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六单元第5课时 16 田忌赛马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六单元第5课时 16 田忌赛马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5 08: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田忌赛马
(统编版)五年级

www.21cnjy.com
第5课时

素养目标
目录
学习活动

作业设计


素养目标
让教学更有效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训练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故事,先小组内讲故事,再走上讲台讲故事,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忌赛马的故事。
能从第二次比赛的理解分析中,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态度,懂得在学习、生活中遇事要能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学习活动
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对比,初识孙膑的不同思维
体会比赛过程中人物的心情变化
分享孙膑的人物故事
1
2
3
以弱胜强巧取胜
以弱胜强巧取胜
探险准备二
活动一:对比,初识孙膑的不同思维
人物 表现 思维角度
孙膑
观众们
观察马的脚力,给马分等级
关注比赛过程
猜测对比结果
关心比赛结果
孙膑和其他人的思维有哪些不同?默读课文,完成下表。
文学
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
假如你是田忌,你会如何把孙膑全方位考虑后的计策告诉齐威王呢?
文学
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巧对话
1.角色扮演:齐威王、田忌
2.你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把孙膑的思维过程告诉齐威王。
3.根据评价要点进行评价。
评价要点 评价
(1)注意礼貌,说话得体。 ☆☆☆
(2)能借助思维导图把稳赢的原因说全面。 ☆☆☆
(3)能把出马过程说清楚。 ☆☆☆
活动二:体会比赛过程中人物的心情变化
田忌对孙膑非常信任,在比赛过程中,完全按照孙膑说的做。让我们走进比赛现场,去看看田忌和齐威王的心情变化。
朗读课文第 11~13 自然段,概括梳理田忌和齐威王比赛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忌
齐威王
不动声色
微微一笑
满意地笑了
得意扬扬
有点吃惊
难以置信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
分角色朗读,想想怎样读出人物的语气特点?
文学
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微微一笑
满意地笑了
田忌
小组交流:田忌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因为田忌听了孙膑的计策后,也已经胸有成竹了,输了第一场是意料之内的,所以他并不着急;第二场虽然赢了,但胜负还未分,所以他只是微微笑了一下;最后获胜后,他才露出满意的笑容,表示计策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孙膑设计的比赛策略,真的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吗?如果在第一场比赛之后,齐威王能够发现端倪,及时调整比赛策略,田忌是否还能笑到最后呢?
遗憾的是,齐威王还是按照固有经验来比赛,并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 。孙膑也正是认准了齐威王这一点,才胸有成竹地帮助田忌赢得了比赛。看来,孙膑不仅善于识马,更善于识人。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真不愧是兵圣孙武的后人!
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真正的赢家却是孙膑,而他取胜的法宝则在于“思”和“变”。看似平常的赛马,实则是一场智慧的比拼,最后的赢家只会是足智多谋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认真分析观察到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以达到预期目的。
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找一找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
淝水之战
长勺之战
赤壁之战
……
空城计
活动三:分享孙膑的人物故事
一些讲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书籍较多地记载了运用谋略取胜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去找相关资料读一读。
简单地讲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再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讲这个故事。
提示 在适当的地方合理丰富情节,如孙膑在观察众人赛马时的所思所想、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时现场紧张的气氛、每一轮赛马后齐威王和观众的反应。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起初,田忌准备直取邯郸 。孙膑认为,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趁着魏国精锐部队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可以率领军队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插进去,然后占据交通要道,乘魏军回救途中疲惫之时发起进攻。田忌采纳孙膑建议,在桂陵大败魏军,赵国之围也自然得解。
桂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因国力弱小无法对抗魏国,于是向齐国进行求救。最后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等到韩、魏两国两败俱伤之时再出兵救援。
孙膑与田忌带兵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闻齐军进军国都,于是撤军回大梁。魏国不甘心自己的计划落空,大将庞涓想一洗桂陵之战的耻辱,又依仗自己的强大兵力,想一举歼灭坏它好事的齐国,于是庞涓率领十万士兵追击齐军。
孙膑看到魏军来势汹汹,而且与敌军兵力相差悬殊,决定智取,不与敌军正面接触。孙膑建议田忌用欲擒故纵的计谋,引诱庞涓中计。田忌采纳了他的计策,下令军队向马陵方向撤军。马陵此地密林沟察,道路曲折,非常适合设置伏兵。孙膑又建议士兵在第一天挖供给10万人吃饭的灶坑,第二天减少到可供5万人吃饭的,第三天再减少到可供3万人的。庞涓勘察后非常高兴,认为齐军胆小,已经有一半以上士兵逃走了,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在后面加紧追赶。傍晚时分,他带兵追赶到马陵一带。齐军的伏兵万箭齐发已使得魏军进退两难,阵脚大乱,伤亡无数,齐军大胜。
马陵之战
田忌赛马与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之计)一道,被司马迁写入《史记》,可见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赛马了。那么,在这场赛马活动中,谁是真正的赢家呢? 请结合搜集的故事谈一谈。
因为这场赛马,孙膑改变了人生命运,成为了齐国的军师;因为有了孙膑这位军师的辅佐,田忌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建立了卓越军功;通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齐威王领导下的齐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因此,孙膑、田忌和齐威王都是大赢家。
推荐阅读:《史记》(青少年版) 《三十六计》

作业设计
让教学更有效
同学们,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有很多,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的《草船借箭》一文也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请同学们参考老师给出的故事版,把刚才同学们分享的或者你课下搜集到的历史故事借助“故事图”图示梳理出来,将其思维可视化,为我们的习作积蓄素材、寻求灵感。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