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5 15:20:29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2025·山西)如图为山西省运城市著名的七彩盐湖,运城人民在千年前就将盐湖水引人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湖水减少,盐便结晶出来。此过程中,湖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2.(2025·山西)小明写作业时,书桌上发光的台灯突然冒烟着火。他立即要做的是
A.用水浇灭 B.用书拍灭 C.用嘴吹灭 D.切断电源
3.(2025·山西)如图所示,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琴身通常由梧桐木制成,琴弦常采用丝弦。演奏时,通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弹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其原因是
A.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改变 B.琴弦振动的幅度发生了变化
C.琴弦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D.琴身和琴弦的材质比较特殊
4.(2025·山西)小亮在梳理光现象知识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一个分支的实例内容有缺失。下列选项能正确补充的是
A.水中倒影 B.海市楼 C.小孔成像 D.立竿见影
5.(2025·山西)如图所示,小明家装修新房时想为落地窗安装一整块玻璃,需测量窗户的高度和宽度。下列是小明准备的四种测量工具,从测量的需要和操作简便性考虑,其中最合适的是
A.分度值为1mm、测量范围为3m的钢卷尺
B.分度值为1cm、测量范围为50cm的三角尺
C.分度值为1mm、测量范围为15cm的钢直尺
D.分度值为1cm、测量范围为1.5m的软尺
6.(2025·山西)在AI时代,大数据中心的计算机主机在处理海量数据时会产生大量电热。如图所示,将主机直接浸泡在氟化液中,可有效冷却且能使电路元件长期稳定工作。由此可知,氟化液除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腐蚀性 C.绝缘性 D.磁性
7.(2025·山西)科技小组同学们参加国际机器人竞技大赛,如图是他们制作的机器人滑雪比赛时的场景。关于机器人滑雪比赛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增加机器人质量可减小摩擦
B.滑雪板长而宽可减小对雪地压强
C.利用惯性作用可以增大滑行速度
D.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8.(2025·山西)小亮把旧电风扇中的电动机拆下来,将它与小灯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在电机转轴一端插入细铁棒,快速转动铁棒,灯泡开始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发光,说明该装置中一定有干电池
B.转动铁棒,电机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转动铁棒,电机就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若铁棒反向转动,电路中不能产生电流
9.(2025·山西)制作航天器部件的材料常需要满足“低密度、高强度”等条件。航天小组的同学们调查了铝合金和碳纤维两种材料,其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铝合金的密度为5.4g/cm
B.碳纤维的密度是铝合金的2倍
C.质量相同时,用铝合金制成的实心部件体积较大
D.体积相同时,用碳纤维制成的实心部件质量较小
10.(2025·山西)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为学校小花园的储水箱设计了一个水位监测装置,内部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水位计由电压表改装而成。闭合开关S,水箱中水位上升时,连杆带动滑片P向上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R1接人电路的电阻变大 B.通过R0的电流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阻R0的功率变大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31小题5分,32小题8分,33小题4分,34小题3分,35小题4分,共24分)
11.(2025·山西)污水净化处理工艺中,气浮技术是利用气泡吸附悬浮污染物的原理,实现对污水的固液分离。小亮查阅资料得知,气泡在污水中上升速度会影响净化效率。他设计了测量气泡在水中运动速度的实验。
实验思路:
(1)用刻度尺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用   测量气泡运动的时间,依据公式   可算出气泡运动的速度。
(2)实验过程:在一根透明的玻璃管内注满水,两端用橡胶塞密封,竖直放置;用注射器从玻璃管底部注射一个小气泡,当气泡运动到A点开始计时,并用记号笔做标记;每隔2s标记气泡到达的位置,获得实验记录如图所示。
气泡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   cm/s。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气泡在水中沿直线从A点到B点做   运动,你判断的理由是   。
12.(2025·山西)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电源电压为3V,实验用到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20Ω、25Ω。
次数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4 0.2 0.14 0.1 0.08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导线不得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连接好电路,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选填“A”或“B”)端。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还有   的作用。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上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第5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   Ω。
13.(2025·山西)如图为小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始终成在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举出一例即可)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来成像的。
(3)只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14.(2025·山西)电线杆是常见的市政设施,传统电线杆多为买心圆柱结构,而现代电线杆多采用空心圆柱结构。它们的抗弯强度一样吗?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杆的抗弯强度与杆的空心程度的关系。
次数 杆长l/cm 杆的质量m1/g 杆的空心程度 钩码质量m2/g 杆的下弯距离 l/mm
1 15 10 100 9
2 15 10 100 6
3 15 10 100 3
4 15 10 100 1
