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5年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1.(2025·成华模拟)下列关于电磁波技术在医院中的一些应用,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工作的是( )
A.激光刀 B.核磁共振
C.光导纤维内窥镜 D.X射线断层扫描照相(CT)
【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A. 激光是一种电磁波,激光刀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能量特性,将高能量集中于小区域,实现对组织的切割和凝固止血等作用,A符合题意。
B. 核磁共振是通过识别水分子中氢原子信号的分布来推测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分布,进而探测人体内部结构,主要利用的是电磁波的信号特性,而非能量特性,B不符合题意。
C. 光导纤维内窥镜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线,让医生能观察到人体内部的情况,主要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输图像信息,并非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C不符合题意。
D. X 射线断层扫描照相(CT)利用的是X射线的穿透性以及不同组织对其吸收程度的差异来成像,不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电磁波按波长可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2.(2025·成华模拟)通过物理的学习,对一些生活常识的正确认知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对下列科学量的估测中,较贴近事实的是( )
A.卧室空调工作1h约耗1度电 B.微波炉的额定功率约为
C.成年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低于
【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电功的计算;电功率
【解析】【解答】 解:A、卧室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kW,工作1h耗电量为W=Pt=1kW×1h=1kW h=1度,故A正确;
B、微波炉有不同规格,额定功率一般为900W左右,故B错误;
C、成年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C错误;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3.(2025·成华模拟)“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中强调了安全用电,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打扫卫生时可以用湿布擦与电源相连的灯具
B.一般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
C.如果家庭电路着火可直接用冷水浇灭
D.家用电器维修时,不用断开电源开关
【答案】B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 A. 生活用水是导体,用湿布擦与电源相连的灯具,容易发生触电事故,A错误;
B. 为了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一般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B正确;
C. 生活用水是导体,发生电火灾时如果直接用水去灭火,会发生触电事故,C错误;
D. 检修电路时容易碰到带电的金属部分,切断电源可以保证金属部分不带电,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生活中的水是导体,易造成触电,不用湿手触摸开关,不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更换灯泡、检修电器时不要带电操作,要切断电源。
4.(2025·成华模拟)如图是甲骨文“聲”,字同“声”,像“手执槌敲击磬而声音传于耳”形,这说明古人很早就知道声音与敲击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磬声的产生是不需要振动的
B.美妙的磬声一定是乐音
C.用力敲击磐时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
D.敲击磬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解:A、磬声是由“磬”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美妙的磬声不一定是乐音,如果这种声音影响到了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也会成为噪音,故B错误;
C、用力敲击磐时,磬的振幅变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故C正确;
D、敲击磬发出的声音人耳可以听到,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到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3)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
5.(2025·成华模拟)小雨在家为妈妈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于是小雨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碗冷水(质量比锅里少),以下能正确反映小雨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图(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解:锅里的水沸腾后,加了一碗冷水,水的温度会迅速下降;随着加热水的温度又会逐渐升高,且由于水量增加,升温速度减慢,然后又会沸腾,但水的沸点不变,所以重新沸腾时的温度与加冷水前相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水在常温下,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此时的沸点;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跟初温、质量多少都没有关系。
6.(2025·成华模拟)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干手揉搓的塑料袋“吸”在手上
C.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D.快速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A、光滑瓷砖上的吸盘式挂钩,挂衣钩里面的空气被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挂钩压在瓷砖上,故A错误;
B、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
C、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C错误;
D、行驶的汽车,车外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窗外,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1)由于大气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故大气会对地球表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大气压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如:吸饮料、钢笔吸墨水、吸盘式挂钩等等;
(2)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3)根据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物体的性质分析;
(4)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其压强就越小。
7.(2025·成华模拟)郑钦文获得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冠军。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动能在增大
B.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C.球从位置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D.球在最高位置处时动能不为零
【答案】D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 解:A.由图可知,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变小,故动能减小,减小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
B.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故机械能守恒,故B错误;
C.球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故C错误;
D.球在最高位置B处时。仍然有向右的速度,故动能不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是速度和质量;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高度和质量;
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8.(2025·成华模拟)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探头所在位置的液体压强越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反映了薄膜所受液体的压强越大
B.若在甲图中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会变小
C.比较甲、乙、丙三图可得: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D.比较丙、丁两图可得: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 解:A.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液体压强大小,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了薄膜所受液体的压强越大,是转换法,故A正确;
B.若在甲图中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探头所受液体压强增大,则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会变大,故B错误。
C.比较甲、乙、丙三图可得: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探头方向不同,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故C正确;
D.比较丙、丁两图,液体深度相同,盐水密度大于水,丁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更大,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 (1)液体内部压强可以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来比较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
9.(2025·成华模拟)对于如图所示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是靠口腔的吸力
B.吸盘挂钩是靠分子之间的引力贴在墙上
C.护士给病人注射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强
D.成都带到西蔽的密封食品包装袋膨胀,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变低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解: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错误;
B、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壁上,挤压后使得吸盘内的空气排出且是密封的,则内部气压减小了,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了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B错误;
C、护士给病人注射药液时依靠的是人的推力,没有利用大气压强,故C错误;
D、成都的海拔高度小于西藏,西藏的气压小于成都,从成都带到西藏的密封食品包装袋袋内气压不变,外部气压减小,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膨胀,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1)(2)大气压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呼吸、注射器吸药液、吸管吸饮料、抽水机等等;
(3)护士给病人注射药液与大气压强无关;
(4)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0.(2025·成华模拟)初中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中也有物理知识的广泛运用。下列描述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在蒸馏水的制备中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来增大的
B.乙图中,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大的性质
C.丙图中,肱二头肌在向上牵引桡骨转动的过程中是不做功的
D.丁图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 解:A、在蒸馏水的制备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的,故A错误;
B、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的性质,故B错误;
C、肱二头肌在向上牵引桡骨转动的过程中,有力作用在桡骨上,而且桡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定的距离,所以肱二头肌在向上牵引桡骨转动的过程中做了功,故C错误;
D、海陆风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相同质量的海水和砂石,白天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升高的温度较小,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陆风,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3)做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以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4)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与其它物质相比,吸热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较小。
