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分类主题“自然环保景物”类例文及详解
一、【广西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亲人、师长、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让我们在倾听中成长。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
要求:(1)请自拟题目,并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2)不得抄袭、套作;(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例文:
美妙的声音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听到了春蚕咀嚼桑叶的声音,那天籁之音深深刻进我的心中。
一间漆黑的小屋,找个静谧的地方,伴随着成百上千至蚕,撒上一层桑叶,仔细品味这种微妙的声音。起初,蚕儿们发出的声响侵袭你的时候,也许会令你觉得浑身像起了鸡皮疙瘩似的,让你不惊微微打个冷颤。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那声音越来越整齐,好像汇聚成一个团,清脆悦耳。
“沙沙沙……”如牛毛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又似涓涓细流缓缓流过山谷,不经意间,会有人在溪边,倾听下雨的声音。黑暗中就如临高山绿水之间,给人心灵带来一丝清爽与畅快。
渐渐的,咀嚼声越发的响亮,可想而知,蚕儿们正在全力以赴工作呢。它们在填饱肚皮,它们在提升自己的价值。它们如此的奋斗目的就是为了吐丝结茧,就是为了破茧成蝶的那一个奇迹般美好的、短暂的瞬间。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呀?为了自己的使命而不懈努力,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从年少走向成熟,从山角爬到山顶,从地面登上天堂。
如果获得重生是蚕儿们的希望,那么变得成熟才是我们的彼岸;如果破蛹而出是对它们的挑战与磨炼,那么正视挫折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它们拉着小提琴,轻和柔曼;它们吹奏萨克斯,轻快悦耳;它们敲响爵士鼓,苍劲有力……无形之中,一首欢快的交响乐奏起,牵动着蚕儿,也牵动着你我的心。此刻,我的心情如波涛翻滚般澎湃,如涛涛江水推动着潮流,真是万分激动。
听着那咀嚼声,我走出了黑暗,虽然蚕儿离我越来越远,但是那声音却刻入我心里。这些弱小的生灵,这些可爱的精灵,它们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如此的充满活力,它们演绎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剧,微妙之极。
去倾听吧,自然界何止这一种美妙的天籁之音呢?去倾听吧,每种声音都不会局限于一种格调。耳朵是路程,心才是最终的目的地。
【解析】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写作。
1.审题立意。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倾听”指认真地听、仔细地听,结合材料“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亲人、师长、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可知“倾听”有很多好处,最终我们是会在倾听中“成长”的。其实,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它不是简单地听取,更不是无意听到,而是一种有意聆听,一种带有主观态度的聆听。倾听能够为别人带来快乐、欢喜,能够营造和谐、美好的氛围。除此以外,倾听还有其他作用。例如,倾听能够让人进一步了解朋友、父母、周围的人与事,能够让自己增长见识、丰富内涵,能够缓解他人的痛苦,能够增加他人的喜悦等等。确定好内容后拟写题目,再开始创作。文章主题是告诉人们要去倾听,要学会倾听。倾听的可以是人的语言,也可以是大自然的语言,鸟语花香,风雨雷电等;倾听的对象还可以是历史、是桌子、是椅子等等,表达对自然、对历史、对各种工具的尊重和爱护等。用心观察生活,写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真善美即可。
2.选材构思。这篇文章既可以写成人际交往类,也可以写成感悟思考类。倾听春天的莺歌燕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优美;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我们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壮美的境界;倾听长者的教诲,我们如坐春风;倾听朋友的诉说,我们感受到友谊的可贵。我们可以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抒情散文;也可以记叙一次倾听朋友发牢骚的经历,表现倾听的重要性。还可以采用片断的形式,由倾听世界各地的声音表现对世界上饥饿、战争等现象的关注。如我们可以听到非洲儿童饥饿的喊叫;我们可以听到耶路撒冷的枪声,不同宗教的人因信仰而战,受苦的只是百姓;我们可以听到怒吼的洪水声,它冲毁房屋,卷走百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
