'=3V
通过L1的电流为:
通过L2的电流为:
干路电流为:
I=I1'+I2'=0.16A+0.24A=0.4A<0.5A
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根据电流流向法,找出电流的路径,可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2)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根据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判断灯泡的亮度关系;
(3) 假设灯泡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 根据比较两灯泡的电阻大小;
(4)两灯泡并联,电压U=U1'=U2,根据计算出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计算出总电流。
11.【答案】A,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半导体特点及作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 机器人可以灵活自如的扭秧歌,是通过电磁波实现控制的,故A选项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
B.国产C919大型客机机翼的设计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升力,故B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C.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大小来实现下潜的,而不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故C选项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
D. Deepseek的AI技术可以提高国产芯片短板,芯片是半导体材料制成,故D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2)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载人潜水器是通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浮沉的;
(4)芯片是半导体材料制成。
12.【答案】A,D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BC.该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利用“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成像的,故A正确、BC错误;
D.若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即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则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u>2f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3.【答案】空气开关;地
【知识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
【解析】【解答】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多个用电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根据P=UI可知,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通常都要使用三脚插头,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防止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故答案为:空气开关;地。
【分析】(1)电路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会使电路中电流过大;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自动断开;
(2)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通常都要使用三脚插头,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这是为了防止因漏电使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14.【答案】电;二次能源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红花水电站的水从大坝的上游流下时冲击水轮机发电,水的能量最终转化为电能,电能是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电;二次能源。
【分析】(1)水轮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例: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
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例:电能、乙醇、汽油、氢能、沼气。
15.【答案】大;热传递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
【解析】【解答】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沙子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得多,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太阳照射大地,大地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大地的内能。
故答案为:大;热传递。
【分析】(1)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质量相同情况下,物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物质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小;
(2)改变内能的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16.【答案】0.1;1000
【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电功的测量;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电能表转盘在6min内转过了250转,则该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故答案为:0.1;1000。
【分析】25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2500转,据此求出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根据求出实际功率。
17.【答案】300;100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 每次向上移动h=50cm=0.5m,该同学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
W=Gh=mgh=60kg×10N/kg×0.5m=300J,
在30s时间内做了10个引体向上,整个过程做的的总功:
W总=10W=10×300J=3000J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
故答案为:300;100。
【分析】根据W=Gh=mgh计算该同学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整个过程做的的总功为W总=10W,根据计算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
18.【答案】0.15;1:4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乙图可知,当t=0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1200Pa,由P=ρgh可得,阀门打开前,该容器装有液体的深度为:

设容器上部液体的深度为h1,h1对应的液体压强为:
P1=1200Pa-400Pa=800Pa,


所以容器上部液体的深度为:
h2=H-h1=0.15m-0.1m=0.05m,
由于匀速排液,则后20s排出液体的体积是前10s排出液体体积的2倍,由V=Sh可得,上、下两部分液体的体积关系为:
2S1h1=S2h2
则容器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
故答案为:0.15;1:4。
【分析】(1)由p=ρgh计算液体深度H;
(2)由乙图分析,在t=10s时,图像变化趋势发生变化,则说明液面从S1变为S2。因匀速排液,则每10秒排出的液体体积相等,结合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得S1:S2的比值。
19.【答案】(1)
(2)
(3)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1)重力的大小为500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身体的重心,如图所示:
(2)图中法线已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左侧作出反射光线;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在水中法线的左侧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
(3)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如图是测量支路灯泡L1电流的电路图,电流表和灯泡L1串联,故下面虚线框填入电流表,上面虚线框填入干电池,如下图所示:
【分析】(1)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该同学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并标上字母G;
(2)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作出反射光线;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作出折射光线;
(3)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应与被测量的用电器串联。
20.【答案】(1)b;5.50;110
(2)90;A;吸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1)读数时候,视线要与尺面垂直,a会导致读数偏大,故b正确;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单位为1mm;铅笔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5.5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
L=5.50cm - 0.00cm =5.50cm;
如图所示,停表的小表盘表示分钟,分针的分度值为1min,分针过了1小格,表示1min;大表盘表示秒钟,分度值为1s,指针指在50s,故停表显示的时间是1min50s,等于110s;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0℃;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变大,图A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
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撤去酒精灯后,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水会停止沸腾;
故答案为:(1)b;5.50;110;(2)90;A;吸。
【分析】(1)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停表中间的小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2)要正确的读数一定要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21.【答案】(1)水平
(2)甲、乙
(3)无关;0
(4)压力;不需要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因为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因此实验前应在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压力,故比较图中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故比较图中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B与A叠放在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B受到的摩擦力为0;
(4)通过改变沙桶中沙子的多少,改变铁块受到向上的拉力,从而改变了铁块对木板的压力,这可以用来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实验中,无论木板如何运动,铁块均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不需要让木板匀速运动。
故答案为:(1)水平;(2)甲、乙;(3)无关;0;(4)压力;不需要。
【分析】(1)弹簧测力计需在使用的方向凋零;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3)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根据平衡状态分析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4)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往桶中加沙改变的影响因素;
改进后,铁块与拉力传感器固定不动,铁块始终处于静止,拉动长木板运动,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一方面,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22.【答案】(1)
(2)断开
(3)断路
(4)10
(5)减小误差
(6)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滑动变阻器应与定值电阻串联,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由此确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应接右下接线柱,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部分连接完好,所以应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中出现了断路,故造成该故障的原因是可能是Rx断路;
(4)由图乙知,电流表选用的是0~0.6A的量程,分度值为0.02A,通过Rx的电流为0.24A,由欧姆定律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5)实验中,改变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相应数据,多次测量求Rx的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6)①闭合S,Rx、R0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1即Rx两端的电压Ux=U1,R0两端的电压:
U0=U-Ux=U2-U1,
电流中的电流为:
②再闭合S1,R0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x,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源电压U=U2;
③Rx的阻值为:
故答案为:(1);(2)断开;(3)断路;(4)10;(5)减小误差;(6)。
【分析】(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此确定下接线柱,然后连接电路;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为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部分不会断路,据此分析其故障可能的原因;
(4)由图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
(5)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6)①闭合S,Rx、R0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再闭合S1,R0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x,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在步骤①中,求出R0两端的电压,Rx两端的电压Ux=U1,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x。
23.【答案】(1)零刻度线处;右
(2)162;1.08
(3)等于;;偏大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由图乙可知橙子的质量为:
m=100g+50g+10g+2g=162g,
利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为V=150cm3,则橙子的密度为:
(3) ①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丙,将沃柑缓慢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等于沃柑体积V;
③ 将沃柑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放入另一完全相同的小桶B内,并将装有水和沃柑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杠杆上,调节位置使其水平平衡,如图丁,此时小桶A、B距离支点O分别是L1和L2,若不考虑小桶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G水L1=G柑L2,
即m水gL1=m柑gL2
ρ水V水gL1=ρ柑V柑gL2
小桶A中水的体积等于沃柑体积,即V柑=V水,则沃柑的密度:

若考虑小桶重力,设小桶重力为G桶,则:
( ρ水V水g+G桶)L1=(ρ柑V柑g+G桶)L2
展开可得:
ρ水V水gL1+G桶L1=ρ柑V柑gL2+G桶L2