11.(2025·成华模拟)小明在复习电学知识后,利用自己手上的实验器材,连接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进行兴趣探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先闭合,再闭合,则电压表示数不变
B.若灯短路,则闭合、后,灯仍然亮
C.同时闭合、,电压表只测两端的电压
D.同时闭合、,通过两灯泡的电流一定相同
【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故障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开关S1控制干路,电流表在干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2控制灯泡L2,两灯泡并联。
AC、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则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故示数不变,故A正确,C错误;
B、若灯短路,闭合、后,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电源被短路,两个灯泡都不发光,故B错误;
D、同时闭合S1、S2,两灯泡并联,通过两灯泡的电流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由图可知,开关S1控制干路,电流表在干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2控制灯泡L2,两灯泡并联,据此分析电路。
12.(2025·成华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导体ab杆接通电源运动起来,人们根据此原理制成的是( )
A.电动机 B.电热毯 C.电饭煲 D.发电机
【答案】A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 解:开关闭合后,导体ab杆接通电源运动起来,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据此制造了电动机,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13.(2025·成华模拟)某小组同学想估测他们所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有多少。于是大家分工合作,交流分享自己估测的方法,汇总正确的数据后成功得出结果。下列内容不合理的是( )
A.小李说: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走了约20步,根据步长约0.5m,可以测出教室长约10m
B.小王说:教室的宽的一边铺了10块地板砖,每块砖边长约60cm,估算出教室宽约6m
C.小梦说:找一位已知身高的同学站在门框边,先估测门框高度,再估测教室高度约3.3cm
D.小周说:查资料可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再根据m=ρV计算教室内空气质量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0.5m左右,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走了20步,则测出教室的长约L=nL'=20×0.5m=10m,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一块地板砖的边长约是60cm,教室的宽的一边铺了10块地板砖,则估算出教室宽约为b=10×60cm=600cm=6m
故B合理,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身高约1.6m,该同学站在门框边,可估测门框高度约为2m,进一步可估测教室高度约3.3m,故C不合理,符合题意;
D.估测出教室的长、宽和高,可以得到教室的容积,也就是教室内空气的体积;查资料可知空气的密度ρ=1.29kg/m3,再根据m=ρV可计算教室内空气质量,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14.(2025·成华模拟)古代著作《天工开物》记载到“凡炒诸麻菜子,宜铸平底锅,投子仁于内,翻拌最勤”,(即古代榨油时的情景)如图所示,这里是利用 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利用锅铲不断翻炒油料,翻炒过程会有香味飘出,这是 现象。
【答案】热传递;扩散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 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给锅内的油料加热,油料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翻炒过程会有香味飘出,被人们闻到,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热传递;扩散。
【分析】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5.(2025·成华模拟)“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山亭夏日》)。楼台倒影是光的 现象;当池塘中的水面上升时,倒影的大小将 。
【答案】反射;不变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解: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楼台倒影”是楼台反射的光经水面成等大的虚像;水面上升时,楼台倒影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反射;不变。【分析】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16.(2025·成华模拟)如图是小蔡同学设计的短跑比赛“抢跑判断器”。电磁铁的上端为 (选填“N”或“S”)极。当运动员蹲在起跑器上后,裁判员老师闭合开关S1、S2,发令指示灯亮,运动员抢跑后,R0所受压力变小,电阻变小,电磁铁将衔铁吸下,抢跑指示灯 (选填“L1”或“L2”)亮,则判定该运动员抢跑。
【答案】N;L2
【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解答】 电流从电磁铁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根据右手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将衔铁吸下,灯L2所在电路接通,则抢跑指示灯L2亮。
【分析】通电螺线管:由通电线圈组成,磁性方向可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性与电流、线圈匝数有关。
17.(2025·成华模拟)一块正方形的均匀薄铝片,用天平测其质量时,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铝片的质量为 g。若测得其边长为10cm,可求出铝片的厚度为 mm。(ρ铝=2.7×103 kg/m3)
【答案】16.2;0.6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天平标尺一个大格1g,每一个小格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铝片的质量为m=10g+5g+1.2g=16.2g;
(2)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2.7g/cm3;
由可得,铝片的体积:;
由V=Sh得铝片的厚度:。
故答案为:16.2;0.6。
【分析】 (1)天平的正确的读数方法是: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2)根据求出铝片的体积,再根据V=Sh求铝片的厚度。
18.(2025·成华模拟)如图所示,小莉同学用“伏安法”测正常工作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8V,这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
【答案】右;5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解:电压表示数为2.8V,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应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灯泡两端的分压,直至电压表示数为2.5V。
图中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5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故答案为:右;5。
【分析】 (1)电压表的示数为2.8V,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2)灯泡正常发光,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计算出电阻值。
19.(2025·成华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 处由静止释放,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相同的速度,先后在水平面上铺设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 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答案】相同高度;距离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相同的速度;先后在水平面上铺设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材料表面越粗糙,通过的距离越短,表明小车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大,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材料表面越粗糙,通过的距离越短,说明小车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大。
20.(2025·成华模拟)如图是一款挂烫机和它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为220V,、是电热丝,,。开关旋到不同位置,使挂烫机有关闭、慢热、速热三个档位。当开关处于3、4两个触点时,挂烫机处于 挡;若挂烫机在速热挡工作1min,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为 。
【答案】速热;79200J
【知识点】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的应用;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处于3、4两个触点时,电路为R1、R2并联电路,电路电阻最小,功率最大,挂烫机处于速热挡。
挂烫机在速热挡的电功率
由题知,挂烫机在速热挡工作1min,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
故答案为:速热;79200J。
【分析】 (1)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接触2、3时,只有R1工作;当开关S接触3、4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可知挂烫机工作档位;
(2)根据求出挂烫机速热挡的功率,根据Q=W=Pt求出挂烫机在速热挡工作1min,电热丝产生的热量。
21.(2025·成华模拟)(1)投影仪目前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当中,投影仪的核心元件之一就是凸透镜,如图乙所示是投影仪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乙当中完成作图:①画出经过焦点F的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②光线A的折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如图甲是一款电脑鼠标,它的按键可看作简单的杠杆,如图乙所示,A处为手按键,O点为支点,B点下有一复位弹簧,请在图乙中画出A点按下按键的最小动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
【答案】(1)
(2)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透镜的光路图;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 解:(1)①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平面镜上;
②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画出法线,图中入射角为90°-45°=45°,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
反向延长阻力F2的作用线,过支点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如下图所示:
【分析】(1) 先根据“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出折射光线;又入射到平面镜上,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
(2)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1)①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平面镜上;②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画出法线,图中入射角为入射角与法线的夹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复位弹簧对按键的阻力F2作用在B点,方向与F1相反,竖直向上,反向延长阻力F2的作用线,过支点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A点是动力的作用点,OA是最长力臂L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力是最小力,先连接OA,再作垂直于OA向下的垂线,即为最小动力F1;阻力臂小于动力臂,则动力F1小于阻力F2,如图所示:
22.(2025·成华模拟)乘着“鲲鹏”踏征程!2024年8月1日至2日,空军使用多架运-20军用大型运输机,从沈阳、石家庄、济南、南京、长沙和成都等6个登机点,集中运送新录取的飞行学员到空军航空大学报到,g取。求:
(1)若运-20飞机满载时的总重达210吨,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则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运-20飞机满载从地面起飞到达10000m高空的过程中,发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答案】(1)解:由题意得,飞机的重力为
由可得飞机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2)解:由可得,发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计算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根据W=Gh计算发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1)由题意得,飞机的重力为
由可得飞机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2)由可得,发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23.(2025·成华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某活动小组自制肺活量测试仪的原理图,人体吹出的气体使波纹鼓胀大,进而推动滑片P向左移动。图乙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与肺活量变化的关系图像,该测试仪能测量的最大肺活量为,电源电压,定值电阻为。求:
(1)闭合开关,当电流表示数时,求此时测得的肺活量?