本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就是要写人记事,在具体的事件中写出倾听的好处,例如,我去倾听朋友的心声,一方面,我让朋友能尽力倾吐,获得了倾诉的安慰;另一方面,我通过倾吐朋友的心声,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反思,也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议论文则要表明观点,论证观点。可以确立观点如:倾听,是尊重和爱;我们要学会倾听等等。写作时,从倾听的好处角度,确立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暗淡夜空下,漫漫人生中,总有一些人、一些物、一些景成了我的万千星辰,抚慰、激励、指引了我。“你”,是我的星辰,是我的愿景,亦是我回不去的曾经。请以“你是我的__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例文;
你是我的桃源境
那是我故乡逝去的小桃林,是我不可即的桃源境。
春燕筑巢,枝间染绿,蒲公英飞得比桃树还高。桃树间的粉色微微晕开,像是小姑娘脸颊的颜色,桃树下也有个脸蛋粉扑扑的小姑娘,那是我坐在小板凳上,正托着脑袋望向旁边坐在捣椅上的奶奶。奶奶手里编好了花环,便立刻将它递给了我,我咧开嘴甜甜地对奶奶说了声“谢谢”便跑走了,奶奶笑着说:“慢,点、慢点,别跌倒了……”奶奶用手检起一瓣被清风吹落的桃花瓣,似乎想起了什么事,眉毛紧蹙起来,手里的花瓣也不知何时又飘落在了地上。
八月的蝉鸣很细密,像刚起床时的闹钟。小镇的夏天绿树成荫,桃树枝头上的果子让树枝压得弯了腰。我和奶奶站在桃林里,我畅想着桃子的甘甜可口,不自觉露出了笑容。奶奶突然拉着我的手,牵着我坐在了桃树下的捣椅上,面色认真地对我说:“丫头啊,奶奶跟你说一件事。”我好奇地问:“什么事啊?”奶奶不紧不慢地对我说道:“九月份你就去市里上学了,我身体没原来好了,你伯伯让我去他那里住,老家这片房子和桃林也就没人打理了,所以我们打算等这季的桃子长好了,就把桃林卖掉。”我着急地对奶奶说:“那我回来还能在这里玩吗?”奶奶犹豫了一下,又看向我说:“总会有机会的吧。”奶奶又在头顶的树枝上摘了一个桃子,用小刀割了里面的一块桃肉给我吃,那桃子依然可口,是我吃过的最甜的桃子。
我和奶奶离开故乡的那一天下雨了,在故乡的路口,奶奶向南,我向北,我们俩分别被伯伯和爸爸接走了,只有故乡的老宅和桃林留在原地一动不动。车子开动了,老宅和桃林也开始动了。我看着它们离我越来越远,最终模糊在我的视线里。在徽微润湿的空气中,翠绿的山野被黄昏的夕阳盖上朦胧的光辉,故乡的桃园也渐行渐远,最终留在奶奶的心里,也停留在我的故乡梦里。
我向窗外望去,是高楼,是人流。
没有桃林,也没有桃花香,只有梦里不复得路的桃源境。
【
详解】
题目是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某一具体内容。这一内容一定与你和我的关系有关。审题关键是分析“你”,“你”,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并不囿于“人”的范畴。本文的写作对象“你”,既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个性鲜明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的“物”,如伴随自己走过无忧的童年生活的书籍,放飞思绪、记载心情、见证长大的心爱的日记,寄托自己情感、勾起美好回忆的文具……;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第二,选材构思。可以是人,可以是物,比如,因为你总会在我无助时给我前进的力量,所以你是我的大树。因为书让我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好,所以你是我的一扇窗。因为老师教给我们知识,让我们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所以你是我的翅膀。如此种种,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思路。需从生活中取材,表现对某人某物的深情,以情动人,写出真情实感。
第三,文体选择。此文适合写出记叙文、散文。可以写“亲情”,写至亲的父母,给予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可以写“师生情”,写熟悉的老师,给予自己的鼓励与信任;可以联想到“友情”,写朝夕相处的同学,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支持……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多事经常陪伴在我们的周围,给我们带来关心、鼓励、温暖、抚慰、指引、思考,写作时,可以抓住一些典型的细节,并借助生动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而深刻的思考,展示丰盈的内心情怀。在叙述事件时,不要忘记加入议论和抒情,让平凡的事件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第四,拟题示例。你是我的桃源境;你是我的依靠;你是我的太阳;你是我的榜样;你是我的眼;你是我深海里的一颗星;等等。
按要求写作。春天来了,朱自清笔下,是一幅幅美景,人们都出来迎春;莫怀戚笔,充满了生机,一家人去田野散步;韩愈笔下,则借杨花、榆英告诉我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春天来了,我们笔下……请以“春天来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例文:
春天来了
近了,近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她来到了普洱,来到了普洱的大街小巷。春姑娘把暖暖的春意撒向普洱的每一个角落。
