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分类主题“他人社会生活”类例文(学案含解析和范文)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作文分类主题“他人社会生活”类例文(学案含解析和范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4 18:1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作文分类主题“他人社会生活”类例文
一、题目:点点善意暖人心
生活中,微小的善意像丝丝春风,驱散寒意;像缕缕阳光,温暖人心……请你捕捉生活中两三个小善举,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
【考题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点点善意暖人心”为题,写一篇文章。细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强调的是“善”,是一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考生抓住这些关键点,可围绕“善”进行立意,可以写自己发现的社会中的善行,可以讲述身边善良人的故事,还可以写自己向善的行为。我们还可以捕捉生活中两三个小善举,注意写清楚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和启发;无论写成哪种文体,都要有真情实感,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出彩动人。
1、点点善意暖人心
天黑压压的一片,深秋的寒风凛冽地刮过,因不久前造访的暴雨,路上疾驰而过的车辆如同一股黑色浪潮,带起浪花朵朵,而道道人影在飞溅的雨水的强烈攻势下节节败退。
起初,车主们还顾忌湿滑的路面,在驶过斑马线时减速慢行。但随着下班高峰到来,他们归心似箭,飞速地辗过一条条黑白分明的斑马线,湿漉漉的地面反而成了助推器,车主们的争吵声夹杂着汽车的鸣笛声响成一片。我刚踏上斑马线一步,就被眼前的汹涌浪潮吓退了,只好无可奈何地在路口等待。回头看,背着书包的学生急得直跺脚,拎着公文包的大叔踌躇不前,抱着孩子的阿婆不停叹气。
远方驶来一辆银色小轿车,开得不快,不同于其他车--它在一众鸣笛的催促中逐渐减速,最终在斑马线前停了下来。于是,学生蹦蹦跳跳地过了马路,阿婆在大叔的护送下迈开了步伐,原本停滞不前的人群流动了起来。我愣神了,车主摇下车窗,微笑着朝我挥手,示意我先走,我这才三步并作两步过了马路。我还想再看这位“大恩人”一眼,回头望去,那辆银色小轿车依旧停在那里。那辆车并不名贵,可在黑暗中,这抹银色格外亮眼。透过憧憧人影,我仿佛又看到了那满是泥点的银白车壳里,车主笑着礼让我的神情。
此时又一辆小轿车开过来,平稳地在斑马线前停了下来,后面的车也放慢了速度。在黑色浪潮中,一块又一块的银色石块堆叠在一起,形成一道亮眼的“银色潮流”。
行人陆续过了马路,银色小轿车也飞驰而去。我不知坐在银色小车里的司机姓名,只记得他礼貌让行的风度和涵养如同一座桥梁,架在我与他之间。
点点善意暖人心。有时候,善意只是在十字路口的一瞬停驻,是不抢行。在这个寒气刺骨的日子,银色潮流温暖了我的心。
【点评】考生偏向借用比喻使文章更具象、生动,将车流比作“黑色浪潮”,一辆辆为行人让道的车辆比作“银色石块”,最终堆叠起一道“银色潮流”,极有画面感。小作者观察细致,擅长抓住生活的微小细节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最终充分地传递主题思想。从银色小轿车停下这个小小的举动中,小作者感受到了车主的风度与涵养,小中寓大,升华主旨。
2、点点善意暖人心
搬入新小区后,我们与邻居的来往屈指可数,就算是在狭窄的楼道间碰上,也只是尴尬地相视一笑或干脆绕去一旁,视而不见。邻里关系不冷不热,生活就这么有条不紊地继续下去。
一天,外公外婆来家里,还捎来了丝瓜的种子。种子在众人期待中破土而出,纤细的藤蔓越爬越高,我们家的窗台已经无法满足它。嫩绿的藤蔓在空中颤颤巍巍,慌忙之下,它抓住了不远的水管,日夜不停地向上攀去。直到一天,素未谋面的楼上邻居按响门铃,原来是那丝瓜藤已经爬上了他们家的窗台,好在,在外婆的恳求下,丝瓜藤得以“暂住”邻居家。
丝瓜藤专心地生长,根茎不断增粗,细细的绒毛也似碎发般长出。眼看仲夏将去,结出丝瓜的希望愈发渺茫。然而当家门再次被楼上的邻居敲响时,三条嫩绿的丝瓜静静地躺在他的手中。“丝瓜结果了,给你们带下来。”邻居笑道。我端详着那三条丝瓜:巴掌大小,身材匀称,头上还顶着黄色的小花,似三条青绿的抹茶蛋糕卷,绿得可爱,绿得优雅。“送给你们吃吧。”外婆探出头来,我却心中一惊。她察觉到了,慈爱地笑笑;“没事,还会结果的。要感谢人家,要不是他们,我们怎能得知结瓜了?”
