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源;祷;瑰;解析:注意“源”不要写成“渊”,“祷”的部首是
“礻”,“瑰”不要写成“贵”。
2. C;解析:“琴瑟和鸣”中“和”指和谐、和睦。“和衷共济”中“和”
也是和谐、共同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A项“和盘托出”中“和”是
连带的意思;B项“曲高和寡”中“和”指跟着唱;D 项“和颜悦色”
中“和”指平和。
3. D;解析:按照逻辑,“和”作为修德养性的关键是个人层面,社会
交往的准绳是社会层面,国家共处的原则是国家层面,所以排序为②①
③。
4. 作为中学生,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和”文化;解析:原句语序不
当,应先“继承”再“发扬”。
5. ①教然后知困;②拣尽寒枝不肯栖;③琴瑟友之;④天涯若比邻;
⑤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⑥潭影空人心;⑦选贤与能;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解析:根据上下文提示,准确填写相应诗句,注意“拣”“栖”“与”
“厦”等字的正确书写。
6. 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当我翻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保
尔·柯察金的形象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心灵。他那钢铁般的意志,
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保尔,我心中的
榜样。;解析:开头要紧扣主题,引出保尔,语言要有感染力,吸引听
众。
7. 示例: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寓意着坚强意志的炼成需要经历
艰难困苦。保尔在修筑铁路时,忍受着严寒、饥饿和疾病的折磨,却始
终坚持工作,就像钢铁在烈火中淬炼。他的意志在重重磨难中变得无比
坚强,这正是书名的内涵体现。;解析:结合具体事例,如保尔修铁路、
克服伤病等,阐述书名内涵与保尔形象的关系。
8. D;解析:本词是托物言志,通过写梅花间接表现自己的情怀,并非
直抒胸臆,D 项错误。
9. (1)刚巧;(2)陈述、陈说;(3)(1);(4)到、等到;解析:
结合语境和所学知识,准确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10. 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解析:根据句子意
思断句,“以文字交”是方式,“不拘礼法”是行为,“人讥其颓放”
是结果,“因自号放翁”是最终的做法。
11. (1)应当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机会就进攻,没有机会就防守。;
(2)假使张拱遇到敌人,怎么能保证他不失败。即使立了功,更加难
以驾驭。;解析:翻译时注意关键词的准确翻译,如“当”“积粟”“使”
“安”“就令”等。
12. 才华横溢,十二岁能诗文;仕途坎坷,受秦桧打压;有政治远见,
提出进取之策;关心百姓,江西水灾时奏请救济。;解析:从文中陆游
的经历、言行中概括其形象特点。
13. “水”是象形字,像水流的形状;“刃”是指事字,在“刀”上加
一点指示刀刃位置;“武”是会意字,“止”和“戈”合起来表示武力。;
解析:根据“六书”的定义,分析每个字的造字法并阐释。
14. (1)正确,“不刊之论”指不能修改的言论,“刊”有修改之意,
符合词义。;(2)错误,“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
“点”是涂上黑点表示修改,这里望文生义。;解析:结合“刊”和“点”
的本义及引申义,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5. 示例:《经典常谈》让我了解了经典的重要性,如“六书”知识让
我明白汉字的造字智慧,经典是文化的根基,我们应深入学习传承。;
解析:结合整本书内容,谈对经典的认识和思考。
16. A;解析:图 2 中“兴趣爱好”占比 50.3%是主流原因,“学习相关
知识”占比 44.7%,A项中“学习相关知识”和“出门看看”表述错误。
17. 举办更多文物大展;利用时尚科技手段展示文物;开发文创产品;
增加志愿者和讲解员。;解析: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提取博物馆的成
功做法作为建议。
18. 示例:这里有众多“国宝天团”,如乾隆“小粉炉”等,还有时尚
科技加持,能让我们近距离感受文物魅力,快来参观吧。;解析:从文
物种类、展示方式等方面推荐,语言有吸引力。
19. 充满韵律美;能表达丰富情感;比有声语言更美妙;可作为舞蹈语
汇的灵感来源。;解析:从文中对手语的描写中概括特点。
20. 不能删除。第③段插叙了 20多年前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经历,
解释了“我”帮助听障人士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手语的美,
为下文做铺垫。;解析:分析第③段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
不能删除的理由。
21. (1)运用比喻,将听障人士的手语比作风动柳枝,生动形象地写
出手语的韵律美。;(2)通过景物描写,以灰喜鹊的飞过衬托听障人
士手语的美妙,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解析:(1)从修辞角度分析比
喻的作用;(2)从描写角度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2. 不经意间遇见听障人士,发现手语的美;不经意间帮助他人,获得
快乐;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需要用心发现。;解析: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不经意间发现的美好”的具体体现。
23. 略;解析:根据题目要求,补全题目,围绕旅行经历,写出邂逅美
景、了解民俗等内容,注意语言流畅,中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