移项可得:
ρ柑V柑gL2=ρ水V水gL1+G桶L1-G桶L2
即:
从图上可知,所以ρ柑'>ρ柑, 故沃柑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右;(2)162;1.08;(3)等于;;偏大。
【分析】(1)调平在使用前需要调平,调平方法是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按照“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2)在读数时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沃柑的密度;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得沃柑的密度;
若考虑小桶重力,设小桶重力为G桶,则( ρ水V水g+G桶)L1=(ρ柑V柑g+G桶)L2,展开变形可得沃柑密度表达式为,根据L1和L2的关系分析两次密度的大小关系,分析出误差。
24.【答案】(1)解:(1)由图1可知,定值电阻R0和压敏电阻R串联;由图2可知,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F=0N,此时R=9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总电阻:
R总=R+R0=90Ω+30Ω=120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答: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该电路电流大小为0.1A;
(2)当装置刚好启动实现筛选水果时,R0两端电压UAB=4.5V,R0=3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
UR=U-UAB=12V-4.5V=7.5V
此时压敏电阻R的功率为:
P=URI'=7.5V×0.15A=1.125W
答:若该装置刚好启动实现筛选水果时,此时压敏电阻R的功率为1.125W;
(3)顶级的沃柑质量达到350g时对压敏电阻的压力:
F'=G=mg=0.35kg×10N/kg=3.5N,
由图2可知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30Ω,
由题意可知,水果能通过传送带时AB两端的电压UAB=4.5V,
此时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UR=U-UAB=12V-4.5V=7.5V,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则AB之间应该换用定值电阻的阻值:
答:AB之间应该换用阻值为18Ω的定值电阻R0=18Ω。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图1可知,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串联,由图2可知,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UAB=4.5V时电路中的电流,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两端的电压,利用电功率公式P=UI计算出压敏电阻R的功率;
(3)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以及G=mg求出350g水果的压力,根据图乙读出对应压敏电阻的阻值,已知水果能通过传送带时AB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AB之间应换用定值电阻的阻值。
25.【答案】(1)解:当t=0s时,A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A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A=1N
答:当t=0s时A所受到浮力为1N。
(2)解:当B被匀速向上拉起时,B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B=VB= 40cm2 x 5cm =200cm3=2 x 10-4m3
B所受的浮力为:
F浮B=ρgV排B=1.0 x 103kg/m3 x 10N/kg x 2 x 10-4m3=2N
B物体的质量为:
mB=ρBVB=5g/cm x 200cm3 = 1000g=1kg
B物体的重力为:
GB=mBg=1kg x 10N/kg=10N
当t=4s时,F的大小为:
F=GB-F浮B=10N-2N=8N
答:当t=4s时,F的大小为8N。
(3)解:B物体刚好被拉动时,A所受的浮力为:
F浮A=GA+F=1N+8N=9N
此时A排开水的体积为:
A浸入水的深度为:
t=0s时,A排开水的体积为:
A浸入水的深度为:
两次排开水的体积差为:
故容器中水位上升高度为:
t=0s时,绳子的长度为:
L0=16cm-1cm-5cm=10cm=0.1m
刚好拉动B时,绳子的长度为:
L1=16cm+4cm-9cm-5cm=6cm=0.06m
故4s内绳子收缩的长度为:
L=L0-L1=0.1m-0.06m=0.04m
绳子收缩的速度为:
从刚开始拉动B到B的上表面和A的下表面接触所用的时间为:
故打捞过程需要的时间为:
t=t1+t2=4s+6s=10s
答:打捞过程需要的时间为10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应用——沉船问题
【解析】【分析】(1)A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可知浮力等于重力;
(2)当B刚被拉起时,对B进行受力分析,B受重力、浮力和拉力F,浮力和拉力竖直向上,重力竖直向下,物体受力平衡,所以浮力加拉力F等于B的重力,而B的浮力可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进而求出拉力F的大小;
(3)本题难度比较大,打捞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绳子从没有拉力到刚好要将B拉起时,时间由图乙可得。在这个过程中,A会浸没更多,通过受力分析和计算得到A此时的浮力,从而求出浸没的深度和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第二阶段为B匀速上升的过程,此时A保持不动,而B匀速上升的距离为第一阶段结束后,用容器液面的总高度减去A浸入的深度和B的高度等于B上表面到A的下表面的距离,进而计算出4s内绳子收缩的长度,根据计算出绳子收缩的速度,算出从刚开始拉动B到B的上表面和A的下表面接触所用的时间,最后将两段的时间加起来就是打捞过程需要的时间。
1 / 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等2地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2025·鱼峰模拟)下列元件属于用电器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A.是相连的导线的符号,故A不符合题意;
B.是开关的符号,故B不符合题意;
C.是电源的符号,故C不符合题意;
D.是灯泡的符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的元件符号分析。
2.(2025·鱼峰模拟)站在天坛公园回音壁前面拍手,会听到三次回声。听到的第三次声音和原声相比发生变化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B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和声速不变。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听到的第三次声音和原声相比响度变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音调越高,频率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2025·鱼峰模拟)2024年巴黎奥运会比赛某时刻,花样游泳奥运冠军队队员们出水动作高度一致,如果我们说队长冯雨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裁判 B.泳池
C.同队的其他队员 D.观众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BD.以裁判、泳池、观众为参照物,冯雨与它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冯雨是运动的,故ABD错误;
C.以同队的其他队员为参照物,冯雨与同队的其他队员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冯雨是静止的,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4.(2025·鱼峰模拟)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其着落架下方安装有圆盘形“大脚”,目的是(  )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答案】C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其着落架下方安装有圆盘形“大脚”,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5.(2025·鱼峰模拟)除夕,小明走进厨房,在妈妈指导下进行劳动实践。实践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一是固态
B.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解冻”一一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C.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一一是液态