(2)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求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
【答案】(1)解: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RP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P=R总-R=20Ω-10Ω=10Ω,由图丙可知,此时肺活量为1000mL。
(2)解: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RP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不吹气时,V=0,由图丙可知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电阻R,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由图丙可知,最大肺活量为5000mL时,RP的阻值为50Ω,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RP'+R=50Ω+10Ω=60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最小电流为:
所以,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0.1A~0.6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 (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图丙可知相应的肺活量;
(2)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RP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不吹气时,V=0,由图丙可知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的最大示数;
由图丙可知,最大肺活量为5000mL时RP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得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可得图乙中电流表的取值范围。
(1)由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当电流表的示数为时,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此时肺活量为
(2)由欧姆定律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最大电流
因为该测试仪能测量的最大肺活量为则滑动变阻器能接入最大电阻为,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最小电流
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24.(2025·成华模拟)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发光,但灯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若电路中只存在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灯 ;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 A。
(4)为了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小薇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
【答案】开路;1;D
【知识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 解:(2)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L1支路不可能短路,只能是断路,即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或电流表开路;
(3)由图可知,丙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0.1A,所以I=1A;在误差范围内有:I=I1+I2;
(4)ABC、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要多次测量,而ABC中只能得到一组数据,故不符合题意;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可得出多组数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故答案为:(2)开路;(3)1;(4)D。
【分析】(2)根据并联电路特点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灯L2发光说明灯L1支路不可能短路,结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分析;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要多次测量得出多组数据,据此分析。
25.(2025·成华模拟)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小华知道做实验前需要检查实验器材,他拉弹簧测力计拉环时发现卡壳了,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2)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 )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B.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C.滚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小华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于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同学们一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
(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轻轻拉动弹簧测力计,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A
(3)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4)长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 解:(1)他拉弹簧测力计拉环时发现卡壳了,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轻轻拉动弹簧测力计,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甲、乙两个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是通过改变压力的方法来改变摩擦力的,A符合题意;
B.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力的,B不符合题意;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C不符合题意;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虽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但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减小了一半,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4)如右图所示,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木板对木块施加的摩擦力,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着水平方向向右运动,但是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因压力大小不变,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原因是长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故答案为:(1)轻轻拉动弹簧测力计,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A;(3)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4)长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均匀。【分析】 (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先调零;
(2)分析甲、乙两图,得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然后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3)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受力面积不同;
(4)根据图中装置,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木板对木块施加的摩擦力,结合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1)小华拉弹簧测力计拉环时发现卡壳了,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了,所以接下来的操作是更换一个好的滑弹簧测力计或者是修一下弹簧测力计,使测力计不再卡壳,弹簧能自由伸缩,准确测量力的大小。
(2)甲、乙两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是通过改变压力的方法来改变摩擦力的,故A符合题意;
B.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力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接触面积减小一半的同时,木块对接触面上的压力也减小了一半,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所以得出的结论错误。
(4)实验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实验时压力大小相同,所以影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的原因可能是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另外在实验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也是非常困难,会造成木块时快时慢,造成示数不稳定。
26.(2025·成华模拟)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B.“无侦-8”无人机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C.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及其分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解:A、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故A错误;
B、“无侦-8”无人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快,能够满足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需求,故B正确;
C、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误;
D、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是二次能源,不是一次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
27.(2025·成华模拟)“强行透视法”是一件富有创意的拍摄技巧,拍摄时,让两个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远近不同,再调整拍摄角度,使两物体的像在同一张照片中呈现出有趣的效果。如图所示,是利用该技巧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人手和飞机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该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离飞机更远一些
D.若使人手的像变大一些,将镜头离人手更远一些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解:A、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飞机所成的像较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拍摄该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离飞机更远一些,故C正确;
D、若使人手的像变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将镜头离人手更近一些,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分析回答;
(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分析回答。
28.(2025·成华模拟)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甲所示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两套装置的烧杯中都装了相同质量的水、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相等质量的固体M和固体N。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N一定是非晶体、熔点为100℃
B.固体N一定是晶体、熔点为80℃、熔化时间持续了25min
C.35min后,烧杯中两试管内物质的温度会超过100℃
D.固体M的比热容比固体N的比热容小
【答案】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 解:A、由图乙可知,在25~35min内N物质的温度与沸水的温度相同,这是因为不能继续吸热导致的,且在35min内N物质的状态未知,所以固体N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晶体(如果是晶体,其熔点不低于100℃),更不能确定N的沸点是否为100℃,故A错误;
