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押题培优卷(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押题培优卷(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5 12:0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押题培优卷(苏教版)
一、填空题
1.第二队调 人到第一队,两队人数一样多。
2.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丽年龄的5倍,小丽比妈妈小24岁。小丽今年( )岁,妈妈今年( )岁。
3.用4、5、7、8这四张牌算出24,可以这样算: ;也可以这样算: 。
4.第一小学有男教师46人,女教师人数是男教师的2倍,这个学校共有教师( )人。
5.本学期我们学了算“24点”。你能用三张扑克牌、、,算出24吗?算式是( )
6.气象站从2:00起,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全天共测6次。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第三次测量的时间是( )。
7.在( )里填上“>”“<”或“=”。
4500米( )5千米 6000千克( )6吨
( ) ( )
8.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袋大米重10( )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大约长7( )
一辆货车载重8( ) 一瓶矿泉水大约重500( )
9.去年,乐乐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2天,乐乐是( )月和( )月住在奶奶家的。
10.先观察每组中的算式,再填出括号里的数。
13×13=169 12×14=168 24×24=576 23×25=575 36×36=1296 35×37=1295
47×47=( )×( )+( )。
11.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 ) ( ) ( )
12.张宇看一本童话书,第一天看了1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他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13.如图是高铁G7091号列车行驶信息,列车提前10分钟检票,乘坐该列车的王叔叔从家到南京南站需要45分钟,他最迟要在晚上( )时( )分从家出发。
14.如图,涂色方块表示1平方分米,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15.果园采摘苹果,一个苹果重约200克,10个苹果装一盒,一盒重约( )千克,( )盒这样的苹果重约1吨。
二、判断题
16.积的末尾有几个0,乘数末尾至少有几个0。( )
17.轩轩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3页,第5天应从第53页开始看。( )
18.2025年的2月有28天。( )
19.在24时计时法中,0时也叫中午12时。( )
20.一栋楼房高约60千米。( )
21.一座桥限重8吨,一辆载重7吨的卡车装着2000千克的货物可以从这座桥上通过。( )
22.估算41×29时,把41看作40,把29看作30,估算结果是1200比实际结果大。( )
23.把32+20=52和52÷2=26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32+20÷2=26。( )
三、选择题
24.下面各算式中与56×40的结果不相同的是( )。
A.56×39+39 B.55×40+40 C.7×8×40
25.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的是( )。
A. B. C. D.
26.妈妈用“拃”测量一张长方形餐桌(如图),长约6拃,宽约5作。这张餐桌的面积约是( )平方分米。
A.30 B.44 C.60 D.120
27.哥哥上个月刚过完10岁生日,估算一下,他的年龄比较接近( )。
A.120个季度 B.120个月 C.120个星期 D.1200个小时
28.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不仅展现了中国航天的实力,也为人类探索太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图,神舟( )号是在平年发射的。
发射时间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
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
神舟十五号 2022年11月29日
神舟十八号 2024年4月25日
A.九 B.十一 C.十五 D.十八
29.如图可以用算式( )来表示。
A.24×16 B.30×16 C.26×16 D.26×24
30.儋州蜜柚又香又甜,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绿佳水果店批发了一批蜜柚,选择下面条件( )可以求出“一共运来多少个蜜柚”。
①一共运来15箱蜜柚 ②每个蜜柚8元 ③每箱24个 ④还有12箱没运来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31.学校展出元宵节花灯,每个班送出12盏参加展览,31个班一共展出多少盏花灯?小红列出了下面的算式。竖式中框住的数表示( )。
A.30个班展出花灯36盏
B.3个班展出花灯 360盏
C.30个班展出花灯360盏
3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同学们在劳动课上学习古法造纸,三年级学生共制作了35张,四年级学生制作纸的数量比三年级学生制作的2倍少12张。四年级学生制作了( )张纸。
A.70 B.82 C.58
33.下面( )最接近1吨。
A.30名小学生的体重 B.1000个1元硬币的重量
C.10辆卡车的重量 D.100个苹果的重量
四、计算题
