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磐石市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中考全镇模拟试卷 九年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磐石市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度中考全镇模拟试卷 九年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5 08:21:54

文档简介

语文参考答案
(《(论语〉十
吉林省中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
的生活态度;(4)
二章》)是一种重义轻利,视富贵如浮云的生活态度。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45分)
题号

总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一11题。(15分】
材料一:
得分
费蓮说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一4题。(8分)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江南有名园,其名为“寄畅”。寄畅园的历史可追s心到明代嘉靖年间。园中叠山手法高超。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甲】园西部的假山采用黄石间土的做法,土石采用了本地乡土材料,节约成本的同时还与环境衔
材料二:
接得更为自然。【乙】假山山势为与锡山惠山之势衔接,特地堆成了中部拢起,两端渐低。【丙)此
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猫,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篆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
外,山上还遍植林木草本,古树参天,竹影婆娑、人在其中行与在自然山中行无异。「丁】除了将山
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
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石也有灵,亦当为余首肯。
中的地势高低曲折复刻到了园林中,匠人们还丛惠山引来泉水,营造了“八音涧”。借山、引水之法
(选自郑板桥《画竹题记》)
,使园外山月与园内景物浑然-一休,相ig成趣。
【注释】①干霄:直冲云霄。②生:本性,天性。③囿(yòu):局限。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6《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顾,是—一(朝代)的一一一家。(2分)
(1)追sù(
(2)相ying成趣(
7.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项()(2分)
A.濯清涟而不妖(洗)
B.宜乎众矣(应当)
2.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汾当的一项是()(2分)
C.自出心裁
D.入木三分
C.盖竹之体(体态、形体)》
D.依于石而不囿于石(依照)
A.惟妙惟肖
B.眼花缭乱
8.材料一文题是“爱莲说”,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内
3.以上语段中四个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容分析。(3分)
A.【甲】句
B.【乙】句
.【丙】句
D【丁】句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语段中“婆娑”的读音是p6su6。
B.“园中叠山手法高超”的句子主干是“手法高超”。
C.“手法高超”的“高超”在这里是一个褒义词。
9.将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D.语段主要介绍了“寄畅园”修建的历史背景。
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词名句。(7分)
“生活是一种境界,一种态度。(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
10.用“/”给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
11.清代学者符曾说:“凡花之妙,在于香色。而竹则无色无香,独妙于韵。盖香色易知而韵难知,宜
酒》)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2)”
赏韵者鲜矣。”而莲,竹皆非“凡花”,周敦颐盛赞莲是“花之君子者”,郑板桥也称竹“似乎士君
子”。请你结合两文,说说莲、竹之韵分别体现在何处。(3分)
(李白《行路难》)是一种破浪前行、充满自信的生活态度;(3)“九万里风

座位序号
是一种勇于追求理想与愿望
鹏正举
语文试卷
射1页(共4页)一、1.(1)溯(2)映2.C3.B4.D5.(1)悠然见南山(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
(3)风休住
莲舟吹取三山去(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一)6.北宋(宋代)哲学
7.D
8.这是衬托的写法。第一次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衬托作者独爱莲的与众不同;
第二次以“菊”“牡丹”的品格,衬托莲花的品格高贵;第三次以爱“菊”“牡丹”者,衬托
爱“莲”者之德,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世态的厌恶。
9.如果竹子通晓人意,必定认为我是能够理解它的人。
10.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
11.莲之韵体现在其生长环境,虽身处污泥却纤尘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体现
在其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体现在其风度
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体态端庄,凛然不可侵犯);竹之韵则在于竹
的形体、竹的神韵、竹的品性,寄托了作者“不为俗屈”的士君子的清高、豪气、超脱。
(意近即可)
【译文】竹子的体态,瘦硬有力特立高耸,枝枝凌雪做立,节节挺拔高入云霄,有如士人
君子般豪气凌云、不被俗世所压服的品格。所以郑板桥画竹,不只为竹子绘神,也为竹
子注入生气。瘦硬有力,这是它的神态;豪迈凌云,这是它的本性;依靠于石头,却又不
受石头的限制,这是它的节操;竹子形貌衰败,然而不失刚直的气概,这是它的品性。
如果竹子通晓人意,必定认为我是能够理解它的人。如果石头有灵,也应当认可我的话。
(二)12.①楼下的阿婆迈着祖母一样蹒跚的脚步,在院子里奔忙;②幽深的小巷里,几
十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③雨滴拍打着青瓦,雨声里有家,有“我”
的童年;④瓦楞间有青苔野蒿,散落在小巷里的伞花与家乡相似。(写出三点即可)
13.①有青山秀水为背景;②没有拘束,可以自由地敞开胸怀;③与作者血脉相连,有自
己的生活轨迹;④有丰厚底蕴。(写出两,点即可)
1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青瓦”比作“发黄的名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瓦历史
的悠久,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15.①青瓦是故乡的味道,是童年的记忆,是家的温馨,是亲切和安详;②青瓦是古朴的
乡村生活,是自由无拘束的生活状态;③青瓦是厚重的历史,成了一种文化抑或精神上
的指向,与游子的血脉相连;④青瓦是遥远的乡愁,是最软的乡情,是最硬的风骨,永远
烙印在游子生命中。(写出两方面即可)
(三)16.中心论点是:做事情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打好基础,蓄足势
头,把事做好。(或①无论做人或做事都应当低姿态进入;②低姿态进入;③低姿态进
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均可)
17.充当事实论据,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借此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8.过渡(或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所举的几个事例,引出下文对做人也同样需要低姿
态进入的论述。
19,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有力地证明了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
的高的结果。
(四)20.(1)①C②B
(2)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在革命的浪潮
中,经历了从懵懂少年到坚定苹命者的转变。他曾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面对生活的
磨难和战争的残酷,他逐渐觉悟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紧密联系。在一次次战斗
中,他选择了坚持革命信念,即使身受重伤也不离不弃。他的选择不仅是对个人价值
的实现,更是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斗争,保尔·柯察金成长为
一名真正的钢铁战士,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革命事业奋斗。示例二:《水浒
传》中的林冲。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生活安稳。然而,面对高俅等人的
陷害和官府的腐败,他逐渐觉悟到忠君报国之路已无法走通。在经历了风雪山神庙等
事件后,他选择了反抗,加入了粱山泊,成为了一名义军领袖。林冲的选择不仅是对个
人命运的抗争,更是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他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梁山事业贡献了
力量,也赢得了后人的尊敬和传颂。示例三:《简·爱》中的简·爱。简·爱自幼生活
在孤儿院,饱受欺凌和贫困的折磨。然而,她从未放弃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在成长
过程中,她逐渐觉悟到女性应该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面对罗切斯特先生的
爱情和社会地位的诱惑,她选择了坚持自已的信念和原则,拒绝了没有尊严的爱情。
简·爱的选择不仅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更是对女性独立和尊严的捍卫。她的故事激
励着无数女性为争取平等和尊严而斗争。
三、(一)21.(1)示例:①你所知道的爱国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②你在生活中是
怎样践行爱国精神的呢?(2)示例:祖国像一棵大树撑起了我们的天空。
3)中学生主要在学校了解爱国精神,中学生表达爱国情感的主要方式是努力学习,
是效祖国。
二)22.写作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