B、从图中信息可知,固体M一定是晶体,熔点为80℃,熔化时间持续了15min,故B错误;
C、35min后,烧杯中两试管内物质的温度不会超过100℃,故C错误;
D、从图示可知,固态M的温度上升较快,故它固态时比固态N的比热容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一直上升;
(2)根据图像判断固体M熔化的时间;
(3)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4)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上升较小。
29.(2025·成华模拟)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台面上用滑轮组拉货物。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货物以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货物重为。g取10N/kg,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B.10s内,工人拉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C.若增大提升重物的质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案】B,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 解:A、由图可知,n=3,工人拉力的功率为:,故A错误;B、10s内,工人拉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vt=3×0.09m/s×10s=2.7m,故B正确;
C、若增大提升重物的质量,即重物的重力增加,做的有用功就变大,而额外功不变,因此机械效率变大,故C错误;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 (1)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利用求出工人拉力的功率;
(2)根据s=nvt求出10s内,工人拉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二:一是增大有用功,即拉更重的重物;二是减小额外功,如减小摩擦、减轻动滑轮重;
(4)根据求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0.(2025·成华模拟)将标有“”但最大阻值未知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的和标有“2.5V 1.25W”的灯泡L(不计灯泡电阻变化)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具有6V和另一电压未知的挡位。电压表量程为,电流表量程为。将电源调到电压未知的挡位,只闭合开关S和。当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其最大阻值的时,灯泡正常发光,移动滑片使按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化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电源未知挡位的电压为
B.的最大阻值为
C.保障电路安全,只闭合开关S和,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D.保障电路安全,只闭合开关S和,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差为
【答案】A,D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B.只闭合开关S和,滑动变阻器和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其最大阻值的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流为
灯泡阻值为
设的最大阻值为,则电源未知档位的电压为①
移动滑片使按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减小了,则电源未知档位的电压为②
联立①②,解得的最大阻值为,电源未知档位的电压。故A正确,B错误;
CD.只闭合开关S和,滑动变阻器和串联,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电路中电流为
电流表量程为,所以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则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当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时,电路中电流为
此时变阻器阻值为
则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则保障电路安全,只闭合开关S和,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差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分析】 (1)根据题意和电功率公式即可求出小灯牌的额定电流;
(2)根据已知条件及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找到电路两次电流电压变化情况,由电源电压不变列出等式,求出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再根据电功率公式,在保障电路安全下找到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求出电功率,即可得出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的差值。
31.(2025·成华模拟)如图甲为某大型商场的洗手间安装的自动感应干手器,其工作原理简化图如图乙所示:
干手器参数
额定电压 220V
电动机额定功率 50W
加热电阻丝功率 950W
每次干手时间 18S
(1)当有人使用干手器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会变 ,感应开关闭合,工作电路的电动机开始工作。
(2)根据图和你自己的使用情况,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自动感应干手器可以长时间的随便使用
B.该自动感应干手器正常工作时只能吹热风
C.自动感应干手器的外壳材质是导体材料
D.自动感应干手器一定使用的是两孔插头
(3)若某校科创小组的同学调查统计了该商场半天内顾客累计使用该干手器约1000次,平均每次使用时间为18s,干手器参数如上表所示,则该干手器半天消耗的电能约为 kW·h。
(4)该款干手器吹出热风温度参数为,若想提高热风的温度,你的方法是 。(写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答案】(1)小
(2)B
(3)5
(4)在加热电阻丝两端并联一根加热电阻丝或换阻值更小的电阻丝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电流的热效应
【解析】【解答】解:(1)当有人使用干手器时,感应开关闭合,说明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流增大意味着总电阻减小。因为控制电路中只有光敏电阻R,所以光敏电阻R的阻值会变小。
(2)A.自动感应干手器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工作规范,不能长时间随便使用,否则可能损坏设备,故A错误。
B.从图中可知,工作电路中有加热电阻丝和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工作吹风,加热电阻丝发热,所以能吹热风,故B正确。
C.自动感应干手器的外壳材质一般是绝缘体,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故C错误。
D.为防止外壳漏电触电,自动感应干手器一般使用三孔插头,故D错误。
故选B。
(3)干手器的总功率
总工作时间
该干手器半天消耗的电能
(4)工作电路的电压一定时,要提高热风的温度,由可知,应减小电路中的电阻,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中总电路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可以在加热电阻丝两端并联一根加热电阻丝或换阻值更小的电阻丝。
故答案为:(1)小;(2)B;(3)5;(4)在加热电阻丝两端并联一根加热电阻丝或换阻值更小的电阻丝。
【分析】 (1)人手挡住光线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大,电热丝和电动机工作,吹出热风。
(2)根据安全用电的原则和电路组成逐个分析。
(3)根据W=Pt进行计算。
(4)根据进行分析。
(1)当有人使用干手器时,感应开关闭合,说明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流增大意味着总电阻减小。因为控制电路中只有光敏电阻R,所以光敏电阻R的阻值会变小。
(2)A.自动感应干手器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工作规范,不能长时间随便使用,否则可能损坏设备,故A错误。
B.从图中可知,工作电路中有加热电阻丝和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工作吹风,加热电阻丝发热,所以能吹热风,故B正确。
C.自动感应干手器的外壳材质一般是绝缘体,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故C错误。
D.为防止外壳漏电触电,自动感应干手器一般使用三孔插头,故D错误。
故选B。
(3)干手器的总功率
总工作时间
该干手器半天消耗的电能
(4)工作电路的电压一定时,要提高热风的温度,由可知,应减小电路中的电阻,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中总电路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可以在加热电阻丝两端并联一根加热电阻丝或换阻值更小的电阻丝。
32.(2025·成华模拟)如图甲所示为中国古代就开始使用的一种名为“酒提子”的计量容器,模型如图乙所示,外底面积为、外高度为,内底面积为、内高为。现将酒提子竖直向下缓慢放入装有20cm深酒的圆柱形酒坛中,如图丙所示,酒坛的内底面积为,内高度为,酒的密度为。g取,求:
(1)酒提子中装酒的最大质量?
(2)当酒提子在打酒的过程中,酒对容器底的最大压强?
(3)若容器中酒的深度为未知量(),将酒提子竖直向下缓慢放入酒中,当酒提子与容器底接触时仍保持竖直,酒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请写出p与的函数关系式(可分三段来写,至少写出两段,必须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只有结果不给分,忽略酒提子手柄的质量和体积)
【答案】(1)解:酒提子的内体积为
酒提子中酒的最大质量
(2)解:当液面与酒提子口相平(酒未进入提子内)时,酒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酒提子的外体积
容器中酒液面上升的高度为
酒液面的最大高度为
酒对容器底最大压强为。
(3)解:酒提子外高为,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接触,若此时液面与提子口刚好相平(酒未进入提子内),酒的高度为,前面已算出酒的液面升高,可知酒原来的高度为。
若,则酒不会进入提子内,原来液面高为,后来液面高为
有
酒对容器底压强为
若原来液面较高,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接触时,液面与提子口刚好相平(酒已进入提子内),则提子本身体积为
液面升高为
所以,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接触时,若液面与提子口刚好相平(酒已进入),酒的高度为10cm,则原来液面高为,当,后来的总液面高度为,酒对容器底压强为
当,因为是竖直向下缓慢放入,中间溢过提子口的酒进入提子内,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接触时,酒的深度都是,酒对容器底压强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容器中酒的质量;
(2)根据打酒过程中,排开酒的最大体积,求出酒面上升的高度,从而求出酒对容器底的最大压强;
(3)酒提子外高为10cm,容器中酒的深度H为未知量,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部接触,分情况讨论酒会不会进入提子内。
1 / 1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5年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1.(2025·成华模拟)下列关于电磁波技术在医院中的一些应用,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工作的是( )
A.激光刀 B.核磁共振
C.光导纤维内窥镜 D.X射线断层扫描照相(CT)
2.(2025·成华模拟)通过物理的学习,对一些生活常识的正确认知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对下列科学量的估测中,较贴近事实的是( )
A.卧室空调工作1h约耗1度电 B.微波炉的额定功率约为
C.成年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低于
3.(2025·成华模拟)“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中强调了安全用电,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打扫卫生时可以用湿布擦与电源相连的灯具
B.一般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
C.如果家庭电路着火可直接用冷水浇灭
D.家用电器维修时,不用断开电源开关
4.(2025·成华模拟)如图是甲骨文“聲”,字同“声”,像“手执槌敲击磬而声音传于耳”形,这说明古人很早就知道声音与敲击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磬声的产生是不需要振动的
B.美妙的磬声一定是乐音
C.用力敲击磐时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
D.敲击磬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5.(2025·成华模拟)小雨在家为妈妈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于是小雨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碗冷水(质量比锅里少),以下能正确反映小雨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图( )