实验思路:选择材料、长度和质量相同但空心程度不同的杆,在杆的相同位置施加相同的拉力,通过测量杆的形变量,比较杆的抗弯强度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杆的一端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杆的另一端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刻度尺测量杆的下弯距离△L。换用不同的空心杆,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
(1)实验结论: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材料、长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杆,空心程度越大,抗弯强度   (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2)应用拓展:结合以上信息,请你写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空心结构的一个实例:   。杆的抗弯强度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15.(2025·山西)2025年春节,小明观看了电影《哪吒2》。电影中,“哪吒”高呼:“冰不导电”。小明对此片段印象深刻,并产生疑问:冰真的不可以导电吗?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可操作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三、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36、37小题各4分,38小题2分,39小题4分,40、41小题各6分,共26分)
16.(2025·山西)小明记录了如下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之处、分析错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过程。
错题记录 错题改正
“小小饮料瓶救命大神器”。如图所示,消防员示范把空饮料瓶直接拧到T恤衫上快速自制救生衣。未穿救生衣的消防员在足够深的水中漂浮时,仅头顶能露出水面,此时他所受浮力为F1;他穿上自制救生衣后漂浮在水中,头部完全露出水面,他和救生衣在水中所受总浮力为F2。设消防员所受重力为G,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请比较F1和F2的大小关系。 错误之处:
错因分析:
正确解答:
解:消防员未穿救生衣再水中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1=G;消防员穿上救生衣后,由于饮料瓶排开液体受到浮力,而他自身受到的浮力不变。则总浮力变大,F2>G,所以F2>F1。
17.(2025·山西)跨学科实践
制作简易汽轮机模型
热机对人类文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学们成立了制作简易汽轮机模型的项目团队,制定了“项目提出一项目分析一项目实施一展示交流”的学习流程,研究了热机原理,收集材料组装了如图所示的汽轮机模型。
实验时向易拉罐内部注入大约半罐水,将去掉笔芯和尾塞的中性笔的尾端插入易拉罐内,用胶将罐的开口处密封。将易拉罐放置在支架上,笔的尖端对准小风扇的扇叶。点燃易拉罐下面的酒精灯,当有蒸汽喷出时,扇叶就转动起来。
(1)汽轮机模型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为:化学能一   ,一   ,
(2)某团队的同学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扇叶不转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3)热机发展史也是一部热机效率提高史,在展示交流环节,对如何提高简易汽轮机效率,同学们进行了激烈讨论。请你依照“结构决定功能”的观念,从结构的角度思考,帮助他们提出一个可行性措施:   。
18.(2025·山西)图甲是L型应急防洪板,能有效阻挡洪水。图乙为单个防洪板的结构简图,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能阻碍防洪板向左翻倒的压力F的力臂。
19.(2025·山西)如图所示,是医院张贴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宣传画。小明想知道这种急救法的原理,爸爸告诉小明这是应用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的规律。请你利用此规律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能将异物排出的原因。
20.(2025·山西)为探索生命历程,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制作如图甲所示的孵化箱,观察鸡蛋孵化的过程,需要设计真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的电路。小组同学们收集了电压为12V的蓄电池、两个开关S1和S2、两个阻值均为8Ω的电阻丝R1和R2、导线若干。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电路,并画在图乙虚线框内。
(2)求该孵化箱处于保温档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3)求该孵化箱处于加热档时,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21.(2025·山西)小亮看到如图所示的阳光健身海报,决定每天放学回家由乘电梯改为爬楼梯。查阅资料知道,人运动所需的能量可来源于体内脂肪“燃烧”释放的化学能,1g脂肪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3.8×104J(即可看作脂肪的热值q=3.8×104J/g)。若小亮的质量为60kg,家住11楼,每层楼高为3m。(g取10N/kg)
(1)求小亮所受的重力
(2)小亮每次乘电梯从1楼到11楼回家,若电梯匀速运行,求电梯对他做的功。
(3)若小亮每次爬楼梯回家消耗脂肪的质量为5g,求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湖水中的盐分溶解在水中,在风力和日光的作用下,水分逐渐蒸发,使得盐逐渐结晶,所以蒸发的过程为汽化,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3、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
4、凝华为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会释放能量,如雾凇、霜,雪。
2.【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台灯帽烟着火,属于电器,需要立即切断电源,在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家庭安全用电原则:不同时使用功率较大的电器,避免电路中功率较大导致电流较大,引发火灾、不湿手接触用电器开关、不在电线上上晾衣服,金属外壳要接地,避免发生触电。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声音在同种介质和同种温度下的传播速度相同,A错误;
BCD、 通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弹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 ,音调和声音的振动频率有关,C正确,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4.【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光的反射实例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A正确。
B、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B错误;
CD、小孔成像和立竿见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