瓜藤并未停止生长,依旧向高处爬去,爬过了顶楼的人家,爬出了一条青绿的人情脉络。细细的丝瓜藤倚靠着水管爬满了墙,它不再在风中摇曳,它给每户人家都带去了一两根绿丝瓜。
转眼间,已是中秋,家人团圆相聚,举杯欢笑,摆在餐桌正中间的恰是一碗丝瓜汤。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打开那一刻,只见邻居们都各自端着家乡特产,站在楼道里,说着:“节日快乐!谢谢你们家的丝瓜,很好吃,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收下吧!”家人急忙道谢,整栋小楼充满着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寒风呼啸,吹落了丝瓜藤上的最后一片枯叶,却不知,这株小小的藤蔓给每家每户都捎去过一份温暖,让温情在楼道间蔓延开来。
3、凝望那辆蛋烘糕车
我曾经凝望过远山,也凝望过近水;我曾经凝望过大树,也凝望过小草。一次次的凝望,就是一次次的心灵沟通。而那个寒风凛冽的傍晚,那一次凝望老阿婆和她的蛋烘糕的影像,深深地烙印在我心深处,让我倍感温暖,让我明白做人的真谛。
教室里,我正忙碌地做着清洁卫生;窗户外,夕阳晕染着一片淡淡的橙红。走出校园,附近那条小巷已经被暮色笼罩。我下意识去寻找那装饰着五彩流苏的流动车铺,耳边却没有听到那熟悉的金属脆片发出的叮叮咚咚。也没有见到那微微有点佝偻的身影。
我习惯每天放学时,只要看见老阿婆推着她的小推车,便会去买她那香喷喷、热乎乎的蛋烘糕,价廉物美,供不应求。但今天我晚了一个小时左右才出校门,待我看到那亮眼的五彩小推车时,阿婆歉意地搓着手:“不好意思啊,今天蛋烘糕早就卖完了。”我无奈地搓了搓冻僵的手,正想离开时,阿婆看看我的手,又看看我的眼睛。她张了张口顿了顿,说:“嗨,难得你这小丫头这么喜欢吃我的蛋烘糕。这样吧,家里还有些留给小孙子加餐的蛋烘糕,你帮我守着车,我去拿点给你。”我正想婉拒,阿婆已经不由分说地朝家里走去。
我站在空荡荡的路上,仔细端详起身边的小推车,车板上整整齐齐码放着一溜瓶瓶罐罐,十几种馅料发出一股股浓郁的香味,挑逗着我的味蕾。两个小铜锅里还有炭火的余温,小桶里残留着少许黄白相间的面糊糊。还有一个塑料小罐子,里面装着零零星星的纸币和钢镚,我心中不由得一动:老阿婆过得真是辛苦啊。
夜幕更深了,天气更冷了。寒风袭来,我不由得跺起脚来。抬眼一望,小巷深处一个身影渐渐跑近,厚厚的羽绒服包裹着僵直的上身,模糊中有点笨拙。待她走近,我定睛一看,她满头的白发被寒风吹起了几缕,布满鱼尾纹的额头还冒着热汗。她双手紧紧地抱着一个温热的纸袋,生怕凉掉似的。一边说着“你们学生上学多辛苦,吃点蛋烘糕暖暖身子多好啊。”一边走到车前,麻利地给蛋烘糕加进各种佐料,一股股散发着香气的温暖顿时包裹了我的身心。
我凝视着老阿婆红肿的有些皲裂的手,还有她笑意盈盈的脸庞,我的眼睛湿润了:谢谢您,老阿婆,您的爱心带给我冬日的阳光,您的勤劳教会我做人的坚韧。