34.直接写得数。
21×3= 180-90= 300×7= 4×50=
84÷4= 25×4= 50×60= 350÷7+50=
35.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8×34= 27×45= ★53×57= 36×70=
36.脱式计算。
14×18+520 780÷3+77 546-9×34 (28+62)×23
37.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38.看图列式计算。
五、作图题
39.下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六、解答题
40.非遗剪纸进校园,传统文化润童心。一组的剪纸作品比二组少30幅,二组的剪纸作品幅数是一组的6倍,两个组共完成多少幅剪纸作品?(先补全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41.学校管乐队有34人,合唱队的人数是管乐队的3倍。管乐队和合唱队一共有多少人?(先画出表示合唱队的线段,并表示出问题,再解答)
42.学校组织三年级学生去春游,三年级共有198名学生。每辆车限坐38人,租5辆车够吗?请说明你是怎样通过估算来判断的。
43.今天工人师傅们从上午8时开始生产零件,一直工作到下午4时下班,平均每小时生产15个零件,今天他们一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44.某水果批发市场需要运出13吨苹果,有两种卡车可以选择,一种小卡车每辆载重2吨每辆运费为140元,另一种大卡车每辆载重3吨每辆运费为200元。
(1)分别用大小两种卡来运各需要运费多少元?
(2)怎样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
45.为了准备春游,三(7)班的45名同学打算花3500元一起购买同样的班服,从下面3种不同版型、不同价格的衣服中选择一种。最少剩下多少元?
46.为保护环境,三(2)班的同学们利用休息日收集矿泉水瓶。男生收集了78个,女生收集了86个,每4个矿泉水瓶可以卖1元,卖出这些矿泉水瓶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47.为了更好地落实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田径社团的成员需要坚持每天做仰卧起坐。下面是某位成员六月前5天做仰卧起坐的记录,照这样计算,这位成员六月大约能做多少个仰卧起坐?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28 32 31 29 31
48.王阿姨带了5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1本词典和1套故事书,最少还剩多少元?
《牛津英汉双解词典》 《中国四大名著故事》 每本202元 每套264元 《数学童话故事》 《现代汉语词典》 每套86元 每本65元
49.某公司每天9:00发第一辆班车,以后每隔1小时30分钟发一辆班车。班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
(1)请用24时记时法写出这家公司班车的发车时间。
车次 1 2 3 4 5
发车时间 9:00
(2)第二辆班车12:30到达终点,算一算这辆班车路上用了多长时间。起点与终点相距多少千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8
【分析】通过观察分析可知第二队比第一队正好多16人,要想两队人数一样多,就要把多的16人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队一份。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6÷2=8(人)
所以,第二队调8人到第一队,两队人数一样多。
2.6 30
【分析】把小丽今年的年龄看作1份,今年妈妈的年龄就是5份,小丽比妈妈少(5-1)份,少24岁,所以24除以(5-1)等于小丽今年的年龄,小丽今年的年龄乘5等于妈妈今年的年龄,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24÷(5-1)
=24÷4
=6(岁)
6×5=30(岁)
小丽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
3.4×(5+8-7)=24 (7+5)×(8÷4)=24
【分析】算24点是一种数学游戏,目标是通过使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括号,进行尝试凑数,使得给定的四个数字结果为24,观察这几个数字,可以这样计算:8+5=13,13-7=6,4×6=24,据此可得算式4×(5+8-7)=24,或者7+5=12,8÷4=2,12×2=24,据此可得算式(7+5)×(8÷4)=24,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
4×(5+8-7)
=4×(13-7)
=4×6
=24
(7+5)×(8÷4)
=12×2
=24
所以用4、5、7、8这四张牌算出24,可以这样算:4×(5+8-7)=24;也可以这样算:(7+5)×(8÷4)=24。
4.138
【分析】先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男教师的人数×2求出女教师的人数,再用求出的女教师的人数加上男教师的人数即可求出这个学校教师的总人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6×2+46
=92+46
=138(人)
所以这个学校共有教师138人。
5.9÷3×8=24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规则,尝试不同的运算组合。可以先算9÷3=3,再算8×3=24 ,据此解答。
【解析】9÷3×8
=3×8
=24
算式为9÷3×8=24。
6.上午10:00
【分析】通过依次累加间隔时间即可确定每次测量时刻,转换为普通记时法时,未超过12:00,直接标注“上午”,若超过12:00,则时减去12再标注为“下午”即可。
【解析】第一次:2:00
第二次:2+4=6:00
第三次:6+4=10:00