5.【答案】A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窗户的长宽大约为3-5m,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量程为3-5m,分度值1mm,常见的卷尺即可,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刻度尺的选择注意:1、量程的选择,和被测物体长度大致相同,或者大于被测物体;2、分度值,中学使用的卷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6.【答案】C
【知识点】新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解答】 主机直接浸泡在氟化液中 ,可以时电路元件长期稳定工作,所以可以降低电路元件温度的同时,还不会使得电路元件相互导电,所以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绝缘性,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导体: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金属,人体、液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橡胶、塑料、石墨;
2、导热性:比热容较小,可以较高的传热和散热。
7.【答案】B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增加机器人质量可以增加压力,进而增加摩擦力,故A错误;
B、 滑雪板长而宽 ,可以增加受力面积,压力不变,根据F=Ps可知,压强减小,B正确。
C、惯性和物体的滑行速度无关,C错误;
D、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阻力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3、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4、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8.【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A、灯泡发光说明电路有电流, 转动铁棒,电机的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A错误,B正确。
C、转动铁棒,机械能转换为电能,C错误;
D、铁棒反向转动,仍然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灯泡发光,故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闭合回路中的导体不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2、利用电磁感应制作的机械有:发电机,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铝合金的质量为108g,体积为40cm3,密度为,A错误;
B、相同体积下,铝合金的质量时碳钎维的2倍,根据密度的性质可知,碳钎维的密度时铝合金的0.5倍,B错误。
C、质量相同时,铝合金制作的实心球体体积较小,C错误;
D、据图可知,体积相同时,铝合金制作的实心球体质量大,碳钎维质量小,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10.【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 闭合开关S,水箱中水位上升时,连杆带动滑片P向上移动, 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变小,A错误;
B、由A分析可知,变阻器阻值减小,电压不变,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所以电路的电流增加,通过 R0的电流变大,B错误;
C、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变阻器电阻减小,其两端电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加,电压表示数增加,C错误。
D、由B分析可知,通过 R0的电流变大,根据P=I2R0可知,其功率变大,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11.【答案】(1)停表;
(2)5
(3)匀速直线;气泡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测量时间的仪器为停表,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气泡速度。
(2)据图可知AB的长度为50.00cm,经过的时间为10s,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气泡的速度为。
(3)气泡在AB段,相同的时间运动相同的路程,所以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12.【答案】(1)
(2)断开;A;更换电阻后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电阻R短路
(4)反比;12.5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电阻和电流的关系,需要将电流表串联进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连接为一上一下,据此作图:
(2)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需要断开,变阻器移动到最大阻值处,即A端,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还起到保持变阻器两端电压不变的作用。
(3)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属于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短路,即定值电阻短路。
(4)据表分析可知,电流和电阻的乘积为定值,即U=IR=5Ω×0.4 A=2V,所以电流和电阻成反比,第五次实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变阻器两端电压为3V-2V=1V,电路电流为0.08A,所以变阻器阻值。
【分析】1、电路连接的基本操作: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变阻器调节至最大阻值处,对电表进行试触,根据电表偏转角度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同时电表的正负极接线柱要符合电流的正进负出;
2、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
3、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4、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13.【答案】(1)光屏中央
(2)缩小;照相机
(3)靠近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使得像呈现在光屏中央,需要 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 。
(2)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像为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3)蜡烛远离透镜,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像距减小,所以应该减小光屏和透镜的距离,即靠近透镜。
【分析】1、透镜成像试验:实验步骤:1)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蜡烛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环境越暗,物体反射光越明显,所以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 点燃并蜡烛,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烛焰的像,测量此时物到透镜的距离(焦距);3)移动蜡烛,观察像的变化