D.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不易凉一一高温汤能从低温的环境中吸热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白霜”是固态,故A正确;
B.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解冻过程属于熔化,熔化过程吸热,故B正确;
C.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
D.排骨汤盛出后,不能再继续吸热,汤不容易凉的原因是因为汤的表面有一层油,减缓了水蒸发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1)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2)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解冻过程属于熔化;
(3)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排骨汤盛出后,不能再继续吸热。
6.(2025·鱼峰模拟)中国古代词歌中含丰富光学知识,下列关于诗词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一—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一一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一一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一—平面镜所成的像
【答案】B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C错误;
D.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7.(2025·鱼峰模拟)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盈、耐高温、耐腐蚀、柔韧性好等优点,这种材料不适合做(  )
A.压路机碾子 B.钓鱼竿 C.飞机机翼 D.火炬外壳
【答案】A
【知识点】新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解答】A.压路机碾子需要密度大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根据题意,碳纤维复合材料比较轻盈,故A符合题意;
BCD.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盈、耐高温、耐腐蚀、柔韧性好等优点,这种材料适合做成钓鱼竿、飞机机翼、火炬外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物质的基本属性有硬度、弹性、磁性、塑性、状态、颜色、质量、密度、导电性、绝缘性、延展性、透光性、导热性等,不同物质的属性不同,实际应用也就不同。
8.(2025·鱼峰模拟)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表内可移动的磁铁在表内反复运动,使表内线圈产生电流,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出运动的步数。选项图中与“运动手环”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铁的其他应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 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表内可移动的磁铁在表内反复运动,使表内线圈产生电流 ,因此计步器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产生电流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A.A图所示为电磁铁,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B图所示为奥斯特实验图,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C图所示为电动机原理图,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D图所示为发电机原理图,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这一过程中,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2025·鱼峰模拟)《哪吒2》中涉及到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来站在屋前不动的哪吒妈妈,被键子击中后一直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敖丙把冰锥射向申正道,冰锥离开于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C.太乙真人用手锤了哪吒,他的手也很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被黄鼠狼一脚踢飞的哪吒从高空下落时,哪吒的重力势能转化哪吒的动能和内能
【答案】B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原来站在屋前不动的哪吒妈妈,被毽子击中后一直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敖丙把冰锥射向正道,冰锥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冰锥具有惯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太乙真人用手锤了哪吒,他的手也很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被黄鼠狼一脚踢飞的哪吒从高空下落时,哪吒的重力势能转化哪吒的动能和内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0.(2025·鱼峰模拟)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3.8V0.2A”和“3.8V0.3A”字样,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假设灯泡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串联 B.灯泡L2发光更亮
C.灯泡L1的电阻小 D.电流表A2的示数一定为0.5A
【答案】B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开关后分为两条支路,一条经过灯泡L1,另一支经过电流表A1和灯泡L2,在电流表A2的正接线柱汇合,再回到电源的负极,因此,灯泡L1和L2并联,故A错误;
BC.两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3.8V0.2A”和“3.8V0.3A”字样,由可得,
所以R1>R2;两灯泡并联,其两端电压相等,由可知,灯泡L1的实际功率小于灯泡L2的实际功率,则灯L2更亮,故B正确、C错误;
D.由图可知,两节干电池串联,则电源电压为3V;两灯泡并联U=U1'=U2'=3V
通过L1的电流为:
通过L2的电流为:
干路电流为:
I=I1'+I2'=0.16A+0.24A=0.4A<0.5A
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根据电流流向法,找出电流的路径,可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2)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根据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判断灯泡的亮度关系;
(3) 假设灯泡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 根据比较两灯泡的电阻大小;
(4)两灯泡并联,电压U=U1'=U2,根据计算出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计算出总电流。
11.(2025·鱼峰模拟)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机器人可以灵活自如的扭秧歌,是通过超声波实现控制的
B.乙图,国产C919大型客机机翼的设计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C.丙图,“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通过改变浮力大小实现下潜
D.丁图,Deepseek的AI技术可以提高国产芯片短板,芯片是半导体材料制成
【答案】A,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半导体特点及作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 机器人可以灵活自如的扭秧歌,是通过电磁波实现控制的,故A选项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
B.国产C919大型客机机翼的设计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升力,故B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C.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大小来实现下潜的,而不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故C选项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
