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5 14:56:01

文档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物理试题
1.(2025·鼎城模拟)据报道,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队选手刘梦婷、杨如意、韩林杉在自由式滑雪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列关于运动员在如图所示的水平雪地上滑行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滑行时具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
D.停止蹬地,运动员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心;惯性及其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解:A、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稳度,但重力大小不会改变,故A错误;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运动员滑行时具有惯性,停下来也具有惯性,故C错误;
D、停止蹬地,运动员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1)降低重心可以增大稳度,但不能增加重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2.(2025·鼎城模拟)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雪”是水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是雪熔化形成的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形成的,为液化现象,故A正确;
霜和雪,都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为凝华现象,故B、C错误;
冰是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3.(2025·鼎城模拟)下列不属于超声波的应用的是(  )
A.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内的疾病
C.利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A、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内的疾病,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听诊器不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2025·鼎城模拟)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忽略不计,物重,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 B.0, C., D.,
【答案】D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受到拉力为挂钩处的拉力,每个物体重力为10N,挂钩处的拉力为10N,所以AB示数相同,为10N。ABC错误,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竖直调零,分度值为0.2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据图读数,对钩码的拉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一致。
5.(2025·鼎城模拟)如图甲所示,水平向右的推力F将重为5N的物体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竖直墙面上,墙面足够大。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  )
A.在2~4s时间内物体所受合力为0
B.当t=6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C.物体在t=3s时与t=5s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在2~4s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图象的结合;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 解:A、由丙图可知,在2~4s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所受合力不为0,故A错误;
B、由v-t图象可知,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的摩擦力大小为5N,故B错误;
C、物体在2~4s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物体的重力,4~6s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在t=3s时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在t=5s时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
D、由乙图可知,2~4s时,物体对墙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1)根据v-t图象分析物体在2s~4s时间内的运动状态,判断是否受力平衡;
(2)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受力平衡,重力与摩擦力相等;
(3)根据v-t图象分析,物体做加速运动时,摩擦力小于重力;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摩擦力等于重力,据此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判断。
6.(2025·鼎城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容器中盛有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分别测得这两种液体中a、b、c三点压强,发现的,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
A.a、c两点深度相等
B.甲玻璃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更大
C.甲杯中液体质量大于乙杯中液体质量
D.水平桌面受到甲杯的压力比乙杯的压力小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a的深度要小于c的深度,故A错误;
B、pa=pc,a的深度小于c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甲中液体的密度要小于乙中液体的密度;液体总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乙玻璃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更大,故B错误;
C、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甲杯中液体质量小于乙杯中液体质量,故C错误;
D、玻璃容器完全相同,重力相同;甲杯中液体质量小于乙杯中液体质量,根据G=mg可知,甲杯中液体重力小于乙杯中液体重力,所以甲杯总重力小于乙杯的总重力,则甲杯的压力比乙杯的压力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根据图示分析a、c两点深度的关系;
(2)根据p=ρgh分析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根据p=ρgh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3)根据m=ρV分析两个杯子中液体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4)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分析压力的大小关系。
7.(2025·鼎城模拟)与救援人员铺设木板帮助小明和小红走出泥潭时改变压强的方法相同的是(  )
A.推土机土铲锋利
B.破窗锤前端很尖
C.篆刻刀很锋利
D.火车轨道下铺枕木
【答案】D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救援人员铺设木板走出泥潭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ABC.推土机土铲锋利、破窗锤前端很尖、篆刻刀很锋利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火车轨道下铺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8.(2025·鼎城模拟)某正方体物块重为,与它等体积的水重为,将它浸没在密度为0.8g/cm3的煤油中,受到煤油的浮力为(  )
A. B. C. D.0.8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正方体物块的体积等于重为水的G体积,由得物块的体积
把它浸没在煤油中,排开煤油的体积
