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自学】第6讲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含解析)--2025年浙教版新七年级科学暑假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自学】第6讲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含解析)--2025年浙教版新七年级科学暑假讲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6-26 09:13: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讲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能正确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2.掌握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操作和异常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改进操作。
观察植物细胞
(1)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且透明。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于材料薄而透明可以适当降低亮度避免过亮看不清楚细胞结构】
①擦:用洁净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滴:用滴管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目的: )
③撕:将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镊子从鳞片 撕下洋葱表片。
④展:把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 展平。
⑤盖:用镊子取盖玻片,先将一侧靠近清水,待清水充满两玻片夹角后,慢慢放下(防止气泡产生),盖在洋葱表皮上(玻片与水平面成45度角)
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 。
⑦吸: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染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清晰地分辨细胞结构)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观察植物细胞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重叠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折叠 重新制作装片时,用解剖针展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在盖玻片一侧加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或重新盖盖玻片
视野中无光斑或太暗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光过弱或无光,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例1
下列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餐巾纸擦拭载玻片 B.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染色时掀开盖玻片,滴入染液 D.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缓盖上
例2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上表皮上
B.先滴上碘液,再盖上盖玻片
C.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
D.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展平在其中
例3
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③④②① B.⑤③④①② C.⑤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⑤
例4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5
如图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4个视野,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视野①出现的现象是未将标本展平导致的
B.视野②出现气泡,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C.视野③变成视野④,需调节细准焦螺旋
D.切换高倍物镜观察同一部位,视野④的细胞数目将变多
例6
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合理的是(  )
A.染色时,红墨水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 B.粗准焦螺旋⑦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⑥中的小光圈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⑧,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例7
用显微镜观察自制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过程出现以下问题时,对策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决对策
A 视野太暗 使用大光圈与凹面反光镜
B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用吸水纸擦拭目镜
C 视野中细胞有重叠 重新制作临时装片
D 视野中细胞结构模糊 调节细准焦螺旋
例8
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中用洁净的吸水纸擦拭载玻片
B.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b中应当滴加清水
C.为了观察更加明显,在e步骤之后应当使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D.c步骤中,应当撕下一块较厚的洋葱内表皮细胞
例9
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制作细胞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和评价细胞模型作品三个环节。结合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完成学习过程。
(1)【观察】在制作模型前,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有细胞,但细胞结构不太清楚,有折叠现象,如图甲。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写一种原因即可)。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______。
(3)【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①③处补充完整。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①______ ②结构正确但不完整 ③______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练1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
①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 ②盖上盖玻片 ③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⑤撕取实验材料 ⑥滴加碘液染色
⑦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③④⑤①②⑥⑦ C.③⑥⑤①②④⑦ D.④③⑦⑤①②⑥
练2
某同学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图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手拿载玻片
B.用镊子夹取盖玻片
C.先滴加水滴再放标本
D.盖玻片左侧未接触水滴
练3
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想放大图乙细胞内的结构,可转动图甲中的②
B.若将玻片向上方移动,图乙中气泡也向上移出视野
C.图乙中小黑点是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
D.图乙中气泡是细胞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形成的
练4
为探究细胞的结构,小明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中盖盖玻片不规范引起的,正确的盖盖玻片方法是_______(填图3中字母)
(2)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则目镜和物镜可分别使用图4中的_______(填标号)。