D. Deepseek的AI技术可以提高国产芯片短板,芯片是半导体材料制成,故D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2)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载人潜水器是通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浮沉的;
(4)芯片是半导体材料制成。
12.(2025·鱼峰模拟)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下面对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人脸通过该摄像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答案】A,D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ABC.该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利用“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成像的,故A正确、BC错误;
D.若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即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则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u>2f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3.(2025·鱼峰模拟)如图所示,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多个用电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此时   (选填“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时,需要三脚插头,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   (选填“火”或“零”或“地”)线相连,防止漏电。
【答案】空气开关;地
【知识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
【解析】【解答】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多个用电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根据P=UI可知,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通常都要使用三脚插头,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防止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故答案为:空气开关;地。
【分析】(1)电路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会使电路中电流过大;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自动断开;
(2)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通常都要使用三脚插头,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这是为了防止因漏电使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14.(2025·鱼峰模拟)红花水电站的水从大坝的上游流下时冲击水轮机发电,水的能量最终转化为   能,电能是   (选填“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答案】电;二次能源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红花水电站的水从大坝的上游流下时冲击水轮机发电,水的能量最终转化为电能,电能是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电;二次能源。
【分析】(1)水轮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例: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
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例:电能、乙醇、汽油、氢能、沼气。
15.(2025·鱼峰模拟)有些中华古诗词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沙暖睡鸳鸯”,与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小些,因此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选填“大”或“小”)。“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答案】大;热传递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
【解析】【解答】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沙子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得多,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太阳照射大地,大地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大地的内能。
故答案为:大;热传递。
【分析】(1)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质量相同情况下,物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物质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小;
(2)改变内能的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16.(2025·鱼峰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能表,当把某个用电器单独接在电路中,该电能表转盘在6min内转过了250转,则该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kW·h: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   W
【答案】0.1;1000
【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电功的测量;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电能表转盘在6min内转过了250转,则该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故答案为:0.1;1000。
【分析】25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2500转,据此求出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根据求出实际功率。
17.(2025·鱼峰模拟)若某同学在30s时间内做了10个引体向上,他的质量为60kg,每次向上移动50cm,则该同学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   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   W
【答案】300;100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 每次向上移动h=50cm=0.5m,该同学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
W=Gh=mgh=60kg×10N/kg×0.5m=300J,
在30s时间内做了10个引体向上,整个过程做的的总功:
W总=10W=10×300J=3000J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
故答案为:300;100。
【分析】根据W=Gh=mgh计算该同学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整个过程做的的总功为W总=10W,根据计算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
18.(2025·鱼峰模拟)如图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容器上、下两部分都是圆柱形,其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底部装有控制阀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阀门打开前,该容器装有液体的深度H=   m。液体通过控制阀门匀速排出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容器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S1:S2=   .