经过透镜光心的光心不会发生偏折,所以蜡烛变短通过光心的光线会折射到光屏上方,导致像向上移动。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
14.【答案】(1)越大
(2)旗杆;杆的抗弯强度与杆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据表分析可知,空心程度越大,杆下弯距离越小,所以抗弯强度越大。
(2)抗弯强度还有杆件的长度、实心材料的厚度等有关,应用由围栏,旗杆等。
【分析】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在研究单一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时,要保持非研究因素的相同,本题中研究空心程度与抗弯强度的关系,需要将除了空心程度的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15.【答案】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冻有两个铜片做接线柱的冰块、开关各一个,若干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各实验器材:②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实验结论:若小灯泡发光,说明冰可以导电;若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冰不可以导电。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探究冰是否导电,实验材料包括:电源、小灯泡、冻有两个铜片做接线柱的冰块、开关各一个,将所有的用电器串联,电路图如下所示;将开关闭合,观察灯泡是否发光,如果发光则冰块导电,反之则不导电。
【分析】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电压);导线,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判断物体是否导电,可以将其串联进电路中,观察电路是否工作,进而进行判断分析。
16.【答案】错误之处:他自身受到的浮力不变
错因分析:未考虑消防员排开水的体积变化
正确解答:消防员未穿救生衣在水中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1=G;
消防员穿上救生衣后,他和救生衣整体漂浮在水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总浮力F2=G,所以F1=F2。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错误为他自身受到的浮力不变。
救生员处于漂浮状态,所以穿救生衣之前,浮力等于重力,即F1=G,穿救生衣之后,浮力等于救生衣和人的总重,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所以总浮力F2=G。
正确解答为F1=F2
【分析】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所以穿救生衣之前和之后,人的质量不变,且均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17.【答案】(1)内能;机械能
(2)笔尖喷出的蒸汽太少
(3)易拉罐上半部分覆盖保温层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热机效率的计算——开汽车
【解析】【解答】(1)汽轮机模型工作时,酒精灯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内能推动扇叶转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扇叶不动,原因可能为蒸气喷出较少,或者扇叶质量较大。
(3)提高汽轮机效率,主要分为提高有用功,减小额外功,可以从减小热量的散失角度入手,如易拉罐上半部分覆盖保温层。
【分析】能量转化:根据物体起始状态具有的能量和最终状态具有的能量进行判断,如汽轮机模型工作时,酒精灯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提高效率,即提高有用功的占比,提高有用功或者降低额外功。
18.【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防洪板的重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支点为O,力臂垂直与力的方向,O点到力的作用线即为力臂,据此作图:
【分析】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19.【答案】答:拳头压腹部时,拳头对腹部有力的作用,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腹部形状改变,从而引起胸腔内气体的体积变小。根据“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可知,胸腔内的气体压强变大。由P=F/S可知,异物的受力面积一定,受到胸腔内气体的压力变大。当压力大于阻力时,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异物被排出体外。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拳头压腹部时,拳头对腹部的力改变腹部形状,减小胸腔内气体的体积。导致胸腔内的气体压强变大。异物的受力面积一定,受到胸腔内气体的压力变大。当压力大于阻力时,异物被排出体外。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2、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20.【答案】(1)或
(2)由解法一图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由解法二图计算:电路的电流
(3)由解法一图计算:当开关、都闭合时,单独工作,孵化器处于加热档电路中的电流
孵化箱加热档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由解法二图计算:当开关、都闭合时,和R2并联,孵化器处于加热档电路中的电流
孵化箱加热档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分析】(1)不同档位本质是电路存在不同的电阻,可以是串联或者并联,使得电路的总电阻发生变化,据此作图:

(2)解法一图计算:保温档位,开关断开,此时两电阻串联,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由解法二图计算:保温档位,开关断开,此时电路中只有R2工作,电路的电流。
(3)由解法一图计算:当开关、都闭合时,单独工作,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孵化器处于加热档电路中的电流;孵化箱加热档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由解法二图计算:当开关、都闭合时,和R2并联,根据电阻的并联和欧姆定律计算孵化器处于加热档电路中的电流,孵化箱加热档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21.【答案】(1)解:小亮所受的重力
(2)解:小亮随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小亮所受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
小亮在支持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电梯对小亮所做的功
(3)解: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 小亮的质量为60kg, 根据重力公式G=mg计算他的重力;
(2)小亮随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分析小亮在支持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根据W=Fs计算电梯对小亮所做的功。