(3)低倍镜换高倍镜时,我们应该先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_______(填名称),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4)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环流方向如图5所示,则实际上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_______。
练5
学校开展国庆项目化学习活动——“制作细胞模型”,活动包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动植物细胞立体模型制作、海报制作、视频。
(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小明在视野中依次观察到如下图像,其中从视野乙到视野丁一定需要依次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
A.①④  B.④①  C.①③④  D.③④①
(2)如图是小明同学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意图,现将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________。
(3)小明认为仅用橡皮泥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他制作液泡模型时选择气球和水做材料,请说出选择的理由________。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选用较小光圈,图像界限比较清晰
①擦:用洁净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滴:用滴管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0.9%氯化钠溶液)
(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的原因:维持细胞原来形态,防止细胞吸水,导致膨胀破裂)
③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的刮几下。
④涂:把牙签上的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涂在生理盐水(0.9%)中(均匀涂抹);
⑤盖:用镊子取盖玻片,先将一侧靠近清水,待清水充满两玻片夹角后,慢慢放下(防止气泡产生),盖在口腔上皮细胞上。
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观察动物细胞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现象 原因 对策
视野中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内壁刮取到细胞 找到正确部位后在刮取细胞,重制装片
刮取的细胞数太少 多刮几次,重新制作装片
刮取细胞后,涂抹不均匀 重新制作装片,涂抹均匀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在盖玻片一侧加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或重新盖盖玻片
视野中无光斑或太暗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重新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例1
图甲为小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图乙为使用显微镜观察该装片所看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部分操作,正确顺序是①③②④
B.图甲操作②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清水
C.若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则观察时应适当调暗视野
D.欲将图乙中的细胞a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练2
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 请你找出这一项(  )
选项 同学 问题 原因分析
A 甲 视野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大 量破裂 载玻片上滴的染液太多
B 乙 视野中有很多杂质 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没有漱口
C 丙 视野中没有光斑 物镜、通光孔、光圈没有对成一条直线
D 丁 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重叠 撕取的洋葱表皮太厚,或未在在玻片上展平
例3
下列关于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出现的部分现象及对应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视野中看到一污渍,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渍不动;该污渍最可能位于物镜上
B.视野中有较多重叠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前没有漱口
C.不能清晰地看到细胞核;实验时没有进行染色
D.通过目镜看到的视野很暗;反光镜反射的光没有对准通光孔
例4
图甲是小宁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乙表示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丙中A、B、C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为了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小宁的操作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出现图丙视野A中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填具体操作名称)不规范引起的。
(3)小宁先用4×物镜找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此时,小宁应该_________
A.调节反光镜  B.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
C.移动载玻片  D.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
(4)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小宁进行了下列操作,请你补充完整:
a.______________
b.调节图乙中的④,换用高倍物镜
c调节图乙中的③,使物像更清晰
(5)小宁将物像调清晰后,让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却看到视野变暗了。他们都没有触碰显微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练1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只能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不能滴清水,原因是( )
A.使细胞离散 B.减慢细胞的运动 C.避免细胞皱缩 D.避免细胞破裂
练2
小科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用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稀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B.清水、凉开水、稀碘液
C.热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D.清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练3
光学显微镜下有神奇的生物世界,在老师的带领下,某班同学制作并观察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小林对制作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他滴加碘液的位置和用吸水纸吸引的位置应分别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练4
如图是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用具及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显微镜的物像倍数放大了 倍。
(2)制作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不需要选用乙图中的 试剂。
(3)丙图是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若需要将细胞图象调至视野的中央,需将玻片标本向 方向移动。
(4)小明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点,于是,他移动玻片标本,污物不动,换用洁净的目镜后,污物仍然存在。据此判断污物最有可能在 。
A.玻片标本上 B.目镜 C.物镜上 D.材料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讲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模块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知识讲解
