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此题考查运用信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语文参考答案
。材料中不同颜色的狮头用于不同场合,题
目中图书馆开馆仪式属于开业庆典,应该用
1.(1)江春入旧年(2)商女不知亡国恨
喜庆吉祥的刘备狮或关公狮,切忌使用丧事专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用的白色醒狮。
(4)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一)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7.c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解浙】此题考查文言词汇。A项词义分别是
(8)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巩固/顽固”;B项词义分别是“凭借/因为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在理解基础上要能形
”;C项词义都是“适逢,恰巧通到”;D项词
成牢固记忆,根据上下文提示准确默写。
义分别是“假如/致使,让”·
2,(1)大相径庭(2)熏陶(3)贮蓄
8.(1)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
【解析】此题考查拼写词语。在牢固记忆和准确理解
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
基础上,还应根据上下文意和拼音准确判断,尤其要
顺他。
注意“径庭”“熏”“贮”等易错字。
(2)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善于观察人的结果。
3.C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翩译。解答此类试题时要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运用。“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注意特殊句式和关健词,第()句中“至”“亲成
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此处用于传统文化与现
代文化的比较则不妥,应使用“截然不同”。
”“畔”“顺”为关键词语:第(②句中“是”“皆
4.D
”“善”为关健词语,注意“…者也”判断句式
【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画波浪线的句
的翻译。
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将“弘扬和了解”9.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将军禽之宜在今日/正使
改为“了解和弘扬”;二是搭配不当,应将“充实”改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胜矣
为“提高”。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先整体把握此句
5.示例:①历史传承悠久;②多种艺术一体;③寄托美
概述周瑜已经陈说了曹操贸然进军的四个弊病
好心愿:④崇敬民族精神:⑤价值意义深远。(答对
,并说将军擒获曹操应该在今日,就算没有
一点得0.5分,答对其中4点2分)
火攻之策,周瑜也必定会有其他克敌制胜的
《解新】此题考查概括关键信息。要求用不超过6
办法的大意:接着扣住“正使”“其”这两个
个字概括广东醒狮的四个特点。解题关键是读懂
关键标志词语,才能准确断句。
材料,发现其中要点,如起源于唐代,“融武术、舞
10.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排比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蹈、音乐等为一体”,“是驱邪避害的瑞兽…美好
④天时(每点1分)
心愿”,“表达对中华英雄人物及其忠正仁义民族精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内容理解与诗文对比
神的崇敬之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重
。第①空,【甲】文中作者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
要载体和海外华人认祖归宗的重要桥粱…·十分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②空,结合“增强了语
深远”;然后删去次要信息,保留关键信息。
势,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可知,应填的修辞手
6.示例:小明,不同场合采用不同颜色的狮头,丧事才
法为排比;第③空,杜牧《赤壁》中与赤壁之战
能用白色醒狮,图书馆开馆庆典要用喜庆吉祥的红
取胜有关的句子,应填“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
色或黄色狮头,你说对吗?(讲清楚关键信息1分,
春深锁二乔”;第④空,杜牧在《赤壁》认为“东
符合劝说要求1分)
风”是取胜的决定性因素,用【甲】文词语概括,即
为“天时”。肇庆华赋实验学校第三次模拟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山,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
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福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1分】
在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传承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1.在以下空缺处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宇宙中,诗词是熠熠生辉的明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1)
”,短短十字,便将新旧交替的微妙与希望,凝于岁月流转间,尽显古人对自然的敏锐洞察;杜牧《泊秦
淮》中“(2)
,隔江犹唱后庭花”,运用典故,讽刺了醉生梦死的昏庸统治者,体现出对国家
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崔题《黄鹤楼》中“(3)】
”,道尽漂泊游子的
乡愁,质朴情感穿越千年仍能触动人心;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4)
”,对
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饱含人文关怀;苏轼《水调歌头》中“(5)
”,于
自然与人生的共通中,诉说豁达;赵师秀《约客》中“(6)
”,开篇
就展现暮春江南特有的风景;诸葛亮(出师表》中“后值倾覆,(7)
、
体现知恩图报、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李煜《相见欢》中“(8)
”常被用于形容复杂的
情感体验难以言表的状态。这些名句是传统文化的精魂,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传承着民族精神。
活动二: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
阅读下面校道宣传栏上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在华夏大地上,中华传统文化可谓家喻户晓。从优美的诗词歌赋,到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它们历经岁月的沉
淀,成为民族的瑰宝。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来些方面da xiang jing ting。.快节
奏的生活方式,让许多人远离了传统文化的心0。曾经人们用来潜心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如今却被刷短视频
占据,导致多数人对传统文化浅尝辄止。只有深入接触传统文化,才会感概它的博大精深,发现它与快餐式的现代
文化相形见绌。那些古老的技艺,承我着先贤们的智慧与心血,每一件作品都是名副其实的艺术结品。传统节日
里的各种习俗也ùX刘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弘扬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熊无寒自身修养,还能使甚
焕发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