(3)根据热值公式计算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1 / 1山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2025·山西)如图为山西省运城市著名的七彩盐湖,运城人民在千年前就将盐湖水引人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湖水减少,盐便结晶出来。此过程中,湖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答案】B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湖水中的盐分溶解在水中,在风力和日光的作用下,水分逐渐蒸发,使得盐逐渐结晶,所以蒸发的过程为汽化,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3、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
4、凝华为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会释放能量,如雾凇、霜,雪。
2.(2025·山西)小明写作业时,书桌上发光的台灯突然冒烟着火。他立即要做的是
A.用水浇灭 B.用书拍灭 C.用嘴吹灭 D.切断电源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台灯帽烟着火,属于电器,需要立即切断电源,在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家庭安全用电原则:不同时使用功率较大的电器,避免电路中功率较大导致电流较大,引发火灾、不湿手接触用电器开关、不在电线上上晾衣服,金属外壳要接地,避免发生触电。
3.(2025·山西)如图所示,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琴身通常由梧桐木制成,琴弦常采用丝弦。演奏时,通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弹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其原因是
A.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改变 B.琴弦振动的幅度发生了变化
C.琴弦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D.琴身和琴弦的材质比较特殊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A、声音在同种介质和同种温度下的传播速度相同,A错误;
BCD、 通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弹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 ,音调和声音的振动频率有关,C正确,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4.(2025·山西)小亮在梳理光现象知识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一个分支的实例内容有缺失。下列选项能正确补充的是
A.水中倒影 B.海市楼 C.小孔成像 D.立竿见影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光的反射实例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A正确。
B、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B错误;
CD、小孔成像和立竿见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影子的形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校准等。
5.(2025·山西)如图所示,小明家装修新房时想为落地窗安装一整块玻璃,需测量窗户的高度和宽度。下列是小明准备的四种测量工具,从测量的需要和操作简便性考虑,其中最合适的是
A.分度值为1mm、测量范围为3m的钢卷尺
B.分度值为1cm、测量范围为50cm的三角尺
C.分度值为1mm、测量范围为15cm的钢直尺
D.分度值为1cm、测量范围为1.5m的软尺
【答案】A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窗户的长宽大约为3-5m,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量程为3-5m,分度值1mm,常见的卷尺即可,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刻度尺的选择注意:1、量程的选择,和被测物体长度大致相同,或者大于被测物体;2、分度值,中学使用的卷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6.(2025·山西)在AI时代,大数据中心的计算机主机在处理海量数据时会产生大量电热。如图所示,将主机直接浸泡在氟化液中,可有效冷却且能使电路元件长期稳定工作。由此可知,氟化液除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腐蚀性 C.绝缘性 D.磁性
【答案】C
【知识点】新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解答】 主机直接浸泡在氟化液中 ,可以时电路元件长期稳定工作,所以可以降低电路元件温度的同时,还不会使得电路元件相互导电,所以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绝缘性,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导体: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金属,人体、液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橡胶、塑料、石墨;
2、导热性:比热容较小,可以较高的传热和散热。
7.(2025·山西)科技小组同学们参加国际机器人竞技大赛,如图是他们制作的机器人滑雪比赛时的场景。关于机器人滑雪比赛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增加机器人质量可减小摩擦
B.滑雪板长而宽可减小对雪地压强
C.利用惯性作用可以增大滑行速度
D.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B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增加机器人质量可以增加压力,进而增加摩擦力,故A错误;
B、 滑雪板长而宽 ,可以增加受力面积,压力不变,根据F=Ps可知,压强减小,B正确。
C、惯性和物体的滑行速度无关,C错误;
D、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阻力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3、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4、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8.(2025·山西)小亮把旧电风扇中的电动机拆下来,将它与小灯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在电机转轴一端插入细铁棒,快速转动铁棒,灯泡开始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发光,说明该装置中一定有干电池
B.转动铁棒,电机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转动铁棒,电机就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若铁棒反向转动,电路中不能产生电流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A、灯泡发光说明电路有电流, 转动铁棒,电机的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A错误,B正确。
C、转动铁棒,机械能转换为电能,C错误;