10:00属于上午时段,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为上午10:00。
7.< = < >
【分析】(1)1千米=1000米,据此将5千米换算成米,再与4500米比较大小。
(2)1吨=1000千克,据此可知,6000千克=6吨。
(3)分别求出两个算式的商,再比较大小。
(4),先算减法,再算加法。,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分别求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解析】5千米=5000米,4500米<5000米,则4500米<5千米
6000千克=6吨
=70÷5=14,=20,14<20,则<
=80+16=96,=169-100=69,96>69,则>
8.千克/kg 千米/km 吨/t 克/g
【分析】(1)(3)(4)根据题意,括号里应该填质量单位。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我们知道,两枚回形针大约重1克,两瓶矿泉水大约重1千克,两头牛的重量大约是1吨。
(2)根据题意,括号里应该填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和千米。我们知道,食指宽大约1厘米,一拃大约1分米,一庹大约1米,连续步行10分钟所走的路程大概就是1千米。
【解析】(1)一袋大米较重,它肯定比2瓶矿泉书重,所以选择千克做单位比较合适。
(2)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很长,选择千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3)一辆货车载重特别重,选择吨做单位比较合适。
(4)一瓶矿泉水有一定的重量,但不到1千克,所以选择克做单位比较合适。
一袋大米重10千克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大约长7千米
一辆货车载重8吨 一瓶矿泉水大约重500克
9.七 八
【分析】一年12个月中,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有30天,二月为特殊月,全月有28天或29天;根据题意,62=31+31,则乐乐在奶奶家住的是连续两个大月,也就是七月和八月。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一年中,七月和八月是连续两个大月,每月都是31天;
31+31=62
所以,乐乐是七月和八月住在奶奶家的。
10.40 54 49
【分析】观察上面算式可知,用AB表示两位数(非0),AB×AB=A0×(A0+B+B)+B×B,例如13×13=10×(10+3+3)+3×3=10×16+9=160+9=169,24×24=20×(20+4+4)+4×4=20×28+16=560+16=576,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47×47=40×(40+7+7)+7×7=40×54+49=2209。
11.7时30分/7:30 14时20分/14:20 21时30分/21:30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观察三个钟表和对应的场景图,判断每个钟表所显示的时间,并将其转换为24时计时法。对于钟表时间的判断,要看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第一个钟表时针指向7和8之间,分针指向6,对应的场景是早晨相关场景,应该是上午时间。第二个钟表时针指向2和3之间,分针指向4,对应的场景是小孩在户外踢球,应该是下午时间。第三个钟表时针指向9和10之间,分针指向6,对应的场景是小孩在睡觉,可能是晚上时间。需要根据这些判断来准确转换为24时计时法。
【解析】(1)对于第一个钟表:
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指向6,此时是7时30分。因为对应的场景是早晨相关场景,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还是7时30分。
(2)对于第二个钟表:
时针在2和3之间,分针指向4,此时是2时20分。因为对应的场景是小孩在户外踢球,这通常是下午时间,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4时20分(2时20分+12时=14时20分)。
(3)对于第三个钟表:
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向6,此时是9时30分。因为对应的场景是小孩在睡觉,这可能是晚上时间,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1时30分(9时30分+12时=21时30分)。
12.46
【分析】先用第一天看的页数乘2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再把第一天看的页数和第二天看的页数相加,求出前两天看的页数,因为第三天应从前两天看完的页数的下一页看起,所以求第三天从哪页看起,需要用前两天看的页数加1。
【解析】15×2+15+1
=30+15+1
=46(页)
即张宇看一本童话书,第一天看了1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他第三天应从第46页看起。
13.7 46
【分析】根据题意,列车的出发时间是20:41,用出发时间减去提前检票的时间,再减去从家到南京南站需要的时间,即可求出最迟要在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24时计时法转换成12时计时法:中午12点以前的,直接加上早上、凌晨等字,12点以后的,再在原来的时刻上减去12,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即为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据此换算成12时计时法即可。
【解析】20:41-10分钟-45分钟=20:31-45分钟=19:46
19:46=晚上7时46分
如图是高铁G7091号列车行驶信息,列车提前10分钟检票,乘坐该列车的王叔叔从家到南京南站需要45分钟,他最迟要在晚上7时46分从家出发。