听着耳边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和小推车的轱辘声,我久久地凝望着老阿婆蹒跚的背影,身边寒风依旧呼啸,然而心中早已艳阳高照。
4、别样的风景
落叶纷纷,寒风萧瑟,吹着地面上的落叶上下起伏,旋转在天地之间。
街道旁,树木残枝枯叶,不如夏季那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那个下午,天气极冷,寒潮气象预报早已发送到我的手机上。
我穿上羽绒服,快步走出家门,感受着秋天的气息。寒风“嗖”一下就钻进我的脖子里,吹起的尘埃漫天飞扬,大门被迫着发出响声,树叶也窸窸窣窣地掉落着。我想,或许是气温下降太快,才会让我生出这是冬天般的错觉,这个秋天还真是别样啊。
正值周末,我要周日下午就坐班车去学校,才赶得上周一上课。不过下午的班车只有一趟,使我不得不早点去公交亭等车。可笑的是,我觉得太冷,打算迟点去,心里打着“反正家里离公交站也没多远”的念头,悠然自得地坐在家中。
可想而知,当我背上书包,出了家门时,公交车刚好从我的面前疾驰而过。这一刻,我傻了,来不及多想,飞奔着跑向车站。
毕竟还是有些距离的,我知道我可能已经错失了这次机会。幸运的是,村里一个老爷爷刚好站在公交车站对面,他拖着沙哑的嗓子:“司机,将为稍等等,还有一学生哩!”就这样,车奇迹般的在公交车站停靠了一分钟。我生怕耽误大家的时间,使出全身力量,拼命向车跑去,居然赶上了!
上车后,司机和乘客们都没有埋怨我,笑嘻嘻地嘱咐我:"姑娘,下回可得早些哟,小心误了车。""妈呀,这是人家司机好,还等等你,换了别的,你试试,早发动了车了,你真是命好!"我心中数不清的感激,眼眶微微泛红。
我望向窗外,落叶依旧被风刮得漫天飞,树枝仍然干枯无语,街道两旁的绿草也已消失不见。远远望去,山上的那片青葱翠绿也被黄土所覆盖。但此刻,在我的眼中,这风景别具一格。
在这寒冷的天气,帮助我的爷爷和那等了一分钟的班车,都是这个秋天最别样的风景,永远镌刻在我心中。
5、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那位阿姨善良的行为至今仍使我记忆犹新,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我带上它,只愿温暖更多人。
我常在一家会所游泳,那里地方虽小,却也设备齐全。一日我正在洗浴,浴堂已满,一对母女等在一旁良久。
游泳游完定是不可能直接穿上衣服回去的,又恰逢晚间,各类阿姨妈妈冲浴速度更是慢。那女孩儿呆立着一脸茫然,而母亲脸色更像张抚不平的纸,越发忧愁。
见此,我不禁忆起先前自己的经历。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我游完泳,无法洗浴又没带浴巾,只能呆呆杵在那儿,手中拿着篮子。浴堂内雾气翻腾,无奈我体质不佳,身体逐渐发冷。就在这时,一位矮矮的短发阿姨示意我过去。我到后,她便道:“小姑娘,你先冲冲吧!”