【答案】0.15;1:4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乙图可知,当t=0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1200Pa,由P=ρgh可得,阀门打开前,该容器装有液体的深度为:

设容器上部液体的深度为h1,h1对应的液体压强为:
P1=1200Pa-400Pa=800Pa,


所以容器上部液体的深度为:
h2=H-h1=0.15m-0.1m=0.05m,
由于匀速排液,则后20s排出液体的体积是前10s排出液体体积的2倍,由V=Sh可得,上、下两部分液体的体积关系为:
2S1h1=S2h2
则容器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
故答案为:0.15;1:4。
【分析】(1)由p=ρgh计算液体深度H;
(2)由乙图分析,在t=10s时,图像变化趋势发生变化,则说明液面从S1变为S2。因匀速排液,则每10秒排出的液体体积相等,结合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得S1:S2的比值。
19.(2025·鱼峰模拟)
(1)如图所示是重力为500N的某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时,在空中飞跃过程中的某一瞬间,o点为身体的重心。请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由S点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它在空气中反射的光路和在水中折射的大致光路。
(3)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如图是测量支路灯泡L电流的电路图,请在合适的虚线框位置填入干电池和电流表的电路元件符号。
【答案】(1)
(2)
(3)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解析】【解答】(1)重力的大小为500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身体的重心,如图所示:
(2)图中法线已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左侧作出反射光线;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在水中法线的左侧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
(3)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如图是测量支路灯泡L1电流的电路图,电流表和灯泡L1串联,故下面虚线框填入电流表,上面虚线框填入干电池,如下图所示:
【分析】(1)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该同学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并标上字母G;
(2)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作出反射光线;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作出折射光线;
(3)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应与被测量的用电器串联。
20.(2025·鱼峰模拟)
(1)如图1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的情景,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a”或“b”),铅笔的长度为   cm;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
(2)小克同学利用图2甲的装置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某时刻温度计如图2乙所示,示数为   ℃;水沸腾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变化与图2丙中   (选填“A”或“B")一致,将酒精灯撤去,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过程需要   热(选填“吸”或“放”)。
【答案】(1)b;5.50;110
(2)90;A;吸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1)读数时候,视线要与尺面垂直,a会导致读数偏大,故b正确;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单位为1mm;铅笔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5.5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
L=5.50cm - 0.00cm =5.50cm;
如图所示,停表的小表盘表示分钟,分针的分度值为1min,分针过了1小格,表示1min;大表盘表示秒钟,分度值为1s,指针指在50s,故停表显示的时间是1min50s,等于110s;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0℃;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变大,图A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
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撤去酒精灯后,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水会停止沸腾;
故答案为:(1)b;5.50;110;(2)90;A;吸。
【分析】(1)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停表中间的小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2)要正确的读数一定要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21.(2025·鱼峰模拟)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块A、B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测量前,发现弹簧测力计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实验前应该先在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零。
(2)比较图中   两次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中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图丙中木块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戊所示。两个传感器可分别显示拉力和压力的大小。往沙桶中加减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实验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答案】(1)水平
(2)甲、乙
(3)无关;0
(4)压力;不需要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因为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因此实验前应在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压力,故比较图中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故比较图中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B与A叠放在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B受到的摩擦力为0;
(4)通过改变沙桶中沙子的多少,改变铁块受到向上的拉力,从而改变了铁块对木板的压力,这可以用来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实验中,无论木板如何运动,铁块均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不需要让木板匀速运动。
故答案为:(1)水平;(2)甲、乙;(3)无关;0;(4)压力;不需要。
【分析】(1)弹簧测力计需在使用的方向凋零;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3)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根据平衡状态分析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4)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往桶中加沙改变的影响因素;
改进后,铁块与拉力传感器固定不动,铁块始终处于静止,拉动长木板运动,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一方面,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22.(2025·鱼峰模拟)小龙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的阻值,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
(2)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   状态。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约为电源电压,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无明显变化,电流表示数为零。造成该故障的原因是可能是Rx   (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
(5)实验中,改变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相应数据,多次测量求R的平均值是为了   .