物块受到煤油的浮力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知道等体积的水重,利用G=mg=ρVg求物块的体积;把它浸没在煤油中,排开煤油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煤油的浮力,即物块受到煤油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9.(2025·鼎城模拟)如图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左右两端钩码的质量相等,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车所受拉力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A、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因为F1和F2的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都作用在小车上,大小相等,所以F1、F2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0.(2025·鼎城模拟)杠杆受到两个拉力,忽略杆重。下列选项中,杠杆能保持水平静止且两个力臂相等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 解:A、左右的力臂都是3格,力臂相等,但力不等,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
B、左侧作用力与杠杆的夹角的锐角是30度,则力臂等于杠杆长的一半,即2格,故力臂相等,但力也相等,杠杆能平衡,故B正确;
C、左右力臂不等,故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左右作用力都使得杠杆逆时针转动,没有阻力,不可能平衡,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力臂分析,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解答。
11.(2025·鼎城模拟)在跳绳比赛中,小明和小华想比较跳绳的平均功率(假设两人跳起的平均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绳快的功率一定大
B.跳绳的快慢相同,体重大的功率大
C.体重相同,跳的个数多的功率大
D.体重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答案】B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A、起跳的高度相同,不知道体重的大小,无法根据跳绳的快慢比较功率的大小,故A错误;
B、起跳的高度相同,跳绳的快慢相同,体重越大,所做的功越多,时间相同,根据可知,体重大的功率大,故B正确;
C、体重相同,起跳的高度相同,跳的个数越多的功越多,但不知道时间,无法判定功率的大小,故C错误;
D、体重相同,起跳的高度相同,由于不知道跳绳的个数无法判定功的大小,所以根据跳的时间无法判定功率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比较功率的大小可由作出判断:当功一定时,时间越短,功率越大;当时间一定时,功越多,功率越大。
12.(2025·鼎城模拟)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用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的高度,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不计摩擦和绳重,绳端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绳端移动的速度分别是v1,v2,做功功率分别是P1、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η1>η2 B.F1>F2;η1<η2
C.v1<v2;P1=P2 D.v1<v2;P1<P2
【答案】C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B.如图所示,左图滑轮组绳子段数是2段,则,右图中绳子段数为3段,则,故F1>F2,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
可知当物重和滑轮重都相同时,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故AB错误;
CD.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1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2是物体上升速度的3倍,两图中物体上升的速度相等,所以v1<v2;因为提升的是同一物体且提升的高度一样,都是一个动滑轮,故有用功和额外功也相同,总功也是相同的,做功时间相同,做功功率也相同,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图示,先确定绳子的有效段数n,不计摩擦和绳重,得出拉力的大小比较拉力大小,机械效率 比较效率大小,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是物体上升速度的倍数关系比较速度大小,根据总功和时间相同,得出功率相同。
13.(2025·鼎城模拟)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搬重物利器”搬运大件家具时,先用金属棒撬起家具,再将带有滚轮的底座放入家具底部,便可以轻松移动家具。其中,金属棒是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底座装有滚轮是为了   。
【答案】省力;减小摩擦力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用金属棒撬起家具时,金属棒相当于撬棍,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时金属棒属于省力杠杆;
底座装有滚轮,用滚动代替滑动,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故答案为:省力;减小摩擦力。
【分析】(1)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14.(2025·鼎城模拟)如图所示,右边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那一只小船,结果两只小船将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相反;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右边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那只小船,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反;运动状态。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点: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15.(2025·鼎城模拟)如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物理学中称之为斜面),小红对此进行了探究,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AB间距离为1m,小车重力为2.0N,拉力为0.3N,小车上升高度为0.09m。则将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J,机械效率为   %,摩擦力为   N。
【答案】0.3;60;0.12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拉力做的功:W总=Fs=0.3N×1m=0.3J;
克服小车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Gh=2.0N×0.09m=0.18J,
斜面的机械效率:。克服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0.3J-0.18J=0.12J,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0.3;60%;0.12。
【分析】根据W=Fs求拉力做的功,即总功;根据W=Gh求克服小车重力做的有用功,根据求斜面的机械效率;根据W总=W有+W额求克服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根据W额=fs求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16.(2025·鼎城模拟)如图是学校旗杆上滑轮装置的简化图,绳子绕在滑轮上,升旗手通过拉动绳子将国旗升起。这个滑轮属于   滑轮,它的作用是   。
【答案】定;改变力的方向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解:升旗手通过拉动绳子将国旗升起,绳子绕在滑轮上。这个滑轮属于定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故答案为:定;改变力的方向。【分析】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17.(2025·鼎城模拟)(1)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做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2)将如图中的光路补充完整。
【答案】(1)
(2)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弹力;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解:(1)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故作图如下:
(2)光线经过凸透镜光心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如图所示:
【分析】(1)首先分析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力,并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在作图时,可以将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