晨曦,太阳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小孩子似的,一跳一跳地,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提醒人们美好的一天已经开始了。正如志南和尚所说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样,那暖暖的春风轻轻地拂摸我的脸,令我感觉空气中有一种微微润湿的香气。走在路上,路边的小树抽出了新芽,吐出了绿叶,因为是早晨,小树上的露珠依然还在,新芽、绿叶都是水灵灵,亮晶晶的,从远处看去就像那一个一个跳动的小精灵。走近一看,像是在和我捉迷藏,突然变的文雅了。我有些诧异,不觉感觉到:啊!春天来了。
我登上了那矗立在普洱城西的普洱山——天壁山,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漫漫云海掩盖了喧闹的普洱茶乡大地,一切仿佛仙境一般。向西南方向望去,一大朵蘑菇云呈现在我的眼前,那样子就好像是真的蘑菇,顿时勾起我肚子里的馋虫。面对着如此美境,我飘飘欲仙,若我能像天女一样一般飞舞于云端之上,那该多好啊!
站在山顶,望着山下,我回想起上山的路:一路上,百花争艳,让我目不暇接。五颜六色的花儿美极了,那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而那黄样儿的就像那金色的麦穗……还有那满山的绿,满树的绿,满眼的绿。这绿,绿得清新,绿得悠闲,绿得令人陶醉……啊,春天越来越近了。
晚饭过后,不论大人小孩都拿起风筝,不约而同地向运动场走去,我也不例外。来到运动场,地上人山人海,天上的风筝也不少,有蜻蜓的,有金鱼的,有蝴蝶的,有孙悟空的……我借着东风把心爱风筝放到了蔚蓝的天空里去了,带着我的梦想飞到那蔚蓝的天空中去了。我手中的线越来越少,而风筝却越飞越高。
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的脚步近了,近了……不信,你听?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审题立意。作文标题“春天来了”。题目中的“春天”是题眼,它是审好题的关键词语。这个词也很特殊,因为它有比喻义。春天,原指四季中的一季,这里却不能只简单的理解为它本身的意思,还可以把它的比喻义挖掘出来,如劳累时父母的关爱会像春天来了一样在身边温暖着你;失意时朋友的帮助会像春天来了一样在身边感动着你;迷惘时老师的微笑会像春天来了一样在身边鼓励着你……所以,这个题目中的春天应该理解为美好的、温暖的、感人的人、物、情……像这样的题目,同学在下笔的时候,要把题目中的比喻义写出来,文章才会有味道。
选材构思。春,是个季节;春,是种色彩;春,是个阶段;春,是份心情。春天,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有人认为“也无风雨也无晴”,有人认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春天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用什么语言来描写春天呢? 可以写景状物,借声色渲染,绘春韵浓郁;可以联系人生,借春景象征,咏心绪缠绵。如果写春景,一定要抓住春天特有的景色来写,如果写人的活动,一定要把春景与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切忌写成两层皮,景是景,人是人。
四、请以“亲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自拟题目。(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3分)。(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引用、套用、抄袭本试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例文:
亲近自然
亲近为何物?是月亮妈妈在哄月亮宝宝睡觉吗?还是友谊能让朋友之间变得更加友好呢?再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亲近自然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我的奶奶就住在乡下,一个风景优美的农村,为此我在奶奶家住了30日。那天我匆忙放下行李,直奔打自然的怀抱。
远处遥望,那便是一个三角形的大草坪,不禁让人扑倒在它博大的怀抱。我瞧见的是一位位动人的春笋宝宝,望了望四周没人,我便不由自主地挖了起来,“嘿哟,嘿哟,拔春笋。”扑通,一个春笋拔了出来了。我不禁赞叹道: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而它还蕴含着这么多的秘密,就如那春笋。
我拿着收获的春笋继续往上爬,爬着这座小山,已成为了我最大的乐趣。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在茂密的丛林里开始了我的“探险”。炽热的太阳晒在身上,身上的水就如玩耍着滑滑梯。扶着树哥哥的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踩着昨日湿润过的地毯,它变的更加柔软、更加舒服。
回过头望望,在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万籁俱静,偶尔一声悠然的鸟鸣传来,清脆悦耳。此刻,它只属于一人。我快乐地奔跑着,醉人的风姐姐带走了我的烦恼,无忧无虑。偶然踩空,也只不过于地毯的亲密问好。不用担心会摔伤,地上那沉积了不知多久的松针,像一张厚实的“席梦思”,软软地接住你。趴在地上,闻着地毯的芬芳与松针的清香飘如体内,仿佛刹那间整个身体都焕然一新了。歇够了,伸个懒腰,又开始了奔跑.
