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莲叶青青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7莲叶青青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30 10: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莲叶青青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莲叶青青第二课时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小谜语,好吗?(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衣,阵阵放清香。(打一植物)

学生:荷花(出示课件
荷花)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目光停留在绚丽的花朵上,却对花的叶、茎不大注意。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配”,出示莲叶图,这莲叶,它的用途可大了,谁来帮老师介绍介绍?(学生介绍)作用:荷叶具有解热、抑菌、降血压、减肥、美容、治疥疮等功效,荷叶茶可以降脂,清理肠胃,排毒养颜,滋肝润肺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莲叶有关的课文《莲叶青青》。(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整体感知:下面我们先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祖母哪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
明确:
课文写了祖母种莲叶和送莲叶的事情。
(板书:种莲叶
送莲叶)
师:作者安排这两部分内容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种莲的部分。文中有一个词形容祖母种莲时所下的功夫,是哪一个?
生:“吃惊”
2、细品课文,体悟情感
(一)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让你“吃惊”的语句,并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谁找到了?读读,说说你怎么体会到的。
A、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1)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挑粮食怎么挑?(仔细挑)祖母在仔细挑什么?(河泥)她挑河泥跟莲叶有什么关系呀?(生答)
师:好的河泥才能种出好的荷花,可见祖母是多么喜爱荷花啊!你把它读出来。
B、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地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1)你从这个句子里体会到了什么?
(2)祖母亲自去种,两手污泥,祖母不怕脏,
(3)种得认真,小心。一枝枝种下去,(感觉到祖母喜爱莲叶)谁再读。
C、到了小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子蔫了。
哪个词最能体现祖母对荷叶的喜爱?(守着)。你见过谁“守”什么吗?
当小莲叶快要冒尖,顽皮的孩子要靠近荷缸时,祖母就(
)在荷花缸边;
当风起雨落,其他人都去躲避风雨时,老太太还是(
)在荷花缸边;
当炙热难耐,其他人都去乘凉避暑时,祖母仍然(
)在荷花缸边。
可见,祖母对荷叶百般呵护,生怕它受一点伤害,谁来读一读?(真好,我听出了祖母对小莲叶的呵护。)
D、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以为然,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1)小荷叶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什么是“不以为然”?(不把它当回事)不把什么当回事?(荷叶)那是什么样的荷叶?(太小太小)孩子们心里会想什么?(不就是一片小荷叶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多好看。)
(2)看看祖母,看她的表情,她却显得怎么样?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祖母的那个高兴劲儿。(一脸欣喜)我们再读读这句,你还体会到什么?(祖母把小莲叶看作是新生的孙子,像疼爱孙子一般的喜爱莲叶,可见,在祖母心中,这一片片小荷叶是多么重要啊!)
(3)这种喜悦是打心眼里出来的,谁还想读读。
(4)真好,你们想不想读,好,一起读!
E、老太太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欣赏。
祖母请人家欣赏荷叶,还要倒贴茶水,你认为祖母为什么要这样做?
(自己看了高兴,还要请别人一起来分享快乐)。
2、刚才同学们找了这么多句子,现在看大屏幕,咱们一起概括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给大家1分钟时间,在文中找到答案,并做上标记。
(1)当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
(2)当种下挑好的种藕时,祖母(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3)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4)当小荷叶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到新生的孙子。)
(5)当莲叶长大,有人夸奖荷叶时,祖母(会倒贴茶水请人欣赏)
师生配合读:师引读,生接读,一边读一边再细细地体味一下祖母对莲叶的喜爱。
3、从荷花的种植、到荷叶的生长这整个过程,都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祖母对莲叶的喜爱,一年一年,她对荷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可她为什么要剪下这心爱的莲叶呢?
(二)、品析5-7自然段体会关爱(20′)
 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5—7自然段
2、(屏幕出示阅读要求)想想祖母看到小孩生了这么重的疮,祖母是什么样的感受?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适时点拨。
 (随机交流。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象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1)你体会到什么?(祖母善良,富有同情心)
(2)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丝丝的)丝丝地吸着泠气,你来做做。老师看到了你很难受。
(3)你能想象小孩生疮是什么样子吗?(又红又肿。又痒又疼,有的已经渗出脓血)此时疮长在小孩身上,但却疼在祖母心里,祖母丝丝地吸着泠气,想替小孩忍受痛苦,多善良,多慈祥的老人。
(3)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读的时候,前半句语速稍慢一些,“替”字重读,着急。体会祖母的善良。评价学生读时可以说你让我体会到了这种心疼的感觉)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评议,挑战刚才这位孩子。