(2)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
(1)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故作图如下:
(2)光线经过凸透镜光心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如图所示:
18.(2025·鼎城模拟)“测液体的密度”实验,如图。
(1)天平平衡后,将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放入天平左盘,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是   cm3。
(3)用天平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1.2g。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是    g/cm3
【答案】72;40;1.02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测量液体密度时,
(1)图甲中,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总=70g+2g=72g;
(2)图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0.2mL,根据液面位置,则牛奶的体积:V=40mL=40cm3;
(3)根据剩余质量,计算倒入量筒中的牛奶的质量:m=72g-31.2g=40.8g,
计算牛奶的密度:。
【分析】(1)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
(2)根据量筒中液面位置,测量体积;
(3)根据,计算密度的大小。
19.(2025·鼎城模拟)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焦距: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4)在上面的实验中,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选填符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答案】(1)10.0
(2)缩小;投影仪
(3)右
(4)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解:(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2)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则物距大于2f,则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 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则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了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小天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4)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
故选:C。
故答案为:(1)10.0;(2)缩小;投影仪;(3)右;(4)C。
【分析】(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
(2)物距大于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f和2f之间;
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f,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4)当将凸透镜的部分遮住时,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
(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2)[1][2]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则物距大于2f,则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 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则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了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小天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4)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
故选C。
20.(2025·鼎城模拟)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证铁球到达水平面的   相同;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质量相同时,   ;
(3)三次实验中,碰撞前动能最小的是图   (选填“甲”、“乙”或“丙”)中的小球,原因是   。
【答案】(1)速度
(2)速度越大,物体动能越大
(3)丙;丙图中铁球撞击纸盒移动的距离最近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解:(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保证铁球达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较大,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甲的动能更大,由此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三次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丙图中纸盒被推动的距离最小,故丙图中的铁球碰撞前动能最小。
故答案为:(1)速度;(2)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丙,丙图中铁球撞击纸盒移动的距离最近。【分析】(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需保持物体的速度相同,则需使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2)分析图甲、丙所示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答题;
(3)通过对纸盒做功的多少,来体现小球动能的大小。
(1)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保证铁球达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铁球的质量相同,甲中铁球下滑的高度大于丙中铁球下滑的高度,甲中铁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较大,甲中铁球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甲中铁球的动能更大,由此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1][2]三次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丙图中纸盒被推动的距离最小,故丙图中的铁球碰撞前动能最小。
21.(2025·鼎城模拟)部分快递公司利用无人机投送服务,实现了无接触式配送。如图所示,已知无人机与快递的总质量为3.6kg,“四脚”着地的总面积0.005m2无人机由地面匀速竖直上升到40m高的阳台,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此时无人机与快递所受的总重力;
(2)启动前,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升力做了多少功。
【答案】解:(1)根据G=mg可得,无人机与快递所受的总重力G=mg=3.6kg×10N/kg=36N
(2)因水平放置F压=G,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无人机匀速上升,故F拉=G=36N,匀速上升过程中升力做功W=F拉s=36N×40m=1440J。
答:(1)无人机与快递所受的总重力36N;
(2)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7200Pa;
(3)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升力做功1440J。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G=mg计算无人机与快递所受的总重力;
(2)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根据计算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强;
(3)根据W=Gh计算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升力做的功。
22.(2025·鼎城模拟)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建材,已知工人的重力是7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5m2他将800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3m,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忽略机械的一切摩擦和绳子的质量,试求:
(1)工人对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工人对绳子的拉力是多大?