A. B.
C. D.
6.(2025·成华模拟)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干手揉搓的塑料袋“吸”在手上
C.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D.快速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7.(2025·成华模拟)郑钦文获得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冠军。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动能在增大
B.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C.球从位置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D.球在最高位置处时动能不为零
8.(2025·成华模拟)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探头所在位置的液体压强越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反映了薄膜所受液体的压强越大
B.若在甲图中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会变小
C.比较甲、乙、丙三图可得: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D.比较丙、丁两图可得: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9.(2025·成华模拟)对于如图所示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是靠口腔的吸力
B.吸盘挂钩是靠分子之间的引力贴在墙上
C.护士给病人注射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强
D.成都带到西蔽的密封食品包装袋膨胀,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变低
10.(2025·成华模拟)初中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中也有物理知识的广泛运用。下列描述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在蒸馏水的制备中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来增大的
B.乙图中,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大的性质
C.丙图中,肱二头肌在向上牵引桡骨转动的过程中是不做功的
D.丁图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
11.(2025·成华模拟)小明在复习电学知识后,利用自己手上的实验器材,连接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进行兴趣探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先闭合,再闭合,则电压表示数不变
B.若灯短路,则闭合、后,灯仍然亮
C.同时闭合、,电压表只测两端的电压
D.同时闭合、,通过两灯泡的电流一定相同
12.(2025·成华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导体ab杆接通电源运动起来,人们根据此原理制成的是( )
A.电动机 B.电热毯 C.电饭煲 D.发电机
13.(2025·成华模拟)某小组同学想估测他们所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有多少。于是大家分工合作,交流分享自己估测的方法,汇总正确的数据后成功得出结果。下列内容不合理的是( )
A.小李说: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走了约20步,根据步长约0.5m,可以测出教室长约10m
B.小王说:教室的宽的一边铺了10块地板砖,每块砖边长约60cm,估算出教室宽约6m
C.小梦说:找一位已知身高的同学站在门框边,先估测门框高度,再估测教室高度约3.3cm
D.小周说:查资料可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再根据m=ρV计算教室内空气质量
14.(2025·成华模拟)古代著作《天工开物》记载到“凡炒诸麻菜子,宜铸平底锅,投子仁于内,翻拌最勤”,(即古代榨油时的情景)如图所示,这里是利用 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利用锅铲不断翻炒油料,翻炒过程会有香味飘出,这是 现象。
15.(2025·成华模拟)“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山亭夏日》)。楼台倒影是光的 现象;当池塘中的水面上升时,倒影的大小将 。
16.(2025·成华模拟)如图是小蔡同学设计的短跑比赛“抢跑判断器”。电磁铁的上端为 (选填“N”或“S”)极。当运动员蹲在起跑器上后,裁判员老师闭合开关S1、S2,发令指示灯亮,运动员抢跑后,R0所受压力变小,电阻变小,电磁铁将衔铁吸下,抢跑指示灯 (选填“L1”或“L2”)亮,则判定该运动员抢跑。
17.(2025·成华模拟)一块正方形的均匀薄铝片,用天平测其质量时,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铝片的质量为 g。若测得其边长为10cm,可求出铝片的厚度为 mm。(ρ铝=2.7×103 kg/m3)
18.(2025·成华模拟)如图所示,小莉同学用“伏安法”测正常工作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8V,这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
19.(2025·成华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 处由静止释放,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相同的速度,先后在水平面上铺设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 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0.(2025·成华模拟)如图是一款挂烫机和它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为220V,、是电热丝,,。开关旋到不同位置,使挂烫机有关闭、慢热、速热三个档位。当开关处于3、4两个触点时,挂烫机处于 挡;若挂烫机在速热挡工作1min,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为 。
21.(2025·成华模拟)(1)投影仪目前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当中,投影仪的核心元件之一就是凸透镜,如图乙所示是投影仪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乙当中完成作图:①画出经过焦点F的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②光线A的折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如图甲是一款电脑鼠标,它的按键可看作简单的杠杆,如图乙所示,A处为手按键,O点为支点,B点下有一复位弹簧,请在图乙中画出A点按下按键的最小动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
22.(2025·成华模拟)乘着“鲲鹏”踏征程!2024年8月1日至2日,空军使用多架运-20军用大型运输机,从沈阳、石家庄、济南、南京、长沙和成都等6个登机点,集中运送新录取的飞行学员到空军航空大学报到,g取。求:
(1)若运-20飞机满载时的总重达210吨,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则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运-20飞机满载从地面起飞到达10000m高空的过程中,发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23.(2025·成华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某活动小组自制肺活量测试仪的原理图,人体吹出的气体使波纹鼓胀大,进而推动滑片P向左移动。图乙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与肺活量变化的关系图像,该测试仪能测量的最大肺活量为,电源电压,定值电阻为。求:
(1)闭合开关,当电流表示数时,求此时测得的肺活量?