14.14 10
【分析】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涂色方块表示1平方分米,1×1=1(平方分米),每个方块的边长是1分米,则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分米,宽是2分米,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据此代入数字计算出周长和面积后填空即可。
【解析】(5+2)×2
=7×2
=14(分米)
5×2=10(平方分米)
如图,涂色方块表示1平方分米,长方形的周长是14分米,面积是10平方分米。
15.2 500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一个苹果重约200克,10个苹果装一盒,用200乘10,求出一盒的克数,再根据1千克=1000克,换算成千克;又知1吨=1000千克,用1000除以2,就是重约1吨的苹果的盒数。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200×10=2000(克)
1千克=1000克,2000克=2千克
1吨=1000千克
1000÷2=500(盒)
果园采摘苹果,一个苹果重约200克,10个苹果装一盒,一盒重约2千克,500盒这样的苹果重约1吨。
16.√
【分析】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们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情况一: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没有0,比如20×3=60,乘数20末尾有1个0,2×3=6末尾没有0,那么积的末尾0的个数就和因数末尾0的个数相等,也就是积的末尾有1个0。
情况二: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比如20×5=100,乘数20末尾有1个0,但是2×5=10末尾有1个0,这样积的末尾0的个数就比因数末尾0的个数多,积的末尾有2个0。
【解析】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已知轩轩每天看13页,看了4天,那么前4天看的总页数就是每天看的页数乘天数。因为第5天开始看的页数是在前4天看完的基础上接着看,所以要在前4天看的总页数上加1。
【解析】13×4+1
=52+1
=53(页)
所以“轩轩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 13 页,第 5 天应从第 53 页开始看”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8.√
【分析】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其余年份为平年。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解析】2025÷4=506……1
2025年是平年,2月有28天。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在24时计时法中,0时是前一天的结束或是第二天的开始,所以也可以用24时计时,它是午夜的12时。
【解析】在24时计时法中,0时也叫午夜的12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1米大约是一把米尺的长度,再结合数据“60”,所以计量一栋楼房高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1千米大约是两圈半标准跑道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不合适。
【解析】一栋楼房高约60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把千克换算成吨,再把货物的重量与卡车的载重相加与桥的限重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2000千克=2吨
(吨)
因此不可以从这座桥上通过,
故答案为:×
22.√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估算时把两个因数分别看成与之相近的整十数,即把41看作40,把29看作30,计算出结果,再与实际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41×29
≈40×30
=1200
41×29=1189
1200>1189
估算41×29时,把41看作40,把29看作30,估算结果是1200比实际结果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把32+20=52替换52÷2=26中的52,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加法算式要加小括号,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32+20)÷2=26。
【解析】由分析可知:把32+20=52和52÷2=26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32+20)÷2=26。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A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再进行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56×40=2240
A.56×39+39
=2184+39
=2223
B.55×40+40
=2200+40
=2240
C.7×8×40
=56×40
=2240
所以与56×40的结果不相同的是56×39+39。
故答案为:A
25.C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涂色部分占几份,分子就是几,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据此即可解决。