(3)提升建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解:(1)提升建材做所做的有用功
(2)由图可知,,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由可得,拉力做的总功
由可得,工人对绳子的拉力
(3)提升建材时,工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绳子对人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的共同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支持力,即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答:(1)工人对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2400J;
(2)工人对绳子的拉力是500N;
(3)提升建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强是2.4×104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 (1)知道建材的重力和上升的高度,根据W=Gh求出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
(2)由图可知使用的是动滑轮,根据s=nh求出上升的高度,再根据求出总功,最后根据W=Fs求出拉力的大小;(3)提升建材时,根据力的平衡和力的相互性算出人对地面的压力,根据算出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1 / 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物理试题
1.(2025·鼎城模拟)据报道,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队选手刘梦婷、杨如意、韩林杉在自由式滑雪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列关于运动员在如图所示的水平雪地上滑行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滑行时具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
D.停止蹬地,运动员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2025·鼎城模拟)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雪”是水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是雪熔化形成的
3.(2025·鼎城模拟)下列不属于超声波的应用的是(  )
A.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内的疾病
C.利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4.(2025·鼎城模拟)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忽略不计,物重,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 B.0, C., D.,
5.(2025·鼎城模拟)如图甲所示,水平向右的推力F将重为5N的物体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竖直墙面上,墙面足够大。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  )
A.在2~4s时间内物体所受合力为0
B.当t=6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C.物体在t=3s时与t=5s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在2~4s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6.(2025·鼎城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容器中盛有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分别测得这两种液体中a、b、c三点压强,发现的,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
A.a、c两点深度相等
B.甲玻璃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更大
C.甲杯中液体质量大于乙杯中液体质量
D.水平桌面受到甲杯的压力比乙杯的压力小
7.(2025·鼎城模拟)与救援人员铺设木板帮助小明和小红走出泥潭时改变压强的方法相同的是(  )
A.推土机土铲锋利
B.破窗锤前端很尖
C.篆刻刀很锋利
D.火车轨道下铺枕木
8.(2025·鼎城模拟)某正方体物块重为,与它等体积的水重为,将它浸没在密度为0.8g/cm3的煤油中,受到煤油的浮力为(  )
A. B. C. D.0.8
9.(2025·鼎城模拟)如图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左右两端钩码的质量相等,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车所受拉力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2025·鼎城模拟)杠杆受到两个拉力,忽略杆重。下列选项中,杠杆能保持水平静止且两个力臂相等的是(  )
A. B.
C. D.
11.(2025·鼎城模拟)在跳绳比赛中,小明和小华想比较跳绳的平均功率(假设两人跳起的平均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绳快的功率一定大
B.跳绳的快慢相同,体重大的功率大
C.体重相同,跳的个数多的功率大
D.体重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12.(2025·鼎城模拟)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用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的高度,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不计摩擦和绳重,绳端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绳端移动的速度分别是v1,v2,做功功率分别是P1、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η1>η2 B.F1>F2;η1<η2
C.v1<v2;P1=P2 D.v1<v2;P1<P2
13.(2025·鼎城模拟)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搬重物利器”搬运大件家具时,先用金属棒撬起家具,再将带有滚轮的底座放入家具底部,便可以轻松移动家具。其中,金属棒是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底座装有滚轮是为了   。
14.(2025·鼎城模拟)如图所示,右边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那一只小船,结果两只小船将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5.(2025·鼎城模拟)如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物理学中称之为斜面),小红对此进行了探究,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AB间距离为1m,小车重力为2.0N,拉力为0.3N,小车上升高度为0.09m。则将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J,机械效率为   %,摩擦力为   N。
16.(2025·鼎城模拟)如图是学校旗杆上滑轮装置的简化图,绳子绕在滑轮上,升旗手通过拉动绳子将国旗升起。这个滑轮属于   滑轮,它的作用是   。
17.(2025·鼎城模拟)(1)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做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2)将如图中的光路补充完整。
18.(2025·鼎城模拟)“测液体的密度”实验,如图。
(1)天平平衡后,将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放入天平左盘,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是   cm3。
(3)用天平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1.2g。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是    g/cm3
19.(2025·鼎城模拟)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焦距: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4)在上面的实验中,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选填符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20.(2025·鼎城模拟)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证铁球到达水平面的   相同;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质量相同时,   ;
(3)三次实验中,碰撞前动能最小的是图   (选填“甲”、“乙”或“丙”)中的小球,原因是   。
21.(2025·鼎城模拟)部分快递公司利用无人机投送服务,实现了无接触式配送。如图所示,已知无人机与快递的总质量为3.6kg,“四脚”着地的总面积0.005m2无人机由地面匀速竖直上升到40m高的阳台,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此时无人机与快递所受的总重力;
(2)启动前,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升力做了多少功。
22.(2025·鼎城模拟)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建材,已知工人的重力是7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5m2他将800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3m,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忽略机械的一切摩擦和绳子的质量,试求:
(1)工人对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工人对绳子的拉力是多大?
