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编写体质分析报告——用数据证明观点 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信息科技》(安徽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4.15 编写体质分析报告——用数据证明观点 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信息科技》(安徽版20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6-25 08:4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编写体质分析报告——用数据证明观点
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
本项目的学习内容是用数据证明观点,学生将在项目活动中,体会利用体质健康数据记录、编写与发布分析结果的过程,在该基础上提出提升体质的方法和措施,向同学们发出健康生活倡议。通过撰写数据分析报告,用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决策提供支持。
二、学习基础
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并能解读数据图形中的信息。他们能够使用图形化手段展示统计数据,也能运用数据图形展示相关联的数据,分析并解读数据间的联系,且能用数据表达个人想法。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四年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具有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问题梳理
1.素养问题
怎么用数据记录并描述事物?
如何用数据证明观点?
数字化工具怎么使用?
2.项目问题
怎么制作数据分析报告?
如何规划数据分析报告的内容与设计?
四、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1.学习目标
(1)素养目标:学会用数据记录并描述事物,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并能使用数字化工具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2)项目目标:撰写体质数据分析报告,展示体质提升方案的制定过程,倡导健康生活。
2.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①会用数据记录并描述事物;
②能用数据证明观点。
学习难点
①能理解数据分析和观点的关系;
②能感受到生活中数据分析的作用。
五、学习策略
学生以探讨“如何利用体质测试数据撰写一份体质分析报告,并向同学发出倡议”这一问题开展项目探究学习,学生采用项目学习方式,分为项目准备和项目实施两个环节,项目准备环节通过网络与微课等手段了解什么是数据分析报告,通过结合前面课程中学习的数据分析及数据可视化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项目实施环节主要通过实践形式进行学习,通过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体质健康报告,向同学们发出自己的倡议。
六、环境与资源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便于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教师准备体质健康测试汇总表、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图表、体质分析报告ppt课例、数据分析报告相关微课等。
七、学习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问答情况和成果展示,总结性评价依学生自评为主。
评价维度 自评得分 互评得分
素养目标 能够用数据记录并描述事物,以支撑自己的观点
能使用数字化工具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项目目标 会撰写体质数据分析报告
体质提升方案的制定过程完善
八、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支持
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1.创设图片1情境。2.学生思考:他们是在做什么?3.给出图片2(体测数据统计表),回顾数据可视化中学习的图表(图片3)表示方式,总结四(1)班体测情况,并给出建议。4.师生交流小结明确项目主题:编写一份体质健康报告,并向同学们发出健康生活的倡议。 1.前期体测可视化数据:2.教师小结引导:根据四(1)班的体测数据,你对同学们有什么建议吗?试着编写一份体质健康报告,并向同学们发出健康生活的倡议。
项目准备学习方法 1.认识数据分析报告:①通过微课学习数据分析报告的组成;②结合国家统计局官网说一说:数据分析报告的组成;③总结分析报告的特点。2.制定班级体质提升方案:写一写自己对同学们的建议。3.规划班级体质分析报告:①选择自己的分析报告形式;②规划分析报告的作品结构:封面、前言、正文、结论等。 1.①微课视频②官网分析报告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测数据特点,写出给同学们的建议。3.教师展示分析报告的其他形式和基本组成。
项目实施制作报告 1.制作班级体质分析报告:打开“四(1)班体质分析报告”课例,完成各部分主体结构。2.完善班级同学体质分析报告:①添加合适的数据制作图表并粘贴到报告中②对作品中文字、图片、图表等内容进行属性设置,美化完善作品。 1.提供体质健康分析报告课例,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该报告,并以自己的理解加入数据图作为支持。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结论与建议完善分析报告。4.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与理解,进一步美化完善作品。
项目展示交流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体质分析报告。①完成导学案,并展示自己的作品。②同学互评2.总结全课 完成体质报告后,利用多媒体进行成果展示。肯定学生的项目作品,通过生活中的其他数据,进一步启发学生们对数据与表达观点的关系理解。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项目活动,自主探究数据分析报告的编写方法,能够根据需求选择编写方式,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的思考进行碰撞最终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法呈现数据和观点。在制作数据分析报告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微课、自主学习等方式完成制作,少数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大多数能根据数据呈现的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比如如果搭建更多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尝试制作不同数据的分析报告,对各种情境多加体验,学生也许能更加能够体会到生活中数据与观点的联系。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际经历和想法,自主创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