(2)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求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
24.(2025·成华模拟)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发光,但灯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若电路中只存在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灯 ;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 A。
(4)为了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小薇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
25.(2025·成华模拟)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小华知道做实验前需要检查实验器材,他拉弹簧测力计拉环时发现卡壳了,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2)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 )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B.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C.滚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小华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于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同学们一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
(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26.(2025·成华模拟)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B.“无侦-8”无人机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C.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27.(2025·成华模拟)“强行透视法”是一件富有创意的拍摄技巧,拍摄时,让两个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远近不同,再调整拍摄角度,使两物体的像在同一张照片中呈现出有趣的效果。如图所示,是利用该技巧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人手和飞机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该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离飞机更远一些
D.若使人手的像变大一些,将镜头离人手更远一些
28.(2025·成华模拟)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甲所示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两套装置的烧杯中都装了相同质量的水、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相等质量的固体M和固体N。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N一定是非晶体、熔点为100℃
B.固体N一定是晶体、熔点为80℃、熔化时间持续了25min
C.35min后,烧杯中两试管内物质的温度会超过100℃
D.固体M的比热容比固体N的比热容小
29.(2025·成华模拟)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台面上用滑轮组拉货物。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货物以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货物重为。g取10N/kg,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B.10s内,工人拉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C.若增大提升重物的质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0.(2025·成华模拟)将标有“”但最大阻值未知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的和标有“2.5V 1.25W”的灯泡L(不计灯泡电阻变化)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具有6V和另一电压未知的挡位。电压表量程为,电流表量程为。将电源调到电压未知的挡位,只闭合开关S和。当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其最大阻值的时,灯泡正常发光,移动滑片使按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化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电源未知挡位的电压为
B.的最大阻值为
C.保障电路安全,只闭合开关S和,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D.保障电路安全,只闭合开关S和,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差为
31.(2025·成华模拟)如图甲为某大型商场的洗手间安装的自动感应干手器,其工作原理简化图如图乙所示:
干手器参数
额定电压 220V
电动机额定功率 50W
加热电阻丝功率 950W
每次干手时间 18S
(1)当有人使用干手器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会变 ,感应开关闭合,工作电路的电动机开始工作。
(2)根据图和你自己的使用情况,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自动感应干手器可以长时间的随便使用
B.该自动感应干手器正常工作时只能吹热风
C.自动感应干手器的外壳材质是导体材料
D.自动感应干手器一定使用的是两孔插头
(3)若某校科创小组的同学调查统计了该商场半天内顾客累计使用该干手器约1000次,平均每次使用时间为18s,干手器参数如上表所示,则该干手器半天消耗的电能约为 kW·h。
(4)该款干手器吹出热风温度参数为,若想提高热风的温度,你的方法是 。(写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32.(2025·成华模拟)如图甲所示为中国古代就开始使用的一种名为“酒提子”的计量容器,模型如图乙所示,外底面积为、外高度为,内底面积为、内高为。现将酒提子竖直向下缓慢放入装有20cm深酒的圆柱形酒坛中,如图丙所示,酒坛的内底面积为,内高度为,酒的密度为。g取,求:
(1)酒提子中装酒的最大质量?
(2)当酒提子在打酒的过程中,酒对容器底的最大压强?
(3)若容器中酒的深度为未知量(),将酒提子竖直向下缓慢放入酒中,当酒提子与容器底接触时仍保持竖直,酒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请写出p与的函数关系式(可分三段来写,至少写出两段,必须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只有结果不给分,忽略酒提子手柄的质量和体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A. 激光是一种电磁波,激光刀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能量特性,将高能量集中于小区域,实现对组织的切割和凝固止血等作用,A符合题意。
B. 核磁共振是通过识别水分子中氢原子信号的分布来推测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分布,进而探测人体内部结构,主要利用的是电磁波的信号特性,而非能量特性,B不符合题意。
C. 光导纤维内窥镜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线,让医生能观察到人体内部的情况,主要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输图像信息,并非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C不符合题意。
D. X 射线断层扫描照相(CT)利用的是X射线的穿透性以及不同组织对其吸收程度的差异来成像,不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电磁波按波长可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2.【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电功的计算;电功率
【解析】【解答】 解:A、卧室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kW,工作1h耗电量为W=Pt=1kW×1h=1kW h=1度,故A正确;
B、微波炉有不同规格,额定功率一般为900W左右,故B错误;
C、成年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C错误;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3.【答案】B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 A. 生活用水是导体,用湿布擦与电源相连的灯具,容易发生触电事故,A错误;
B. 为了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一般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B正确;
C. 生活用水是导体,发生电火灾时如果直接用水去灭火,会发生触电事故,C错误;
D. 检修电路时容易碰到带电的金属部分,切断电源可以保证金属部分不带电,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生活中的水是导体,易造成触电,不用湿手触摸开关,不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更换灯泡、检修电器时不要带电操作,要切断电源。
4.【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解:A、磬声是由“磬”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美妙的磬声不一定是乐音,如果这种声音影响到了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也会成为噪音,故B错误;
C、用力敲击磐时,磬的振幅变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故C正确;
D、敲击磬发出的声音人耳可以听到,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到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3)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
5.【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解:锅里的水沸腾后,加了一碗冷水,水的温度会迅速下降;随着加热水的温度又会逐渐升高,且由于水量增加,升温速度减慢,然后又会沸腾,但水的沸点不变,所以重新沸腾时的温度与加冷水前相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水在常温下,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此时的沸点;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跟初温、质量多少都没有关系。
6.【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A、光滑瓷砖上的吸盘式挂钩,挂衣钩里面的空气被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挂钩压在瓷砖上,故A错误;
B、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
C、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C错误;
D、行驶的汽车,车外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窗外,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1)由于大气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故大气会对地球表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大气压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如:吸饮料、钢笔吸墨水、吸盘式挂钩等等;
(2)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3)根据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物体的性质分析;
(4)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其压强就越小。
7.【答案】D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 解:A.由图可知,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的过程中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变小,故动能减小,减小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
B.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故机械能守恒,故B错误;
C.球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故C错误;
D.球在最高位置B处时。仍然有向右的速度,故动能不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是速度和质量;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高度和质量;
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8.【答案】B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 解:A.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液体压强大小,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了薄膜所受液体的压强越大,是转换法,故A正确;
B.若在甲图中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探头所受液体压强增大,则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会变大,故B错误。
C.比较甲、乙、丙三图可得: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探头方向不同,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故C正确;
D.比较丙、丁两图,液体深度相同,盐水密度大于水,丁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更大,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 (1)液体内部压强可以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来比较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
9.【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解: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错误;