(3)提升建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心;惯性及其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解:A、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稳度,但重力大小不会改变,故A错误;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运动员滑行时具有惯性,停下来也具有惯性,故C错误;
D、停止蹬地,运动员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1)降低重心可以增大稳度,但不能增加重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2.【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形成的,为液化现象,故A正确;
霜和雪,都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为凝华现象,故B、C错误;
冰是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3.【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A、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内的疾病,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听诊器不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答案】D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受到拉力为挂钩处的拉力,每个物体重力为10N,挂钩处的拉力为10N,所以AB示数相同,为10N。ABC错误,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竖直调零,分度值为0.2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据图读数,对钩码的拉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一致。
5.【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图象的结合;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 解:A、由丙图可知,在2~4s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所受合力不为0,故A错误;
B、由v-t图象可知,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的摩擦力大小为5N,故B错误;
C、物体在2~4s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物体的重力,4~6s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在t=3s时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在t=5s时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
D、由乙图可知,2~4s时,物体对墙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1)根据v-t图象分析物体在2s~4s时间内的运动状态,判断是否受力平衡;
(2)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受力平衡,重力与摩擦力相等;
(3)根据v-t图象分析,物体做加速运动时,摩擦力小于重力;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摩擦力等于重力,据此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判断。
6.【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a的深度要小于c的深度,故A错误;
B、pa=pc,a的深度小于c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甲中液体的密度要小于乙中液体的密度;液体总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乙玻璃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更大,故B错误;
C、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甲杯中液体质量小于乙杯中液体质量,故C错误;
D、玻璃容器完全相同,重力相同;甲杯中液体质量小于乙杯中液体质量,根据G=mg可知,甲杯中液体重力小于乙杯中液体重力,所以甲杯总重力小于乙杯的总重力,则甲杯的压力比乙杯的压力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根据图示分析a、c两点深度的关系;
(2)根据p=ρgh分析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根据p=ρgh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3)根据m=ρV分析两个杯子中液体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4)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分析压力的大小关系。
7.【答案】D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救援人员铺设木板走出泥潭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ABC.推土机土铲锋利、破窗锤前端很尖、篆刻刀很锋利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火车轨道下铺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8.【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正方体物块的体积等于重为水的G体积,由得物块的体积
把它浸没在煤油中,排开煤油的体积
物块受到煤油的浮力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知道等体积的水重,利用G=mg=ρVg求物块的体积;把它浸没在煤油中,排开煤油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煤油的浮力,即物块受到煤油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9.【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A、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因为F1和F2的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都作用在小车上,大小相等,所以F1、F2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0.【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 解:A、左右的力臂都是3格,力臂相等,但力不等,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
B、左侧作用力与杠杆的夹角的锐角是30度,则力臂等于杠杆长的一半,即2格,故力臂相等,但力也相等,杠杆能平衡,故B正确;
C、左右力臂不等,故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左右作用力都使得杠杆逆时针转动,没有阻力,不可能平衡,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力臂分析,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解答。
11.【答案】B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A、起跳的高度相同,不知道体重的大小,无法根据跳绳的快慢比较功率的大小,故A错误;
B、起跳的高度相同,跳绳的快慢相同,体重越大,所做的功越多,时间相同,根据可知,体重大的功率大,故B正确;
C、体重相同,起跳的高度相同,跳的个数越多的功越多,但不知道时间,无法判定功率的大小,故C错误;
D、体重相同,起跳的高度相同,由于不知道跳绳的个数无法判定功的大小,所以根据跳的时间无法判定功率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比较功率的大小可由作出判断:当功一定时,时间越短,功率越大;当时间一定时,功越多,功率越大。
12.【答案】C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B.如图所示,左图滑轮组绳子段数是2段,则,右图中绳子段数为3段,则,故F1>F2,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
可知当物重和滑轮重都相同时,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故AB错误;
CD.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1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2是物体上升速度的3倍,两图中物体上升的速度相等,所以v1<v2;因为提升的是同一物体且提升的高度一样,都是一个动滑轮,故有用功和额外功也相同,总功也是相同的,做功时间相同,做功功率也相同,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图示,先确定绳子的有效段数n,不计摩擦和绳重,得出拉力的大小比较拉力大小,机械效率 比较效率大小,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是物体上升速度的倍数关系比较速度大小,根据总功和时间相同,得出功率相同。
13.【答案】省力;减小摩擦力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用金属棒撬起家具时,金属棒相当于撬棍,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时金属棒属于省力杠杆;
底座装有滚轮,用滚动代替滑动,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故答案为:省力;减小摩擦力。
【分析】(1)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14.【答案】相反;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右边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那只小船,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反;运动状态。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点: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15.【答案】0.3;60;0.12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拉力做的功:W总=Fs=0.3N×1m=0.3J;