【解析】A.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不符合题意;
B.一个圆被平均分成5份,阴影部分为2份,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不符合题意;
C.一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为2份,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符合题意;
D.6个小圆被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为1份,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6.D
【分析】题目中说明妈妈的一拃长度约为2分米,餐桌长约6拃、宽约5拃,则实际长度≈6×2=12(分米),宽度≈5×2=10(分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
【解析】6×2=12(分米)
5×2=10(分米)
12×10=120(平方分米)
这张餐桌的面积约是12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D
27.B
【分析】一年12个月,哥哥上个月刚过完10岁生日,也就是说哥哥已经出生10年了,用12×10即为所求。
【解析】12×10=120(个)
哥哥上个月刚过完10岁生日,估算一下,他的年龄比较接近120个月。
故答案为:B
28.C
【分析】根据年份数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否则是平年,平年的2月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据此解答。
【解析】A.2012÷4=503,是4的倍数,2012年是闰年,神舟九号不是在平年发射的;
B.2016÷4=504,是4的倍数,2016年是闰年,神舟十一号不是在平年发射的;
C.2022÷4=505……2,不是4的倍数,2022年是平年,神舟十五号是在平年发射的;
D.2024÷4=506,是4的倍数,2024年是闰年,神舟十八号不是在平年发射的。
故答案为:C
29.A
【分析】由图可知,6×20表示每排有20个点子,有这样的6排;6×4表示每排有4个点子,有这样的6排。两部分可以合起来看,可以看成每排有24个点子,有这样的6排;10×20表示每排有20个点子,有这样的10排;10×4表示每排有4个点子,有这样的10排。这两部分也可以合起来看,可以看成每排有24个点子,有这样的10排。把4个部分全部合起来看,每排有24个点子,一共有16排。求一共有多少个点子,用算式计算为:24×16。
【解析】由分析得,点子图可以用算式24×16来表示。
故答案为:A
30.C
【分析】要计算一共运来多少个蜜柚,需要知道运来的箱数以及每箱的个数,然后用箱数乘每箱的个数即可得到总数。
【解析】A.条件①给出一共运来15箱蜜柚,条件②给出每个蜜柚8元,单价与蜜柚的总个数无关,所以无法根据这两个条件求出一共运来多少个蜜柚,A选项错误。
B.条件②每个蜜柚8元是单价信息,条件③每箱24个,缺少运来的箱数,无法求出一共运来多少个蜜柚,B选项错误。
C.条件①一共运来15箱蜜柚,条件③每箱24个,用运来的箱数乘每箱的个数,可以求出一共运来多少个蜜柚,C选项正确。
所以,选择条件①和③可以求出“一共运来多少个蜜柚”。
故答案为:C
31.C
【分析】31中的1在个位上,表示1个班级,12表示每个班送出的花灯,1×12即表示1个班所送出的花灯;3在十位上,表示30个班级,30×12表示30个班级所送出的花灯,最后将它们加起来就是31个班级一共送出的花灯,由此解答。
【解析】30×12=360(盏)
由分析知:竖式中框住的数表示30个班展出花灯360盏。
故答案为:C
32.C
【分析】根据题意,四年级学生制作纸的数量比三年级学生制作的2倍少12张,那么用三年级学生制作的张数×2-12,即为四年级学生制作的张数。
【解析】35×2-12
=70-12
=58(张)
四年级学生制作了58张纸。
故答案为:C
33.A
【分析】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4只老虎大约重1吨。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据此选择。
【解析】A.一个学生(约8-9岁)的平均体重约为30千克,30个学生体重900千克,接近1000千克即1吨;
B.一枚1元人民币硬币的质量约为6克,1000枚是6000克,合6千克,与1吨相差很大;
C.一辆轻型卡车约2吨,10辆卡车的重量约20吨,与1吨相差很大。
D.一个苹果约200克,100个苹果的重量约20000克,合20千克,与1吨相差很大。
故答案为:A
34.63;90;2100;200;
21;100;3000;100
【解析】略
35.612;1215
3021;252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列竖式时:可以把0写在数字竖式后面,并与数字竖式隔开,等数字竖式计算完毕,再看数字竖式后面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乘法可以采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再计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解析】18×34=612 27×45=1215

★53×57=3021 36×70=2520
验算:
36.772;337;240;2070
【分析】(1)一个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一个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3)一个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4)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解析】14×18+520
=252+520
=772
780÷3+77
=260+77
=337
546-9×34
=546-306
=240
(28+62)×23
=90×23
=2070
37.