D、铁棒反向转动,仍然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灯泡发光,故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闭合回路中的导体不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2、利用电磁感应制作的机械有:发电机,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2025·山西)制作航天器部件的材料常需要满足“低密度、高强度”等条件。航天小组的同学们调查了铝合金和碳纤维两种材料,其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铝合金的密度为5.4g/cm
B.碳纤维的密度是铝合金的2倍
C.质量相同时,用铝合金制成的实心部件体积较大
D.体积相同时,用碳纤维制成的实心部件质量较小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铝合金的质量为108g,体积为40cm3,密度为,A错误;
B、相同体积下,铝合金的质量时碳钎维的2倍,根据密度的性质可知,碳钎维的密度时铝合金的0.5倍,B错误。
C、质量相同时,铝合金制作的实心球体体积较小,C错误;
D、据图可知,体积相同时,铝合金制作的实心球体质量大,碳钎维质量小,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10.(2025·山西)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为学校小花园的储水箱设计了一个水位监测装置,内部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水位计由电压表改装而成。闭合开关S,水箱中水位上升时,连杆带动滑片P向上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R1接人电路的电阻变大 B.通过R0的电流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阻R0的功率变大
【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 闭合开关S,水箱中水位上升时,连杆带动滑片P向上移动, 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变小,A错误;
B、由A分析可知,变阻器阻值减小,电压不变,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所以电路的电流增加,通过 R0的电流变大,B错误;
C、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变阻器电阻减小,其两端电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加,电压表示数增加,C错误。
D、由B分析可知,通过 R0的电流变大,根据P=I2R0可知,其功率变大,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31小题5分,32小题8分,33小题4分,34小题3分,35小题4分,共24分)
11.(2025·山西)污水净化处理工艺中,气浮技术是利用气泡吸附悬浮污染物的原理,实现对污水的固液分离。小亮查阅资料得知,气泡在污水中上升速度会影响净化效率。他设计了测量气泡在水中运动速度的实验。
实验思路:
(1)用刻度尺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用   测量气泡运动的时间,依据公式   可算出气泡运动的速度。
(2)实验过程:在一根透明的玻璃管内注满水,两端用橡胶塞密封,竖直放置;用注射器从玻璃管底部注射一个小气泡,当气泡运动到A点开始计时,并用记号笔做标记;每隔2s标记气泡到达的位置,获得实验记录如图所示。
气泡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   cm/s。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气泡在水中沿直线从A点到B点做   运动,你判断的理由是   。
【答案】(1)停表;
(2)5
(3)匀速直线;气泡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测量时间的仪器为停表,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气泡速度。
(2)据图可知AB的长度为50.00cm,经过的时间为10s,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气泡的速度为。
(3)气泡在AB段,相同的时间运动相同的路程,所以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12.(2025·山西)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电源电压为3V,实验用到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20Ω、25Ω。
次数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4 0.2 0.14 0.1 0.08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导线不得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连接好电路,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选填“A”或“B”)端。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还有   的作用。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上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第5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   Ω。
【答案】(1)
(2)断开;A;更换电阻后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电阻R短路
(4)反比;12.5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电阻和电流的关系,需要将电流表串联进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连接为一上一下,据此作图:
(2)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需要断开,变阻器移动到最大阻值处,即A端,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还起到保持变阻器两端电压不变的作用。
(3)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属于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短路,即定值电阻短路。
(4)据表分析可知,电流和电阻的乘积为定值,即U=IR=5Ω×0.4 A=2V,所以电流和电阻成反比,第五次实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变阻器两端电压为3V-2V=1V,电路电流为0.08A,所以变阻器阻值。
【分析】1、电路连接的基本操作: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变阻器调节至最大阻值处,对电表进行试触,根据电表偏转角度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同时电表的正负极接线柱要符合电流的正进负出;
2、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
3、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4、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13.(2025·山西)如图为小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始终成在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举出一例即可)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来成像的。
