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写“约、验、阿、欧、洲、社”6个字。
2.概括自然段大意,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能解释蔡伦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体会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概括自然段大意,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1、谁来读一读你收集的与纸有关的资料?
2. 借助课后图表说一说造纸术发明的过程。
3、借助表格,说说汉字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
4、出示学习目标
二、任务驱学,激思展学。
任务一:默读第4自然段,解决问题。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词画出来。(剪碎、切断、浸、捣、捞、晒)
(2)回归课文段落,学生自由朗读。
(3)体会连续使用多个动词的作用。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到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任务二:概括大意,提炼学习方法。
(1)课文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写了什么?(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2)默读课文,自主填写思维导图。(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3)借助导图,拓展训练:借助思维导图,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提炼学法:第4自然段是围绕“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来写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紧紧围绕“蔡伦改进造纸术”这一意思,聚焦关键词语“改进”,联系上文,在阅读中对比,在填表中思考,不断追问蔡伦的造纸术该在何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蔡伦造纸术得以传承的原因,提升了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意识,突出了段的训练,将本单元语文要素落在了实处。
任务三:升华主题,感受贡献。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3.学习“资料袋”。社会不断发展,纸的家族越来越大,成员也越来越多。
三、反馈测学,评价促学。
1.展示收集的材料。交流收集到的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说一说过节的过程。
2.尝试模仿介绍一种事物。以“某某的来历(或发明)”为题,对这一事物进行追根求源。仿照《纸的发明》一文的写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个事物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