直到跑向一个有夕阳的山坡,找到一个闪闪发亮的黄草丛中,舒舒服服地往上一躺,找一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双手往头下一枕,悠闲地翘起二郎腿,眯上眼晒会儿太阳。暖暖的阳光散在身上,风姐姐微微吹拂,带来附近的鸟语花香。身边的小草在太阳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清香,这也许就是太阳的味道吧。睁开眼,看着天空中洁白的云,想象着它们像什么:是老虎、还是在树林里寻找食物的小白免……随手摸过来一块石头,便在阳光下仔细地观察起石头的纹路来,并畅想着这块石头的“前世”:“它原来可能在海底吧?几千万年前海陆变迁……”
说不尽大自然美丽的景致,道不完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自然,与自然亲近。亲吻天空,亲吻日月,亲吻大自然。或许,大自然才是我心中永久的恋人。就让我美丽的心情,永远在大自然里尽情地放飞吧。
【详解】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审视“亲近”一词,首先是“亲”,也就是说内心深处对眼前美好的人事物有一种主动接近甚至融入的姿态和意愿;其次才是要“近”,近眼前之人、眼前之事、眼前之物。怀着一颗真心去求近,情便相生,爱便相近。因此,亲近就是要体现一颗真心,表达一片真情,展示一种正能量。这道作文题对应了“新课标”的写作要求: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思考;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样性,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选材构思:首先明确“亲近什么”,再解决“如何亲近”,最后呈现“亲近的结果”,“亲近”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及帮助。而“亲近”让自己有了新的提升应是全文的核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即做人”,“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抒真情写实感,就是要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找找那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亲近”,你的“亲近”对象是什么样的?你们有什么互动?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脑海中有什么想法?你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行文过程中,最好选取一个小切口进行破题,以小见大,最后上升到一种美好价值观的体现,正能量的传递,乃至民族精神的传承,这样才能收到“—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效果。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生命中的点滴触动,人性的美好闪光……请以“留住最美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4.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1.精准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题。我们首先要抓住“风景”一词。风景的含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这是实指。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将文章写成游记、写景抒情类作品。
2.是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这是从“风景”的比喻意义立意的,其中前者虚指美好的情感(自信、坚韧等),后者借指美好且让人难忘的生活场景。也就是说,使用“风景”的比喻意义写作时,既可以写实(生活场景)也可以写虚(人间真情)。我们要注意从两方而切中文题一是关注文题中“留住”这一限制性短语的意义,也就是说,你所绘的“风景”应该是“留在心底永远难忘的”;二是需要切中“最美”一词潜在的意义即那些留在心中美好的事物。文题“留在最美风景”实际上可以诠释为“留住永远难忘的美好的事物”。弄清了这些,我们写起作文来就会游刃有余了。
3.选材立意
(1)选材:太阳落了下来,赤色将它环抱,金黄再度围绕,周边氤氲着层层叠叠的粉紫,如梦似幻,嘿瞩的红日,淹没了世间喧哗,街道上的车水马龙,有形无声地缓缓流动,仿佛在虔诚地朝拜着普照万物的光明之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留住这美丽的风景,使之不因生命的燃尽而无所作为。立意:留住最美的自然风景。
(2)选材:中考结束了,毕业茶话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教室一改平时备考时的紧张氛围,满是欢声笑语。同学们或是谈论着最近的见闻,或是积极地交流着考试题目,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我坐在教室里,看着教室后面黑板上的“笑脸墙”,亲切的老师,熟悉的同学,心里暖暖的,这就是我们的班集体,有着独属于我们的喜悦和青春记忆。留住这片美丽的风景,留住曾经为梦想奋斗拼搏的回忆,留住这三年团结友爱的青春模样,留住老师的谆谆教诲。立意:留住最美的青春风景。