克服小车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Gh=2.0N×0.09m=0.18J,
斜面的机械效率:。克服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0.3J-0.18J=0.12J,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0.3;60%;0.12。
【分析】根据W=Fs求拉力做的功,即总功;根据W=Gh求克服小车重力做的有用功,根据求斜面的机械效率;根据W总=W有+W额求克服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根据W额=fs求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16.【答案】定;改变力的方向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解:升旗手通过拉动绳子将国旗升起,绳子绕在滑轮上。这个滑轮属于定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故答案为:定;改变力的方向。【分析】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17.【答案】(1)
(2)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弹力;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解:(1)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故作图如下:
(2)光线经过凸透镜光心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如图所示:
【分析】(1)首先分析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力,并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在作图时,可以将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
(2)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
(1)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故作图如下:
(2)光线经过凸透镜光心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如图所示:
18.【答案】72;40;1.02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测量液体密度时,
(1)图甲中,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总=70g+2g=72g;
(2)图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0.2mL,根据液面位置,则牛奶的体积:V=40mL=40cm3;
(3)根据剩余质量,计算倒入量筒中的牛奶的质量:m=72g-31.2g=40.8g,
计算牛奶的密度:。
【分析】(1)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
(2)根据量筒中液面位置,测量体积;
(3)根据,计算密度的大小。
19.【答案】(1)10.0
(2)缩小;投影仪
(3)右
(4)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解:(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2)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则物距大于2f,则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 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则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了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小天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4)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
故选:C。
故答案为:(1)10.0;(2)缩小;投影仪;(3)右;(4)C。
【分析】(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
(2)物距大于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f和2f之间;
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f,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4)当将凸透镜的部分遮住时,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
(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2)[1][2]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则物距大于2f,则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 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则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了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小天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4)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
故选C。
20.【答案】(1)速度
(2)速度越大,物体动能越大
(3)丙;丙图中铁球撞击纸盒移动的距离最近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解:(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保证铁球达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较大,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甲的动能更大,由此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三次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丙图中纸盒被推动的距离最小,故丙图中的铁球碰撞前动能最小。
故答案为:(1)速度;(2)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丙,丙图中铁球撞击纸盒移动的距离最近。【分析】(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需保持物体的速度相同,则需使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2)分析图甲、丙所示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答题;
(3)通过对纸盒做功的多少,来体现小球动能的大小。
(1)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保证铁球达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铁球的质量相同,甲中铁球下滑的高度大于丙中铁球下滑的高度,甲中铁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较大,甲中铁球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甲中铁球的动能更大,由此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1][2]三次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丙图中纸盒被推动的距离最小,故丙图中的铁球碰撞前动能最小。
21.【答案】解:(1)根据G=mg可得,无人机与快递所受的总重力G=mg=3.6kg×10N/kg=36N
(2)因水平放置F压=G,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无人机匀速上升,故F拉=G=36N,匀速上升过程中升力做功W=F拉s=36N×40m=1440J。
答:(1)无人机与快递所受的总重力36N;
(2)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7200Pa;
(3)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升力做功1440J。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G=mg计算无人机与快递所受的总重力;
(2)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根据计算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强;
(3)根据W=Gh计算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升力做的功。
22.【答案】解:(1)提升建材做所做的有用功
(2)由图可知,,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由可得,拉力做的总功
由可得,工人对绳子的拉力
(3)提升建材时,工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绳子对人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的共同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支持力,即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答:(1)工人对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2400J;
(2)工人对绳子的拉力是500N;
(3)提升建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强是2.4×104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 (1)知道建材的重力和上升的高度,根据W=Gh求出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
(2)由图可知使用的是动滑轮,根据s=nh求出上升的高度,再根据求出总功,最后根据W=Fs求出拉力的大小;(3)提升建材时,根据力的平衡和力的相互性算出人对地面的压力,根据算出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