B、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壁上,挤压后使得吸盘内的空气排出且是密封的,则内部气压减小了,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了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B错误;
C、护士给病人注射药液时依靠的是人的推力,没有利用大气压强,故C错误;
D、成都的海拔高度小于西藏,西藏的气压小于成都,从成都带到西藏的密封食品包装袋袋内气压不变,外部气压减小,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膨胀,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1)(2)大气压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呼吸、注射器吸药液、吸管吸饮料、抽水机等等;
(3)护士给病人注射药液与大气压强无关;
(4)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0.【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 解:A、在蒸馏水的制备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的,故A错误;
B、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的性质,故B错误;
C、肱二头肌在向上牵引桡骨转动的过程中,有力作用在桡骨上,而且桡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定的距离,所以肱二头肌在向上牵引桡骨转动的过程中做了功,故C错误;
D、海陆风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相同质量的海水和砂石,白天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升高的温度较小,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陆风,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3)做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以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4)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与其它物质相比,吸热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较小。
11.【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故障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开关S1控制干路,电流表在干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2控制灯泡L2,两灯泡并联。
AC、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则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故示数不变,故A正确,C错误;
B、若灯短路,闭合、后,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电源被短路,两个灯泡都不发光,故B错误;
D、同时闭合S1、S2,两灯泡并联,通过两灯泡的电流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由图可知,开关S1控制干路,电流表在干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2控制灯泡L2,两灯泡并联,据此分析电路。
12.【答案】A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 解:开关闭合后,导体ab杆接通电源运动起来,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据此制造了电动机,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13.【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0.5m左右,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走了20步,则测出教室的长约L=nL'=20×0.5m=10m,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一块地板砖的边长约是60cm,教室的宽的一边铺了10块地板砖,则估算出教室宽约为b=10×60cm=600cm=6m
故B合理,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身高约1.6m,该同学站在门框边,可估测门框高度约为2m,进一步可估测教室高度约3.3m,故C不合理,符合题意;
D.估测出教室的长、宽和高,可以得到教室的容积,也就是教室内空气的体积;查资料可知空气的密度ρ=1.29kg/m3,再根据m=ρV可计算教室内空气质量,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14.【答案】热传递;扩散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 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给锅内的油料加热,油料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翻炒过程会有香味飘出,被人们闻到,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热传递;扩散。
【分析】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5.【答案】反射;不变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解: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楼台倒影”是楼台反射的光经水面成等大的虚像;水面上升时,楼台倒影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反射;不变。【分析】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16.【答案】N;L2
【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解答】 电流从电磁铁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根据右手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将衔铁吸下,灯L2所在电路接通,则抢跑指示灯L2亮。
【分析】通电螺线管:由通电线圈组成,磁性方向可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性与电流、线圈匝数有关。
17.【答案】16.2;0.6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天平标尺一个大格1g,每一个小格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铝片的质量为m=10g+5g+1.2g=16.2g;
(2)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2.7g/cm3;
由可得,铝片的体积:;
由V=Sh得铝片的厚度:。
故答案为:16.2;0.6。
【分析】 (1)天平的正确的读数方法是: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2)根据求出铝片的体积,再根据V=Sh求铝片的厚度。
18.【答案】右;5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解:电压表示数为2.8V,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应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灯泡两端的分压,直至电压表示数为2.5V。
图中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5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故答案为:右;5。
【分析】 (1)电压表的示数为2.8V,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2)灯泡正常发光,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计算出电阻值。
19.【答案】相同高度;距离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相同的速度;先后在水平面上铺设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材料表面越粗糙,通过的距离越短,表明小车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大,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材料表面越粗糙,通过的距离越短,说明小车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大。
20.【答案】速热;79200J
【知识点】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的应用;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处于3、4两个触点时,电路为R1、R2并联电路,电路电阻最小,功率最大,挂烫机处于速热挡。
挂烫机在速热挡的电功率
由题知,挂烫机在速热挡工作1min,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
故答案为:速热;79200J。
【分析】 (1)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接触2、3时,只有R1工作;当开关S接触3、4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可知挂烫机工作档位;
(2)根据求出挂烫机速热挡的功率,根据Q=W=Pt求出挂烫机在速热挡工作1min,电热丝产生的热量。
21.【答案】(1)
(2)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透镜的光路图;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 解:(1)①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平面镜上;
②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画出法线,图中入射角为90°-45°=45°,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
反向延长阻力F2的作用线,过支点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如下图所示:
【分析】(1) 先根据“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出折射光线;又入射到平面镜上,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
(2)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1)①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平面镜上;②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画出法线,图中入射角为入射角与法线的夹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复位弹簧对按键的阻力F2作用在B点,方向与F1相反,竖直向上,反向延长阻力F2的作用线,过支点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A点是动力的作用点,OA是最长力臂L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力是最小力,先连接OA,再作垂直于OA向下的垂线,即为最小动力F1;阻力臂小于动力臂,则动力F1小于阻力F2,如图所示:
22.【答案】(1)解:由题意得,飞机的重力为
由可得飞机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2)解:由可得,发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计算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根据W=Gh计算发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1)由题意得,飞机的重力为
由可得飞机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2)由可得,发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23.【答案】(1)解: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RP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P=R总-R=20Ω-10Ω=10Ω,由图丙可知,此时肺活量为1000mL。
(2)解: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RP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不吹气时,V=0,由图丙可知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电阻R,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由图丙可知,最大肺活量为5000mL时,RP的阻值为50Ω,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RP'+R=50Ω+10Ω=60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最小电流为:
所以,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0.1A~0.6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 (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图丙可知相应的肺活量;
(2)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RP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不吹气时,V=0,由图丙可知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的最大示数;
由图丙可知,最大肺活量为5000mL时RP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得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可得图乙中电流表的取值范围。
(1)由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当电流表的示数为时,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此时肺活量为
(2)由欧姆定律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最大电流
因为该测试仪能测量的最大肺活量为则滑动变阻器能接入最大电阻为,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最小电流
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24.【答案】开路;1;D
【知识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 解:(2)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L1支路不可能短路,只能是断路,即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或电流表开路;
(3)由图可知,丙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0.1A,所以I=1A;在误差范围内有:I=I1+I2;