(3)只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答案】(1)光屏中央
(2)缩小;照相机
(3)靠近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为了使得像呈现在光屏中央,需要 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 。
(2)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像为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3)蜡烛远离透镜,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像距减小,所以应该减小光屏和透镜的距离,即靠近透镜。
【分析】1、透镜成像试验:实验步骤:1)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蜡烛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环境越暗,物体反射光越明显,所以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 点燃并蜡烛,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烛焰的像,测量此时物到透镜的距离(焦距);3)移动蜡烛,观察像的变化
经过透镜光心的光心不会发生偏折,所以蜡烛变短通过光心的光线会折射到光屏上方,导致像向上移动。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
14.(2025·山西)电线杆是常见的市政设施,传统电线杆多为买心圆柱结构,而现代电线杆多采用空心圆柱结构。它们的抗弯强度一样吗?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杆的抗弯强度与杆的空心程度的关系。
次数 杆长l/cm 杆的质量m1/g 杆的空心程度 钩码质量m2/g 杆的下弯距离 l/mm
1 15 10 100 9
2 15 10 100 6
3 15 10 100 3
4 15 10 100 1
实验思路:选择材料、长度和质量相同但空心程度不同的杆,在杆的相同位置施加相同的拉力,通过测量杆的形变量,比较杆的抗弯强度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杆的一端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杆的另一端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刻度尺测量杆的下弯距离△L。换用不同的空心杆,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
(1)实验结论: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材料、长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杆,空心程度越大,抗弯强度   (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2)应用拓展:结合以上信息,请你写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空心结构的一个实例:   。杆的抗弯强度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答案】(1)越大
(2)旗杆;杆的抗弯强度与杆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据表分析可知,空心程度越大,杆下弯距离越小,所以抗弯强度越大。
(2)抗弯强度还有杆件的长度、实心材料的厚度等有关,应用由围栏,旗杆等。
【分析】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在研究单一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时,要保持非研究因素的相同,本题中研究空心程度与抗弯强度的关系,需要将除了空心程度的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15.(2025·山西)2025年春节,小明观看了电影《哪吒2》。电影中,“哪吒”高呼:“冰不导电”。小明对此片段印象深刻,并产生疑问:冰真的不可以导电吗?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可操作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答案】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冻有两个铜片做接线柱的冰块、开关各一个,若干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各实验器材:②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实验结论:若小灯泡发光,说明冰可以导电;若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冰不可以导电。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探究冰是否导电,实验材料包括:电源、小灯泡、冻有两个铜片做接线柱的冰块、开关各一个,将所有的用电器串联,电路图如下所示;将开关闭合,观察灯泡是否发光,如果发光则冰块导电,反之则不导电。
【分析】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电压);导线,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判断物体是否导电,可以将其串联进电路中,观察电路是否工作,进而进行判断分析。
三、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36、37小题各4分,38小题2分,39小题4分,40、41小题各6分,共26分)
16.(2025·山西)小明记录了如下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之处、分析错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过程。
错题记录 错题改正
“小小饮料瓶救命大神器”。如图所示,消防员示范把空饮料瓶直接拧到T恤衫上快速自制救生衣。未穿救生衣的消防员在足够深的水中漂浮时,仅头顶能露出水面,此时他所受浮力为F1;他穿上自制救生衣后漂浮在水中,头部完全露出水面,他和救生衣在水中所受总浮力为F2。设消防员所受重力为G,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请比较F1和F2的大小关系。 错误之处:
错因分析:
正确解答:
解:消防员未穿救生衣再水中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1=G;消防员穿上救生衣后,由于饮料瓶排开液体受到浮力,而他自身受到的浮力不变。则总浮力变大,F2>G,所以F2>F1。
【答案】错误之处:他自身受到的浮力不变
错因分析:未考虑消防员排开水的体积变化
正确解答:消防员未穿救生衣在水中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1=G;
消防员穿上救生衣后,他和救生衣整体漂浮在水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总浮力F2=G,所以F1=F2。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错误为他自身受到的浮力不变。
救生员处于漂浮状态,所以穿救生衣之前,浮力等于重力,即F1=G,穿救生衣之后,浮力等于救生衣和人的总重,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所以总浮力F2=G。
正确解答为F1=F2
【分析】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所以穿救生衣之前和之后,人的质量不变,且均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17.(2025·山西)跨学科实践
制作简易汽轮机模型