(6)在缺少电流表时,小龙选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并完成实验。过程如下:
①闭合S,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再闭合S1,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Rx=   (用字母U1、U2和R0表示)。
【答案】(1)
(2)断开
(3)断路
(4)10
(5)减小误差
(6)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滑动变阻器应与定值电阻串联,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由此确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应接右下接线柱,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部分连接完好,所以应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中出现了断路,故造成该故障的原因是可能是Rx断路;
(4)由图乙知,电流表选用的是0~0.6A的量程,分度值为0.02A,通过Rx的电流为0.24A,由欧姆定律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5)实验中,改变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相应数据,多次测量求Rx的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6)①闭合S,Rx、R0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1即Rx两端的电压Ux=U1,R0两端的电压:
U0=U-Ux=U2-U1,
电流中的电流为:
②再闭合S1,R0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x,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源电压U=U2;
③Rx的阻值为:
故答案为:(1);(2)断开;(3)断路;(4)10;(5)减小误差;(6)。
【分析】(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此确定下接线柱,然后连接电路;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为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部分不会断路,据此分析其故障可能的原因;
(4)由图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
(5)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6)①闭合S,Rx、R0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再闭合S1,R0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x,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在步骤①中,求出R0两端的电压,Rx两端的电压Ux=U1,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x。
23.(2025·鱼峰模拟)小明某次发现沃柑在水中下沉,他想通过实验测量沃柑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沃柑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去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沃柑的质量是   g,利用排水法测出沃柑体积是150cm3,则沃柑的密度为   g/cm3.
(3)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明利用杠杆来测量沃柑的密度,如图丙、丁所示:
①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丙,将沃柑缓慢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   沃柑体积V(填“大于”或“等于”、“小于”);
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将沃柑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放入另一完全相同的小桶B内,并将装有水和沃柑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杠杆上,调节位置使其水平平衡,如图丁,此时小桶A、B距离支点O分别是L1和L2,若不考虑小桶重力,沃柑的密度值是   kg/m3(用V1、L1、L2、ρ水表示),若考虑小桶重力,沃柑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零刻度线处;右
(2)162;1.08
(3)等于;;偏大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由图乙可知橙子的质量为:
m=100g+50g+10g+2g=162g,
利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为V=150cm3,则橙子的密度为:
(3) ①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丙,将沃柑缓慢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等于沃柑体积V;
③ 将沃柑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放入另一完全相同的小桶B内,并将装有水和沃柑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杠杆上,调节位置使其水平平衡,如图丁,此时小桶A、B距离支点O分别是L1和L2,若不考虑小桶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G水L1=G柑L2,
即m水gL1=m柑gL2
ρ水V水gL1=ρ柑V柑gL2
小桶A中水的体积等于沃柑体积,即V柑=V水,则沃柑的密度:

若考虑小桶重力,设小桶重力为G桶,则:
( ρ水V水g+G桶)L1=(ρ柑V柑g+G桶)L2
展开可得:
ρ水V水gL1+G桶L1=ρ柑V柑gL2+G桶L2
移项可得:
ρ柑V柑gL2=ρ水V水gL1+G桶L1-G桶L2
即:
从图上可知,所以ρ柑'>ρ柑, 故沃柑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右;(2)162;1.08;(3)等于;;偏大。
【分析】(1)调平在使用前需要调平,调平方法是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按照“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2)在读数时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沃柑的密度;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得沃柑的密度;
若考虑小桶重力,设小桶重力为G桶,则( ρ水V水g+G桶)L1=(ρ柑V柑g+G桶)L2,展开变形可得沃柑密度表达式为,根据L1和L2的关系分析两次密度的大小关系,分析出误差。
