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萧山杨梅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18 萧山杨梅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30 10:5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萧山杨梅
1教学目标
1.会认“杭、咖、啡、籍、兼”5个生字,会写“阅、籍、兼、擦、初、库、沧、桑”8个生字。掌握“咖啡、书籍、兼管、鼓励、初中、宝库、沧桑”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4、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2学情分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努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深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师生互爱之情。本课力求营造开放,和谐的氛围,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3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吃过杨梅吗?谁愿意向大家介绍杨梅?
2.板书课题:
“萧山杨梅”,解题:萧山是地名,这个地方盛产杨梅。刚看到题目时,你觉得文章会写些什么?    
3.简单介绍本文作者——袁鹰。他成长为作家,和他酷爱文学,从小大量阅读课外书有密切关系。
4.学生谈谈自己预习的收获。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2)认读词语。
杭州
阅读
咖啡
书籍
兼管
擦汗
初中
宝库
惬意
沧桑
天涯海角
喜怒哀乐
指名读、正音、齐读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遨游、领略、惬意、沧桑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纠正丢字、添字和读破词、破句的现象。
活动3【讲授】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观看插图,说说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1)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
(2)整理图书吃杨梅。
2.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相关词句,并记下自己的感悟。
(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汇报)
活动4【讲授】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记忆字形。
3.指导写字:“籍”
“兼”
“初”
“沧”
[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
活动5【练习】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出示杨梅图)
大家喜欢吃杨梅吗?
同学们看到杨梅,首先想到的是杨梅酸酸甜甜的味道。
杨梅是杭州萧山的特产,素有“夏至杨梅满山红”之称,大作家袁鹰常常想到萧山杨梅,他由杨梅想起了谁?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当代著名作家袁鹰四年级时的语文老师——金老师,继续学习《萧山杨梅》,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探究学文。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四十多年未见金老师,虽然总也想不起他的名字,却清楚地记得他的样子,找出写金老师外貌的句子读一读。
四十多年,金老师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清晰地留在作者的记忆中,课文写了金老师的哪些事?
(板书:鼓励、指导课外阅读;整理图书请吃杨梅。)
让我们一起先来感受第一件事,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
1、默读三、四自然段,出示阅读要求:
(1)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金老师鼓励课外阅读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汇报交流:
(1)金老师是怎么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
(有时……有时……)
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指导朗读。
作者为了写清楚金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在句子中用了一组关联词语“有时……有时……”,以后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关联词语来写清楚事件。
(2)金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对作者的一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课外阅读”这四个字,我就是从金老师口中第一次听到的。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开始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在中学、大学还保持着这种习惯。以后参加工作了,“课外”改成业余,也仍然坚持着,直到如今。
(使“我”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
这种习惯成为了我一生的习惯,作者为了突出坚持的时间之长,用了哪些词语?
(还

直到)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我由课外阅读进入了书籍的宝库,我有什么新的收获?
(b)金老师将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新奇”是什么意思?
“新奇”是新鲜、奇怪的意思,课文里是指作者的视野更加开阔。
“遨游”是什么意思?“天涯海角”是什么意思?
是金老师引导着我有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是金老师,在作者小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他是作者走上文学道路的引路人,对于这样一位老师,作者该是怎样一种感情呢?

板书:感激)
让我们读出这份感激之情。
这份感激让袁鹰终生铭记。
2、一位老师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影响,让学生终生铭记,而他对学生的点滴爱护,让学生的内心深深地被温暖。
出示阅读要求:
(1)小组合作学习,自由朗读五至七自然段,说一说从这三段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找出有关句子谈体会。
(a)他叫那位同学下楼去打一盆凉水来……他说尽钱买。
此时正是夏季一天中最热的时刻,“打凉水让我们擦擦汗”,买杨梅让我们“尽量吃”,让我们体会到的是什么?
是啊,金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与呵护深深地刻在记忆中。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这份关心与呵护?
(b)金老师望着一大包杨梅……最好吃!”
(c)金老师却说:“我要……早几天回家了。”
虽是简简单单的话语,却体现了老师的真诚与爱护,让我们一起真诚地读。
(2)文章的语言虽然朴素,字字句句却打动人心,在讲述请吃杨梅这件事时,你认为有哪些句子很受感动,读一读,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唯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
这里写的是作者吃杨梅时候的感受,他感到怎样?
(理解“惬意”)
“又甜又有点酸”是什么意思?
(表面写吃杨梅,实际上写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直甜在心里”“都”这些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金老师的关爱让我发自内心感到温暖。)
是啊,颗颗杨梅代表着老师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奖励,也包含着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难怪我们吃得那么开心,那么甜蜜。杨梅染红的不光是嘴唇和舌头,更染红了“我”的记忆,时隔四十多年,“我”的感觉仍是那么清晰,那么真切。
(板书:怀念)
有感情地读句子。
3、这年暑假过后,袁鹰再也没见过金老师,四十多年过去了,四十多年,能让一个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四十多年,同样可以让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
文章最后,作者再也按捺不住对老师的思念,深情地说: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呢?
这可是指引“我”走向成功的老师啊,再读: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呢?
这可是一直像父亲一样疼爱“我”的老师啊,再读: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呢?
4、认识写作特点:文章结尾抒发了对金老师的怀念,文章还有一处表达思念之情,你们找到了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的开头、结尾相照应,叫首尾照应。首尾照应,使内容更完整,结构更紧密。
活动3【练习】总结延伸。
1、作者写了一位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为什么以“萧山杨梅”为题?
2、把心中最美的语言献给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
3、推荐文中提到的课外读物《爱的教育》和《再寄小读者》,让学生阅读。