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情境交融——舞台美术设计》知识清单
第1课身临其境
一、填空
1. 一场成功的戏剧表演需要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舞台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
3.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京剧以______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是中国的“_____”,也是中国戏曲剧种之首;豫剧流行于_____、_____、_____等地,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越剧流行于、、等地,是中国第二大地方剧种;黄梅戏是______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评剧流行于、______地区。
5. 舞台美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元代壁画中的______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表演很早就开始运用舞台布景了。
7. 京剧《杨门女将》的舞台布景运用了______的造型要素,融合了传统经典与现代文化,具有较强的______。
8. 中国传统戏剧舞台布景十分简洁,常以“______”营造出朴实、含蓄的美学意境,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9. 中国现代戏剧舞台布景汲取传统精髓,融入______,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意境之美,又丰富了舞台的视觉效果。
10. 话剧《天下第一楼》通过______布景呈现了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内部场景,再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充满真实的生活趣味。
11. 设计舞台布景时,______能展示设计师预想,助力视觉规划,引导舞台风格的走向;______可以构建立体布局,方便细节雕琢,检验空间设置效果。
12. 舞台布景的设计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其中风格包括______、_____;色彩涉及_____、_____、_____;空间表现包含______、_____、_____。
13. 舞台模型制作步骤:(1)根据构思方案,选择合适的纸盒并______;(2)并涂色;(3),搭建整体结构;(4)______,完成模型制作。
二、问答
1. 舞台设计的基本要素在舞台表演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 中国传统戏剧舞台布景和现代戏剧舞台布景有何不同?
3. 话剧舞台布景是如何反映现实生活的?请举例说明。
4. 效果图和模型在舞台布景设计中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5. 不同风格的舞台布景(写实与非写实)在表现剧情上有什么特点?
6. 色彩在舞台布景设计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如何运用色彩来营造不同的氛围?
7. 空间表现中的前景、中景、背景在舞台布景中分别承担什么功能?
8. 以你熟悉的一部戏剧为例,分析其舞台布景是如何营造故事情境、传递剧情信息的?
第四单元情境交融——舞台美术设计第2课活灵活现
一、填空
1. 舞台道具是戏剧演出中所用的______和______的统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2. 道具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舞台服装不仅要符合角色的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还要考虑与_____、______的协调性。
4. 化妆是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改变演员的面部特征和整体形象,使其更贴近角色。
5. 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音效在舞台表演中可以营造______、______、______等,增强戏剧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7. 一场完整的舞台演出,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部门的紧密配合。
8. 舞台美术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阶段。
9. 在进行舞台美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10. 评价一个舞台美术设计作品,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考量。
二、问答
1. 举例说明道具在戏剧表演中是如何推动剧情发展的?
2. 舞台服装的设计需要遵循哪些原则?请结合实例阐述。
3. 化妆在舞台表演中如何帮助演员塑造角色?不同类型的角色化妆有什么不同特点?
4. 灯光设计如何根据剧情的变化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场景?请举例说明。
5. 音效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具体剧目分析。
6. 简述舞台美术设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7. 详细说明舞台美术设计的流程及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8. 如何从多个角度评价一个舞台美术设计作品的优劣?