(3)选材:面对街道的拆迁通知,爷爷沉默了,久久没有说话。这院子,有两百年的历史了,从爷爷的爷爷出生起我们家就住在这里,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这个院子四面临树,整个大院被槐树包围着,庭院里种植着菊花、月季花、薄荷,遍地开来。那在墙角鸡舍里的鸡与巷子里玩耍的家狗互问互答。这质朴而又亲切的情景,伴随着我的童年,是我想留住的风景。立意:留住最美的童年风景。
4.素材积累
(1)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往往能为我们编制出一道壮丽的风景。
(2)每天,我的身边都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美丽的风景。
(3)春天来了,潺潺的溪流,美丽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微风拂过草地,一片片新芽长出,大地绿绿的。
春天的景色,不是很美吗?但这只是自然界的风景,但我要说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中,那些美丽的风景。他们看起来没有夕阳那么美,也没大海那么宽阔,他们虽然非常平凡,但,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4)我们的世界就像一个不断变化的大花园,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会出现美丽的风景,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好人好事发生,形成美丽的风景。
(5)也许,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善于发现熟悉处的风景。
(6)我的双眼找寻到了我身边的风景——外婆的风景。
(7)听着五彩缤纷的语文课,演绎师生之情;感受朴实敦厚的回家之路,传递邻里和睦之情。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动人的风景就在身边。
例文:
留住最美风景
四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一家去了大幕山游玩。
在路上车开了近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大幕山下,因为正值双休日,天气晴朗,再加上正是樱花正盛的时候,有许多人来观赏樱花,山下已停了好多车,山路上到处是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真是游人如织,一幅热闹非凡的景像。车子刚往上开了几分钟,就被堵在路上。父母为了锻炼我,让我独自一个人先上山,他们带着弟弟慢慢地随着车流往上开。
上山车真多呀!我爬了三、四十分钟的山,但前方还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整个盘山公路就成了一个停车场。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我看到一片竹林,阳光从密密的竹叶中透过,洒在地上,也别有一番风味。这时,我突然听到“哗哗”的声音,我想这山沟中一定有条小溪。我心中有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感觉,大约走了十来分钟,路边渐渐地有了几颗开着宛如白雪一样的樱花。这零零星星的几颗樱花让我对山顶上的樱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由得自己脚底下就加快了步伐,转了几道弯,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山遍野的樱花。这里的樱花可真多呀!有的如桃花一样的粉红,有的却是像白雪一样的洁白,还有几颗却似秋天的树叶一样的明黄,又往前走了一段路,温暖的春风轻佛着脸面,路旁的樱花也微微地向我打着招呼。
走到一颗树阴下,我也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渐渐的感觉有点累了。我就坐在山石上休息一会儿,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静静地看着小溪,我想起了刚开始时听到“哗哗”声。就自言自语道:“也许就是从这里流下去的吧!”这小溪真清呀!清得能让我看见溪底的一颗小石头。小溪旁就是浓密的树木,可是水里却没有一点腐烂的痕迹。这条小溪同样地也引起许多人的注意。有的人用矿泉水瓶装点水喝,有的人用手轻轻地抚过水面,感受着溪水的清凉,还有的人在水流平缓的地方轻轻地捧起一捧水,洗去脸上的汗水与疲乏,还有几个爱美的大姐姐对着水面整理自己的发型。这时我回望了一下山下,满山的樱花让我感受到了大幕的美丽。
在将来,我会看到更多的美景,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大幕山的樱花!它的美景将永远地刻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