“不,不用,您先吧……”
“我正好洗头,你先,来。”
她向旁边移了移,双手搓出些泡沫,抓挠起头发。我有些受宠若惊地到了淋头下。热水顺势而下,身体回温,仿佛心都被冲刷暖了。我争取时间快速冲洗,眼神不经意朝她看去,她此时一边慢悠悠地洗着头,一边聊着天。
几分钟后,我万分感谢道:“谢谢阿姨,您洗吧。”她却转过头打量了一番道:“头怎么不洗啊?游泳水对头发很伤的。我还没好呢,你再洗洗。”接着她便继续去拉家常了。她没有说破,我更是不能拒绝,只得加快洗头。仿佛有颗种子在我心中埋下。
而现在,我明白了,这种子也越发清晰。明明尚未用护发素,就洗完了头,然后,我听见自己说:“小妹妹,我好了,你快来吧。”那对母女闻言向这儿走来,女子微笑着向我致谢,我也报以笑容回应。
就这样,当时埋下的一颗种子,如今竟也能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善意。那种子,曾经温暖了当时的我;那种子,现帮助了如今的她们;那种子,将发端我今后的人生。它让我渐渐相信,只要打开尘封的门窗,那名为善良的种子便会化作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温暖更多的人。
就这样,她的善良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点评】本文是一篇以小见大的佳作。游泳,更衣,洗浴,极为平常的事儿。由于人多,淋浴龙头少,难免会有等待,自然也会遇到既善良又善解人意的人相助。本文的材料就是选自如此常见的小事。然而,文章的构思十分巧妙。“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作者曾受惠于一位不相识的阿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作者又施惠于一对不相识的母女。是阿姨的善良在作者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帮助别人的种子,可以想见,作者的举动又何尝不是在那对母女心中也埋下同样的种子呢?如同一首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本文的以小见大就在于此。文章的结尾部分以排比的手法来突出这颗种子的意义,层层深入,十分有力,显现出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
6、没想到,真没想到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题记
那一天,风雨交加。
天空灰蒙蒙的,倾盆的大雨如同猛兽一样席卷了大地,小小的雨伞并不能为我挡住大雨。在雨中行走了一会儿,裤脚和鞋子便都浸湿了。打伞的行人都握紧了手中的雨伞,快步朝前行走着。
此时,街上的来往车辆也很稀少。
我走在补课回家的路上,没想到遭此“厄运”。幸亏我带了雨伞,否则要浑身湿透了。走着走着,前方是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着——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红灯得持续两分钟时间!
两分钟啊,在风雨中站着,得有多煎熬?或许正因为如此吧,不少人顶风冒雨地朝前走,完全不理会明晃晃的红灯。
“要不……既然车辆少,我也赶紧闯了红灯回家吧,想必也不会出事。”我这么想着,加快了脚步,超越了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小哥,想赶上前面正在穿马路的那一群人。
一步、两步,我来到了红绿灯前,此时反而没先前那样果断了,在遵纪守法的道德与个人的便利的选择面前,我怔住了。
之前在我后面的他也来到了红绿灯前,本以为他应该也想尽快前往目的地,也无视红灯而去的,没想到他竟停下了脚步。
我有些惊讶,之前的“天平”这时有些向“道德”倾斜了。
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把我们的伞全都吹得反翘起来,雨点全部都打在身上,镜片也模糊起来,这回是真的湿透了!会得感冒的吧?我想把伞弄好后赶紧回家……抬头一看,竟发现他依旧那样站着!犹如一位腰板挺拔、屹立在前方指引方向的伟人!尽管有些夸张,可难以表达我的诧异与敬佩之情,没想到,真没想到!
此刻我已决定等绿灯了,即使街上暂时没有驶过的车辆,即使我基本上浑身湿透,即使天气非常恶劣……我也会将“这条路”走到底!一旦下了决心,竟没有了先前烦躁,心里宁静一片。
之后,也遇见许多只是为了个人便利而选择闯红灯的人,或者盲目从众闯红灯的,我都会进行规劝,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遵纪守法。
也许,完全遵守交通法规的人现在还不是太多,但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坚持,要对闯红灯说“不”,要将这条不是“路”的路,走成一条真正的“路”。