答案
第1课身临其境
一、填空
1. 创意剧本、演员的演出、服装道具、舞台设计、宣传、灯光音效、后台调度
2. 色彩运用、灯光布景、造型风格
3. 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
4. 北京、国粹、河南、山东、河北、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华北、东北
5. 创设情境、塑造形象、渲染气氛、揭示主题
6. 幕幔
7. 中国画、装饰性
8. 一桌二椅
9. 高科技
10. 写实
11. 效果图、模型
12. 风格、色彩、空间表现;写实、非写实;冷暖色调、分布、对比;前景、中景、背景
13. 制作背景、制作主体部件、组合主体部件、调整细节
二、问答
1. 色彩运用可以通过不同的色调来营造氛围,比如暖色调营造热烈、欢快的氛围,冷色调营造悲伤、神秘的氛围;灯光布景能够通过明暗、角度等变化来突出重点,营造不同的场景,如强光突出主角,暗光营造夜晚等场景;造型风格则决定了舞台整体的呈现形式,写实风格能真实再现生活场景,非写实风格则更具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2. 中国传统戏剧舞台布景十分简洁,“一桌二椅”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转换场景,营造朴实、含蓄的美学意境,给观众留下无限想象空间;中国现代戏剧舞台布景汲取传统精髓,融入高科技,既保留传统戏曲的意境之美,又利用现代技术如AR、XR虚拟技术、灯光精确控制技术、新型光源等丰富舞台视觉效果。
3. 话剧舞台布景通过真实还原生活场景来反映现实生活。例如话剧《天下第一楼》,通过写实布景呈现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内部场景,包括店内的陈设、装饰等,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烤鸭店中,真切感受到当时的风土人情,充满真实生活趣味,使话剧像生活的投影,经过艺术加工后在舞台上演绎生活百态。
4. 效果图能展示设计师预想的整体画面效果,助力视觉规划,让团队成员更直观地理解设计理念,引导舞台风格走向;模型可以构建立体布局,能真实呈现空间关系,方便设计师进行细节雕琢,检验空间设置效果,提前发现空间布局上的问题。
5. 写实风格的舞台布景能够真实、细致地还原生活场景或历史场景,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如话剧《茶馆》的舞台布景真实还原了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非写实风格的舞台布景更注重艺术表达和情感传递,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营造出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的场景,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如一些先锋戏剧的舞台布景。
6. 色彩在舞台布景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营造氛围,如红色营造热烈、喜庆氛围,蓝色营造宁静、深沉氛围;可以塑造角色,不同性格角色用不同色彩服装等表现;还能引导观众情绪,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变化来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强戏剧感染力。运用色彩营造氛围时,要根据剧情和情感基调选择合适色调,注意色彩搭配和分布,如在表现战争场景时,可多运用暗沉、厚重色彩,在表现欢乐场景时,运用明亮、轻快色彩。
7. 前景通常用于突出重要元素或引导观众视线,比如放置主要道具或角色的近景部分;中景是舞台的主体部分,展示主要的场景和表演内容,承载剧情的主要发展;背景用于营造整体环境和氛围,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信息,增强舞台的纵深感和层次感。
8. 以昆曲《牡丹亭》为例,其舞台布景常运用简洁的一桌二椅,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简单的布置营造出不同场景。在《游园惊梦》一折,通过演员在一桌二椅间的唱念做打,配合轻柔的纱幔、淡雅的灯光,营造出春日花园的浪漫情境。纱幔的飘动象征着春风,淡雅灯光模拟春日阳光,传递出杜丽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青春的觉醒等剧情信息。
第2课活灵活现
一、填空
1. 用具、景物,手持道具、随身道具、大道具