(4)ABC、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要多次测量,而ABC中只能得到一组数据,故不符合题意;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可得出多组数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故答案为:(2)开路;(3)1;(4)D。
【分析】(2)根据并联电路特点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灯L2发光说明灯L1支路不可能短路,结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分析;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要多次测量得出多组数据,据此分析。
25.【答案】(1)轻轻拉动弹簧测力计,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A
(3)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4)长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 解:(1)他拉弹簧测力计拉环时发现卡壳了,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轻轻拉动弹簧测力计,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甲、乙两个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是通过改变压力的方法来改变摩擦力的,A符合题意;
B.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力的,B不符合题意;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C不符合题意;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虽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但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减小了一半,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4)如右图所示,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木板对木块施加的摩擦力,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着水平方向向右运动,但是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因压力大小不变,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原因是长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故答案为:(1)轻轻拉动弹簧测力计,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A;(3)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4)长木板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均匀。【分析】 (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先调零;
(2)分析甲、乙两图,得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然后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3)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受力面积不同;
(4)根据图中装置,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木板对木块施加的摩擦力,结合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1)小华拉弹簧测力计拉环时发现卡壳了,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了,所以接下来的操作是更换一个好的滑弹簧测力计或者是修一下弹簧测力计,使测力计不再卡壳,弹簧能自由伸缩,准确测量力的大小。
(2)甲、乙两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是通过改变压力的方法来改变摩擦力的,故A符合题意;
B.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力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接触面积减小一半的同时,木块对接触面上的压力也减小了一半,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所以得出的结论错误。
(4)实验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实验时压力大小相同,所以影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的原因可能是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另外在实验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也是非常困难,会造成木块时快时慢,造成示数不稳定。
26.【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及其分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 解:A、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故A错误;
B、“无侦-8”无人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快,能够满足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需求,故B正确;
C、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误;
D、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是二次能源,不是一次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
27.【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解:A、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飞机所成的像较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拍摄该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离飞机更远一些,故C正确;
D、若使人手的像变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将镜头离人手更近一些,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分析回答;
(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分析回答。
28.【答案】D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 解:A、由图乙可知,在25~35min内N物质的温度与沸水的温度相同,这是因为不能继续吸热导致的,且在35min内N物质的状态未知,所以固体N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晶体(如果是晶体,其熔点不低于100℃),更不能确定N的沸点是否为100℃,故A错误;
B、从图中信息可知,固体M一定是晶体,熔点为80℃,熔化时间持续了15min,故B错误;
C、35min后,烧杯中两试管内物质的温度不会超过100℃,故C错误;
D、从图示可知,固态M的温度上升较快,故它固态时比固态N的比热容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一直上升;
(2)根据图像判断固体M熔化的时间;
(3)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4)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上升较小。
29.【答案】B,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 解:A、由图可知,n=3,工人拉力的功率为:,故A错误;B、10s内,工人拉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vt=3×0.09m/s×10s=2.7m,故B正确;
C、若增大提升重物的质量,即重物的重力增加,做的有用功就变大,而额外功不变,因此机械效率变大,故C错误;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 (1)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利用求出工人拉力的功率;
(2)根据s=nvt求出10s内,工人拉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二:一是增大有用功,即拉更重的重物;二是减小额外功,如减小摩擦、减轻动滑轮重;
(4)根据求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0.【答案】A,D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B.只闭合开关S和,滑动变阻器和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其最大阻值的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流为
灯泡阻值为
设的最大阻值为,则电源未知档位的电压为①
移动滑片使按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减小了,则电源未知档位的电压为②
联立①②,解得的最大阻值为,电源未知档位的电压。故A正确,B错误;
CD.只闭合开关S和,滑动变阻器和串联,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电路中电流为
电流表量程为,所以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则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当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时,电路中电流为
此时变阻器阻值为
则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则保障电路安全,只闭合开关S和,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差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分析】 (1)根据题意和电功率公式即可求出小灯牌的额定电流;
(2)根据已知条件及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找到电路两次电流电压变化情况,由电源电压不变列出等式,求出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再根据电功率公式,在保障电路安全下找到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求出电功率,即可得出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的差值。
31.【答案】(1)小
(2)B
(3)5
(4)在加热电阻丝两端并联一根加热电阻丝或换阻值更小的电阻丝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电流的热效应
【解析】【解答】解:(1)当有人使用干手器时,感应开关闭合,说明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流增大意味着总电阻减小。因为控制电路中只有光敏电阻R,所以光敏电阻R的阻值会变小。
(2)A.自动感应干手器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工作规范,不能长时间随便使用,否则可能损坏设备,故A错误。
B.从图中可知,工作电路中有加热电阻丝和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工作吹风,加热电阻丝发热,所以能吹热风,故B正确。
C.自动感应干手器的外壳材质一般是绝缘体,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故C错误。
D.为防止外壳漏电触电,自动感应干手器一般使用三孔插头,故D错误。
故选B。
(3)干手器的总功率
总工作时间
该干手器半天消耗的电能
(4)工作电路的电压一定时,要提高热风的温度,由可知,应减小电路中的电阻,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中总电路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可以在加热电阻丝两端并联一根加热电阻丝或换阻值更小的电阻丝。
故答案为:(1)小;(2)B;(3)5;(4)在加热电阻丝两端并联一根加热电阻丝或换阻值更小的电阻丝。
【分析】 (1)人手挡住光线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大,电热丝和电动机工作,吹出热风。
(2)根据安全用电的原则和电路组成逐个分析。
(3)根据W=Pt进行计算。
(4)根据进行分析。
(1)当有人使用干手器时,感应开关闭合,说明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流增大意味着总电阻减小。因为控制电路中只有光敏电阻R,所以光敏电阻R的阻值会变小。
(2)A.自动感应干手器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工作规范,不能长时间随便使用,否则可能损坏设备,故A错误。
B.从图中可知,工作电路中有加热电阻丝和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工作吹风,加热电阻丝发热,所以能吹热风,故B正确。
C.自动感应干手器的外壳材质一般是绝缘体,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故C错误。
D.为防止外壳漏电触电,自动感应干手器一般使用三孔插头,故D错误。
故选B。
(3)干手器的总功率
总工作时间
该干手器半天消耗的电能
(4)工作电路的电压一定时,要提高热风的温度,由可知,应减小电路中的电阻,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中总电路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可以在加热电阻丝两端并联一根加热电阻丝或换阻值更小的电阻丝。
32.【答案】(1)解:酒提子的内体积为
酒提子中酒的最大质量
(2)解:当液面与酒提子口相平(酒未进入提子内)时,酒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酒提子的外体积
容器中酒液面上升的高度为
酒液面的最大高度为
酒对容器底最大压强为。
(3)解:酒提子外高为,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接触,若此时液面与提子口刚好相平(酒未进入提子内),酒的高度为,前面已算出酒的液面升高,可知酒原来的高度为。
若,则酒不会进入提子内,原来液面高为,后来液面高为
有
酒对容器底压强为
若原来液面较高,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接触时,液面与提子口刚好相平(酒已进入提子内),则提子本身体积为
液面升高为
所以,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接触时,若液面与提子口刚好相平(酒已进入),酒的高度为10cm,则原来液面高为,当,后来的总液面高度为,酒对容器底压强为
当,因为是竖直向下缓慢放入,中间溢过提子口的酒进入提子内,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接触时,酒的深度都是,酒对容器底压强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容器中酒的质量;
(2)根据打酒过程中,排开酒的最大体积,求出酒面上升的高度,从而求出酒对容器底的最大压强;
(3)酒提子外高为10cm,容器中酒的深度H为未知量,当酒提子底与容器底部接触,分情况讨论酒会不会进入提子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