[点评]这篇文章记叙的是“我”雨夜穿马路的事。让“我”“没想到”的,不是贸然闯红灯的众人,而是那唯一一个不闯红灯的人——这就格外发人深省了。文章很好地描写了“我”的两次摇摆:一次是看到大家闯红灯,想学样;第二次是湿透了,怕感冒,但终于都因为那个在红灯面前屹立不动人而改变了。作者写两次将目光投向那个人,这个构思很好地呼应了“没想到,真没想到”的标题。
7、那小小的幸福
那时一个燥热的下午。临近五点,夏日毒辣如火的阳光把马路烤得滚烫。拥挤的车流在尾气中显得扭曲模糊。鸣笛声此起彼伏,声音的间隙里不时漏出几声知了撕心裂肺的鸣叫。
我和妈妈足足等了十五分钟,才等来了一辆出租车。但是迎接我们的除了滚滚热浪,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拥堵。司机师傅用手狠狠地砸向方向盘中间的鸣笛键,开了一天车的疲惫清清楚楚。他又狠狠地揉了揉脸,然后猛敲空调键,可是汽车就是不反应,看来空调坏了。他没有办法,干脆把头埋在方向盘上歇息一下。
终于,车流开始缓慢流动。他瞄准机会,一脚油门,在车流中左冲右突,看到空隙就猛扎进去。可即使这样,也并不能加快速度,前面又堵实了。夏日的阳光依然毒辣,从树叶的缝隙中投下斑驳细碎的光影。汽车尾气缓慢升腾起来。前车的蓝色车牌再次被热浪扭曲。司机强忍住自下而上升起的焦躁,从烟盒中取出一根香烟,点上,猛吸一口,然后又狠狠地将烟吐出,似乎想连同身体的疲乏和内心的焦躁也一同吐出来。闻到刺鼻的烟味,我轻轻地皱了一下眉。我患有过敏性鼻炎,闻到烟味对我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但抱着体谅司机一天的辛苦的想法,我没有作声,只是把头向窗外席卷而来的热浪里偏了偏。
窗外,几天前还青翠欲滴的树叶现在已经微微发黄。夕阳照在树叶上,明晃晃的光反射到我的脸上,很不舒服。终于,我忍不住了,一声咳嗽划破了车内的宁静。司机见状,立刻摁灭了手中的烟头。他冲我不好意思地笑笑,一声“对不起”随即在耳边响起。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后排妈妈歉意地说道:“真不好意思,让您没抽成烟。”“没关系嘛,娃不舒服嘛。”
他质朴的话语久久回响在耳畔,弥久不散,就像一股清泉流过我的心头。窗外的阳光似乎也不那么毒辣了。拥堵的车流渐渐流动了起来。
一个温暖的笑容,一句质朴的话语,一根摁灭的香烟在燥热的夏日为我带来了一缕清凉,令人心旷神怡。这大概就是幸福吧!愿这小小的幸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8、你是尘埃也是光
当凛冽的风雪冻结了北方的土地,南方却仍浸泡在潮湿温暖的季节里,随礼佛的母亲踏入台南的寺院,扑面而来的,不是古朴浓重的檀香,而是清新别致的草木本香,竟有几分熟悉。
我在记忆中仔细搜寻,一个身影蓦然在窗前浮动的尘埃中浮现,带着那艾香,幻化成温暖金色的阳光,再一次照亮我深秋的记忆。
那一年的重阳节前几日,远在台南的曾祖父逝世,父母忙于处理家事,留下我独自一人。深秋的寒意浓重,少了几分往日的温暖,多了些许沉重与萧条。重阳节那天,厨房锅灶前冷清寡淡,门框上没有了传统的一簇艾叶……我深深的叹息,没有亲人相伴,或是节日,或是生活,都少了些浓情暖意。
晚上从学校归来,已是夜色浓稠,穿过幽暗的走廊,忽然发现家门口竟有一抹昏黄的灯光忽亮忽暗,拐过转角,我向那光亮望去——啊,竟然是她,昏暗的灯光下,邻居正将一束艾叶向我家门框边别去,门框对她而言似乎有些高,她努力挺起略微肥胖的身躯,两只脚一跳一跳,向门框靠拢,身体已是贴在了门楣上。那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身影显得略微有些夸张甚至滑稽可笑,手一抖一抖,艾叶的清香也在空气中一层接一层地散开,在这个夜晚,汇聚成微弱却温暖的光,溢满我的心田。
经过一番努力,她终于挂好那一束艾叶,一边擦汗,一边转过身来,看见我,猛地停住脚步:“我看你家重阳节没挂艾草,买多了,过来添一把……。”说着便垂下眼帘,似乎有些尴尬,“没打招呼,别见怪啊!”说罢,抬脚要走。不知怎的,似乎有什么东西瞬间堵住我的喉咙,擦肩而过的一瞬,我冲她微微一笑,“谢谢你,阿姨。”然后,我从她窘迫的脸上找到了她祥和的微笑。昏黄的灯光下,我听着你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走廊那头。
转过头,重新审视门框的那束艾叶,浓重的绿色勾勒着内心涌动着温暖与幸福。你似尘埃一般,却在茫茫人海与我擦肩,有一份浅浅的交集,却用这一束艾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心……
渐渐地,眼前似有千万的尘埃飘逸在明晃晃的阳光里,伴着徐徐的艾香,温暖着那些需要填补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