正方形面积169m2;长方形面积810m2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分别求出两个图形的面积。
【解析】13×13=169(m2)
正方形的面积是169m2。
45×18=810(m2)
长方形的面积是810m2。
38.28×5-28=112(袋)
【分析】根据题意,白糖28袋,红糖袋数是白糖袋数的5倍,求红糖比白糖多多少袋。
可以用白糖的袋数乘5算出红糖的袋数,再用红糖的袋数减去白糖的袋数就是红糖比白糖多的袋数。
或者把白糖看作1份,红糖就是这样的5份,红糖比白糖多4份,用4乘每份的袋数,就是红糖比白糖多多少袋。
【解析】28×5-28
=140-28
=112(袋)
或28×(5-1)
=28×4
=112(袋)
所以,红糖比白糖多112袋。
39.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要画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宽=24,据此找出满足条件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要画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边长=16,据此找出满足条件的正方形的边长即可。
【解析】12×2=24(平方厘米),即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2厘米。
8×3=24(平方厘米),即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
6×4=24(平方厘米),即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4×4=16(平方厘米),即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
(长方形画法不唯一)
40.线段图见详解;
42幅;
【分析】二组的剪纸作品幅数是一组的6倍,也就是二组比一组多6-1=5倍。又已知一组比二组少30幅,这30幅就是多出来的5倍,用多的作品幅数除以多的倍数算出一组的剪纸作品数量;因为二组的剪纸作品幅数是一组的6倍,用乘法算出二组的剪纸作品数量;最后用一组作品数量加上二组作品数量求出两组共完成的剪纸作品数量。
【解析】根据条件和问题补全线段图:
30÷(6-1)
=30÷5
=6(幅)
6+6×6
=6+36
=42(幅)
答:两个组共完成42幅剪纸作品。
41.136人(图见详解)
【分析】用一条线段表示管乐队的34人,再用3个管乐队线段长度表示合唱队的人数,然后用大括号把两个队的人数括起来,标上“?人”,表示求两队一共有多少人;管乐队的人数乘3等于合唱队的人数,再加管乐队的人数,即等于两队一共的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
34×3+34
=102+34
=136(人)
答:管乐队和合唱队一共有136人。
42.不够
【分析】每辆车限坐人数38人近似为40人,40×5=200(人),但实际车的限坐人数小于40,求出估算时多算的容量,用估算容量减去多算的容量后再和人数对比,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每辆车限坐人数38人近似为40人,40×5=200(人),但实际车的限坐人数小于40,在估算时,估算容量比实际容量多五个40-38=2(人),则:
200-5×2
=200-10
=190(人)
答:实际容量190人小于学生数198人,故租5辆车不够。
43.120个
【分析】将时间转化成24小时计时法;然后用下班的时间减去上班的时间,即可求出工作时长,然后用每小时生产的零件数量乘工作时长,据此计算可求出今天他们一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解析】下午4时=16:00
上午8时=8:00
16:00-8:00=8(小时)
15×8=120(个)
答:今天他们一共生产了120个零件。
44.(1)只用小卡车需要980元;只有大卡车需要1000元;