2. 塑造角色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增强舞台真实感、渲染气氛
3. 身份、性格、时代背景,舞台布景、灯光效果
4. 粉底、眼影、腮红、口红(或其他化妆手段如粘贴假睫毛、佩戴假发等)
5. 照明、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氛围、突出重点、引导观众视线
6. 环境氛围、增强情感表达、配合剧情节奏
7. 舞台美术设计、灯光、音效、服装、道具、化妆(演员也算重要部分可补充)
8. 创意构思、设计草图、模型制作、实际搭建、调试完善
9. 剧情需要、观众感受、演出场地条件
10. 创意性、与剧情契合度、视觉效果、技术运用、整体协调性
二、问答
1. 例如在话剧《雷雨》中,周朴园保留的旧家具和侍萍当年绣了梅花的旧衬衣等道具,推动了剧情发展。旧家具勾起周朴园对过去的回忆,旧衬衣成为侍萍身份被揭露的关键线索,引发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剧情层层递进。
2. 舞台服装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符合角色特点,如古装剧中人物服装要符合朝代服饰特点,性格活泼的角色服装色彩可更鲜艳、款式更灵动;其次要与舞台布景和灯光效果协调,在明亮欢快的舞台场景中,服装色彩不能过于暗沉压抑;还要考虑演员表演的便利性,不能过于束缚演员动作。比如在舞剧《只此青绿》中,演员服装的颜色和款式高度还原宋代审美,青绿色调与舞台营造的山水意境相融合,宽松飘逸的设计方便演员做出各种舞蹈动作。
3. 化妆通过改变演员面部特征和整体形象来帮助塑造角色。比如在塑造老年人角色时,通过使用皱纹贴纸、深色粉底等营造出皮肤松弛、沧桑的感觉;塑造邪恶角色时,可能会用深色眼影、夸张的眉毛来突出其凶狠的气质。不同类型角色化妆特点不同,正面角色化妆通常自然、清新,突出其善良、美好的形象;反面角色化妆则可能更夸张、怪异,突出其负面特质;古代角色化妆要符合古代妆容特点,现代角色化妆则更贴近现实生活。
4. 灯光设计根据剧情变化营造不同氛围和场景。在表现悲伤场景时,可使用暗淡、冷色调灯光,如在悲剧结尾,将灯光调暗,使用蓝色等冷光,增强悲伤氛围;在表现欢乐场景时,使用明亮、暖色调灯光,如庆祝节日的场景,用红色、黄色等暖光,配合闪烁效果营造欢快氛围。在悬疑剧中,通过灯光的突然变化、局部照亮等手法,营造紧张、神秘氛围。
5. 音效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它能营造环境氛围,如在战争题材剧目中,通过枪炮声、喊杀声等音效,让观众仿佛置身战场;其次,增强情感表达,用轻柔的音乐配合爱情场景,用激昂的音乐烘托英雄壮举;最后,配合剧情节奏,在紧张情节处,加快音效节奏,在舒缓情节处,使用轻柔、缓慢音效。以音乐剧《猫》为例,不同的音乐和音效对应不同性格的猫,如“魅力猫”的音乐深情忧伤,配合其孤独、渴望被接纳的剧情。
6. 舞台美术设计各个部门紧密协作。舞台美术设计师负责整体的创意和设计,确定舞台布景、道具、服装等的风格和样式;灯光部门根据设计和剧情,设计灯光方案,通过灯光来突出舞台重点、营造氛围,配合舞台布景和演员表演;音效部门根据剧情和场景,制作和播放音效,增强戏剧真实感和感染力,与灯光、表演相互配合;服装和道具部门根据角色和剧情需求,制作和准备服装、道具,服装要符合角色特点和舞台整体风格,道具要能推动剧情发展、增强真实感,各部门相互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一场精彩的舞台演出。
7. 舞台美术设计流程如下:创意构思阶段,设计师根据剧本内容、导演要求和自身创意,确定舞台美术设计的整体风格和概念;设计草图阶段,将构思转化为平面草图,展示舞台布局、布景结构、道具样式等;模型制作阶段,根据草图制作立体模型,进一步完善设计细节,检验空间布局和效果;实际搭建阶段,按照模型和设计方案,在演出场地进行实际的舞台搭建,包括布景安装、道具布置等;调试完善阶段,在搭建完成后,进行灯光、音效调试,与演员排练配合,对舞台美术效果进行最后的完善和调整。
8. 评价一个舞台美术设计作品可以从以下角度:创意性,看设计是否新颖独特,有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与剧情契合度,判断舞台美术是否准确传达剧情信息,符合角色特点和故事背景;视觉效果,考量舞台的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灯光运用等是否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技术运用,评估在舞台设计中对现代技术如多媒体、新材料等的运用是否恰当、合理;整体协调性,观察舞台布景、道具、服装、灯光、音效等各个元素之间是否协调统一,共同服务于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