24.(2025·鱼峰模拟)如图1是小明设置的水果大小自动筛选装置。已知:电源电压为12V,R0=30Ω,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当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检测点时,使压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AB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R0两端电压UAB≤4.5V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小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功能。求:
(1)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该电路电流大小。
(2)若该装置刚好启动实现筛选水果时,此时压敏电阻R的功率。
(3)不同等级的水果筛选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顶级的沃柑质量应达到350g,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不改变压敏电阻R),AB之间应该换用阻值为多大的定值电阻R0。
【答案】(1)解:(1)由图1可知,定值电阻R0和压敏电阻R串联;由图2可知,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F=0N,此时R=9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总电阻:
R总=R+R0=90Ω+30Ω=120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答: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该电路电流大小为0.1A;
(2)当装置刚好启动实现筛选水果时,R0两端电压UAB=4.5V,R0=3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
UR=U-UAB=12V-4.5V=7.5V
此时压敏电阻R的功率为:
P=URI'=7.5V×0.15A=1.125W
答:若该装置刚好启动实现筛选水果时,此时压敏电阻R的功率为1.125W;
(3)顶级的沃柑质量达到350g时对压敏电阻的压力:
F'=G=mg=0.35kg×10N/kg=3.5N,
由图2可知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30Ω,
由题意可知,水果能通过传送带时AB两端的电压UAB=4.5V,
此时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UR=U-UAB=12V-4.5V=7.5V,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则AB之间应该换用定值电阻的阻值:
答:AB之间应该换用阻值为18Ω的定值电阻R0=18Ω。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图1可知,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串联,由图2可知,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UAB=4.5V时电路中的电流,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两端的电压,利用电功率公式P=UI计算出压敏电阻R的功率;
(3)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以及G=mg求出350g水果的压力,根据图乙读出对应压敏电阻的阻值,已知水果能通过传送带时AB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AB之间应换用定值电阻的阻值。
25.(2025·鱼峰模拟)小理同学为了研究打捞铁牛的过程,建立了如图甲所示模型进行分析。用底面积为200cm2,高度为20cm的柱形容器模拟湖泊,用一个边长10cm的正方体泡沫浮漂A模拟打捞船,浮漂A中含有一个小型电动机可以收拉细线,浮漂A受到的总重力1N,用一个高5cm,底面积为40cm2的长方体物块B模拟湖底铁牛,B的密度为5g/cm。开始时,浮漂A漂浮,物块B沉底,将A上的细线与B连接,细线刚好拉直无拉力,此时水面高度为16cm。然后打开电动机开关,牵引线开始自动匀速收缩,直到B的上表面和A的下表面接触时停止,如图乙是拉力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求:
(1)当t=0s时A所受到浮力:
(2)当t=4s时,F的大小;
(3)打捞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解:当t=0s时,A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A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A=1N
答:当t=0s时A所受到浮力为1N。
(2)解:当B被匀速向上拉起时,B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B=VB= 40cm2 x 5cm =200cm3=2 x 10-4m3
B所受的浮力为:
F浮B=ρgV排B=1.0 x 103kg/m3 x 10N/kg x 2 x 10-4m3=2N
B物体的质量为:
mB=ρBVB=5g/cm x 200cm3 = 1000g=1kg
B物体的重力为:
GB=mBg=1kg x 10N/kg=10N
当t=4s时,F的大小为:
F=GB-F浮B=10N-2N=8N
答:当t=4s时,F的大小为8N。
(3)解:B物体刚好被拉动时,A所受的浮力为:
F浮A=GA+F=1N+8N=9N
此时A排开水的体积为:
A浸入水的深度为:
t=0s时,A排开水的体积为:
A浸入水的深度为:
两次排开水的体积差为:
故容器中水位上升高度为:
t=0s时,绳子的长度为:
L0=16cm-1cm-5cm=10cm=0.1m
刚好拉动B时,绳子的长度为:
L1=16cm+4cm-9cm-5cm=6cm=0.06m
故4s内绳子收缩的长度为:
L=L0-L1=0.1m-0.06m=0.04m
绳子收缩的速度为:
从刚开始拉动B到B的上表面和A的下表面接触所用的时间为:
故打捞过程需要的时间为:
t=t1+t2=4s+6s=10s
答:打捞过程需要的时间为10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应用——沉船问题
【解析】【分析】(1)A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可知浮力等于重力;
(2)当B刚被拉起时,对B进行受力分析,B受重力、浮力和拉力F,浮力和拉力竖直向上,重力竖直向下,物体受力平衡,所以浮力加拉力F等于B的重力,而B的浮力可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进而求出拉力F的大小;
(3)本题难度比较大,打捞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绳子从没有拉力到刚好要将B拉起时,时间由图乙可得。在这个过程中,A会浸没更多,通过受力分析和计算得到A此时的浮力,从而求出浸没的深度和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第二阶段为B匀速上升的过程,此时A保持不动,而B匀速上升的距离为第一阶段结束后,用容器液面的总高度减去A浸入的深度和B的高度等于B上表面到A的下表面的距离,进而计算出4s内绳子收缩的长度,根据计算出绳子收缩的速度,算出从刚开始拉动B到B的上表面和A的下表面接触所用的时间,最后将两段的时间加起来就是打捞过程需要的时间。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