(2)用3辆大卡车,2辆小卡车用的运费最少
【分析】(1)首先用总吨数÷每辆卡车载重的吨数分别计算出两种卡车各需要几辆,如果有余数,商加1即为需要的辆数,然后再用大卡车每辆的运费×需要大卡车的辆数,小卡车每辆的运费×需要小卡车的辆数,即可计算出各自需要的总钱数。
(2)首先用每辆车的运费÷载重的吨数计算出一吨的运费,然后再比较出两种卡车哪种更便宜,尽可能多的选择较便宜的,且每辆车都装满时运费最少。
【解析】(1)13÷2=6(辆)……1(吨)
6+1=7(辆)
140×7=980(元)
13÷3=4(辆)……1(吨)
4+1=5(辆)
5×200=1000(元)
答:只用小卡车来运需要980元,只用大卡车来运需要1000元。
(2)140÷2=70(元)
200÷3=66(元)……2(元)
70>66……2,大卡车的运费便宜,所以尽可能多的选择大卡车。
13÷3=4(辆)……1(吨)
此时需要4辆大卡车,剩余1吨用小卡车,但是此时有剩余;
4×200+140×1
=800+140
=940(元)
13-3×3
=13-9
=4(吨)
4÷2=2(辆)
用3辆大卡车,2辆小卡车运,此时每辆车都装满;
3×200+2×140
=600+280
=880(元)
880<940
答:用3辆大卡车,2辆小卡车用的运费最少。
45.125元
【分析】根据题意,要使剩下的钱数最少,则先比较三种衣服的价格,选出最贵的,用最贵的衣服价格乘学生的人数,求出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用打算花的钱数减去需要付的钱数,即可求出最少剩下多少元。
【解析】49元<69元<75元
75×45=3375(元)
3500-3375=125(元)
答:最少剩下125元。
46.41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加法求出男生、女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然后用矿泉水瓶的总个数÷4=可以卖的总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78+86)÷4
=164÷4
=41(元)
答:卖出这些矿泉水瓶一共可以收入41元。
47.900个
【分析】首先把5天做仰卧起坐的个数加一起,然后除以5计算出平均每天大约做多少个,6月有30天,用每天做的个数×30即可计算出这位成员六月大约能做多少个仰卧起坐。
【解析】(28+32+31+29+31)÷5
=(60+31+29+31)÷5
=(91+29+31)÷5
=(120+31)÷5
=151÷5
≈30(个)
30×30=900(个)
答:六月大约能做900个仰卧起坐。
48.34元
【分析】找出价格最高的词典和故事书,用王阿姨带的钱减去价格最高的词典和故事书,就能得到最少剩余的钱数。
【解析】500-202-264
=298-264
=34(元)
答:最少还剩34元。
49.(1)10:30;12:00;13:30;15:00
(2)2小时;160千米
【分析】(1)根据题意用第一辆班车的发车时间加上每次发车的间隔时间,即可求出第二次的发车时间,用第二次的发车时间加上间隔时间,即可求出第三次的发车时间,以此类推计算出五次的发车时间完成表格即可。
(2)用第二辆班车的到达时间减去发车时间,即可求出这辆班车路上用了多长时间;用时间乘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即可求出起点与终点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1)第二次:9:00+1小时30分钟=10:30
第三次:10:30+1小时30分钟=12:00
第四次:12:00+1小时30分钟=13:30
第五次:13:30+1小时30分钟=15:00
车次 1 2 3 4 5
发车时间 9:00 10:30 12:00 13:30 15:00
(2)12:30-10:30=2(小时)
2×80=160(千米)
答:这辆班车路上用了2小时,起点与终点相距160千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