热机对人类文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学们成立了制作简易汽轮机模型的项目团队,制定了“项目提出一项目分析一项目实施一展示交流”的学习流程,研究了热机原理,收集材料组装了如图所示的汽轮机模型。
实验时向易拉罐内部注入大约半罐水,将去掉笔芯和尾塞的中性笔的尾端插入易拉罐内,用胶将罐的开口处密封。将易拉罐放置在支架上,笔的尖端对准小风扇的扇叶。点燃易拉罐下面的酒精灯,当有蒸汽喷出时,扇叶就转动起来。
(1)汽轮机模型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为:化学能一   ,一   ,
(2)某团队的同学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扇叶不转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3)热机发展史也是一部热机效率提高史,在展示交流环节,对如何提高简易汽轮机效率,同学们进行了激烈讨论。请你依照“结构决定功能”的观念,从结构的角度思考,帮助他们提出一个可行性措施:   。
【答案】(1)内能;机械能
(2)笔尖喷出的蒸汽太少
(3)易拉罐上半部分覆盖保温层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热机效率的计算——开汽车
【解析】【解答】(1)汽轮机模型工作时,酒精灯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内能推动扇叶转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扇叶不动,原因可能为蒸气喷出较少,或者扇叶质量较大。
(3)提高汽轮机效率,主要分为提高有用功,减小额外功,可以从减小热量的散失角度入手,如易拉罐上半部分覆盖保温层。
【分析】能量转化:根据物体起始状态具有的能量和最终状态具有的能量进行判断,如汽轮机模型工作时,酒精灯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提高效率,即提高有用功的占比,提高有用功或者降低额外功。
18.(2025·山西)图甲是L型应急防洪板,能有效阻挡洪水。图乙为单个防洪板的结构简图,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能阻碍防洪板向左翻倒的压力F的力臂。
【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防洪板的重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支点为O,力臂垂直与力的方向,O点到力的作用线即为力臂,据此作图:
【分析】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19.(2025·山西)如图所示,是医院张贴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宣传画。小明想知道这种急救法的原理,爸爸告诉小明这是应用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的规律。请你利用此规律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能将异物排出的原因。
【答案】答:拳头压腹部时,拳头对腹部有力的作用,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腹部形状改变,从而引起胸腔内气体的体积变小。根据“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可知,胸腔内的气体压强变大。由P=F/S可知,异物的受力面积一定,受到胸腔内气体的压力变大。当压力大于阻力时,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异物被排出体外。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拳头压腹部时,拳头对腹部的力改变腹部形状,减小胸腔内气体的体积。导致胸腔内的气体压强变大。异物的受力面积一定,受到胸腔内气体的压力变大。当压力大于阻力时,异物被排出体外。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2、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20.(2025·山西)为探索生命历程,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制作如图甲所示的孵化箱,观察鸡蛋孵化的过程,需要设计真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的电路。小组同学们收集了电压为12V的蓄电池、两个开关S1和S2、两个阻值均为8Ω的电阻丝R1和R2、导线若干。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电路,并画在图乙虚线框内。
(2)求该孵化箱处于保温档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3)求该孵化箱处于加热档时,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答案】(1)或
(2)由解法一图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由解法二图计算:电路的电流
(3)由解法一图计算:当开关、都闭合时,单独工作,孵化器处于加热档电路中的电流
孵化箱加热档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由解法二图计算:当开关、都闭合时,和R2并联,孵化器处于加热档电路中的电流
孵化箱加热档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
【解析】【分析】(1)不同档位本质是电路存在不同的电阻,可以是串联或者并联,使得电路的总电阻发生变化,据此作图:

(2)解法一图计算:保温档位,开关断开,此时两电阻串联,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由解法二图计算:保温档位,开关断开,此时电路中只有R2工作,电路的电流。
(3)由解法一图计算:当开关、都闭合时,单独工作,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孵化器处于加热档电路中的电流;孵化箱加热档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由解法二图计算:当开关、都闭合时,和R2并联,根据电阻的并联和欧姆定律计算孵化器处于加热档电路中的电流,孵化箱加热档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21.(2025·山西)小亮看到如图所示的阳光健身海报,决定每天放学回家由乘电梯改为爬楼梯。查阅资料知道,人运动所需的能量可来源于体内脂肪“燃烧”释放的化学能,1g脂肪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3.8×104J(即可看作脂肪的热值q=3.8×104J/g)。若小亮的质量为60kg,家住11楼,每层楼高为3m。(g取10N/kg)
(1)求小亮所受的重力
(2)小亮每次乘电梯从1楼到11楼回家,若电梯匀速运行,求电梯对他做的功。
(3)若小亮每次爬楼梯回家消耗脂肪的质量为5g,求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答案】(1)解:小亮所受的重力
(2)解:小亮随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小亮所受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
小亮在支持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电梯对小亮所做的功
(3)解: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 小亮的质量为60kg, 根据重力公式G=mg计算他的重力;
(2)小亮随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分析小亮在支持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根据W=Fs计算电梯对小亮所做的功。
(3)根据热值公式计算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