(4)你读完,老师好像看到祖母替小孩难受的样子了。
【过渡:当祖母醒过神来,明白女人的来意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1)从这个句子中,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她是怎么剪荷叶的(祖母剪荷叶时豪不犹豫)
(2)
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赶快,喀的一声)。
(3)“赶快”说明祖母动作快。为什么这么快?想快点剪,让小孩儿早点用上。“咔”的一声说明剪得很干脆,没有犹豫。而且剪的是——最大的荷叶。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一缸荷叶,在祖母的百般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了,看到荷叶层层叠叠、亭亭玉立,你们说祖母喜不喜欢?(喜欢)心不心疼?(心疼)可为了给小孩治疮,她是怎么做的?(喀的一声剪下来)可以看出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心地善良、关爱他人)(板书)谁来读?读出祖母的豪不犹豫。再来读,体会祖母的关爱之心。
3、(1)不仅如此,而且,每隔几天——(生读)(什么是萧条?)(想象一下,当荷叶一枝枝被剪走,荷花缸里只剩下刚出的新芽和那些残枝败叶时的景象。那景象就是萧条。)
(2)莲叶越来越少,家里人都在可惜这一缸好荷叶,祖母却说了什么?(生读)
(3)念念有词地说是怎么说?(老年人语气语调慢,低声,自言自语)
(4)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前面的“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制服、降伏)后面的“一物”指什么?(疮)用荷叶的凉气制服了暑气。
(5)荷叶派上大用场,往年祖母用荷叶干了些什么?(观赏、泡茶)而今年呢?(给孩子治病)把孩子的病治好了,这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才叫派上了大用场。
(6)不开花也罢了,你能给
“罢了”换一个词吗?换词读一读(算了)。祖母那么爱莲叶,不开花行吗?种莲就是为了看开花。(生答)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祖母爱花,但更爱人)再想想,祖母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自豪)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4、为了给陌生的孩子治病,祖母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心爱的荷叶,让我们心生感动。我们都知道:爱亲人容易,爱别人不容易;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人容易,但拿自己最喜爱的东西送人就不容易。祖母的这种博爱之心是多么可敬啊!
四、1、也正是因为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作者,不时勾起他对祖母的深深的怀念,所以作者一看到田田莲叶,就不由得心生感动,很自然地想起祖母,这就叫睹物思人。同学们,课文中有哪些段落抒发了作者对祖母的怀念之情?(1、8自然段)
2、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八自然段。
3、文章开头由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由莲叶想到祖母,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4、青青的莲叶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清凉,青青的莲叶上闪动的是祖母那颗乐于助人的心。孩子们,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课题吧。
五、1、拓展延伸:同学们,祖母用荷叶来帮助别人,她自己感到了快乐,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的事吗?你的感受又如何呢?(生说自己的事,谈感受)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有许多人为帮助别人献出宝贵的生命。(出示一些图片)这是甘当革命的“傻子”,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这是在汶川大地震中,以血肉之躯为4名学生撑起“生命支架”
的伟大的人民教师——谭千秋……
2、孩子们,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你们可以以《爱就在身边》为题,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日记。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多媒体出示)
3、小结:但愿在座的每个人都做生活中的“青青莲叶”,多关爱他人,多帮助别人。献出自己的爱,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充满人间。
活动3【活动】课堂活动
用“当(
)时,祖母(

”的形式来让学生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一、听写重点词语。
水缸
代替
疮疤
斑驳陆离
剪刀
玄武湖
胳膊肘
念念有词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剪刀
一(
)树叶
一(
)荷花

)地笑

)地说

)地张望

)地弹琴

)地跑

)地吸着凉气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张望
A
陈设
B
扩大
C


2、独苗
A一个
B唯独
C
独自
3、探头探脑
A看望
B
过问
C
向前伸出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
),祖母却是(
),就像看一个(
)。
2、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
)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
)的一声,剪下一枝(
)荷叶。
3、祖母却(
)地说:“真是(
),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
),(
)也罢了。”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一、课文回顾。
1、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这句话是对祖母的(
)描写,“咔”字说明祖母(),表现了祖母(
)的美好感情。
2、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
这一句运用(
)的写作方法,照应了开头,体现了作者对祖母的(
)之情。
二、课内阅读。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以为然,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1、联系课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不以为然:
2、为什么祖母看着荷叶“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