②清水;(解析:维持洋葱表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③撕:内侧;解析: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较薄,容易撕取且细胞层次单一,便于制作装片观察。
④镊子;解析:镊子可轻柔地将洋葱表皮展开,防止细胞重叠,保证观察效果。
⑥碘液 ;解析:碘液能使细胞中的细胞核等结构染色,从而更清晰地分辨细胞结构 。
典型例题
例 1.答案:D
解析:A 错误,用餐巾纸擦拭载玻片可能残留纤维,影响观察,应用洁净纱布。
B 错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滴加生理盐水(0.9% 氯化钠溶液),而非清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C 错误,染色时不能掀开盖玻片,应在盖玻片一侧滴染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避免污染标本。
D 正确,盖盖玻片时,先将一侧接触水滴,再缓缓盖上,可防止气泡产生。
例 2.答案:C
解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步骤是先盖盖玻片,再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A、B、D 操作会导致染色不均匀或污染标本,C 正确。
例 3.答案:A
解析: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为:⑤擦装片→③滴加液体(清水)→④放置表皮→②盖盖玻片→①染色。故选 A。
例 4.答案:A
解析:盖盖玻片时,应先用盖玻片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放下(与水平面成 45 度角),避免产生气泡。A 图符合该操作,B、C、D 图未遵循此步骤,易产生气泡。
例 5.答案:D
解析:
A 正确,视野①细胞重叠是未将标本展平导致。
B 正确,视野②气泡由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引起。
C 正确,视野③到④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 错误,切换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而非增多。
例 6.答案:D
解析:
A 错误,染色时红墨水应滴在盖玻片一侧,吸水纸放在另一侧(如①处滴,③处吸)。
B 错误,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不调节放大倍数。
C 错误,视野太暗应换大光圈或凹面镜,增加进光量。
D 正确,气泡⑧由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如未先接触水滴)引起。
例 7.答案:B
解析:
A 正确,视野太暗可调节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B 错误,视野中黑色圆圈是气泡,由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引起,而非目镜污染,擦拭目镜无法解决。
C 正确,细胞重叠需重新制作装片,撕取较薄表皮并展平。
D 正确,细胞结构模糊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例 8.答案:C
解析:
A 错误,a 步骤应用洁净纱布擦拭载玻片,而非吸水纸。
B 错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b 中应滴加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形态。
C 正确,e 步骤(盖盖玻片)后染色,可使细胞结构更清晰。
D 错误,应撕取薄而透明的洋葱内表皮,较厚材料会导致细胞重叠。
例 9.(1)答案:未将洋葱表皮展平(或撕取的表皮太厚)
解析:细胞折叠现象由表皮未展平或撕取过厚引起,导致视野中细胞重叠,结构不清晰。
(2)答案:缺少细胞壁、液泡等植物细胞特有结构(或模型未体现叶绿体的功能)
解析:植物细胞模型应包含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图乙可能未完整呈现。
(3)答案:①结构完整且标注正确;③结构错误或缺失
解析:优秀等级需结构完整且标注正确,待改进等级为结构错误或缺失。
变式训练
变 1.答案:B
解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③擦片→④滴清水→⑤撕取材料→①展平→②盖盖玻片→⑥滴碘液→⑦吸水纸吸引。故选 B。
变 2.答案:D
解析:图中盖盖玻片时,盖玻片左侧未先接触水滴,而是直接放下,易产生气泡,操作不正确。A、B、C 操作符合规范。
变 3.答案:C
解析:
A 正确,转动②转换器可更换高倍物镜,放大细胞结构。
B 正确,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向上移动玻片,气泡也向上移出视野。
C 错误,图乙中小黑点是气泡(圆形、边缘黑、中间亮),而非细胞核。
D 正确,气泡由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形成。
变 4.(1)答案:A
解析:正确盖盖玻片的方法是 A(一侧先接触水滴,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2)答案:A 和 C(或 5× 目镜和 10× 物镜)
解析:低倍镜观察时,选用低倍目镜(如 5×)和低倍物镜(如 10×)。
(3)答案:转换器
解析:换高倍物镜时需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答案:逆时针
解析:显微镜下物像环流方向与实际一致,图 5 为逆时针,实际也是逆时针。
变 5.(1)答案:C
解析:从视野乙到丁需先调节③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调节①细准焦螺旋清晰,最后调节④反光镜(或光圈)调亮视野。
(2)答案:良好
解析:模型标注了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叶绿体,结构完整但可能遗漏液泡,符合 “良好” 等级。
(3)答案:气球可模拟液泡的弹性,水可模拟细胞液(或材料易获取,能体现液泡储存液体的功能)
解析:气球和水的组合可直观展示液泡的形态和储存液体的功能。
模块二: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知识讲解
②生理盐水(0.9% 氯化钠溶液)。
解析: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滴加生理盐水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防止细胞因吸水而膨胀破裂 。
⑥稀碘液 。
解析:稀碘液能使细胞的细胞核等结构染色,从而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便于分辨细胞的不同部分 。
典型例题
例 1.答案:C
解析:
A 错误,图甲操作顺序应为①滴生理盐水→③刮取细胞→②涂细胞→④盖盖玻片。
B 错误,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形态。
C 正确,未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透明,调暗视野便于观察。
D 错误,物像 a 在右上方,移至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相反)。
例 2.答案:A
解析:视野中口腔上皮细胞大量破裂,原因是滴加清水(而非生理盐水),细胞吸水胀破,与染液过多无关。B、C、D 问题与原因对应正确。
例 3.答案:B
解析:
A 正确,污点位置判断:移动装片和目镜后不动,污点在物镜上。
B 错误,视野中细胞重叠是刮取细胞后未均匀涂抹,或口腔上皮细胞本身脱落较多,与未漱口无关(未漱口会导致杂质多)。
C 正确,未染色时细胞核不清晰,需滴加碘液染色。
D 正确,视野暗可能是反光镜未对准通光孔,或光圈过小。
例 4.(1)答案:正确
解析: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操作规范。
(2)答案:盖盖玻片
解析:视野 A 中的气泡由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未先接触水滴)引起。
(3)答案:A
解析:换高倍物镜后无光斑,可能是物镜未对准通光孔或反光镜角度不当,应先调节反光镜。
(4)答案:a. 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解析:换高倍镜前需将目标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避免物像丢失。
(5)答案:同学遮挡了光线(或反光镜角度改变)
解析:多人围观察时,可能遮挡光源,导致视野变暗。
变式训练
变 1.答案:D
解析:滴加 0.9% 生理盐水可维持细胞渗透压,若滴清水,细胞会因吸水膨胀破裂,D 正确。
变 2.答案:D
解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用清水,载玻片滴生理盐水,染色用稀碘液,D 正确。
变 3.答案:B
解析:染色时,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①处),吸水纸在另一侧(③处)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B 正确。
变 4.(1)答案:50
解析:甲图中目镜 5×,物镜 10×,放大倍数 = 5×10=50 倍。
(2)答案:生理盐水
解析:制作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清水,无需生理盐水。
(3)答案:右上方
解析:物像在右上方,移至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玻片(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相反)。
(4)答案:C
解析:移动玻片和换目镜后污点仍在,说明在物镜上,C 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