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易错题精选练习-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苏科版(2024)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消失了
2.下列实例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
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 D.气垫船行驶时船体与水面脱离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B.载重车有很多车轮
C.盲道上有凸起
D.针头一端做成斜口
4.爸爸和小煜掰手腕,爸爸获胜。掰手腕时爸爸对小煜的力记为F1,小煜对爸爸的力记为F2,则( )
A.F1大于F2 B.F1先于F2产生
C.F1和F2大小相等 D.F2先于F1产生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液体的密度:
②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③和④ D.只有②和④
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
C.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7.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1/3, 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B.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D.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8.如图所示,一冰块放入烧杯中,冰块对杯底压力为F1、压强为p1;当冰熔化成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9.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装有水的瓶子竖直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中,当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只改变方向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小
C.丙图中,测出拉开吸盘时的拉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以估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中,向外拉活塞,烧瓶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10.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一般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挑选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上浮过程中盐水对种子的压强变大
B.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下沉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D.沉底的种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11.将质量为400 g、体积为的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悬浮, B.漂浮,
C.漂浮, D.沉底,
12.如图甲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绳悬挂一个重物,当无人机带着重物匀速直线上升时,无人机和重物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和是一对平衡力
C.若无人机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绳不会偏离竖直方向
D.若无人机竖直上升时细绳突然断裂,重物会立即竖直下落
二、填空题
13.1897年,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 (选填“可分”或“不可分”)的;1909年,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绕着核作高速旋转的 组成的。
14.人民医院购进一批氧气瓶,里面氧气的密度为6kg/m3,在某次抢救病人的过程中,一氧气瓶内氧气用去三分之一,则氧气瓶中氧气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其密度为 kg/m3。
15.苏轼在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弓如“满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因为箭具有 ,因此离开弓后仍会继续向前运动。
16.将带有重物的降落伞从高处释放,速度增大至 10 m/s时打开降落伞,重物下落的v-t图象如图。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速度满足关系f=kv2,k为定值。降落伞和重物的总质量为7.5kg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求得k= N s2/m2。第1s时降落伞和重物所受合力大小为 N。
17.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铅笔芯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发现玻璃瓶已被冻裂,这是因为啤酒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过程中,啤酒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造成的。
18.端午前后,广东多地都会举行龙舟赛,如题图是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划桨使龙舟前进,则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是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 所致;两条龙舟在划行过程中,常常会相互靠近,这是由于两龙舟间的水流速度较快, 所致。
19.如图 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同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则两试管中液体的体积关系V甲 V乙,密度关系为ρ甲 ρ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一容器中注入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和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其总质量为100g时,液体恰好注满整个容器。则容器的质量为 g,液体的密度为 g/cm3,容器的容积为 cm3。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下图(a)、(b)、(c)、(d)所示[图(a)、(b)、(c)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
(1)根据上图 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上图(b)、(c)可验证: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图(b)、(d)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 。
(4)若在上图 中的容器内轻轻插入一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选填“(a)”、“(b)”、“(c)”或“(d)”]
22.某学习小组,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中央,接下来应该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后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央;
(2)正确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放入小石块前后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
(4)另一小组在实验时先测了小石块的体积,接着测量了它的质量,这样会导致测得的小石块密度比真实值偏 ;
(5)我们也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a.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b.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静止时(小石块未接触烧杯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c.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用、和表示)。
2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长方体物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如图A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8N,把物块竖放浸入水中,则B图中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图B、C、D可知:物块浸在液体的体积越大,其所受浮力越 ;分析 两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它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分析图E、F数据可知,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还和 有关;图F中的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4)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再把该物块横放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4.0N(选填“>”“=”或“<”);从物体接触水面到完全浸没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24.如图所示的是小阳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他是通过观察小车是否处于 状态来判断它受到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2)为了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小阳保持、的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不断改变两个托盘中放入砝码的质量,从而改变、的大小,他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两个力、的大小满足 关系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四、计算题
25.茶壶几乎是每家必备的常用器具。学习压强知识后,小明想对家中的茶壶进行相关研究。他测得茶壶的质量为 600g,底面积为 100cm2,装入适量水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水的深度如所示。(茶壶壁厚度不计)求:(ρ水= 1.0 × 103kg/m3,g 取 10N/kg)
(1)水对茶壶底的压强;
(2)水对茶壶底的压力;
(3)若水对茶壶底的压力是茶壶对桌面压力的 0.6 倍,则茶壶内水的质量为多少?
26.如图所示,盛有60kg水的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体积忽略不计)连通。已知甲、乙容器底面积分别为S甲=0.1m2、S乙=0.3m2,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水的重力;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小明将体积为0.008m3的实心体A浸没在甲或乙容器中,整个过程中水未溢出,A静止后沉底,小明发现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请判断小明是把A放入甲容器中还是乙容器中,并计算出实心体A的密度。
五、科普阅读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失重现象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经过多次变轨后进入预定轨道;整个过程航天员会经历超重与失重复杂环境,图甲所示为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
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对超重与失重有更深入了解做了如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
小明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乙、丙,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已知小明的实际质量为60kg。
课后小明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若向下加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这种现象称为完全失重。
(1)由图丁可知,小明在 (选填“0-t1”、“t1-t2”或“t2-t3”段内处于失重状态;
(2)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 (选填“大于”或“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
A.质量为零 B.质量为零、重力为零
C.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丁图中的阶段,小明在电梯中可能处于下列哪种情形( )
A.静止或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C.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4)若神舟飞船在某次无动力变轨时从远地点飞行到近地点,则飞船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可分;原子核;电子
14.【答案】变小;4
15.【答案】形状;惯性
16.【答案】3;225
17.【答案】不变;凝固;变大
18.【答案】水;惯性;压强较小
19.【答案】小于;大于
20.【答案】40;0.8;75
21.【答案】(1)a、b
(2)同种液体
(3)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c)
22.【答案】右;62.4;;大;
23.【答案】0.2;大;D、E;液体密度;大于;=;不变
24.【答案】静止;相等
25.【答案】(1)解: 壶中水的深度h=12cm=0.12m
水对茶壶底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0.12m=1200Pa;
(2)解:壶底的底面积S=100cm2=10-2m2;
则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pS=1200Pa×10-2m2=12N。
(3)解: 茶壶的质量m壶=600g=0.6kg,
已知水对茶壶底的压力是茶壶对桌面压力的0.6倍,
则F=F桌;
12N=0.6(m水+0.6kg)×10N/kg,
解得:m水=1.4kg。
26.【答案】解:(1)已知水的质量为60kg,则容器内水的重力G水=m水g=60kg×10N/kg=600N;
答:水的重力为600N。
(2)根据题意可知,水的体积;
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500Pa。
(3)根据题意可知,甲、乙的底部用一根轻质细软管连通形成连通器,
所以甲、乙容器中水面始终相平,又因S甲<S乙,
由F=pS可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小于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
又因为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等于容器中增加的液体的重力,
而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也等于容器中增加的液体的重力,
所以柱形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相等,设A对容器的压力为F压,
因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由ΔF压=ΔF水+F压可知,
A必须对甲容器底有压力才符合题意;
容器内水面上升的高度;
水对乙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Δp水=ρ水gΔh=1.0×103kg/m×10N/kg×0.02m=200Pa;
水对乙容器底压力的增加量;
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
所以;
则A的重力GA=2ΔF水=2×60N=120N;
实心体A的密度。
答:A应放入甲容器中;小球的密度为1.5×103kg/m3。
27.【答案】(1)0-t1
(2)小于;C
(3)B
(4)减小;增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